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3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docx

大学马原试题K5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D

3.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

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

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

【正确答案】ABCD

4.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在于()

A.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

B.事出有因,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纯粹的必然性

C.偶然即必然,必然即偶然,二者没有区别

D.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性总是受着必然性的支配

【正确答案】AD

5.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

“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BC)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6.“人有了物质条件才能生存,人有了精神条件才能生活”的观点(CDE)

A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

B夸大了社会存在的作用

C看到了社会物质条件的作用

D看到了社会意识条件的作用

E准确把握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人的影响

7.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单选题

9.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一观点认为

A.哲学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革命不是政治变革的前导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更才是真正的革命

正确答案:

C,

10.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造成草原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B.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看到人与人的联系

正确答案:

C,

11.牛顿认为,空间是容纳物体的容器,这种观点

A.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辩证法观点

B.是认为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D.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

B,

1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正确答案:

B,

13.在商品的社会生产中,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能否转化为抽象劳动的前提条件是

A.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

B.社会劳动能否转化为私人劳动

C.复杂劳动能否分解为简单劳动

D.个别劳动时间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

A,

14.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具有以下特点

A.一维性

B.三维性

C.四维性

D.多维性

正确答案:

B,

1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正确答案:

B,

16.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正确答案:

B,

17.马克思曾经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了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浪费。

对一个国家来说,奢靡之风抬头,如同衰亡的种子破土,政权的倾覆与事业的衰败往往由此而始。

由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扫除。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

D,

18.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是

A.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B.工人的剩余劳动

C.工人的必要劳动

D.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正确答案:

B,

1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正确答案:

C,

20.“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正确答案:

A,

2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22.下列关于绝对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B.绝对真理就是不包含相对性的真理

C.绝对真理就是真理具有绝对性

D.绝对真理就是指真理标准的唯一性

正确答案:

C,

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认识

正确答案:

C,

24.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这说明

A.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曲折的

B.历史发展规律盲目地起作用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正确答案:

C,

25.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照镜子式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D.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正确答案:

C,

26.组成上层建筑的两部分是

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

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正确答案:

D,

27.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

正确答案:

B,

28.“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

A.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

C.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

D.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正确答案:

D,

29.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题来讲解他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

“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

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C,

3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舍弃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正确答案:

D,

31.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进行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正确答案:

A,

3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C

A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B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C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D两种不同的发展目标

33.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

()

标准答案:

B

A.形而上学不变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唯心论

D.庸俗唯物主义

3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标准答案:

B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5.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标准答案:

B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36.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标准答案:

B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3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标准答案:

C

A.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

标准答案:

B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39.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

()

标准答案:

C

A.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执政党的发展需要

40.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

()

标准答案:

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社会

D.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41.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

标准答案: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失

42.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

正确答案:

B,

43.(D)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A.亚里士多德哲学

B.柏拉图主义

C.新柏拉图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4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正确答案:

B,

4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标准答案:

B

A.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4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分离的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

A,

4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正确答案:

A,

4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正确答案:

B,

49.我国古代有一句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

D,

5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正确答案:

B,

51.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

正确答案:

B,

5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观点

正确答案:

B,

5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

A.它是直接的生产力

B.它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C.它是实体形态的生产力

D.它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

正确答案:

D,

54.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标准答案:

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5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

标准答案:

D

A.必然阶段

B.表现形式

C.革命性过程

D.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多选题

56.人性决定于遗传因素。

()

标准答案:

57.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意指(2.0分)

A.它是直接的生产力

B.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它是潜在的生产力

D.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正确答案:

BCD,

58.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2.0分)

A.创立唯物史观

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

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

正确答案:

AC,

59.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

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2.0分)

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D.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ABC,

60.剩余价值率为100%,表示(2.0分)

A.工人一天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有一半为资本家无偿占有

B.工人一天的全部劳动时间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C.工人一天劳动时间里,为自己劳动与无偿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相等

D.工人一天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中,工人得到的与资本家占有的相等

正确答案:

AC,

61.下列属于辩证思维方法的是(2.0分)

A.归纳与演绎相统一

B.分析与综合相统一

C.抽象与具体相统一

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正确答案:

ABCD,

62.“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

”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2.0分)

A.归纳方法不是万能

B.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C.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正确答案:

ACD,

63.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说法,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超过0.4就表明进入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状态,而一旦超过0.6则意味着“高度不平均”,可能发生社会动荡。

这从哲学上表明(2.0分)

A.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转化都是有条件的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AC,

64.成语“指马为鹿”讽刺了一些人(2.0分)

A.否认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B.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C.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

D.不懂得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正确答案:

ABC,

65.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2.0分)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

ABC,

66.成语“指马为鹿”讽刺了一些人(2.0分)

A.否认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B.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C.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

D.不懂得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正确答案:

ABC,

67.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

()

标准答案:

AB

A.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

B.对邮政、铁路、水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

C.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68.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

标准答案:

BCD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D.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69.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2.0分)

A.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B.它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C.它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D.它是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依据

正确答案:

AC,

70.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

标准答案:

ACD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7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标准答案:

BC

A.投降主义

D.冒险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72.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

标准答案:

73.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

标准答案:

ABCD

A.看到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B.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C.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4.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标准答案:

75.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

()

标准答案:

7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决定的。

()

标准答案:

77.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

标准答案:

AC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78.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

标准答案:

79.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

标准答案:

AC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80.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真理和价值关系的有:

()

标准答案:

ABCD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两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基本活动

B.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互为前提

C.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共同的检验标准

判断题

 

8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标准答案:

8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会导致:

()

标准答案:

CD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8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

标准答案:

84.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

标准答案:

ABC

A.无产阶级是最有前途的阶级

B.无产阶级是革命最彻底的阶级

C.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

D.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8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

标准答案:

BC

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B.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它生活来源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力具有价值

四、判断题

86.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

标准答案:

87.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

标准答案:

88.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共赢”。

()

标准答案:

89.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标准答案:

90.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

标准答案:

91.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

false,

92.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正确答案:

true,

93.质总是有一定量的质,量总是有一定质的量。

正确答案:

true,

94.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正确答案:

false,

95.商品生产者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正确答案:

true,

96.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答案:

true,

97.工人通过罢工提高了工资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正确答案:

false,

98.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正确答案:

true,

99.有的事物同其他事物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不存在联系。

正确答案:

false,

100.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意味着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的消失和争斗的结束。

正确答案:

fal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