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144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语用题训练附答案Word下载.docx

D.如果盲目地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耗竭,进而危害身心健康,比如引发睡眠问题等。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设身处地不由自主冷若冰霜包办代替

B.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冷若冰霜越俎代庖

C.设身处地情不自禁拒人千里越俎代庖

D.身临其境不由自主拒人千里包办代替

【答案】

1.D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本题中,为与上文“助人为乐……能收获满足”反接,补写句子开头就应说“没有获得快乐”;

为引出下文的心理学现象“同理心耗竭”,补写句子后边就须是“身心俱疲”;

而且,“非但……反而……”,使用相反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更有出人意外的对比效果。

比较而言,D项最为恰当。

故选D项。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原句存在不合逻辑和成分残缺的语病。

A、C两项,“危害身心”仍然存在宾语中心词残缺的问题;

B项,“如果使用同理心,就会导致同理心耗竭”说法绝对,不合逻辑。

比较而言,D项修改最恰当.故选D项。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本题着重辨析近义成语。

①设身处地: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

意思是替别人着想。

身临其境:

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句中是说同理心较强者能够感受和体谅别人,故选用“设身处地”更恰当。

②情不自禁: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

控制不了自己。

句中是说同理心较强者受他人  情绪影响,故选用“情不自禁”更恰当。

③拒人千里:

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冷若冰霜:

比喻待人不热情。

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好接近。

句中用以与“过分代入”对比,故选用“拒人千里”更合语境。

④越俎代庖:

比喻越权办事。

包办代替:

指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

句中不是指为人办事,而是比喻“代替别人痛苦和烦恼”,故选用“越俎代庖”更妥帖。

综上所述,答案选C项。

【点睛】

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

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

上书一翻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之妙。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高可_______。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两湖边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事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

“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差强人意

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差强人意

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心满意足

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

6.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4.B

5.B

6.C

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本题第一处,“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第一处,从意思上来看,两个词语都合适,但从语境来看,“金碧辉煌”与前面的“秦砖汉瓦”结构不对称,故使用“雕梁画栋”更好。

本题第二处,“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第二处,是形容建筑的仿古街市和民居精美,根据“虽没有皇家气象”可知,此处选用成语“美轮美奂”更合适。

本题第三处,“妙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

“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第三处,根据前文“此联内容很好”,指对联文字,如使用“巧夺天工”,则对象不当,应选用成语“妙笔生花”。

本题第四处,“差强人意”,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心满意足”,形容非常满足。

第四处,根据前文“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

”,可见改后应是尚能令人满意,使用“差强人意”。

故选B。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

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本题中,前面说“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可见“其”应是指前面所说的对联,后面说“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可知括号中的内容应是对对联的评价,“概括之全面”指内容,“含义之深刻”指内涵,“对仗之工整”指形式,“回味之无穷”指表达效果。

从逻辑顺序来看,表达效果一般要排在最后,即“回味之无穷”应放在最后,排除A、C两项;

“概括”和“含义”都是内容方面的,而“对仗”是形式方面的,所以“概括”和“含义”应放在一起,排除D项。

6.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A项,“由于年代久远”和“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不存在因果关系,属逻辑混乱造成的语序不当;

B项,也是逻辑混乱造成的语序不当;

D项,“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和“这副咏竹联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两句应是转折关系,缺少关联词语“但”。

故选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进行之际,美方给中方贴上“倒退”“背弃”等标签,声称“中国的承诺受到了侵蚀”,指责中方______,再度显露出美式霸凌蛮横无理的表征和颠倒黑白的底色。

美方屡屡将巨额贸易逆差诿过于人,搞出一套______的“逆差外因论”,但这一问题根本上源于美国经济的内在结构性问题;

美方把本国失业问题______为对华贸易,这是无稽之谈。

很多经济学家早就指出,美国制造业岗位______,既有该国产业空心化的原因,也是国际分工协作发展的结果;

美方大肆指责中国的“技术偷窃论”,但如果细究,就发现其充满傲慢与偏见,又有故意抹黑之意。

多年来,()。

中国也正日益成为全球“磁石”,吸引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高科技翘楚抢滩中国市场。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出尔反尔蛮不讲理归结缺失

B.出尔反尔强词夺理归因流失

C.本末倒置蛮不讲理归因缺失

D.本末倒置强词夺理归结流失

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

B.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主要得益于自主创新、自力更生

C.自主创新、自力更生是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

D.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主要得益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7.B

8.D

7.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本题中,

空1:

“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即善得善果,恶得恶果)。

今指说了又反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与前文“倒退”“背弃”相照应。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空2: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与前文“美方屡屡将巨额贸易逆差诿过于人”相照应。

“蛮不讲理”指蛮横而不讲道理。

空3:

“归因”指归结原因,横线后内容是原因,选“归因”。

“归结”指总括而求得结论、结局。

空4:

“流失”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后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或喻指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

最后一个含义符合“人员流失”的语境。

“缺失”指缺少、失去。

8.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

本题属于选填衔接句,

后文主语“中国”,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排除A、C;

再按照“逻辑顺序”,“自力更生”在前,“自主创新”在后。

故选D。

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

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二、范围大小不同:

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三、适用对象不同:

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四、语体色彩不同:

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五、感情色彩不同:

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六、搭配关系不同:

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七、语法功能不同:

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

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

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

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重要源泉,自然山水也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并且是无限丰富、生动的源泉。

()春天来了,山清水秀;

夏天来了,花果飘香;

秋天来了,树红草黄;

冬天来了,雪花如月光,大地似白霜。

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此时空的变化与构成,多有记载、表达和保存,作为人类绚丽多彩而美好可贵的回忆,并且是人类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从哲学而言,自然山水是与人类同等重要的、与人类相生共存的伟大的生命共同体。

然而,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对此缺少基本的_______.有人认为自然山水没有生命,只是供人类_____的对象,_____地进行破坏;

有人认为只有人类生活才可以进入文艺,完全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

有人在研究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过程中,不承认有自然文学或地理文学的存在,只重视那些表现人类心灵和相互斗争的作品。

有的诗人只表现自我小小的内心世界,阴暗而混乱;

有的影视作品热衷表现宫廷争斗,让人整天关注那些______;

有的小说只是表现个人的情欲,而不关心民生的变迁与民众的疾苦。

所有这些现象,都值得引起重视。

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然亦有情怀,山水本有生命

B.山水本有生命,然亦有情怀

C.自然本有生命,山水亦有情怀

D.生命寓于自然,情怀亦在山水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此时空的变化与构成,多有记载、表达和保存,成为人类绚丽多彩而美好可贵的记忆,

B.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此时空的构成与变化,多有记载、表达和保存,成为人类绚丽多彩而美好可贵的回忆,

C.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此时空的构成与变化,多有记载、表达和保存,成为人类绚丽多彩而美好可贵的记忆,

D.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此时空的构成与变化,多有记载、表达和保存,作为人类绚丽多彩而美好可贵的记忆,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认识驱赶恣意妄为鬼蜮伎俩

B.感知驱使恣意妄为阴谋诡计

C.感知驱赶肆无忌惮鬼蜮伎俩

D.认识驱使肆无忌惮阴谋诡计

9.C

10.C

11.D

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第一,括号前一句“自然山水也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并且是无限丰富、生动的源泉”是对“自然山水”的陈述,所以括号里的句子也应该按照从“自然”到“山水”的顺序,排除B、D两项;

第二,“亦”是“也”的意思,应该放在后一分句,所以根据“本”和“亦”的顺序,排除A项。

10.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A项,“变化与构成”错,语序不当,根据语境,应先“构成”后“变化”;

B项,“成为人类绚丽多彩而美好可贵的回忆”错误,“回忆”不合语境,材料中陈述的内容并没有消失,仍然存在;

D项,“作为”与“记忆”动宾搭配不当。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

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

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认识”,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

“感知”,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

根据语境,此处强调的是人的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应选“认识”,排除B、C两项;

第二,“驱赶”,驱逐并赶走;

“驱使”,差遣;

派用;

推动;

支配。

此处指自然山水没有生命,只是供人类差遣,应该选“驱使”,排除A项;

第三,“恣意妄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肆无忌惮”,指毫无顾忌;

原句中有“地进行破坏”,此处应选“肆无忌惮”。

“鬼蜮伎俩”,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阴谋诡计”,暗地里做坏事的计谋。

横线前面有“宫廷争斗”,此处应选“阴谋诡计”与之照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语言表达

12.下面是我校一位高三学生的自主招生考试自荐信(节选),信中有五处不合适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

自荐信

尊敬的XXX学校领导、考官:

你们好!

我是曲沃二中2020级应届毕业生XXX,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视我的材料,我十分希望能够通过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进而实现在贵校学习的梦想。

从小到大听见无数周围人对贵校的溢美之词,更加深了我对贵校的印象,所以我十分希望能够进入贵校的某个专业学习。

展望过去,期望将来。

如果能进入贵校学习,我希望能使自己收获真挚的友情,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得到最大的提升。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XXX

2019年10月21日

【答案】1.“审视”改为“审核”;

2.“进而”改为“从而”;

3.“无数周围人”改为“周围无数人”;

4.“溢美之词”改为“赞美”;

5.“展望”改为“回顾”。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应用文基本格式的掌握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运用能力。

应用文的写作需要注意格式正确,语言表达方面需要“得体”。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

“外部语境”则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比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题干要求修改自荐信中五处不合适的地方。

“审视”意为“仔细察看”,这里是指招生学校审核学生的自荐材料,故将“审视”改为“审核”;

“进而”意为“继续向前;

更进一步”,表递进,而这里应该表示结果,故改为“从而”;

“无数周围人”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周围无数人”;

“溢美之词”指过分吹嘘的话语,含贬义,可改为“赞美”;

“过去”与“展望”不搭配,可改为“回顾”。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利用植物吸收土壤中分散的金属元素,①__________,早在几十年前科家就做过类似的尝试。

1934年捷克斯洛伐克化学家曾利用玉米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分散黃金的特点,从1000公斤玉米中提炼出十克左右的黄金。

不仅是植物,②_________。

海洋中有些海藻和细菌在摄食时会把海水中微量的钒集中在体内,它们死后则变成了污泥。

海参、海胆吞食这些污泥,就进一步集中了钒。

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海洋生物冶炼钒。

此外,科学家在蜜蜂的蜂蜜中发现了钽。

钽是由紫云英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而来。

③_________,又进一步集中了钽,有人从76公斤蜂蜜中提取出了200克钽,提炼过的蜂蜜仍然能给人食用,这真是一举两得。

【答案】①再用它来冶炼金属;

②动物也有吸收金属的本领;

③蜜蜂采集紫云英的花蜜。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

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同时一定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首先,明确整段段意,综合全段内容,可以看出,这段话主要说的是“动物也有吸收金属的本领”;

第一个横线处,承接“利用植物吸收土壤中分散的金属元素”,联系后句“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家就做过类似的尝试。

1934年捷克斯洛伐克化学家曾利用玉米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分散黃金的特点,从1000公斤玉米中提炼出十克左右的黄金”,此处应填“再用它来冶炼金属”;

第二个横线处,承接“不仅是植物”,联系后句,此处应填“动物也有吸收金属的本领”;

第三个横线处,根据上句“钽是由紫云英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而来”,联系后句,此处应填“蜜蜂采集紫云英的花蜜”。

补句题的命题规律:

(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

有效的答题技巧: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

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

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

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

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可见,③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答案】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变胖本来应该是低谷时压力产生的时间

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本题属于语句补写题,答题思路如下。

阅读:

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

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