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16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docx

4、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有质量的公开观摩交流课,着力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摩+反思说课+参与议课+专家评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增强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5、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结合“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工作,在老师中有计划的开展各学科“导学案”和三单设计,“高效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等基本功比赛。

6、加强“高效课堂”校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三、工作目标

1、以“学习工程”活动为载体,掀起教师自学自练热潮,增强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基本能力。

2、以“团队研修”形式为特点,突出校本研修实效性,使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学科教学模式。

3、以“名师、骨干、青年教师”训练为重点,发挥传帮带作用,实现强弱合作互补,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4、以“继续教育培训”为途径,加强网络教研与培训,增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四、具体措施

(一)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培训模式,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为读书活动汇报交流时间,要求教师能展示自己一个月的读书心得,并能整理成文字材料保存。

学期结束评选出优秀教师,对在读书方面有独创者,学校将购买优秀书籍予以赠送,以示鼓励。

2、大力挖掘校内外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为教师构筑新的学习平台,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外校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等带进学校,为的学校注入活水,让学校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二)围绕新课程,以全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抓好备课关,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预习前教师对预习内容(要求)的设计。

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与知识相关的,与方法、技能相关的,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相关的,与搜集资料相关的等各个方面。

2、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对一线教师进行推门听课,点名听课,每学期至少听二十位以上教师的课。

听课者把听课材料上交保存,并由专人负责。

对听课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在教工例会上进行反馈,大家一起商讨,研究解决的办法,提出整改措施,同时限期改正;

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课,要多听多评多指导,改进教法,提高质量。

3、间周组织教研活动,活动之前确定研讨主题,针对确定好的主题展开教学和讨论。

授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说课,其他教师的评课也应围绕着主题进行。

提出教学中的疑难,并做好研究过程及解决实施方法的相关记录。

4、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要推选一名教师在全校展课交流,并邀请县教研室校本研修工作专家小组进行听评课,选出优秀教师作为本学期的教学新秀或教学能手,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并请专家组根据本校研修实际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或举办讲座。

(三)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

1、加强进行教科研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

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结合听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研修时间,举行一次专题讲座,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

2、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选题切入口宜小不宜大,要瞄准教科研中的亮点、热点、难点,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提炼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准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认真进行课题方案设计。

3、在校园网建立专题论坛或主题空间。

由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委派专人管理,教师则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参与网上交流研讨。

做到每两周至少有一篇以上质量比较高的教学反思,每一月至少有一篇以上有关教学方面的文章(可以是教学随笔、感想等)在校园网上发表。

对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对不能达到要求的教师,研修小组要积极催促、帮助、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要求。

(四)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校本研修的质量。

(1)、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赵锁平

副组长:

任亚林

成员:

白文焕、郑军科田宝丽吕海艳杨勇成力利魏建国王春龙周永祺郝涛张敏鸽

校本研修工作下设办公室,由教务主任白文焕兼任办公室主任。

(2)校本研修工作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副组长牵头,办公室具体负责,组员密切配合,组织好校本研修有关活动,并加强平时的过程检查,每学期不定期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每周例会上通报,限期整改。

五、重点活动安排:

麟游县职业中学20**年校本研修工作安排表

时间

安排

工作内容及任务

3月

1、组织校本研修动员会,安排校本教研活动。

2、制定校本研修方案及计划,制定教师个人的校本研修计划并确定研修专题。

3、组建校本研修指导教师队伍。

4、教风、学风建设活动。

4-6月

1、有效教学活动交流研讨月。

2、第二学期“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听课评课活动。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县中小学体音美教师基本功大赛。

4、“一案三单”评选活动。

5、中小学试题命制征评活动。

7-8月

教师校本研修培训

9-10月

1、骨干教师示教活动。

2、第一学期“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听课评课活动。

11月

1、“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教学论文展评。

2、“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成果评比。

12月

1、校本研修工作考核。

2、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

3、校本研修工作资料整理。

初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篇二: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重教,铸造品牌。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确保学校教研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我校的教研教改活动有序正常进行,使教研活动形成经常化、制度化,切实规范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主要任务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

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德育优先、能力为本”的教学思想。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制定、学习和研究专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研究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制定授课计划,确定学科考试、技能考核鉴定的内容与方法。

多教师平行课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相同的授课进度计划。

学科考试及技能考核鉴定的内容和方法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各学科考试和技能考核鉴定要采用灵活多样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3、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使教师在掌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教材体系、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研究处理和使用教材的方法,研究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

把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放在首位。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中心目标。

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

启发、引导、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结合教学质量评估,经常性组织相互听课,每学期要组织公开课不少于一次。

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组织经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5、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6、研究教科研立项工作,倡导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1、建立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

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2、建立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学年初制定好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

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中高级教师必须开展“六个一”活动;

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3、认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教学反思,阶段性反思(理论反思)或撰写反思文章每学期不少于2篇,提倡写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与教学行为的叙事案例。

每学年撰写一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

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四、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1、教研重点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量是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切实按课程标准办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优化教学过程仍是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能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种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力求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

(3)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4)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2、基本要求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

每两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包括集体备课)。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

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

做好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

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

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

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

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

五、重视校本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主、科研主任负责、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与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

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备课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

2、要结合实际操作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校现有两个县级以上的研究课题。

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我们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能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达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