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339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

a:

5:

{i:

0;s:

3460:

"机械制图试题及答案机械制图习题及答案整理doc@#@徐州师范大学试卷(3)@#@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班级姓名学号得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到H面的距离为10mm。

@#@(10分)@#@二、作平面△ABC和平面△EFG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10分)@#@三、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4分,每题7分)@#@1.@#@2.@#@四、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12分)@#@五、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12分)@#@@#@六、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画在指定位置。

@#@(8分)@#@七、在指定位置画出剖面图(键槽深为3mm)。

@#@(8分)@#@八、解释轴承304的含义,并在图中画出其与孔和轴的装配结构。

@#@(8分)@#@九、读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8分)@#@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或其它表达方法?

@#@说明数量和名称。

@#@@#@2.指出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3.说明Φ40H7的意义。

@#@@#@4.说明M68╳2的含义。

@#@@#@5.画出左视图的外形。

@#@@#@@#@6.说明符号的含义。

@#@@#@徐州师范大学试卷(3)答案@#@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班级姓名学号得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到H面的距离为10mm。

@#@(10分)@#@二、作平面△ABC和平面△EFG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10分)@#@三、根据给出的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4分,每题7分)@#@1.@#@2.@#@四、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12分)@#@五、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12分)@#@六、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画在指定位置。

@#@(8分)@#@七、在指定位置画出剖面图(键槽深为3mm)。

@#@(8分)@#@八、解释轴承304的含义,并在图中画出其与孔和轴的装配结构。

@#@(8分)@#@304:

@#@向心球轴承,04表示滚动轴承内径为20mm,3表示尺寸系列。

@#@@#@九、读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8分)@#@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或其它表达方法?

@#@@#@2.指出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3.说明Φ40H7的意义。

@#@@#@4.说明M68╳2的含义。

@#@@#@5.画出左视图的外形。

@#@@#@@#@6.说明符号的含义。

@#@@#@答:

@#@@#@1.主视图采用了全剖,左视图采用了局部剖,俯视图,B-B、C-C断面图及D-D局部剖视图。

@#@@#@2.长度方向尺寸基准是M27孔的轴线,高度方向基准是底面,宽度方向基准是Φ45孔的轴线@#@3.Φ40H7表示:

@#@基本尺寸为Φ40的孔,H7为公差带代号,H为基本偏差代号,7为公差等级。

@#@@#@4.M68╳2表示,公称直径为68mm的普通细牙螺纹,M为螺纹代号,2为螺距。

@#@@#@5.左视图外形略@#@6.前者表示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6.3μm.;@#@@#@后者表示,是由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零件表面。

@#@@#@ @#@@#@";i:

1;s:

25719: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交底@#@目录@#@挖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834页@#@回填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835页@#@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36页@#@强夯地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37页@#@挤密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38页@#@深层搅拌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39页@#@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0页@#@泥浆护壁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1页@#@干作业螺旋钻孔成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2页@#@沉井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3页@#@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4页@#@井点降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5页@#@回灌技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6页@#@锚杆静压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7页@#@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48页@#@模板安装安全技术交底第850页@#@滑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852页@#@模板拆除安全技术交底第853页@#@模板堆放安全技术交底第855页@#@大模板的堆放、安装和拆除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第856页@#@室内满堂脚手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857页@#@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第858页@#@竹脚手架拆除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859页@#@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第860页@#@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管理技术交底第862页@#@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第863页@#@金属扣件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第864页@#@金属扣件双排钢管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第865页@#@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第866页@#@门式钢管脚手架用作模板支撑安全技术交底第868页@#@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满堂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第869页@#@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混凝土浇捣安全技术交底第870页@#@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管理与维护安全技术交底第871页@#@门式钢管脚手架验收安全技术交底第872页@#@门式钢管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第873页@#@附着升降脚手架构配件制作技术交底第874页@#@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和使用一般规定技术交底第876页@#@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搭设施工技术交底第877页@#@附着升降脚手架调试、验收技术交底第879页@#@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作业技术交底第880页@#@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使用技术交底第881页@#@附着升降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第882页@#@附着升降脚手架维修、养护及报废技术交底第883页@#@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检验技术交底第884页@#@电梯井道内架子、安全网搭设安全技术交底第886页@#@刷(喷)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887页@#@外墙装饰抹灰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888页@#@外墙面砖上浇下贴工艺安全技术交底第889页@#@室内水泥砂浆抹灰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890页@#@钢筋绑扎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自然地面以下钢筋绑扎)第891页@#@钢筋绑扎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892页@#@钢筋绑扎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893页@#@钢筋绑扎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斜屋面)第894页@#@钢筋冷拉安全技术交底第895页@#@混凝土浇捣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自拌混凝土)第896页@#@混凝土浇捣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商品混凝土)第898页@#@混凝土浇捣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斜屋面)第900页@#@地面工程(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01页@#@硫磺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02页@#@砌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03页@#@砌块运输、堆放安全技术交底第905页@#@预制板安装安全技术交底第907页@#@门窗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08页@#@构件吊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09页@#@钢结构吊装安全技术交底第910页@#@卷材屋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11页@#@涂料防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12页@#@防腐蚀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13页@#@防腐剂、焊料、灌注料加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14页@#@加工和浇注环氧树脂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15页@#@瓦屋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16页@#@石棉水泥、玻璃钢波形屋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17页@#@薄钢板和波形薄钢板屋面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18页@#@地下防水、堵漏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19页@#@灌浆堵漏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20页@#@油漆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21页@#@玻璃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22页@#@烟囱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23页@#@冷却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24页@#@通风与空调工程设备安装安全技术交底第925页@#@通风与空调工程风管安装安全技术交底第926页@#@通风与空调工程风管与部件制作安全技术交底第927页@#@通风与空调试运转安全技术交底第928页@#@金属加工、机修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29页@#@铁器构件安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30页@#@钢结构及铁件制作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31页@#@电梯井道清除垃圾安全技术交底第932页@#@锅炉安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33页@#@查勘工(包括查险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34页@#@灭蚁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35页@#@打蜡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36页@#@绿化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37页@#@装卸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38页@#@人货电梯装拆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39页@#@电梯安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第941页@#@饰品工程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42页@#@饰面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43页@#@楼地面装饰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44页@#@裱糊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第945页@#@吊顶、隔断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46页@#@管道工班前安全技术交底第947页@#@管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48页@#@地下室、管沟和管井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949页@#@管道安装安全技术交底第950页@#@管道施工工具及设备使用的安全技术交底第951页@#@管道试压清洗、吹扫、脱脂安全技术交底第952页@#@管道堆放安全技术交底第953页@#@挖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作业内容@#@交底部门@#@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3.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应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4.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员间距离不应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5.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6.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7.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8.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应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9.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挖空的基坑平行2m停、驶。

@#@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10.电缆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11.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12.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

@#@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空越过。

@#@@#@13.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5m高的护栏,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楼梯。

@#@@#@14.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15.车辆进出门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铺设厚钢板,或浇捣混凝土加固。

@#@@#@16.在开挖杯基坑时,必须设有切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17.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开采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

@#@@#@18.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

@#@如果超挖不得将松土回填,以免影响基础的质量。

@#@@#@19.开挖出的土方,要严格按照组织设计堆放,不得堆于基坑外侧,以免引起地面堆载超荷引起土体位移、板桩位移或支撑破坏。

@#@@#@20.挖土机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撑,以免引起支撑破坏或拉损。

@#@@#@21.开挖土方必须有挖土令。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回填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作业内容@#@交底部门@#@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装载机作业范围不得有人平土。

@#@@#@3.打夯机工作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有缺陷和漏电,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机械是否装置电开关保护,按“一机一开关”安装,机械不准带病运转,操作人员应带绝缘手套。

@#@@#@4.基坑(槽)的支撑,应按回填的速度、施工组织设计及时要求依次拆除,即填土时应从深到浅分层进行,填好一层拆除一层,不能事先将支撑拆掉。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注:

@#@参考文献[5]@#@模板安装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作业部位@#@交底部门@#@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

@#@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

@#@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

@#@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5.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6.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

@#@立人板应用木质中板为宜,并适当绑扎固定。

@#@不得用钢模板或5cm×@#@10cm的木板。

@#@@#@7.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8.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尚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9.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10.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取分段支模的方法: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2)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3)当采用悬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要求。

@#@@#@11.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

@#@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1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用马凳操作。

@#@@#@13.支撑、牵杠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

@#@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1.8m高度以上。

@#@@#@14.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传递模板、工具应用索具系牢,采用垂直升降机械运输,不得乱抛,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有人接应。

@#@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

@#@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

@#@地面应标出警戒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拦,暂停人员过往。

@#@@#@15.模板上施工时,堆物(钢模板等)不宜过多,且不宜集中一处。

@#@@#@16.大模板施工时,存放大模板必须要有防倾措施。

@#@封柱子模板时,不准从顶部往下套。

@#@@#@17.地下室顶模板,支撑还另需考虑机械行走、材料运输、堆物等额外载荷的要求,顶撑及模板的排列必须考虑施工荷载的要求。

@#@@#@18.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

@#@@#@19.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雷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待地面略干不滑时再恢复工作。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注:

@#@参考文献[5][2]@#@模板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作业部位@#@交底部门@#@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应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拆除(见表1)。

@#@@#@表1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2@#@75@#@>2@#@100@#@注:

@#@本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拆除高度在5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4.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5.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

@#@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6.拆摸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作脚手板。

@#@@#@7.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8.拆除的钢模作平台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规范GB50204—92第2.4.1条或2.4.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10.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11.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2)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后,方可拆除;@#@@#@3)底模,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标准值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注:

@#@参考文献[5][27]@#@模板堆放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作业部位@#@交底部门@#@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模板的编序@#@1)模板及支撑系统应按使用的不同层次部位和先后顺序进行编序堆放,在周转使用中均应做到配套编序使用。

@#@@#@2)模板的配制、编号、施工顺序安排,应由专人负责组织设计并管理指导,以便用料合理,安装、拆卸、运输方便,综合利用率高,防止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乱拖乱用和浪费材料现象。

@#@@#@3)应加强模板和支撑体系的通用性和模数化,以便编序简单、使用方便。

@#@@#@4)模板的编号应用醒目的标记,标注在模板的背面,并注明规格尺寸、使用部位等。

@#@支撑体系的各部件也应分类放置,标注明确,以便按不同需要使用。

@#@@#@5)对大模板、台模等特殊形式的模板体系,应专门分类编号,并按操作工艺要求顺序放置。

@#@@#@2.模板堆放@#@1)所有模板和支撑系统应按不同材质、品种、规格、型号、大小、形状分类堆放,应注意在堆放中留出空地或交通道路,以便取用。

@#@在多层和高层施工中还应考虑模板和支撑的竖向转运顺序合理化。

@#@@#@2)木质材料可按品种和规格堆放,钢质模板应按规格堆放,钢管应按不同长度堆放整齐。

@#@草药小型零配件应装袋或集中装箱转运。

@#@@#@3)模板的堆放一般以平卧为主,对桁架或大模板等部件,可采用立放形式,但必须采取抗倾覆措施,每堆材料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部件本身的质量和转运方便。

@#@@#@4)堆放场地要求整平垫高,应注意通风排水,保持干燥;@#@室内堆放应注意取用方便、堆放安全,露天堆放应加遮盖;@#@钢质材料应防水防锈,木质材料应防腐、防火、防雨、防曝晒。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注:

@#@参考文献[27]@#@室内满堂脚手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作业部位@#@交底部门@#@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室内满堂脚手架搭设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搭设。

@#@@#@2.满堂脚手架的纵、横距不应大于2m。

@#@@#@3.满堂脚手架应设登高设施,保证操作人员上下安全。

@#@@#@4.操作层应满铺竹笆,不得留有空洞。

@#@必须留空洞者,应设围栏保护。

@#@@#@5.大型条形内脚手架,操作步层两侧,应设防护栏杆保护。

@#@@#@6.满堂脚手架步距,应控制在2m内,必须高于2m者,应有技术措施保护。

@#@@#@7.满堂脚手架的稳固,应采用斜杆(剪刀撑)保护。

@#@@#@8.满堂脚手架不宜采用钢、竹混设。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注:

@#@参考文献[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作业部位@#@交底部门@#@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应按《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8.1.1~8.1.5条的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6.脚手架底座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7.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

@#@@#@8.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9.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JGJ130—2001表8.2.4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10.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2)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11.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JGJ130—2001第6.3.5条的规定;@#@@#@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5)顶层立杆搭接长度与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应符合JGJ130—2001第6.3.5、6.3.6条的规定。

@#@@#@12.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JGJ130—2001第6.2.1条的构造规定;@#@@#@2)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13.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设横向水平杆应符合JGJ130—2001第6.2.2条的构造规定;@#@@#@2)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3)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①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②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º@#@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③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④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⑤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其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300mm和转角处600mm的范围内;@#@@#@⑥独立或附墙砖柱。

@#@@#@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14.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15.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48或φ51)相同;@#@@#@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16.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2)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3)挡脚板高度不高小于180mm;@#@@#@4)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17.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2)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均应符合规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可靠连接";i:

2;s:

29616:

"建设单位现场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工作岗位职责@#@1、工程部经理职责@#@2、工程部专业工程师职责@#@第二章合作单位之间的管理@#@1、总包单位的管理@#@2、专业分包的管理@#@3、总包对分包的管理@#@4、监理单位的管理@#@第三章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1、监理例会制度@#@2、专题会议制度@#@3、现场工程签证制度@#@4、现场技术核定单@#@5、材料价格的签认@#@6、工程设计变更@#@7、施工图自审和会审@#@8、施工组织设计@#@9、工程进度计划@#@10、施工预算书@#@11、工程月进度总结或月报@#@12、甲供材料的采购与进场@#@13、现场用水用电管理@#@14、工程的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15、工程进度款支付@#@16、工程竣工结算@#@17、竣工工程的移交@#@第四章工程资料管理@#@1、资料的分类@#@2、工程项目资料的管理职责@#@3、工程项目资料的管理规定@#@4、工程项目文件资料的签收与传阅@#@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办法@#@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是公司的对外窗口,体现着公司的形象,也担负着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任,需要现场各个环节的人员精诚团结协作,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流程的要求、岗位的职责尽心尽责地努力完成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办法如下:

@#@@#@第一部分 @#@ @#@ @#@ @#@ @#@岗位职责规定@#@一、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

@#@@#@1、为公司派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负责人,负责工程现场业主方的日常管理及现场工作安排协调,必须严格遵循公司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2、根据公司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审核、确认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监督控制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项目按计划进度完成;@#@@#@3、根据双方合同的约定、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规程的要求,严格监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参加组织工程项目检查验收,组织进行材料设备进场检查验收,对工程质量负完全责任;@#@@#@4、根据公司批准的工程项目总施工预算书,严格监督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参加工程现场的工程签证、经济签证、技术核定单、认价单的审查确认,确保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5、负责进行现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确保合同履约完成,协调处理合同实施执行过程中的纠纷、索赔等事宜;@#@@#@6、负责现场业主方、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设计单位、设备材料单位之间的投资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的信息交流、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管理事宜;@#@@#@7、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设计、施工问题以及现场的涉外关系;@#@@#@8、负责组织现场工程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安排各专业工程师施工现场之间的工作配合,准确、真实记录现场施工日志,做的有据可查;@#@@#@9、负责工程项目竣工完成后至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质量保修书规定的时间段的工程保修管理和协调工作;@#@@#@10、参加每周监理单位组织的监理例会,审核监理单位报送的例会会议纪要。

@#@负责、组织、参加现场协调会。

@#@@#@11、工作中要有工作责任心,有计划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素质。

@#@ @#@@#@一般一天的工作流程:

@#@@#@落实、完成当天的工作计划——进一步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掌握了解现场各项工作的施工完成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监督处理协调现场各项工作——对当天工作进行小结,填写工作日志。

@#@@#@一般一周(一月)的工作流程:

@#@@#@总结本周(本月)的工程施工情况,编制本周(本月)工程完成情况统计报表(项目月报),编制下周(下月)的工程计划安排——准备协调解决相关的设计、施工问题——安排下周(下月)的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工作;@#@填写本周(本月)工作考核表,报相关领导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 @#@ @#@ @#@ @#@ @#@对总包、分包及监理单位的管理规定@#@一、对总包单位的管理@#@总包单位企业领导及项目经理应经常同建设单位领导和工程部经理、监理单位人员沟通,在工作流程上、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上主要参考第三部分。

@#@对于工程的其他分包单位的管理原则上由总包单位统一管理,对于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的工程,建设单位给总包单位一定的管理费(具体费用根据分包工程项目在施工合同中约定),总包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在技术质量等方面配合分包单位。

@#@@#@二、对分包单位的管理@#@1、直接由建设单位分包工程的管理:

@#@@#@

(1)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的工程主要有:

@#@大中型材料、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

@#@桩基工程、消防工程、幕墙工程、空调工程、电梯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基本按此直接分包。

@#@@#@

(2)依据投标招标法规定,建设单位委托专业招标公司代理招标,邀请三家以上单位投标,通过招标书规定,评比方式为综合评标和评价法,以开标价格及各家的综合实力最终确定分包单位。

@#@(选择的分包单位经总包单位认可)。

@#@@#@(3)分包单位进场前监理单位应对分包单位资质、项目组织、管理人员资质、特种人员持证情况及施工分包合同、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查,合格后分包单位方可进场。

@#@@#@(4)施工过程中总包单位向分包单位提供现场住宿、现场道路、运输设备,在技术、质量、进度、协调进行管理,建设单位付给总包单位一定的管理费用,具体价格在总包合同中双方约定。

@#@在施工过程中,总包和分包就施工质量、安全向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5)分包单位完成的工作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容,分包单位依据分包合同规定将工程签证及结算资料报监理单位审核,监理单位审核签字确认后转建设单位。

@#@@#@2、由总包单位分包工程的管理办法:

@#@@#@

(1)总包单位分包的工程主要有:

@#@地下室外墙防水、土方开挖、给排水及采暖、主体结构外墙保温等。

@#@@#@

(2)总包单位分包的工程由总包单位负责组织符合本工程特点要求的三家以上的分包单位进行招标(选择的分包单位须经建设单位认可),通过采用综合评标法或评价法,最终确定分包单位。

@#@@#@(3)分包单位确定后,建设单位对总包单位的分包工程确认单价,列入总包单位的工程结算中,不参与取费。

@#@@#@(4)分包单位进场前监理单位应对分包单位资质、组织、人员资质、特种人员资质、施工分包合同、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合格后分包单位方可进场组织施工。

@#@@#@(5)总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投资控制负全面管理责任,并履行工程竣工后保修期期间保修责任。

@#@@#@(6)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随时监督分包工程的履行合同情况,如建设单位对工程进度款拨款到位,而总包单位未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拨款给分包单位,由于进度款未到位影响了工程进度,建设单位有权直接拨付工程款给分包单位,此款从下次总包单位的应付款中扣除,并追究总包单位的责任。

@#@@#@三、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 @#@ @#@ @#@ @#@ @#@ @#@ @#@ @#@监理单位依据监理委托合同、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及法律法规授予监理的权利,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以监理单位的管理为主,监理单位熟悉图纸及现场情况,为建设单位提供合理化建议,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负责。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监理规及监理合同的要求监督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

@#@并给予肯定或否定。

@#@有条件的编制《驻工地监理工作考核细则》,建设单位每月组织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的当月表现进行评比、考核。

@#@@#@第三部分 @#@ @#@ @#@ @#@ @#@工作流程规定@#@一、施工现场监理例会:

@#@@#@1、施工现场监理例会一般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2、现场施工工程例会一般每周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举行专题协调会议(质量、安全等);@#@涉及的相关单位参加。

@#@@#@3、现场施工例会规定参加人员:

@#@总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质量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施工员、资料员等。

@#@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专业工程师及其它相关分包单位;@#@@#@4、现场施工监理例会容:

@#@听取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关于上周现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完成情况、下一周工作安排计划及施工存在问题的汇报;@#@总监理工程师总结评价,指出承包商施工中的不足和承包商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程项目的工作要点和要求;@#@业主听取全面意见和要求,并对各单位提出的问题做出答复。

@#@@#@5、现场施工监理例会在会后的24小时,监理工程师必须编写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有各承包商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签字认可。

@#@监理单位对签字认可的例会纪要下发给与会单位,并签收。

@#@@#@6、监理单位每月25日到次月5日前编制监理月报,首先对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

@#@对本月现场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进行评定,对当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关于本月出现的问题,在下月施工中尽量的去克服,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出现,给出好的建议。

@#@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报送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签收。

@#@@#@二、现场专题技术会议:

@#@@#@1、现场专题技术会议一般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2、现场专题技术会议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定期举行;@#@@#@3、现场专题技术会议规定参加人员:

@#@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及质量负责人、施工员;@#@建设单位项目经理、专业工程师及相关专业分包单位;@#@@#@4、现场专题技术会议容:

@#@听取承包商就工程项目某特定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施工措施的处理意见;@#@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就工程项目某特定技术问题经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进行实施。

@#@@#@5、一般现场专题技术会议在完成后的24小时,监理工程师必须编写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有各承包商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报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定;@#@@#@6、重要的专题技术会议的会议纪要如:

@#@设计方案确认、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涉及合同技术条件变更必须报建设单位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单位随时进行监控,并形成完整的质量、技术资料。

@#@@#@三、现场经济签证:

@#@@#@1、办理经济签证原则:

@#@凡属设计施工图纸一般性修改或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加、减少或变更等合同约定之外的工作容均应办理现场经济签证;@#@@#@2、办理现场经济签证程序:

@#@

(1)由承包商提出现场经济签证容,

(2)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认可,(3)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和工程部经理签字,(4)由建设单位主管领导对现场签证再次确认;@#@@#@3、办理经济签证的相关单位负责人签字顺序:

@#@ @#@施工单位:

@#@总包或专业分包项目经理;@#@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总监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工程部经理、建设单位主管领导。

@#@@#@4、现场签证单填写要求:

@#@所有工程量必须经现场实测后填写,到场人员必须当场在现场签证单上签字或当场在记录的原始数据上签字,后补签证单。

@#@现场签证单一式四份,甲方工程部两份(一份自留、一份送审)、监理单位一份(进度结算用)、乙方一份,现场签证单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签字(或盖章)完毕,否则签证单视同无效。

@#@签证原则上只签认工程量,不允许签计时工,如有特殊临时用工情况,必须列明用工人数及用工时间。

@#@@#@5、签证的效力:

@#@乙方应予提报签证的文件,但未经甲方签证的,均属无效。

@#@已实施未经签证所产生的经济责任由乙方承担。

@#@乙方对甲方的指令确有异议,在甲方坚持要求执行时,乙方应予以执行,因指令错误发生的费用和给乙方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因拒不执行指令而造成的损失则由乙方承担。

@#@乙方应如实填写签证单,经查实不符合实际的,监理、甲方有权拒签。

@#@@#@6、合同约定之外的工作容:

@#@必须附有设计修改或变更图纸、技术要求、施工措施、施工计划等书面资料,相关资料必须符合国家规程规的要求及合同的约定;@#@@#@四、现场技术核定单:

@#@@#@1、办理现场技术核定单原则:

@#@凡属设计施工图纸技术要求的变更均应办理现场技术核定单;@#@@#@2、办理现场技术核定单程序:

@#@由承包商提出现场技术核定单容,并事前经设计同意,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共同现场核定确认;@#@@#@3、现场技术核定单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规程规、行业标准和经业主批准的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建设工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4、办理现场技术核定单的时效性:

@#@现场技术核定单必须在事发前现场核定;@#@@#@5、现场技术核定单:

@#@必须报建设单位现场工程部核定;@#@为提高工作效率,需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决定的应在一天回复,需报至公司讨论的,在两天回复。

@#@@#@五、材料价格回执单:

@#@@#@1、办理材料价格回执单原则:

@#@凡属设计施工图未明确的材料设备、工程量清单未计价材料设备、按合同规定允许调差的材料设备、其它特殊材料设备;@#@ @#@@#@2、办理材料价格回执单原则:

@#@根据批准的现场材料,建设单位预算部门在一周时间做好市场询价工作,对该现场认质单的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品牌、材质要求按照市场平均价格水平进行认价工作,交工程部经理、预算部主管领导、公司主管领导签字确认;@#@ @#@@#@3、办理材料价格回执单原则:

@#@现场认价单必须在承包商采购实施前签字确认;@#@@#@4、办理现场认价单的规定:

@#@材料价格必须通过建设单位专业造价员、工程部经理、造价部门主管领导和公司主管领导共同签字确认,若单一认可、事后补办及未经批准均不能作为工程结算依据;@#@@#@5、如遇重大的现场认价,必须事先经由公司领导确认认可方可实施。

@#@@#@六、设计变更:

@#@@#@1、设计变更的原则:

@#@@#@

(1)、施工中发现设计有错误或有严重不合理的地方;@#@@#@

(2)、因业主的要求更改或调整设计;@#@@#@2、因设计有错误或有严重不合理的地方设计变更:

@#@@#@

(1)、承包商应以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工程部经理、设计部门设计工程师。

@#@@#@

(2)、监理工程师应在两个工作日提出设计变更的审核意见;@#@@#@(3)、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工程部经理、设计部门设计工程师提出设计变更的审查意见;@#@@#@(4)、由设计部门在三个工作日与设计单位商定,设计单位负责做出修改或变更设计意见,并出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单。

@#@(5)、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单需由建设单位工程部专业工程师、主管领导签字(采取双签制度),设计院专业工程师签字,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总包技术负责人签字;@#@@#@(6)、由监理工程师下达设计变更通知给承包商;@#@@#@3、因业主的要求修改、更改或调整设计:

@#@@#@

(1)、由工程部门或设计部门下达修改、更改或调整设计要求;@#@@#@

(2)、由设计部门在三个工作日与设计单位商定,设计单位作出修改或变更设计意见,并出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单。

@#@(3)、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单需由建设单位工程部专业工程师、主管领导签字(采取双签制度),设计院专业工程师签字,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总包技术负责人签字;@#@@#@(4)、由监理工程师下达设计变更通知给承包商;@#@@#@七、施工图纸自审和会审:

@#@@#@1、施工图纸自审:

@#@@#@

(1)、根据合同约定、国家规程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承包商进场前或单项工程施工前,承包商应自行主持施工图纸自审,写出施工图纸自审记录;@#@@#@

(2)、承包商的施工图纸自审记录,报送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3)、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的施工图纸自审记录提出审核意见;@#@@#@(4)、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对施工图纸自审记录提出审核意见;@#@@#@(5)、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安排图纸会审时间;@#@@#@2、施工图纸会审:

@#@@#@

(1)、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总包单位共同参加;@#@

(2)、精装工程的,在精装施工之前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总包单位、主要材料设备供应商、专业分包单位共同参加;@#@@#@(3)、施工图纸会审由总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记录汇总整理工作;@#@@#@(4)、施工图纸会审记录经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批准;@#@@#@(5)、形成施工图纸会审纪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共同会签并加盖公章,作为指导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的依据;@#@@#@3、施工图纸自审与会审容:

@#@@#@

(1)、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规程规,施工图纸上应有审图盖章、设计院公章、设计人员的职业印章。

@#@@#@

(2)、施工图纸与其说明书在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3)、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采暖、通风、给排水图、消防图等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书方面是否是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4)、熟悉建设、施工、安装目的施工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掌握配套施工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审查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合的土建图纸,在坐标和标高尺寸上是否一致,土建施工的质量标准能否满足设备安装的工艺要求;@#@@#@(5)、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同建造地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间、毗邻建筑物的相互关系;@#@@#@(6)、掌握拟建工程的建筑和结构的形式和特点,需要采取那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7)、复核主要承重结构或构件和大型设备的基础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否满足施工和使用要求;@#@@#@(8)、对于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审查现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必要时应编写专项施工方案。

@#@@#@(9)、建筑设备和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10)、防火、消防、建筑物的防火分区是否合理,满足防火规规定要求;@#@@#@(11)、建筑材料、设备的有无保证,能否代换;@#@@#@(12)、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无问题;@#@@#@(13)、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有无保证;@#@@#@(14)、地质地勘资料是否齐全;@#@@#@(15)、图纸是否符合业主要求;@#@@#@4、由监理工程师将批准的施工图纸会审意见送达承包商实施执行;@#@@#@5、施工图纸会审意见原件应一式四份:

@#@承包商两份(自存档一份和交城市建设档案馆一份)、监理单位存档一份、建设单位存档一份;@#@@#@八、施工组织设计@#@1、根据合同约定、国家规程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经业主批准设计施工图纸,承包商进场前编制完成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组织设计容:

@#@@#@

(1)、工程概况(建设规模、地点、结构形式等);@#@@#@

(2)、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3)、施工准备工作计划;@#@@#@(4)、施工总进度计划;@#@@#@(5)、施工资源配备及材料进场计划;@#@@#@(6)、施工期间的施工人员、机械配备计划;@#@@#@(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8)、施工现场总平面图;@#@@#@3、监理工程师在三个工作日提出审核意见;@#@不符合要求,退回施工单位重新修改。

@#@符合要求,提交建设单位。

@#@@#@4、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收到施工组织设计三天提出审核意见;@#@@#@5、监理工程师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送达承包商实施执行;@#@@#@6、施工组织设计原件应一式三份:

@#@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存档一份;@#@ @#@@#@7、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控制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监督管理实施,确保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实现。

@#@随施工的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依现场的实际情况有不符合的应进行调整。

@#@审批流程上同。

@#@新调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旧施工组织设计具有同等效力。

@#@@#@九、工程进度计划:

@#@@#@1、编制原则:

@#@根据合同约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设计图纸;@#@@#@2、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施;@#@@#@3、承包商根据批准的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编制月、旬、周进度计划或重要的施工节点;@#@@#@4、工程进度计划容的表示方法:

@#@主要以横道图及文字形式表达,进度说明、分部分项计划安排及完成工程量、时间。

@#@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5、报送监理工程师在二个工作日提出审核意见;@#@@#@6、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在一个工作日审查完成;@#@@#@7、监理工程师送达承包商组织实施执行;@#@@#@8、工程进度计划原件应一式三份:

@#@总包项目部、项目监理部、建设单位工程部各存档一份;@#@@#@9、施工总进度计划一经批准,是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的目标计划,必须严格监督管理实施,确保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十、施工预算书@#@1、编制原则:

@#@@#@

(1)、为加强工程项目预结算管理,规预结算编制与审核,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工程项目预算系指招标标底、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3)、工程结算系指根据合同、合同的调整条件、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变更、经济签证等工程资料所办理的工程项目竣工结算;@#@@#@(4)、凡进行工程项目预结算编制审核工作,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业主现场管理工作手册,遵循客观、公正、诚信原则;@#@@#@(5)、严格审核工程项目造价,确保工程项目造价的误差控制在合理围;@#@@#@2、采用按月进度款支付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在每月25日后至次月5日前,施工单位编制当月工程预算书,经项目经理审批确认后,报监理单位审核,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报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审批,并签字认可,建设单位主管领导签付当月支付证书,支付工程款。

@#@@#@3、由工程审计事务所进行审查,审查后的施工预算书不作为最终的结算依据;@#@@#@4、审查后的施工预算书原件应一式三份:

@#@承包商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各存档一份;@#@@#@十一、工程项目月报表:

@#@@#@1、工程月报表主要要求@#@

(1)、根据本月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完成情况,建设单位要求由承包商编制月报表;@#@@#@

(2)、工程月报容:

@#@本月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的比较、施工质量、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分部分项完成的工程量,进度款的支付情况;@#@@#@(3)、工程月报的时效性:

@#@由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造价部门主管领导在每月28日前审核完成;@#@@#@(4)、项目月报表应及时报主管领导审核,由主管领导针对月报及现场的情况提出要求,审批意见;@#@@#@(5)、工程项目月报是工程项目月度投资完成情况的统计报表和月度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依据,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核算、审查,确保业主的投资利益得到保证。

@#@@#@十二、甲供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管理程序:

@#@@#@1、采购程序:

@#@@#@

(1)工程开工前7天,工程部应要求施工单位上报材料设备使用计划,同时考虑生产周期,由工程部编制《甲供材料(设备)采购工作计划》,经甲、乙双方协商后作为招投标的依据。

@#@@#@

(2)工程部按《招投标管理》规定要求进行甲供材料(设备)的采购。

@#@@#@(3)工程部、造价部门拟定《招投标文件》、《采购合同》及各厂商通过资格预审的请主管领导审批。

@#@@#@(4)工程部、造价部门按经审批的《资格预审》要求邀请三至五家材料、设备供商进行招投标。

@#@@#@(5)工程部、造价部有关人员实施招投标。

@#@@#@(6)工程部、造价部按《招投标管理》规定及招投标结果,与供货厂商签订采购合同并报请审批。

@#@@#@2、申报程序:

@#@@#@

(1)承包商单位对建设单位提交的材料、设备计划应包括以下容:

@#@工程名称、材料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需用数量、需用时间、技术质量等级、供货地点、编制时间。

@#@@#@

(2)承包商单位提报的计划应先提交项目监理部,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订后转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由公司专人负责采购。

@#@@#@2、进场管理程序:

@#@@#@

(1)、在甲供材料(设备)签约之前,建设单位工程部经理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检查供货厂商的法人委托书、公司地址、营业执照和年检情况、资质证书、合格证、检测报告及其技术指标等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

(2)、检查进场材料(设备)的尺寸、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及合同要求。

@#@@#@(3)、进场材料(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必须做到100%,由工程部会同监理工程师、总承包负责人等有关单位共同参与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支付材料(设备)款的90%,剩余10%材料(设备)保修期间的保留金。

@#@@#@(4)、钢材、水泥等甲供材,材料进场后,总包单位负责现场材料的取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监督见证取样,同总包单位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并作《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监理单位签字审批,监理单位在每月25~28日汇总甲供材进场的数量。

@#@@#@十三、施工用水电的管理:

@#@@#@1、施工现场由总包单位的统一管理,现场的所有施工单位用电、用水均由总包单位管理,用电单位必须持用电方案经总包单位的审核批准,用水单位必须挂表,并严格按批准方案认真组织施工。

@#@@#@2、水、电费的收取。

@#@总包单位的按照供电局电费单及自来水公司的水费单据收取,在每月现场管理费中予以扣除。

@#@@#@3、各用电、用水单位对各自的线路、管路负有保护责任,应经常对所属线路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若用电线路存在安全隐患,而不能得到及时整改,总包单位的将停止供电;@#@发现水管有漏水现象,总包单位将停止用水,直至整改完后供水。

@#@@#@十四、工程项目检查验收:

@#@@#@1、检验批验收:

@#@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技术员、质量员及施工班组人员参加。

@#@2、分项工程验收:

@#@由监理工程师组织";i:

3;s:

28078:

"经济学基础课后题答案吴汉洪@#@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如何理解资源是稀缺?

@#@@#@一般的,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

@#@即稀缺性是就相对意义而言的。

@#@@#@欲望的基本特点在于无限性,即人们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品或劳务来满足,而物品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的矛盾就形成了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

@#@@#@2.说明人类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面对资源稀缺性的事实,人类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他们是: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

(1)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生产多少消费品和投资品。

@#@@#@

(2)如何生产物品。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生产技术。

@#@@#@(3)为谁生产。

@#@谁来享用经济活动的成果?

@#@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吗?

@#@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

@#@是否会出现贫富差距?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不同?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可见,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即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可见,与微观经济学的几个方面相对应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而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它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不同点。

@#@但并不是说二者是完全割裂开的。

@#@实际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

@#@可以说,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总体的分析离不开对个体的分析,但宏观经济学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相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4•举例说明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在经济学中,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模型。

@#@在经济学中的模型是一种组织框架,它可以搭建我们思考问题的途径。

@#@模型可以忽略现实世界的某些细节而集中研究本质问题,以达到简化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的模型很多,比如地图。

@#@@#@第二章@#@1.@#@

(1)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即人们偏好更多的孩子,需求增加。

@#@@#@

(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钢材价格。

@#@工人罢工引起工资提高,即投入品的价格提高,从而提高钢材的价格。

@#@供给的价格提高,供给量减小。

@#@@#@(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

@#@技术提高,供给量提高。

@#@@#@(4)客货两用车价格上升。

@#@价格上升,需求降低。

@#@@#@(5)股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产。

@#@收入减少,需求降低。

@#@@#@2.@#@价格@#@需求量@#@供给量@#@4@#@135@#@26@#@5@#@104@#@53@#@6@#@81@#@81@#@7@#@68@#@98@#@8@#@53@#@110@#@9@#@39@#@121@#@+需求量@#@-供给量@#@ @#@@#@由上图可知,这个市场的均衡价格是6美元,均衡数量是81个。

@#@@#@如果市场上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最终会回到均衡位置。

@#@如果市场上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最终也会回到均衡位置。

@#@@#@3.@#@

(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对于反需求函数则是竖直的),也就是说供给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

(2)均衡价格为8美元,均衡数量是8000张。

@#@@#@(3)需求表为:

@#@@#@价格(美元)@#@需求量(张)@#@4@#@15000@#@8@#@13000@#@12@#@11000@#@16@#@9000@#@20@#@7000@#@第三章@#@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有:

@#@RC$=Pi/P2,所以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即为其价格之比,@#@RC$=20/80=1/4。

@#@@#@2.@#@

(1)消费者的收入:

@#@30*2=60(元)@#@

(2)商品2的价格:

@#@60/20=3(元)@#@(3)预算线方程:

@#@60=2Xi+3X2@#@(4)预算线的斜率:

@#@-Pi/P2=-2/3@#@(5)E点RC$值:

@#@RC$=Pi/P2=2/3@#@3.@#@

(1)列出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

@#@@#@价格@#@A的需求量@#@B的需求量@#@市场需求量@#@0@#@20@#@30@#@50@#@1@#@16@#@25@#@41@#@2@#@12@#@20@#@32@#@3@#@8@#@15@#@23@#@4@#@4@#@10@#@14@#@5@#@0@#@5@#@5@#@ @#@@#@第四章@#@1.@#@

(1)@#@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75@#@0@#@9@#@63@#@7@#@-7@#@5单位开始递减。

@#@@#@

(2)该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从第@#@2.@#@/J-a@#@'@#@K'@#@;@#@边际产量为Q^AaL^K1」@#@3.@#@

(1)可变成本部分为VC=Q-10Q17Q;@#@不变成本FC=66@#@

(2)TVC二Q3-10Q217Q;@#@AC二Q2-10Q1766;@#@@#@Q@#@AFC=66;@#@MC=3Q2-20Q17Q@#@第五章@#@1.@#@MC=M^b对应的产量水平即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

@#@@#@企业的成本曲线图如下图所示。

@#@在@#@市场和厂@#@商的类型@#@厂商的数目@#@产品差别的程度@#@对价格控制@#@的程度@#@进入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完全竞争@#@很多@#@完全无差别@#@没有@#@很容易@#@垄断竞争@#@很多@#@有差别@#@有一些@#@比较容易@#@可见在厂商数目和进入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方面两类市场较相似,都是有很多的厂商,且进入行业较容易。

@#@但二者在产品差别程度和对价格控制的程度方面则有显著的不同。

@#@@#@1.@#@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因而厂商在选择要素的使用量时也就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使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特别的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要素边际收益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

@#@而边际成本则恰为要素的价格。

@#@所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等于要素的价格。

@#@@#@2.@#@一2@#@边际产量为MP=-0.03L+2L+36@#@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为MP*P=P@#@所以(-0.03L2+2L+36)*10=48,由此可得L=80@#@所以该厂商的最优劳动使用量是80。

@#@@#@3.@#@之所以会出现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因为当工资率提高时,对劳动供给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成相反的作用。

@#@@#@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消费休闲与收入之间的替代所产生的影响。

@#@较高的工资率意味着休闲变得相对昂贵,因而若工资率提高,则劳动者倾向于用消费其他的商品来代替闲暇。

@#@所以,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是劳动供给量增加,反之亦然。

@#@@#@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对劳动供给所产生的影响。

@#@如果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保持不变,那么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收入提高。

@#@收入提高将使得劳动者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其中包括购买更多的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增加意味着劳动时间减少。

@#@因此,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时间减少,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工资提高是否使得闲暇时间或工作时间减少,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程度。

@#@@#@一般来说,工资率较低时,工资率提高对于劳动者的收入影响不大,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因而劳动的功绩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强度增加,超过替代效应,从而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右下方倾斜。

@#@因此,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第七章@#@1.@#@垄断和不完全竞争所导致的四个主要问题。

@#@@#@垄断和其他不完全竞争行业常常是低效的。

@#@这种低效率主要有四个来源:

@#@产出受到限制、管理松懈、研究与开发的减缩和寻租。

@#@@#@产出受到限制,垄断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的不同在于它可以操控自己的价格,而垄断厂商控制价格是通过限制产量来实现的,这样,他们就可以以垄断价格获得超额利润了。

@#@@#@管理松懈,任何企业无论选择何种产量水平,都想使生产成本最小化。

@#@但是在现实中,那些不通过激烈竞争就能赚很多钱的企业,往往缺乏使成本尽可能低的动力。

@#@这种由于企业缺乏竞争压力而导致的低效率称为管理松懈。

@#@而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的厂商则由于其不能充分竞争,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当中。

@#@@#@研究与开发的缩减,竞争推动企业开发新产品和研究成本更低的生产方法。

@#@与此相反,垄断企业可能更愿意坐享现有的利润,而不是积极推动技术进步。

@#@实际上,这个结论不是绝对的,垄断厂商更有财力进行研究与开发,且从市场中失去市场地位的损失比竞争厂商更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垄断厂商更有动力进行研究与开发。

@#@@#@寻租,通过寻求或维持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来寻求或维持业已存在的租金的活动称为寻租。

@#@在这一过程中,垄断企业将资源花费在非生产性活动上。

@#@@#@2.@#@自然垄断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报酬递增,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这也是该行业能形成自然垄断的原因。

@#@由于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必须更低,才能保证对于每一单位产量的成本(平均成本)下降,也就是说,边际成本必须在平均成本以下,才能保证平均成本是下降的,从而保证它是以规模报酬递增为特点的自然垄断。

@#@@#@3.@#@一方面,反垄断政策可以让厂商集中精力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花较少的精力在减少竞争的策略上。

@#@另一方面,反垄断政策又在某些方面影响了经济效率,作为一项固定的政策,它阻碍了一些有效率的经济行为的进行,比如涉及到某些有效率合同的合法性。

@#@@#@第八章@#@1.@#@支出法计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物)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

@#@@#@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设施、修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净出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

@#@进口,比如对国外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出口,比如我国初级产品如衣物等的出口。

@#@所有出口与所有进口的差额即为净出口。

@#@@#@2.@#@用支出法核算GDP时,转移支付不包括在内。

@#@理由是相对政府购买是通过雇请公务人员、教师,建立公共设施,建造舰队等为社会提供了服务,转移支付只是简单的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并没有创造价值。

@#@@#@3.@#@GDP折算数和消费价格指数都是价格指数,都用于分析经济中价格的变动。

@#@或者都可以用于提出名义变量中的价格因素,从而分析实际变量。

@#@@#@但二者的设定还是有很大不同。

@#@@#@GDF折算数=名义GDP实际GDP@#@构造消费价格指数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通过有选择的选取一组固定的物品和劳务,然后比较他们按当时价格购买的支出和按基年价格购买的支出,以此来反映消费品的平均价格水平或生活的费用情况。

@#@其具体的公式是:

@#@@#@ZP;@#@q0CPI;@#@-100%@#@乞Poqo@#@第九章@#@1.@#@在任何一个既定物价水平下,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少了,或在既定的需求量下,物价水平上升了,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这可能是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

@#@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政府购买等。

@#@由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可知,如果总供给曲线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即向上倾斜的,那么总需求曲线的向左移动会带来产出的减少和价格的降低。

@#@如果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纵轴平行的,那么总需求曲线的向左移动则会带来产出不变情况下价格的下降。

@#@@#@2.@#@总供给曲线的右移可能是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实际劳动工资的降@#@低等等。

@#@由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可知,总供给曲线的向右移动会带来产出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

@#@@#@3.@#@

(1)一国经历了移民高潮。

@#@一一长期总供给增加@#@

(2)—国工会在新的合同中赢得了未预期到的工资增加。

@#@一一长期总供给减少@#@(3)严重的暴风雨危机一国的工厂。

@#@一一长期总供给减少@#@第十章@#@1.@#@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更严重。

@#@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

@#@

(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总数中所占比重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

(2)政府政@#@策的影响。

@#@如失业救济制度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3)技@#@术进步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

@#@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出来。

@#@(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变化。

@#@@#@(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

@#@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和配合。

@#@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加结构性失业。

@#@@#@3.@#@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被认为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现在图1—65来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图中,横轴y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

@#@AD为总需求曲线,AS为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AS起初呈水平状。

@#@这表示,当总产量较低时,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的上涨。

@#@在图1—65中,产量@#@从零增加到y,价格水平始终稳定。

@#@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巳决定的价格水平为R,总产量水@#@平为y1。

@#@当总产量达到y1以后,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会遇到生产中所谓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图中总需求曲线AD继续提高时,总供给曲线AD便开始逐@#@渐向右上方倾斜,价格水平逐渐上涨。

@#@总需求曲线AD2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E2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2,总产量@#@为y2。

@#@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yf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

@#@图中总需求曲线AD3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E3决定的价格水平为F3,总产量为y。

@#@价格水平从P1上涨到P2和P3的现象被称为瓶颈式的通货膨胀。

@#@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yf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在增加,因而总供给曲线AS@#@呈垂直状。

@#@这时总需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例如,图中总需求AD从提高到AD4时,它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总产量并没有增加,仍然为,但是价格水平已经从P3上涨到P4。

@#@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者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等。

@#@@#@O@#@4.@#@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是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

@#@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

@#@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持有的每一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的快得话,则企业的收入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

@#@其二,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其三,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表现在:

@#@@#@第一种情况:

@#@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

@#@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即认为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

@#@假设总需求增加,经济复苏,造成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前面,由此而扩大了企业的利润。

@#@利润的增加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产生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

@#@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由于更多的就业、增加产出所获得的收益所抵消。

@#@例如,对于一个失业工人来说,如果他惟有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才能得到就业机会,显然,他就受益于通货膨胀。

@#@@#@第二种情况: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这里讲的是通货膨胀引起的产出和就业的下降。

@#@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如果发生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则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

@#@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第三种情况:

@#@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此时,人们完全丧失对货币的信心,货币再不能执行它作为交换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而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将不愿再花精力去从事财富的生产和正当的经营。

@#@@#@第十一章@#@1.@#@如果悲观主义情绪蔓延全国,则总需求会发生萎缩。

@#@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需求,就要采取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中央银行只能采取货币政策,即改变法定准备率;@#@改变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为:

@#@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从而抑制总需求的萎缩。

@#@@#@2.@#@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缓解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这体现了现代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就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

@#@当经济发生波动时,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就会自动发挥作用,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减轻、抑制、消除经济波动。

@#@@#@财政制度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两个方面得到发挥:

@#@一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二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3.@#@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两项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反映了凯恩斯主义斟酌使用政策的观点,即“逆对经济风向”行事。

@#@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但支出过高,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然而政策工具的正确运用取决于对经济风向判定的正确与否,这是其实施的一大难点,另外,需求管理政策的滞后性,也会使政策的把握程度和把握时间出现出入。

@#@总之,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是建立在对经济形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的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这恐怕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大的困难。

@#@@#@第十二章@#@1.@#@经济增长的要素包括:

@#@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

@#@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劳动力投入包括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大军的技术水平。

@#@所投入的劳动力的质量,如劳工的技术、知识和纪律性,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健康程度和纪律意识,以及提高劳工的电脑操作技能,都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产出的第二大传统要素是自然资源。

@#@这里所指的资源主要包括耕地、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等。

@#@但是,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并不是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资本(机器、工厂、道路),不仅包括私人投资,还包括由政府承担的为私人投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投资被称为社会基础资本,包括大规模的先于贸易和商业的工程。

@#@如公路、灌溉和引水工程、公众医疗保健事业等。

@#@@#@技术变革是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发明或是新产品、新服务的引进。

@#@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无声的、不为人察觉的方式,不断以微小的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出数量。

@#@@#@2.@#@人口增长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人口增长率增加,(d+n)k的斜率增加,向斜上方转动,从而使得均衡点处平@#@均产量下降,反之亦如此分析。

@#@@#@3.@#@教育,即是人力资本投资,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来说,教育至少和物质资本投资同样重要。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特别重要,因为人力资本会带来积极的外部效应。

@#@例如,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会产生一些有关如何最好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新思想。

@#@如果这些新思想进入社会知识宝库,每个人都可以利用,那么,@#@这种思想就是教育的外部效应。

@#@劳动力技能的提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的生产率。

@#@鉴于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性,因此,政府鼓励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一项重要政策。

@#@@#@第十三章@#@1.@#@绝对优势理论是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其代表人物是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斯密。

@#@其内容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成本太高,购买别国产品反而便宜。

@#@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比别国先进,或者说有绝对优势,因为该国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比别国更多的产品,从而使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

@#@因此,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产品都生产更有利。

@#@@#@在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i:

4;s:

27:

"基本遗传算法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