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3878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0 大小:10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0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0页
亲,该文档总共1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数学课程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学段)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

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教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5.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1.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3.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德育目标:

1.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和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位表,实物图画卡片,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百数图,人民币图,钟面模型,口算练习卡片,口算加减法练习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5课时

(七)认识时间…………………………………………………4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

位置

教科书第1—9页。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位置。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

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并能描述事物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以前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的加以判断。

因此,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中,以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里,进行合作与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以达到初步感知的目的。

同时,在各种活动中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课时:

4课时

 

课题:

上、下

教科书第1页。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空间方位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

系。

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准备:

水彩笔、图画纸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

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的小精灵聪

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

现在我们就和他们俩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

王国吧!

聪聪提问题:

1.鼻子下面是什么?

2.嘴巴上面有什么?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上、下。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师: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吗?

互相讨论一下。

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有很多,

你们说得都很好。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

桥吗?

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

的?

你们想不想知道?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

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想去吗?

出示主题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

什么?

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

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你们想问什么呢?

3.完成书第1页的空白。

教师巡视完成情况。

三、作业设计

1.拍手游戏。

1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2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高兴吗?

你们

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学生回答:

愿意。

(教学过程说明:

用学生熟悉的事引入新课,为进一步感知上、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生回答:

嘴巴。

2.学生回答:

鼻子、眼睛等。

学生自由讨论并汇报。

联系生活激发儿童兴趣,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事例感知上和下的关系。

多指几名生自由回答。

(只要学生描述比

较清楚都给予表扬、鼓励。

可以是火车、轮船、江水、桥

墩等。

学生提问题,其余同学解决。

学生完成第1页。

学生根据口令做动作。

通过趣味性练习,既联系了学生的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动手画画。

多指几名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上、下

教学反馈:

前、后

教科书第2页。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

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课件出示:

小动物赛跑

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课件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

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

谁第二?

小白兔跑第几?

小蜗牛跑第几?

问:

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3.看书:

第2页上面的图: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

后面有几个同学?

你是排在第几位?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

3.游戏:

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

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

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

(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

(前面)换位置后再问:

现在呢?

(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

(后面)

师:

对,请同学们记住:

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

背对的方向则是————

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全课小节: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描述出某位同学的具体位置,并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通过这种实际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仔细观察电脑课件中小动物位置的变化情况,先独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然后同桌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

(目的:

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体验前后顺序的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通过游戏,使学生体验了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

前、后

左、右

教科书第3—4页。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初步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生活常识,养成良好习惯。

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课件、动物头饰

一、游戏一:

游戏进入新课,感知自身的左右。

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

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游戏之前谁来说说什么是反动作?

2.举手游戏建立左、右标准。

大家喜欢做这样的游戏吗?

喜欢的请举手。

我看到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谁愿意告诉我你举的是哪只手?

和他举的一样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左手。

那其余的同学举的是哪只手呢?

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

(老师背对学生举起)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大家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还有这样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吗?

我们身体上像左手、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可真不少呀!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

左、右)

3.机器人游戏,感知身体的左、右。

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机器人游戏,我做遥控器,同学们做机器人,我发出指令,比一比哪个机器人做的又快又准。

机器人准备好了吗?

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完成。

二、游戏二:

找邻居,巩固练习

1.学生找邻居游戏。

我们一起来做个找邻居的游戏。

谁先说说什么是邻居?

在我们的教室里,谁是你的邻居?

游戏方法:

师任找一位学生A站起。

A说:

我的前面是(全班同学一起说是B),如果说对了,B站起来说:

“答对了”。

A可以问自己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邻居。

找3~4人,共同做这个游戏。

然后每人都找出自己的邻居,告诉同桌。

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在以后共处的日子里可要相互团结,相互帮助。

2.老师找朋友游戏。

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老师也要找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只要符合我的要求的就是我的好朋友。

a.每排从左数第二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b.每排从右数第三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c.从前面数第四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d.从后面数第一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e.从左数第5个,从后数第六个,同时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是我的好朋友。

三、游戏三: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我和我的好朋友握握手,现在请一、三、五排同学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右手和你对面的同学握握手。

好,握着别松开,你发现什么了呢?

你的朋友伸的是右手吗?

看起来好像不一样呢?

为什么?

四、作业设计

(一)左、右相对应练习

下面我们来做个举手游戏。

要求:

1.和老师举的一样。

2.说出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老师先和学生一个方向,然后和学生面对面。

(二)左、右的应用

课件演示:

小动物排一队做操(分别是:

小猫、小猪、小松鼠、青蛙)。

聪聪站在背后,说从左数青蛙排第一。

明明站在前面,说从左数,小猫排第一。

大家来判断,他俩谁说的对。

学生意见不一致,让学生实际来扮演,4位小朋友扮演小动物站在路中间,两边小朋友分别扮演聪聪和明明。

(三)1.猜一猜。

小朋友们看,小汽车和我们捉迷藏呢!

一排汽车,树丛挡住了一部分,其中,露出4辆,第4辆说:

“从右数我排第二,猜一猜,我们这一排共有几辆车?

2.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个社会没有秩序,生活将会杂乱无章。

人们为了维持秩序设定了一些规则,大家按规则行事,生活就变的井然有序。

生活中按照左、右制度规则的事例也很多。

如:

课件逐一演示教科书第6页“生活中的数学”4幅图,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左、右,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堂小结

通过做游戏活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做反动作游戏。

2.学生有的举左手、有的举右手。

学生回答:

右手(左手),其余同学举的是左手(右手)。

学生举例。

学生汇报。

由儿童喜闻乐见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使学生体会到处处有数学。

学生听口令做动作。

让学生高兴地进入练习,充分感知自身的左和右,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指名学生回答。

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训练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同桌互相交流。

(老师充分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练习了左右,又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

让学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学生讨论得出:

因为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看上去不一样。

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学生通过实践,最后得出结论,他俩说的都对,因为他俩是面对面的。

学生进行猜测。

位置

教科书第5—9页。

1.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教育。

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

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课件、座位号、电影票等。

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

1.捉迷藏游戏。

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做什么游戏?

电脑出示小动物躲藏图。

让学生找这些小动物。

引出课题:

2.让学生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到谁,该生站起来向老师招招手。

二、新授

1.联系主题图,学习新知。

电脑出示主题图,这是一年级三班的同学们,看!

他们坐得多整齐呀。

数一数一共有几组?

每组有多少人?

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位新朋友,名叫乐乐。

告诉学生他坐在第一组第二个座位,让他们发散思维在主题图中找到他。

教师完整地描述乐乐的位置“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

”让学生找到他。

说说自己还想和一年级三班的哪些同学成为好朋友。

注意:

教师要引导学生描述清楚好朋友的位置。

2.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从左往右数,请第一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

第二组同学点点头;

第四组同学笑一笑;

第六组同学……

同桌互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

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

开展“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的游戏。

3.点名游戏

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

×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4.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

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1.教师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

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2)师:

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

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

看书:

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

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

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挂图了示第8页的第5题图

(1)情景导入

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3.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4.师:

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听反话”

要求:

(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学生回答各种游戏。

指名学生回答。

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兴趣和积极性。

指名生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

学生可能得出以下集中答案:

a.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