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44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56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6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6页
亲,该文档总共1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7.6应急救援预案评估 36

8保障措施 36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36

8.2应急队伍保障 36

8.3物资装备保障 36

8.4其他保障 37

9应急预案管理 38

9.1应急预案培训 38

9.2应急预案演练 40

9.3应急预案修订 40

9.4应急预案备案 41

9.5应急预案实施 41

10附件 41

附件1:

应急救援指挥序列图 42

附件2: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 43

附件3:

应急通讯 44

附件4:

应急物资装备一览表 46

附件5:

周边企业可调用应急物资清单 47

附件6:

剧毒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 49

附件7: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53

附件8:

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57

附件9:

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62

附件10:

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 66

附件11:

雷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69

附件12:

化验室专项应急预案 71

附件13:

实验室安全专项应急预案 75

附件14: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83

附件15:

公司危险物质主要危险特性 99

附件16:

主要易燃物质适用灭火剂 101

附件17:

厂区平面布置图 102

附件18:

应急设施物资分布图 103

附件19:

报警系统分布图及覆盖范围 104

附件20:

人员撤离、疏散通道 105

附件21:

应急救援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图 106

附件22:

企业位置分布图 107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本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主要如下:

① 全面调查了解某某某有限公司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型、危险源以及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评估确定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

② 加强公司对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能力,全面预防生产安全事故;

③ 提高公司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事故源,控制事故扩大,减小事故损失;

④ 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环境应急监测、事故信息的及时发布、受影响人员迅速转移等措施,将事故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1.2编制依据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⑤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⑥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2016年7月29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⑦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⑨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⑩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⑪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⑫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

⑬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

⑭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⑮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⑯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30077-2013)

⑰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

⑱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⑲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浙安监管应急〔2009〕135号)

⑳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21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88号令)

22 《某某某有限公司年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23 《某某某有限公司年产*************************************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24 《某某某有限公司********************************************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25 《********某园区管委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某某某有限公司内所有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由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组成。

1.5应急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

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坚持以人为本。

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首要任务。

凡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前,要及时采取人员避险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首先开展抢救人员和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行动;

加强抢险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

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

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采取的措施与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积极做好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事故风险描述

2.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某某某有限公司成立于2***年**月,是一家以生产及研发原料药、中间体及制剂项目为主的企业,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万元,注册号为********************,企业位于************************************。

公司目前有职工***人。

公司产品主要有:

****************************************************等产品,涉及的溶剂回收有:

****************************************。

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厂区共占地面积********m2(约合****亩)。

主要建建构筑物有****、****、****等公用工程。

公司东、南、北三侧均靠厂外园区道路,东为****二路,隔路为****;

南为****,隔路是****;

西侧为****;

北为****,隔路为****。

2.2危险源与风险评估

公司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次要危险、有害因素是化学灼伤、中毒窒息,同时还涉及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噪声危害、淹溺、车辆伤害、高温灼烫、低温危害等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主、次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场所为****、****、****等。

详见表2-1危险性分析一览表:

124

表2-1:

危险性分析一览表

潜在

事故

危险、有害因素

触发事件

(1)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

(2)

后果

危险等级

分布的场所

火灾爆炸

氢、丙酮、************************************************************烷等

1、故障泄漏

①储罐、管线、阀门、法兰等泄漏或破裂;

②储罐等超量灌装爆炸;

液相管道成封闭段破裂;

③罐、阀门、管道、仪表等因质量不好(如制造、加工、材质、焊接等)引起连接处泄漏;

④撞击(如车辆撞击、物体倒落)或人为破坏造成储罐等容器或管线等破裂而泄漏;

⑤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破裂泄漏,如雷击、台风等。

2、运行泄漏

①设备、管道及管道附件、仪表等失灵、损坏而造成泄漏;

②由于操作不当或失误引起的设备和管线的破裂泄漏甚至爆炸。

遇明火、火花、高温物体等引燃、引爆

1、明火

①点火吸烟;

②烟火;

③抢修、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规定动火;

④外来人员带入火种;

⑤物质过热引起燃烧;

⑥其他火源,如电动机不洁、轴承冒烟着火;

⑦其他火灾引发二次火灾等。

2、火花

①穿带钉皮鞋;

②铁器等击打管道、设备产生撞击火花;

③设备启动或停止引起的电火花;

④电气线路陈旧老化或受到损坏产生短路火花,以及因超载、绝缘层烧化引起明火;

⑤静电放电;

⑥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侵入);

⑦进入车辆未带阻火器,或员工车辆任意出入等(一般要禁止驶入);

⑧焊、割、打、摩产生火花等。

3、高热

4、存在水等能使遇湿易燃物品燃烧的物质

5、其他能源

6、超量灌装

设备损坏、物料跑损、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生产车间、甲类物品库、****************、贮罐区、配电房

中毒窒息

对甲苯磺酰氯、************等

1、泄漏原因同“火灾、爆炸”项中的1、2点;

2、在容器内作业时缺氧。

毒物泄漏达到使人中毒浓度,毒性物质摄入体内

缺氧

1.毒物浓度超标;

2.通风不良;

3.缺乏泄漏物料的危险、危害特性及其应急预防方法的知识;

4.应急不当;

5.救护不当;

6.在有毒物场所无相应的防毒过滤器、面具、氧气呼吸器及其他有关的防护用品(或失效);

7.因故未戴防护用品;

8.防护用品选型不当或使用不当;

9.有缺氧、窒息场所作业时无专人监护。

人员

中毒

****************

化学

灼伤

(1)强腐蚀性物质如盐酸、氢氧化钠、乙酸等泄漏

1.泄漏原因同“火灾,爆炸”项中的“1”“2”;

检修、抢修时罐、槽、器、泵、阀、管道中的强腐蚀性、刺激性物质物料未彻底清洗干净;

2.酸碱类等强腐蚀性、刺激性物质泄漏;

3.运输过程中酸、碱类容器破损,物料飞溅;

4.生产岗位,加料过程中物料飞溅;

(例如酸、碱等接触皮肤)

(1)强腐蚀性、刺激性物料泄漏;

(2)强腐蚀性、刺激性物溅入皮肤、眼睛内

1.酸碱类等强腐蚀性、刺激性物质泄漏;

2.运输过程中酸类容器破损,物料飞溅;

3.生产岗位,加料过程中物料飞溅;

4.缺乏泄漏物料的危险、危害特性及其应急预防方法的知识;

5.应急不当;

9.救护不当;

物料跑损导致人员化学灼伤

Ⅳ~Ⅲ

触电

漏电、绝缘损坏、安全距离不够、雷击

(1)使用的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老化等(如空压机无良好的保护措施,外壳漏电、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等)

(2)安全距离不够(如架空线路、室内线路、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及检修的安全距离等)

(3)保护接地、接零不当

(4)建筑结构未做到“五防一通”(即防火、防水、防漏、防雨雪、防小动物和通风良好)。

(1)人体触及带电体

(2)流过人体的电流、时间超过30mAS

1.手及人体其他部位,手持金属物体,触及带电体,或距离不够,造成空气击穿;

2.手持电动工具类别选择不当,疏于管理;

3.在潮湿环境、金属容器中、夏季出汗情况下使用手持电动工具;

4.电工违章作业,非电工违章进行电气作业;

5.雷电(直接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等

伤亡

生产车间、变配电间、配电房

厂内车辆伤害

车辆的不安全状态

(1)车辆有故障;

(2)车速太快;

(3)路面不好,如有缺陷、障碍物、冰雪等;

(4)超载。

车辆撞击人体、设备等

1.驾驶员违章行驶;

2.驾驶员精力不集中;

3.酒后驾车;

4.疲劳驾车;

5.驾驶员心境差,激情驾驶等。

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

厂区道路

机械伤害

各种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1)机械旋转部分缺少防护罩

(2)物品放置不稳

(3)突出的机械部分及

工具设备边缘锋利处等容易伤人处缺少防护设施

(4)其它物的不安全因素

人体直接碰到转动、移动等运动物体

1.在生产、检查、维修设备时,注意力不集中,被碰、割、戳;

2.防护用品未正确穿戴,衣物等被绞入转动设备;

3.违章作业

人体伤害

生产车间、贮罐区1、冷冻、三废等

高(低)温

灼烫

高(低)温设备、蒸汽管道

接触高(低)温设备、管道

人体与高(低)温物料、设备等接触

手、脚不慎碰及蒸汽或保温层破损的蒸汽管道、阀等

烫伤、冻伤

生产车间、蒸馏/精馏装置、蒸汽管道、液氮罐

高处坠落

登高作业

无防护措施或防护不当

登高、下梯及在高处走动

1.违章作业;

2.注意力不集中;

3.身体条件不适

登高作业、操作平台作业等

物体打击

高处落物、机具设备带病运转、不稳固的堆垛等

交叉作业无防护或者防护不当

交叉作业中的物体掉落

2.工器具使用、放置不当

违规穿越警戒区;

3.碰撞、震动等造成的工器具掉落

淹溺

消防水池、冷却水池、污水池、窨井等

水池、窨井等无防护护着防护失效

人员掉入水池、坑、洞

1.作业无防护

2.违规作业

污水站、车间废水池、消防水池、冷却水池等

噪声危害

运转的泵、风机等产生噪声的设备

1、风机、真空泵、输送泵等产生机械性噪声;

2、大功率电动机所产生的电磁噪声和机械性噪声;

3、机械设备故障;

处于超过听力保护标准的环境中

1、未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2、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

生产车间、贮罐区1

2.3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05]110号)文件要求,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进行辨识可知:

故本公司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2.4重点防护目标

根据以上辩识本公司生产、使用、贮存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9处危险场所(设备)为重点防护目标。

表2-2:

重点防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危险目标

主要危化品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

某甲类物品库

甲醇、*****等

火灾、爆炸、中毒、灼伤

2

****车间

甲醇、***************等

火灾、爆炸、中毒

3

甲醇、********************等

4

储罐区

无水乙醇、甲醇、DMF、*****、丙酮

5

车间*

氨水、*****甲苯、甲醇、甲酸甲酯等

6

*******甲酸甲酯、氢气、次氯酸钠水溶液、醋酸异丙酯、************乙酮

7

甲类物品库3

3-溴吡啶、乙二醛、磺酰氯、四氯化锡

8

甲类物品库4

镁粒、硼氢化钠、氢化钠*************

火灾、爆炸

9

溶剂回收车间

甲醇、****等

火灾、爆炸、灼伤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指挥机构

目前,某某某有限公司已经成立了事故应急组织,并针对应急消防、应急抢险、医疗急救、物质保障、环境监测等各方面指定了专职人员,明确了主要职责和任务。

应急组织包括应急救援指挥部,并设立了应急消防组、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现场治安组、物资保障组、环境监测组、对外联络组等二级机构。

公司所有应急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将事故状况、应急工作状况等报告应急指挥部。

指挥部根据事故及其处理状况,下达应急指令。

应急队伍接受指令后,立即按照职责、分工行动;

并在行动过程中,随时将事故状况反馈给指挥部;

指挥部根据反馈情况再次下达指令,直到完成应急事故处理。

具体应急机构图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应急消防组

应急抢险组

医疗救护组

现场治安组

物资保障组

环境监测组

对外联络组

图3-1:

应急组织机构网络图

3.2主要职责

3.2.1指挥部主要职责

① 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②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③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④ 确定应急现场指挥人员;

⑤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⑥ 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⑦ 负责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⑧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⑨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⑩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收集相关数据;

⑪ 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应急经验总结;

⑫ 承担对全厂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组织策划应急演练;

⑬ 负责公司生产过程改进,应急预案制定、更新与发布。

3.2.2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总指挥:

总经理

总指挥职责:

① 负责本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② 全面负责各小组应急指挥工作;

③ 调动人员、物资,并发布应急指令;

④ 负责事故信息上报和对外发布;

⑤ 接受政府部门的指令与调动;

⑥ 负责事故原因调查、事故总结;

⑦ 负责公司应急预案改进、更新与发布。

⑧ 总指挥不在公司,应授权副总指挥履行总指挥职责。

第一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

第二副总指挥:

安全总监

副总指挥职责:

① 负责各应急小组组长工作任务分配;

② 负责指挥及落实各应急小组应急工作;

③ 配合总指挥调动应急物资、应急人员;

④ 负责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⑤ 向上级汇报和相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3.2.3应急小组组成及职责

各应急小组成员名单详见附件2: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

3.2.3.1应急消防组

组长:

义务消防队队长;

成员:

义务消防队成员、车间兼职安全员

职责:

①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消防与灭火、搜救伤员、联络接应119消防队;

② 负责事故后的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

转移事故应急池中消防废水至废水站处理达标后外排;

③ 负责消防物资(消防服、灭火器、消防栓、水枪等)的保管、维护、补充。

3.2.3.2应急抢险组

机电车间主管;

机修、电工

① 负责储罐、管道泄漏处应急堵漏(阀门、法兰、垫圈等泄漏处堵漏);

② 负责泄漏容器内的剩余液体及围堰内液体收集、转移;

③ 负责泄漏化学危险品的围堵与疏导;

④ 负责将受事故威胁的物品搬运至安全地带;

⑤ 负责故障设备抢修;

⑥ 抢险物资(如活性炭、堵漏物质、抽料泵等)的保管、维护与补充。

3.2.3.3医疗救护组

生产部经理

生产部成员、EHS部成员

① 负责联络120急救中心;

② 负责周边人员向事故地点上风向(根据风向标指示)疏散;

③ 负责对事故伤员根据不同伤情实行现场安置、紧急抢救或安排运转伤员;

④ 负责医疗物资保管、维护与补充。

3.2.3.4现场治安组

保安队队长;

保安

① 负责向厂内发布事故警报,联络并接应110

② 划定事故现场境界区域,维持厂内的治安秩序;

③ 负责事故现场无关人员的疏散或转移至安全地区,并派人员在进入生产区各路口设岗执勤,实行交通管制,阻止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生产区;

④ 负责周边企业、居民点人员向事故地上风向(根据风向标指示)疏散至合适距离;

⑤ 负责清点清点核实人数。

3.2.3.5物资保障组

仓库主管;

仓库成员、采购部成员

① 负责各种应急物资和设施的采购;

② 负责各种应急物资的管理和维护;

③ 负责应急现场各种物资、设备的供应;

④ 协助其他小组应急。

3.2.3.6环境监测组

环保主管;

环保组人员

① 负责各监测设备的维护和取用;

② 组织环境监测,并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的危害程度;

③ 清洗现场,并启动事故应急池,将泄漏的危化品、废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

④ 负责事故应急终止后大气、水体环境质量采样与监测。

3.2.3.7对外联络组

行政部经理;

行政部成员

① 负责接洽外部机关、媒体;

② 负责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

③ 协助总指挥完成安全生产事故信息上报工作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

4.1.1危险源监控

① EHS部统一负责全公司各种事故信息的接收、报告、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② EHS部建立全公司各部门基本情况、重点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重大灾害事故等数据。

③ EHS部对全公司存在的重点目标甲类物品库、合成车间一、多功能车间、储罐区加强安保人员的内部巡查,以确保及时发现危险源。

④ 甲类物品库、合成车间一、多功能车间、储罐区已经安装可燃气体报警仪。

⑤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行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安监局浙安监管危化[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