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463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Word格式.doc

本人授权云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摘要

本文以自由软件运动为切入点,从而引出与之相似的一些运动,并从这些运动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点,指出它们与知识产权制度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提出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会出现这种矛盾。

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工具,我希望得出以下结论:

是资本主义普遍的商品化导致的知识商品化,以资本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性质需要知识私有,市场竞争以及必然从市场竞争中产生出来的垄断需要对知识进行控制。

知识形态的产品与物质形态的产品是有区别的,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作为商品,只要能带来利润,它们在资本家眼里就没有差异。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在进一步暴露出资本主义知识财产权制度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推动着与这种生产方式相悖的知识共享趋势,并由此说明信息解放运动兴起的必然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作为资本的一种,其与物质产品一样,发挥着资本控制作用。

信息解放运动与知识产权的冲突是信息时代自由与控制在技术与社会层面的反映,人们在这一浪潮中所做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人类选择一种怎样的未来。

关键词:

自由软件;

知识产权;

历史分析;

资本主义

II

Abstract

AstheFreeSoftwareMovementbeingtheentrypoint,thispaperintroducessomeothersimilarmovements.Furthermore,theircommonpointsandthecontradictionswiththeintellectualpropertysystemarediscovered.Itisalsoproposedthatwhythiskindofcontradictionarisesduringtheinformationage.Usingthehistoricalmaterialismasthetheoreticalinstrument,Iamworkingtodrawthefollowingconclusions:

thecommercializationofknowledgeresultsfromthewidespreadcommercializationofcapitalism.Withthetargettothecapital,thenatureofthecapitalistproductiondemandstheknowledgetobeprivatelyowned.Themarketcompetitionandmonopolizationemergedfromthecompetitionneedtheknowledgetobeunderthecontrol.Therearedistinctionsbetweentheintellectualproductionsandthematerialproductions.However,ascommoditiesinthemodeofcapitalistproduction,aslongastheyhaveprofit,theywouldbenodifferenceintheeyesofthecapitalists.Thedevelopingoftheinformationtechnologyisrevealingtheinnercontradictionsinthesystemofcapitalistintellectualproperty.Thiscontradictiondrivesthetrendofknowledge-sharingwhichiscontrarytothemodeofthecapitalistproduction.Andthus,itexplainsthenecessityoftheriseoftheinformationliberationmovement.Intheageoftheknowledgebasedeconomy,theknowledgeproduct(asakindofcapital),aswellasthematerialproduct,playstheroleofcontrollingthecapital.Theconflictbetweentheinformationliberationmovementandtheintellectualpropertyisthetechnologicalandsocialreflectionofthefreedomanddominationintheinformationage.People’schoicemadeinthiswavewilldeterminethekindsoftheirfutures.

Keywords:

freesoftware;

intellectualproperty;

historicalanalysis;

capitalism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III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1

一、选题背景 1

二、选题意义 1

第二节研究综述 3

一、国外研究综述 3

二、国内研究综述 4

第三节研究方法 5

第四节文章结构 6

第二章自由软件运动与信息解放运动的来临 8

第一节自由软件运动的兴起 8

一、自由软件的发展与成绩 8

二、自由软件的斗争策略 11

第二节新型授权许可模式的意义 12

第三节信息解放运动的到来 13

第三章知识产权制度的传统理论基础 17

第一节洛克的财产权劳动说 17

一、洛克的财产权劳动说概述 17

二、对洛克的财产权劳动说的评价 18

三、洛克财产权劳动说运用于知识产权正当性论证中的局限性 20

第二节功利主义理论 22

一、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概述 23

二、边沁功利主义理论在知识产权正当性论证中的运用 23

三、功利主义理论运用于知识产权制度中的评价 24

第三节利益平衡论 27

一、利益平衡论概述 27

二、对利益平衡论的评价 28

第四章知识产权制度的现实基础 30

第一节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历史 30

一、专利权的产生历史 30

二、版权制度的产生历史 32

三、商标制度的产生历史 33

第二节知识财产权制度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35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 35

二、知识财产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37

三、知识产权的“私权”“公权”之争 41

四、知识产权的公权属性 42

第三节信息解放运动对知识产权的冲击 44

第五章结语 46

参考文献 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0

致谢 51

IV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我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关注源于对自由软件运动的学习和研究。

自由软件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发端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信息革命。

随着对其学习的深入,我逐渐了解到自由软件运动的意义决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领域,它更代表了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自由与知识共享的渴望。

虽然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质疑从这一制度产生就从未停止,但自由软件运动无疑是第一次在技术领域对其提出挑战。

在对知识产权本质的认识上,目前的主流观点是认为其是一种私权,知识产权制度是保证科技创新、提高一国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制度,其应该得到法律承认和保护,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异端学说”,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知识垄断和知识霸权,进而提倡知识自由共享,甚至有人主张完全废除该制度。

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以自由软件运动为代表的信息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对知识产权所代表的知识私有和自由软件所代表的知识公有的分析研究中,我开始意识到,知识产权制度并不是普遍适用并千古不变的真理。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决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认识知识产权制度。

这一方法告诫我们,必须把事物放到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认识,所以,我决定把自己的选题放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上。

二、选题意义

如今,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贸易正逐渐超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发达国家更是不断向欠发达国家鼓吹知识产权制度的种种好处,并向各国施压使其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把知识产权放在国家战略高度。

但是,即使如此,人们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质疑之声从未间断,有的学者指出: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保护智力创造成果的现代重要制度,从其产生至今,不过才几百年的历史,……而从传统法学理论上来讲,尚没有一项法律制度像知识产权制度这样富有争议。

”孙祥壮.知识产权法治构造的理论逻辑[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7,第1页.

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截然对立的观点告诉我们必须要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更深入地认识。

基于目前对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认识,在理论上,知识产权俨然和物权、债权一起成为现代民事权利的基本组成部分。

但是,与其在贸易中的重要地位相比,人们对知识产权的理论研究显然没有物权和债权那么深入。

目前,人们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还主要是从工具主义的立场出发,谋求种种能为现实贸易服务的途径,以使制度更适应贸易需求。

由于国家间贸易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同,其对知识产权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形成了不同国家对知识产权的规定大相径庭的局面。

而在理论基础和制度正当性上,人们对知识产权的研究显然还处于一个混乱的阶段。

这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我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还处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中,这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说,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至今,虽然细节发达,但理论基础并不深入。

纵观国内外一些有关知识产权法的学术著作,总论部分的内容均相对贫乏,无非是介绍专利、商标权的历史沿革,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和传统的三性,即“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便匆匆收场进入分论。

孙祥壮.知识产权法治构造的理论逻辑[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7,第1页

所以,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国纷纷将其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

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已经不再处于一个军备竞争或者物质资源竞争的时代,而是处于一个知识竞争的时代。

另外,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涉及高技术产业,而在信息时代,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信息交流方式、知识分享模式,人们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的选择决定着人类要选择什么样的未来。

如果知识产权制度真的像发达国家宣称的那样美好,为什么知识产权被有些人视为“富国的养料,穷国的毒药”呢?

理论家宣称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和促进文化繁荣的作用是否真的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呢?

信息时代的今天,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并追问到知识产权的根本上来加以分析。

另外,对于我国来说,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并不是内生型的,在很大程度上有外部施压的痕迹,近些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我国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提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能够“独立自主”。

这其实就涉及到中国在当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大前提下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在知识产权制度中找出路,而应该跳出知识产权制度本身,从社会经济大环境考虑,从基础理论上着手,并且必须看到当前科学技术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总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分析是有非常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第二节研究综述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对知识产权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制度内部的具体问题上,比如软件是否可专利,国际条约中某些条款的适用等。

相比之下,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还是有不少经典之作。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为了便于理解,在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上,我们不妨对理论家们做个简单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支持派,反对扩张派和废除派。

目前,支持派无疑占了很大部分,他们认为知识产权可以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所以主张其应该为法律所认可的学者非常多,也成为了“主流”。

这一派以技术出口国和掌握着高科技的大企业为主。

支持派的观点在文章的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在此就不一一详叙。

反对扩张派实质上还是属于支持派,他们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有一定的作用,但针对目前知识产权客体不断扩张,知识霸权趋势日益显露的情形,他们倡导应该将知识产权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过分扩张。

这一派最主要的代表是澳大利亚学者彼得·

德霍斯,有人认为,德霍斯的《信息封建主义》“发出了反对知识霸权的第一声呐喊”。

对此我们并不认同,因为德霍斯的这本书是在2003年出版的,而早在1983年,自由软件运动就发起了对知识产权的冲击。

参见齐爱民.知识产权法总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

在德霍斯的另一著作《知识产权法哲学》中,他从法哲学角度对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提出挑战,并从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根源出发,分析了洛克、黑格尔、马克思的思想在论证知识产权问题上的运用,最终得出了要主张工具论反对独占论的观点。

在知识产权肆意扩张的今天,德霍斯在激发人们重新思考知识产权问题上无疑贡献巨大,但是,他实质上反对的是知识产权的扩张,他似乎是在告诉知识强国,在分知识资本市场这块大蛋糕的时候,强国少分一点,多少给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分一点。

另外,虽然他强调在分析知识产权问题时要“一切从头说起”,要“追溯历史”,但是,他的“历史追溯”却是片面的。

另一位对知识产权提出质疑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劳伦斯·

莱斯格。

《商业周刊》称他为“互联网时代的守护神”、“网络法律界最具原创思想的教授”、“对互联网最具影响的25人之一”。

还被《纽约客》称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知识产权思想家”。

他几乎参与了所有重大的争论: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案、Napster音乐版权大战、微软反垄断案、俄罗斯黑客事件、DVD破解案……在微软反垄断案中,他对审判结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对待知识产权问题上,他的观点前后发生了变化。

之前,在美国激烈讨论知识产权是否正当时,他曾经主张应该承认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他却不断指出美国当前的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过于强大的弊端,即妨碍因特网的发展。

他相继出版了《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和《思想的未来——网络时代公共知识领域的警世喻言》,在书中他对信息时代知识产权不断扩张表示了担忧。

之后,受自由软件运动GPL许可证的影响,他提出了著名的CC协议,也即创作共享计划,把知识共享的诉求从软件领域扩张到了其他领域。

在对待知识产权问题上,莱斯格表示担忧的是知识产权对网络发展的抑制。

莱斯格对知识产权的观点的转变,是因为他看到了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对知识产权的影响。

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对知识产权的态度就没那么友好了,他们彻底反对知识产权。

如澳大利亚学者布莱恩·

马丁的《信息解放》,文中他发表了一篇题目“反对知识产权”的文章,公然站在了知识产权的对立面。

在实务领域,自由软件运动的发起人理查德·

斯多尔曼也主张废除知识产权,通过自由软件运动这个包含有copyleft、GPL、GNU等要素的系统来实现自己的主张,并通过对专利、版权和商标的利用来达到反对知识产权的目的。

但遗憾的是,虽然他们都表示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反对,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问题却没有做深入的分析。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不是内生型的,而是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仓惶中的选择。

由于对国外立法情况的不了解以及国内立法的不完备,再加上我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传统,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在知识产权方面吃了很多亏,可以说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学者很多都忙于应付各种知识产权国际纠纷,有无暇深入研究理论之嫌。

近几年,知识产权的不断扩张对我国经济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另外受国外理论界的影响,我国学界也开始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

在出版的专著中有:

已故的知识产权学界著名的教授郑成思出版的《知识产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冯晓青教授在研究了德霍斯的《知识财产法哲学》之后,经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出版了《知识产权法哲学》,重庆大学齐爱民教授也对知识产权基本理论做了思考,出版了《知识产权总论》,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周翼出版了《挑战知识产权——自由软件运动的经济学研究》,这本书从自由软件运动入手,对知识产权提出了彻底的批判,这在国内比较少见。

学术论文中更是有很多对知识产权进行反思的文章,如吉林大学邹彩霞博士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南京师范大学胡朝阳博士的博士毕业论文《论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中国政法大学谭华霖博士的博士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论纲》,吉林大学饶明辉博士的博士毕业论文《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曹新明教授的《知识产权法哲学理论反思——以重构知识产权制度为视角》。

当然,也有不少是学者开始思考自由软件或开源软件给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新问题,如西南政法大学张颖的硕士论文《开放源代码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秦明的硕士论文《开源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若干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秦日星的硕士论文《论自由软件的版权保护》等。

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贾星客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是国内唯一从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自由软件进行的综合研究。

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如翻译出版了《自由软件运动经典文献》(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这是唯一一本反映自由软件运动经典理念的中文出版物,课题组成员李极光撰写了《论自由软件运动》,课题组还发表了《论左版》、《自由软件与心理咨询》、《自由软件运动对私权软件的实践批判》、《自由软件运动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自由软件的新型营销模式》等文章。

这些文章为技术领域和学术领域对自由软件运动进行思考提供了另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

该课题组其实也对由自由软件运动引起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关注,如《自由软件运动经典文献》中就收录翻译了自由软件基金会首席法律顾问伊本·

莫格林(EbenMoglen)的《无政府主义的胜利:

自由软件与版权之死》,拉姆·

山姆德拉(RamSamudrala)的《自由音乐哲学》,布赖恩·

马丁(BrianMartin)的《反对知识产权》等文章,而翻译的自由软件基金会网页上的其他文章中,都或多或少有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批判,尤其是对专利制度和版权制度的批判。

第三节研究方法

在对待知识产权制度的问题上,目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机制;

一种是认为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是垄断和壁垒,阻碍创新。

同一制度,缘何引来如此对立的评价呢?

通过思考,我发现人们在评价知识产权制度时,往往是片面地、孤立地分析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注定得出来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孤立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我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工具。

它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把它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物质生活中考察,而不可孤立地就其本身言其本身。

正如马克思所说: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2.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是如此。

作为上层建筑,知识产权制度并非孤立地产生发展,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条件均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把它放在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考察,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较为深入地认识其本质,较为正确地预测其未来。

第四节文章结构

本文以自由软件运动为典型案例,并扩展到与之相呼应的一些社会运动和思潮,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分析。

通过从这些运动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点指出它们与知识产权制度之间存在的矛盾,分析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会出现这种矛盾,进而提出孤立地和静止地认识知识产权制度是不科学的,要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研究。

根据云南师范大学论文撰写规范,文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综述,文章结构等。

第二章:

自由软件运动和信息解放运动的来临。

主要是从自由软件运动说起,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揭示自由软件运动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本文把这些事件看作是信息解放运动的来临,而这一运动明显是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它促使人们思考:

知识产权制度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吗?

第三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传统理论基础。

要回答第二章提出的问题,需要考察知识产权制度得以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

理论家们为知识产权制度寻找了许多理论支撑,比如财产权劳动说,功利主义理论,产业政策论,社会公意论,利益平衡论等。

而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洛克的财产权劳动说,功利主义理论和利益平衡论来分析。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这三种理论并不足以解释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正当性。

并认为知识产权制度的真正基础不在于各种理论,而在于社会现实中,在于需要知识生产力的生产方式。

第四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现实基础。

本章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工具分析知识产权制度的现实基础。

第一,知识产权制度是历史地产生出来的。

知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私有的,历史上存在着不把知识当做财产的时期,知识作为财产也不会是永恒现象。

第二,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资本主义普遍的商品化也使知识商品化,以资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