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476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赣县三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精校Word版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当时条件下一项很公正的选材制度。

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

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在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首先叙写了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度而产生的,然后进一步阐述科举制度在当时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B.文章第二段阐述了自唐代至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C.文章第三段详细阐述了清代科举制度下要进入翰林以及已经进入翰林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四级人才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

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

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

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桩

苏亦薇

文庙街不认识刘老头,刘老头很熟悉文庙街。

刘老头每年秋冬时节在文庙街卖烤红薯,一卖就是七八年。

看着客人递钱时仍盯着手机的双眼和行色匆匆的背影,他明白就是再卖上七八年,他仍然是文庙街的陌生人。

这座城市的冬日漫长酷冷,但刘老头每天都会诚恳地缓缓推着他烤红薯的铁皮车子,出现在昏暗的晨光中,那时辰,路灯通常还没有熄灭,他坐在暖黄的灯光里,不吆喝,也不像其他商贩那样把钱盒放在趁手的位置,连人带车像一棵古老又踏实的木桩,不粗壮,但足够稳妥。

刘老头以前是个教师,每月有退休金;

他儿子很出息,在一个大城市工作,每月汇来的钱足够让他活得很安逸。

亲威朋友没人明白他干嘛非得寒冬腊月里跑到街边卖红薯,隔三岔五会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他回家享福。

对此,刘老头只是报以微笑,就像他每卖一个红著也都会对每个顾客微笑一样。

绝大多数顾客无暇看他那一笑。

偶尔会有人的眼神对上那笑容,他们会一愣,然后匆忙离开。

“这老头子就是犟噢!

”亲友看到他这笑呀,便明白说再多也无济于事,于是刘老头就那么在文庙街日复一日地卖烤红薯。

偶尔走进街内的我,感觉刘老头摆弄那些烤红薯的样子,很有些“写意”——小铁皮车子擦得锃亮,车身被细心地分出了许多许多小抽屉,抽屉里躺着红薯,既不沾马路扬尘,又能借炉温加热。

刘老头侍弄烤红薯,像是在安抚自己的孩子。

他顺着一种小曲儿似的奇妙韵律错落地打开那些抽屉翻动那些红著,时而捏一下;

那烤炉是烧柴的,他细心地把木柴分成小把小把,隔三岔五放进炉膛,从来不一次扔一大把。

烤红薯摊边偶尔会跑来街口小超市店主的孙女,小姑娘约摸六七岁吧,长得不算漂亮,但那双大眼睛总泛着亮的水光。

她是很少能对刘老头的微笑回报一个大大的笑容的人。

刘老头慈爱地看着她,他总觉得这小姑娘专心啃红薯的样子,像一朵大晴天里的钤兰花。

“爷爷你为什么不把柴一次性都加进去,多省事啊?

”小姑娘奶声奶气地问。

“小宝贝儿呀,一次性全加进去火太旺,烤煳了就不好吃喽!

很多时候,刘老头叹息除了这个小姑娘,很多顾客好像并不在意口感。

自己生意之所以还算过得去,是因为那七八年都没有涨过价的烤红薯用来充饥,又省钱又节约时间。

刘老头用心地这么做,他觉得自己像个老得一塌糊涂的木桩,已经没法再向上长了,但根部仍然紧紧抓着深深的土壤;

他想为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和匆匆来往的人们,用最质朴最平凡的烟火味道,添个有温度的生活细节;

他想用深埋炉膛里的火星,把时光里那点情感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他觉得自己还是个老师,课堂是陋巷,教具是红薯,教学表达是微笑,如果能被感受到,就算功德圆满。

只是,他的多数学生意识不到有人在教他们。

那些深冬的晨光里,刘老头总爱盯着炉膛里飞出的火星看,那么小小的、耀眼的、滚烫的一簇,飞出短短的一段距离后,泯灭在呼啸的北风里。

刘老头感觉到在自己心口也有这么一团炉火在燃烧,火苗来自遥远的过去,不断地有火星飞出来;

他是馈赠世人火苗的木桩,扎根在温柔的土壤里,盼望着耀眼的、小小的、安和的、滚烫的火星,飞得远一点,再远一点。

(选自《芙蓉》)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头入笔直接,一句“文庙街不认识刘老头,刘老头很熟悉文庙街”看似突兀,实则在对比反差中留下疑问,引起读者思考。

B.小姑娘的微笑如冬日阳光温暖人心,作者写小姑娘的出现,既暗含对比,又通过对话引出下文,隐约交代刘老头执著坚持的原因。

C.“木桩”并非文中描写的实物,文章以“木桩”为喻,表现人物特点,形象贴切,内涵丰富,可谓形神兼备。

D.刘老头本可在家安享退休生活,却选择寒冬腊月在街边卖烤红薯,对亲友的善意劝告也是置之不理,都缘于其固执的性格。

5.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刻画刘老头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6.“他觉得自己还是个老师”,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根据《知识付费经济报告》的数据,55.3%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行为。

这里的知识付费不是传统意义上花钱买书、参加培训班等,而是指知识经济时代,购买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产品。

目前,我国知识付费用户群体达数千万,同样达到千万量级的,还有活跃在喜马拉雅FM、得到、分答等知识付费平台的知识供给者。

“听,见真知”“碎片时间,终身学习”……虽然这些平台的口号不同,但背后的逻辑都很相似:

作为中介,释放不同领域学者、专业人士等的认知盈余,以高效率的优质知识为卖点,让知识变现更加快捷。

(摘编自《优质的知识有价值成为共识》)

材料二:

知识付费,付费的可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有人帮你消化一本书,然后讲给你听,这就是服务;

再比如,一些大V开设小密圈,帮你挑选出精准优质的信息,你可以付费加入,这种挑选,也是一种服务。

知识付费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知识本身是不值钱的,那是XX、谷歌甚至知乎可以做的事情,是免费的,但将知识包装为产品和服务就是值钱的。

所有学习产品的商业模式,无外乎都是某种服务,或者承载这些服务的交易平台。

目前市面上的知识付费产品,其实可以按照服务的不同类型来区分。

这些类型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学习中的痛点。

(如下表)

类型

资讯

知识

课程

个性化咨询

对应传统行业

媒体

出版

教育培训

咨询

满足痛点

对未来的焦虑

对未来的恐慌

能力/技能不足

没有解决方案

关键成功因素

前沿

启发感

效果

结果

类型产品

得到专栏

《前哨》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在线课程/训练营

在行

(摘编自孙圈圈《知识付费,是不是伪命题?

》)

材料三:

一付费一收听,就误以为学到了知识,其实离真正的掌握知识差了十万八千里,你以为买到的是知识,其实买到的是“知道”。

你以为买到的是掌握,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知道”。

对于绝大多数人,听再多知识付费内容都不可能成功,因为都是二道贩子的产品,听着很高大上,但是都不够系统,且失真。

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摘编自拾遗《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

材料四:

知识付费(这里是广义的,包括材料二提到的4个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服务,是有价值的。

很多人诟病它,说不如去看书。

但实际上,我们大学里面的学习,也从来不是自己去看教材的,而是听老师上课、听大咖做讲座的。

更何况时代变化这么快,我们都不敢说学习一定只有看书才行的,学习的形态其实一直在演变。

而学习产品(知识付费产品),付出的最大成本根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学习产品要想发展得更良性,首先需要设计体系化的学习内容,越是碎片化时间学习,越需要体系化内容。

第二要设计帮助用户结合实践的产品,让用户能够以最低的学习成本来“学以致用”,一定是学习产品的发展方向。

第三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根据他们的优劣势、工作的需要来个性化设计。

(摘编自36氪《从教育角度观察,“知识付费”行业是不是好生意?

【注】材料一、材料二所涉及喜马拉雅FM、分答、XX、谷歌、得到、在行等均为平台名称。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付费是指用户为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产品进行付费的行为,目前,我国知识付费用户和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提供者数量都达到了千万级。

B.知识付费产品按照服务类型,主要分为“资讯”“知识”“课程”“个性化咨询”四种,它们都能针对我们学习中的一些痛点,进行有效的解决。

C.购买了知识付费产品并不一定能真正获得知识,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这些知识经过了产品化加工之后,会出现知识不够系统,而且失真的情况。

D.由于学习形态的不断演变,知识付费作为一种学习服务肯定具有存在价值,但是知识付费要想良性发展还需要在产品内容上进行更科学的设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付费行为的存在,证明知识产品是有经济价值的,因此,今天高效率的优质知识都能在知识付费平台快捷地变现,实现它们的经济价值。

B.根据材料二可知,要想开发一个“课程”类的知识付费产品,无论是在线课程还是训练营,课程效果是考量其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

C.知识和知识付费产品是两个概念,在今天,知识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免费获得,而知识付费产品必须付费,是因为知识付费产品比知识更有价值。

D.因为人们进行知识付费学习主要是“利用碎片时间,终身学习”,所以知识付费产品付出的最大成本根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9.知识付费和传统意义上的花钱买书及参加培训班有何差异?

请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也。

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南伏生者也。

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

父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傅,别自名学。

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

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

更始立,以为平原太守。

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

谓妻子曰:

“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

今民皆饥,奈何独饱?

”乃共食粗粝,悉分奉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

时门下督(警卫官员)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内以安。

平原一境,湛所全也。

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使典定旧制。

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行大司徒事。

车驾每出征伐,常留镇守,总摄群司。

建武三年,遂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

时彭宠反于渔阳,帝欲自征之,湛上疏谏曰:

“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边外;

且渔阳之地,逼接北狄,黠虏困迫,必求其助。

今兖、豫、青、冀,中国之都,而寇贼从横,未及从化。

渔阳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

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

而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

复愿远览文王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之宜,顾问有司,使极愚诚,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中土为忧念。

”帝览其奏,竟不亲征。

十三年夏,征,敕尚书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暑,病卒。

赐秘器,帝亲吊祠,遣使者送丧修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B.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C.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D.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驾,即“车”。

因皇帝外出时所乘,故用作皇帝的代称。

B.城郭,城墙。

“郭”是指内城的墙,“城”是指外城的墙。

C.北狄,古族名,因其主要居北方,故通称“北狄”。

后成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

D.中国,最早指西周的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伏湛内心安宁,不为乱局所扰。

汉成帝时,他凭借父亲的功绩做博士弟子,任平原太守时,仍然教授学生;

兵乱兴起,伏湛安宁闲适,仍然继续教学。

B.伏湛以乡人为念,及时赈救。

他教育妻子儿女在百姓挨饿的情况下不能独饱,和家人共吃粗粮,拿俸禄赈济乡里,一时间到他家做客的有一百多家。

C.伏湛能当机立断,赢得信服。

门下有个管事的,商量为他起兵,伏湛厌恶他蛊惑大家,立即抓住杀了他,拿其人头在城中示众,郡内因此安定下来。

D.伏湛忠于君王,积极进言。

彭宠在渔阳造反,光武帝想亲自征讨,伏湛上疏劝谏,反对光武帝这样做,是为光武帝的安全着想,此意见最终被采纳。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

(2)顾问有司,使极愚诚,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中土为忧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⑤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弥弥:

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

弥漫的云气。

④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⑤杜宇:

指杜鹃鸟。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临溪流,即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就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指月色;

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5.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在世人都称赞他时却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难他时也并不因此而沮丧,只因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神人无功,_______”这三类人才是真正的逍遥。

(2)《陈情表》中总写李密命运不好、幼时不幸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养老金并轨实在是令人振奋的消息。

作为整个社保改革中最受关注的部分,公众对早日启动养老金双轨制合并改革。

B.我,你却已经消失在人海。

现在,我想对冰子说:

“回来吧,哪怕你真的不肯再牵我的手,也请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会祝福你!

C.在安全工作方面严重失职,发生特别重大责任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职。

上海踩踏事件问责结果会如何,我们。

D.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眼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LTEFDD标准的4G牌照的心情,非“”莫属。

按照工信部的规划,这张4G牌照将于2015年条件成熟时再发。

A.翘首以盼拭目以待望穿秋水望眼欲穿

B.拭目以待翘首以盼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C.望眼欲穿望穿秋水翘首以盼拭目以待

D.翘首以盼望穿秋水拭目以待望眼欲穿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B.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应紧随市场需求的步伐,以适应企业需要为目的,加快技能课程改革和师资培养的力度,由单一技能向多项技能方向发展。

C.“琶洲移动支付岛”项目由腾讯微信携手海珠区发展和改革局共同打造,首期项目已实现区域内围绕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体验全面覆盖。

D.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自宣布落户广州以来,《财富》杂志将目光聚焦在广州,以财富为媒,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底蕴又创新进取的广州。

19.下列诗歌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3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20.猜谜语,将谜底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5分)

①打一自然现象: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②打一动物:

似鸟不是鸟,爱在高枝唱。

夸口都知道,其实全不晓。

③打一节气:

流水落花春去也

④打一树名: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⑤打一诗人: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

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1.请根据所给条件推断小王、小张、小赵三人的职业分别是什么,并把他们的职业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

此外关于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

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

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

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小王:

________________

小张:

小赵:

四、写作(60分)

22.读下图,联系生活,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标题自拟。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高二语文十月考试卷答案

1.B试题分析:

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以偏概全,“很公正的选材制度”错,文中只是说“较为公正”;

C项,弄错对象,“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应是在明成祖设立内阁后才形成的;

D项,混淆范围,不是所有进士,应是二三甲进士。

原文“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

2.B试题分析:

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

设题的误区如下:

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B项,第二段阐述的“不是明清时期”没有说到清代。

3.A试题分析:

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

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B项,弄错条件,应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应把“只要……就能”改为“只有……才可能”;

C项,还要参加复试,只有复试合格者才能参加朝考;

D项,明清以前的科举制度是三级结构。

4.D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语段作用,B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内容,其中D项,“都缘于其固执的性格”错,过于绝对。

5.①运用正侧描写。

正面描写了刘老头的神态、动作、语言及心理,又以顾客、亲友和小姑娘侧面衬托,表现刘老头待人、工作等方面的品格。

②运用多重对比。

文章通过顾客与刘老头、亲友与刘老头、小姑娘与顾客等多重对比,突出刘老头真诚、执著的性格特点。

③运用环境烘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