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229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备安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检查设备外表如泵体、电机、叶轮等是否受损变形,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复测土建工程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以及检查所有的埋件留孔要求是否符合安装条件。

  

(1)、砂水分离器采用整机固定在基础平台上的安装形式,砂水分离器安装的平面位置偏差应小于±

10mm,标高偏差不大于±

10mm。

  

(2)、调整砂水分离器的机座水平度偏差应小于1/1000。

  (3)、管路施工时应保证其各中心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4)、砂水分离器的进水管。

溢流管、放空管等连接整齐,各接口处无渗漏现象发生。

  (5)、设备机座与基础平台连接牢靠,用于调整机座的垫铁数量应少于3块。

  

(1)、在空载状态下启动砂水分离器的电机,电机及螺旋叶片应传动平稳,连续运行2h,应无卡阻及异常杂声。

  

(2)、运转时各管路连接不得有渗水现象,所有螺栓等紧固件应无松动。

  (3)、测量电机电流不超额定值,三相电流平衡。

  (4)、砂水分离器应进行负载试验,以检测输砂能力及输出砂的含水率等考核指标。

以符合标书的技术规定要求。

  (十六)曝气系统安装

  曝气器安装根据厂家指导说明书制订详细的施工措施,指派专人负责操作,进行安装。

  1、安装顺序:

清理池底→预埋螺栓拉力试验→布气管安装→曝气管安装→附属装置安装→调试

  2、预埋螺栓拉力试验:

按规定要求对预埋螺栓进行拉力试验,符合设计规定后进行曝气管固定支座安装。

  3、调节曝气管池底固定支座的高度:

以曝气管支托(管托)为定位点,从池底最高点开始调节曝气管高低,把支座拧到最低处,然后调节其它所有支座到同一高度。

  4、安装前清洗管膛,对管身和曝气孔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观、孔大小、形状应一致,无破损、堵塞及其它肉眼可见的缺陷。

  5、曝气管、布气管安装:

用水平仪在生物池侧墙上打出布气管安装位置线,用水平尺和毫米塔尺调整布气管水平度。

提起布气管放到管托的下半部上。

将曝气管靠近布气管放到曝气管固定底座上。

用布气管固定支座的螺母调节布气管的高度。

调整布气管路整体水平,且与曝气管成直角相联。

管路安装时用水平尺和连通管调整所有管道水平。

  6、管道吹洗

  每组曝气管安装完毕后,进行管道吹洗。

吹洗风速≥20m/s,以管中无尘土即可。

吹洗完后马上把管孔封住,以防杂物进入管内。

  7、下落管安装

  用压缩空气清理布气管和下落管中的所有脏物,封住布气管法兰盘管口,防止脏物掉到布气管中。

管道清理完后,把下落管上的法兰盘和布气管法兰盘联接到一起,紧固法兰盘时,确保布气管不移动。

下落管用支托固定到池壁上,不使布气管和法兰盘受力。

下落管顶端用延伸联接套管连接。

  8、附属装置安装:

按供货商有关技术文件安装附属装置,保证安装正确,空气流量计核定准确。

  9、调试

  曝气管安装完毕后,进行清水调试。

  A.向池内注入清水至穿孔曝气管上沿,然后将曝气管的排水管球阀打开,将曝气管内的水全部排出。

  B.开启鼓风机,检查曝气是否均匀,如有不均及时进行调整,直至曝气均匀。

  C.继续注入清水至设计水位,鼓风机房的风量加大,检查曝气是否均匀,如有不均及时进行调整,直至曝气均匀。

  D.清水调试完成后,将池内水位降至曝气管高度以下,以免对曝气管造成可能的堵塞,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已安装过的曝气管加以保。

  (十七)阀门安装

  

(1)、检查设备的规格、性能是否符合图纸及标书要求,检查设备说明书、合格证和设备试验报告是否齐全。

  

(2)、检查设备外表如阀体、阀板、启闭装置等是否变形,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3)、复测土建工程的标高及尺寸是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以及检查所有的埋件留孔是否符合安装条件。

  

(1)、阀门安装前应进行清洗,清除污垢和锈蚀。

  

(2)、阀门与管道连接时,其中至少一端与管道连接法兰可自由伸缩,以方便管道系统安装后,阀门可在不拆除管道的情况下进行装卸。

  (3)、阀门安装时与建筑物的一侧距离应保持300mm以上,其阀底座与基础应接触良好。

  (4)、阀门安装标高偏差应控制在±

10mm范围内,位置偏移应小于±

10mm,阀门水平度偏差应小于0.5/1000,垂直度偏差应小于0.5/1000。

  (5)、阀门与管道法兰调整在同一平面上,其平行度偏差应小于1/1000,阀门与管道法兰连接处应无渗漏。

  (6)、阀门操作机构的旋转方向应与阀门指示方向一至,如指示有误,应在安装前重新标识。

  (7)、检查阀门的密封垫料,应密封良好,垫料压盖螺栓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8)、手动(或电动)操作机构应能顺利地进行阀板的升降,上下位置准确,限位可靠及时。

  

(1)、手动操作的阀门应转向准确,阀板上升与下降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2)、手动操作的阀门上下限位应位置准确,开度指示正确,手动操作力不大于150N。

  (3)、电动操作的阀门其传动装置的输出轴应与操作机构调整在一直线上,使其上下升降阀板灵活,动作到位,无卡阻现象发生。

  (4)、电动装置起动后,其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电机温升在允许范围内。

  (5)、电动装置带动阀板升降应位置正确,上下限位的控制到位,过力矩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

  (6)、通水后检验阀门连接法兰处应无渗漏现象发生。

  (十八)通风系统安装

  1、风管支、吊架的施工

  

(1)风管支架基础埋件按施工图纸位置,可与土建单位绑钢筋时进行预埋在混凝土中,如施工图未到位时,可采用射钉、膨胀螺栓法进行安装。

  

(2)风管与部件支、吊架的预埋件、射钉或膨胀螺栓位置正确、牢固可靠,埋入部分应去除油污,并不得涂漆。

  (3)吊架的吊杆应平直,螺纹应完整、光洁。

吊杆拼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

  (4)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安装位置,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

双吊杆可以按托板的螺栓孔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立管管卡安装时,应先把最上面的一个管件固定好,再用线坠在中心处,吊线下面的管卡即可按线进行固定。

当风管较长时,需要安装一排支、吊架,可先把两端的安装好,然后以两端的支、吊架为基准,用拉线找出中间支、吊架的标高进行安装。

  (5)支、吊、托架安装应注意:

  A、支、吊、托架的标高必须正确,支、吊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埋入部分不得涂刷油漆,并应除去油污。

  B、支、吊架不得安装在风口、阀门、检查孔等处,以免妨碍检查维修操作。

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兰上。

  C、圆形风管与支架托板接触的位置需垫弧形木块,否则会使风管变形。

  2、风管的吊装

  

(1)将在地面上连接好的风管,用导链将风管升至吊架上。

  

(2)首先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在梁、柱及楼板上选择两个以上可靠的吊点,然后挂好导链用绳索将风管捆绑结实。

风管需整体吊装时,绳索不得直接捆在风管上,应用长木板托住风管底部,四周应有软性材料做垫层。

  (3)起吊时,当风管离地面200-300mm时,停止起吊,仔细检查导链受力点或捆绑风管的绳索,绳扣是否牢靠,风管的重心是否正确,若没问题,再继续起吊。

风管放在支、吊架上后,将所有托板和吊杆连接好。

确定风管稳固好后,才可以解开绳扣,进行下一段风管的安装。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可以在地面把风管连成一定的长度,然后采用吊装的方法就位。

也可以把风管一节一节地安装在支架上逐节连接。

安装顺序是先主管后支管、由下至上进行。

  3、风管的法兰连接

  按设计要求选择法兰垫。

法兰垫料不能挤入或凸入风管内,否则会增大流动阻力,增加管内积尘。

法兰垫料应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采用梯形或锥形连接,并涂胶粘牢。

法兰连接后严禁往法兰缝隙内填塞垫料。

法兰连接时先把两个法兰先对正,把所有螺栓都穿入螺孔后,再把螺栓对称均匀地拧紧。

连接好的风管,以两端法兰为基准,拉线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平直。

法兰连接时应注意到法兰如有破损(开焊、变形等)及时更换,修理。

连接法兰的螺母在同一侧。

  4、风管安装技术要求

  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明装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2.5通风机的开箱检查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尺寸、进风口、出风口的位置等是与设计相符。

  叶轮旋转方向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进风口、出风口有盖板遮盖。

各切削加工面,机壳和转子不应有变形或锈蚀、碰损等缺5、通风机的安装:

  

(1)整体安装的风机,搬运和吊装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风壳或轴承盖的吊环上;

现场组装的风机,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轴颈和轴封等处不作为摁缚部位;

输送特殊介质的通风机转子和机壳内如涂有保护层,严加保护,不得损伤。

风机搬运和吊装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机件表面和零部件。

  

(2)安装风机前,必须先对风机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规定方可进行安装。

  现场组装通风机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依据设计图纸及风机安装规范和风机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

  (3)通风机底座不用隔震装置而直接安装在基础上,用垫铁找平。

  (4)通风机的基础,各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预留孔灌浆前清除杂物,灌浆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比基础混凝土高一级,并捣固密实,地脚螺栓不得歪斜。

  固定通风机的地脚螺栓,除带有垫圈外,并有防松装置。

  (5)通风机的进风管、出风管等装置设有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或其它建筑物连接牢固;

风管与风机连接时,不得强迫对口,机壳不承受其它机件的重量。

  (6)轴流风机安装时,机身应保持水平、牢固可靠,允许偏差同离心风机。

叶轮与风筒的对应两侧间隙差D≤600mm时,不大于±

0.5mm,D>600-1200mm时,不大于±

1.0mm.。

墙洞安装时与预留洞空隙采取有效措施严密封堵。

  (7)轴流通风机机身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20mm/m,叶轮与主体风筒间隙或对应两侧间隙差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

  各类通风机试运行不少于2小时,且符合下列要求:

  (8)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行平稳,转子与机壳无摩擦声音;

  (9)转动部分径向振动值不超过有关规定的要求;

  八、主要电气设备安装

  

(一) 

变压器安装

  1、安装前检查

  

(1)检查变压器的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安装图等技术文件是否完整,外观是否良好。

  

(2)拆下变压器柜的后门,检查母排连接尺寸、形式是否与高低压柜相配。

  (3)地坪平整,基础槽钢已验收。

  (4)高压柜已安装就位。

  2、安装

  

(1)把变压器推至设计位置(变压器低压侧朝里)

  

(2)用4个千斤顶把变压器抬起,使滚轮离开地面。

  (3)拆掉滚轮,将两根200×

100的槽钢(预制好,长短为1400mm),塞入变压器滚轮槽钢内并靠近滚轮架外侧,调整槽钢位置,使其与中心线对称,调整槽钢水平度(小于1mm)和两根槽钢的平行度(小于2mm),就位后与基础槽钢焊接固定牢靠。

  (4)拆掉变压器的柜后门。

  (5)将变压器柜推入变压器,使其就位,一侧紧靠高压电器柜,前后与高压电器柜对齐。

  (6)将变压器柜后门装好,形成整体,并调整变压器柜位置,使其垂直度与相邻高压柜的不平面度、间隙、高低差达到要求(按高低压电器柜安装要求检查)。

  (7)变压器柜与基础槽钢用螺栓固定牢固。

  (8)查变压器位置是否准确,离变压器四周、顶底的距离符合要求。

  (9)放下千斤顶使变压器就位,使变压器水平,水平度不应大于1/1000,并用螺栓将变压器滚轮槽钢与基础槽钢固定牢固。

  (10)接地应紧密、可靠。

  

(二)高低压配电柜安装

  1、本工程低压配电柜电屏及动力箱安装应遵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171-92)和现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2、屏、柜搬运和安装时应采取防震、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措施;

  3凡所使用的设备及器具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合格证;

  4、屏、柜的特殊要求的电气元件,应按规定妥善保管;

  5、设备到达现场后,应有监理单位、业主及施工单位三方均在现场的情况下作下列验收检查:

  

(1)、技术文件、合格证、说明书等证件检查;

  

(2)、型号、规格、附件、备件等检查。

  6、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守现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7、对土建的要求:

  

(1)、对本工程的设备有关的建筑物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规范;

  

(2)、设备安装前,预埋件及预埋孔符合设计要求;

  (3)、凡进行装饰工作时,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施工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8、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连接应牢固。

  9、将盘、柜、箱牢固接地,将有电器的可开启门,用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接地;

成套柜应装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10、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的电器支架等应刷漆,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

  11、盘柜、箱单独或成列排列时;

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屏、箱面偏差和屏、箱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12、盘、柜及动力箱上的电器安装

  

(1)、电器元件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的位置应能单独拆装更换,发热件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熔断器的整定值应符合要求,信号回路的显示装置应正确,工作可靠;

  

(2)、端子排安装牢靠、绝缘良好,离地高度应大于350毫米,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3)、安装好后的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等应有明显编号、说明;

  (4)、盘、柜上的小母线采用不小于6毫米的铜棒或铜管;

  13、二次回路接线

  

(1)、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接线正确,导线与电气元件连接时采用螺栓,焊接或压接时,均应牢固可靠,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多芯电缆或电线要标明其回路编号;

  

(2)、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3)、施工接线时,每个端子侧接线不得超过两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载面的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4)、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5)、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将钢带切断且端部应扎紧,并将钢带接地,安装好后的电缆排列整齐,避免交叉;

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且分别成束排列。

  (三)动力配电箱安装

  1、配电箱安装应预先定位,依据定位和安装方式,并根据配电箱外型尺寸和固定螺孔尺寸确定支架的尺寸,材料规格并制作安装,支架或支座的固定应牢固可靠。

  2、配电箱支座或支架宜采用型钢--支座为10#槽钢,支架为5#角钢下料、组对、焊接、经除锈后刷一遍红丹防锈漆,干后再刷二遍灰磁漆。

然后按预先定位将支架、支座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或楼地面上。

支架、支座制安在土建装修前完成,安装时必须处理好其水平度、垂直度,落地金属底座距楼地面不得小于50毫米。

  3、配电箱的安装就位采用螺栓固定在支座或支架上,并调整好水平度、垂直度。

对于较重的配电箱采用三角支架配手动葫芦将配电箱吊至安装的支座上就位。

  4、配电箱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并关闭箱门,均应编号、标注用途。

  (四)电缆及电缆保护管敷设

  本工程电缆敷设应遵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的要求。

  1、待电缆沟、电缆桥架等处的地坪抹面工作结束后,清除电缆沟等处的临时设施、杂物等;

  2、检查埋件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设计尺寸;

  3、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型号、电压、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敷设电缆时架设放线架、人力敷设、转弯处设专人保护,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电缆管加工及敷设、电缆支架的配制安装

  

(1)、电缆管加工时,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弯曲时不应出现裂缝、凹瘪,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

  

(2)、电缆管敷设时,要与土建配合,防止埋入地下的钢管堵塞,且电缆管要有0.1%的排水坡度,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3)、电缆支架加工,应平直,无明显扭曲,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支撑间距符合设计尺寸;

  (4)、电缆支架安装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控制在设计要求内。

  6、电缆的防火阻燃应采取下列措施:

  

(1)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2)在重要的电缆沟中,按要求分段或用软质耐火材料设置阻火墙。

  (3)对重要回路的电缆,可单独敷设于专门的沟道中或耐火密封槽盒内,或对其施加防火冻料、防火包带。

  (4)在电力电缆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2-3米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5)在封堵电缆孔洞时,封堵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的裂缝和可见的孔隙,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时行封堵。

  (五)接地系统安装

  1、接地线应采用搭接焊接,焊缝的长度和质量要求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和GB50169的规定(焊接长度:

扁钢为其宽度的两倍,且至少有三个棱边焊牢;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焊接后应将焊件和焊缝清理干净,并加涂防腐涂料。

凡从接地装置中引出的延伸部分均应设明显标记,并采取防腐和保护措施。

  2、接地装置(如接地极)的敷设应根据施工图纸的规定进行。

  3、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4、所有钢结构构件,应按施工图纸的规定接地。

  5、主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

  6、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泵站的主接地网相连。

  7、电气设备与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接地装置由多个分部接地装置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也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8、所有电气装置中,其金属部分均应有保护接地,应接地的部分如下:

  9、电机、变压器及其他电器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10、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A、配电、控制、保护用的盘(台、箱)的框架;

  B、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线盒、终端盒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穿线的钢管;

  (六)电气调整试验

  电气调试包括查线、系统调试,设备的电气试验,模拟试验等。

调试过程应严格遵守规范设计要求。

确保控制保护系统在机组运行中可能可靠动作。

  1.设备检查

  

(1)屏柜查线

  进行屏柜内布线检查时,尽量避免损坏原厂工艺,松动过的螺栓,连片必须恢复,尤其是电流回路,检查所有接地线是否连接可靠。

  

(1)二次回路的检查

  A、电压互感器与二次设备电压线圈联接的电压回路。

  B、电流互感器与二次设备电流线圈联接的电流回路。

  C、二次控制,保护回路及开关分合闸回路。

  D、表计及测量回路。

  E、防止误操作的电器联锁回路。

  

(2)设备通电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设备安装调试完毕;

  B、电缆试验接线完毕;

  C、仪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检验完毕;

  D、各控制开关,信号灯,电阻器,互感器调试完毕;

  E、微机保护装置调试完毕;

  F、直流系统调试运行正常。

  (3)真空断路器试验

  A、按照使用说明书,手动分合闸3~5次,若无卡阻现象,便可进行电动分合闸试验;

  B、先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