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527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②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的确定根据大气环境监测因子的筛选结果所确定的监测项目,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执行。

③采样时间和频次监测1d,采样频次根据实际情况而定,SO2、NOx、TSP每隔2h采样一次;

连续采样。

采样应同时记录气温、气压、风向、风速、阴晴等气象因素。

(4)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采样方法

流量/(L/min)

采气量/L

分析方法

检出下限/(mg/m^3)

SO2

溶液吸收法

0.5

22.5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0.009

NOx

0.3

13.5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0.01

TSP

中流量采样器法

100

4000

重量法

0.1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

编号

测点名称

样品数

检出率/%

小时平均值

日均值

浓度范围

超标率/%

超标率/%

1

2

3

标准值

(5)数据处理

①数据整理监测结果的原始数据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正确书写,监测数据的运算要遵循运算规则。

在数据处理中,对出现的可疑数据,首先从技术上查明原因,然后再用统计检验处理,经检验验证属离群数据应予剔除,以使测定结果更符合实际。

②分析结果的表示将监测结果按样品数、检出率、浓度范围进行统计并制成表格

二、青山湖水环境监测方案

(一)实习目的

(1)通过水环境监测实习,进一步让学生巩固课本所学知识,对水环境监测

中各环境污染因子进行监测,掌握青山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的要求。

(2)深入了解采样与分析方法、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与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水环境调查和资料收集

青山湖基础资料的调查:

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如水位、水量、流速、和流向的变化;

降雨量和历史上的水情;

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和地质状况;

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排污口等。

(三)水环境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要根据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和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

青山湖质常规项目可根据医院、生活区以和自然水体等排放的污染物来选取,对于自然水体青山湖水,监测项目应按照国家卫生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

基本监测项目包括:

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色度、浊度、悬浮固体。

(四)监测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

(1)监测点布设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结合水域类型、水文、气象、环境等自然特征,综合诸多方面因素提出优化方案,在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

湖泊中的监测点应尽可能覆盖污染物所形成的污染面积,并切实反映水域水质和水文特征,

1)湖泊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

湖泊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当水体复杂时,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①在湖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

②湖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其垂线数根据湖面积、湖内形成环流的水团数和入湖河流数等因素酌情确定。

2)采样点位的确定: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如东湖水,水面宽>100m,设左右中三条中泓垂线;

水深<5m,只在水面下0.3-0.5m处设一个采样点。

如果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应先测定不同水深处的水温、溶解氧等参数,确定分层情况后,再决定垂线上采样点位和数目,一般除在水面下0.5m处和水底以上处设点外,还要在每一斜温分层1/2处设点。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位确定后,其所在位置应有固定的天然标志物;

如果没有,则应设置人工标志物,或采样时用定位仪定位,使每次采集的样品都取自同一位置,保证其代表性和可比性。

(2)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监测目的和水体不同,采样的频率往往也不相同。

我们对青山湖水进行两次采样,时间间隔为5天。

(五)采样方法

采集表层水样可用适当的容器如塑料筒等直接采集。

根据监测项目确定是混合采样还是单独采样。

采样器需事先用洗涤剂、自来水、10%硝酸或盐酸和蒸馏水洗涤干净、沥干,采样前用被采集的水样洗涤2~3次。

采样时应避免激烈搅动水体和漂浮物进入采样桶;

采样桶桶口要迎着水流方向浸入水中,水充满后迅速提出水面,需加保存剂时应在现场加入。

为特殊监测项目采样时,要注意特殊要求,如应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需防止曝气或残存气泡的干扰等。

(六)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水样存放过程中,由于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微生物作用等,样品的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如不能和时运输和分析测定的水样,需采取适当的方法保存。

较为普遍采用的保存方法有:

控制溶液的PH值、加入化学试剂、冷藏和冷冻。

采取的水样除一部分现场测定使用外,大部分要运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

在运输过程中,为继续保证水样的完整性、代表性,使之不受污染,不被损坏和丢失,必须遵守各项保证措施。

根据水样采样记录表清点样品,塑料容器要塞紧内塞、旋紧外塞;

玻璃瓶要塞紧磨口塞,然后用细绳将瓶塞与瓶颈拴紧。

需冷藏的样品,配备专门的隔热容器,放冷却剂。

冬季运送样品,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瓶。

(七)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1)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局规定的《水和废水分析方法》进行,可按表1编写。

序号

检出下限

国标号

SS

色度

铂钴比色法

pH值

玻璃电极法

GB6920-1986

4

电导率

电导率仪测定法

5

DO

碘量法和DO仪

6

BOD5

仪器法

10mg/L

GB3838-2002

7

温度

温度计

8

CODcr

重铬酸钾法

2mg/L

9

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

2.0mg/L

10

硝态氮

紫外分光光度法

11

浊度

浊度仪

12

高锰酸盐指数

酸性高锰酸盐指数法

5mg/L

表1

污染因子

pH

OC

浓度(mg/L)

超标倍数

标准值

表2

根据列出的分析方法对水样的污染因子进行测定,并记录实验数据。

(2)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原始数据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正确书写,监测数据的运算要遵循运算规则。

在数据处理中,对出现的可疑数据,首先从技术上查明原因,然后再用统计检验处理,经经验验证后属离群数据应予剔除,以使测定结果更符合实际。

(3)分析结果的表示可按表2对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统计。

三、校园环境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

(二)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三)掌握对非稳态的无规则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仪器设备

HS6288D型噪声分析仪

三)测量条件

1、天气条件:

在无风无雨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避免风噪声的影响),五级大风以上时应停止测量。

2、使用仪器:

声级计。

3、手持仪器测量时,传声器要距地面1.2m。

四)测定步骤

1、将我校北区西面划分为25x25的网格,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中心位置,中心点若不宜测量,可移至旁边测量。

2、每小组三人(其中一组四人)配置一台声级计,按顺序到格网点测量,时间从8:

30—23:

30,每一网格测量4-5次,时间间隔尽可能相同。

3、用慢档读数,每隔五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100个数据,读书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等)和天气条件

五)数据处理

用等效声级来表示环境噪声。

1、将各网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100个)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求出等效声级Leq,再将该网点一整天的各次Leq值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网点的环境噪声评价量。

若符合正态分布,则

其中:

d=L10-L90

以5dB为一等级,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线绘制学校(或某一地区)噪声污染图。

四、学生居住区土壤环境监测实习方案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土壤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方法。

(2)通过对学生居住区的土壤环境监测,以掌握土壤环境现状,并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和污染状况,为制定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居住区土壤环境监测资料收集

学生居住区生化用品的使用、旁边食堂的污水、油渍、废渣的直接排放,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物排放状况和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土壤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三)土壤环境监测项目

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校园土壤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高等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仅对最基本的项目进行测定。

土壤中重金属铜、锌以和土壤含水量、PH的测定。

(四)采样点的布设

根据学生居住区的地形、地貌、面积等条件,

选择梅花型布点法来布置采样点(如右图)。

反复

用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1~2kg,装入样品袋。

选择4个采样地,分别监测土壤(见下表)。

测点编号

测点位置

名称

备注

(五)检测方法

(1)土壤样品的加工

对采样土壤“风干、磨细、过筛、混合、分装”制成满足分析要求的土壤样品,加工处理工作应在向阳(勿使阳光直射土样),通风,整洁,无扬尘,无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房间内进行。

(2)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针对确定的土壤环境监测项目的不同而确定。

(3)测定方法的确定

测定土壤中重金属铜、锌,其土壤须过0.25mm筛;

测pH和含水率须过1mm筛。

具体要求见表3

土量

分析方法(来源)

预处理方式

Cu

原子吸收光谱法

风干、磨碎、过筛

Zn

含水率

(六)数据处理

(1)数据整理

监测结果的原始数据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正确书写,监测数据的运算要遵循运算规则。

注:

横向为监测的项目(铜、锌),纵向为监测地点,最后一行为标准值

项目(浓度)

校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被监测土壤质量的基本情况。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P)=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

)=

样品数目

平均单项污染指数

最大单项污染指数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

土壤质量评价

评价标准:

安全:

<

=0.7,警戒线:

0.7-1.0,轻度污染:

1.0-2.0

中污染:

2.0-3.0,重污染:

>

3.0

(六)注意事项

(1)土壤采样过程中必须具有代表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方式。

(2)土壤在消化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爆炸等意外发生。

(3)在进行计算时要乘以适当的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