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49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铜仁地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总结Word下载.docx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346个,比去年增加62个,从业人员达到1.92万人,带动农户26.1万户,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1.32亿元,人均100元左右。

围绕优质水稻、优质油菜和花生、反季节蔬菜、优质茶叶和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种植优质水稻73.4万亩,“双低”优质油菜72.4万亩,种植花生23万亩,发展冬春反季节蔬菜5.4万亩,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5.1万亩,均比去年有较大增长。

茶叶产量达到了2876吨,水果产量达到了32630吨,分别在去年基础上增长了41.2%和8.6%。

(四)农村沼气建设顺利实施。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我区切实加强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领导,出台了《地区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实施意见》,采取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物资采购和资金“三权分离”的管理办法,狠抓了以“沼气生产工”为主的沼气技术培训,全区目前持有“国证”的技术员达到了833人,强化培训建池施工员3200人,对项目村做到了先培训后建设。

截止12月底,全区已完成建池23510口,全面完成了沼气建设任务。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大力组织实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新认定了11个培训基地,使全区培训基地增加到26个;

全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8057人,超计划57人;

实现就业转移7706人,占培训人数的96%,超计划80%的16个百分点,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

(六)其它各项农业工作全面推进。

加强了病虫测报工作,全区共发布病虫预报200期2.58万份。

加强了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共培训农村信息员165人,已建成的1个地级信息站、5个县级信息服务站和4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为服务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完善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重视并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狠抓了“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今年全区农业局系统未发生安全事故。

农广校完成了招生263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招生任务。

地区大兴奶牛场通过招商引资,盘活现有资产,使企业焕发了生机。

地区农科所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领职工在科研、项目实施和维护稳定上取得了成效,完成了优质稻结构调整示项目,今年又被地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将有10个组合进入省级和武陵山预试、区试和续试,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出水稻、玉米新品种。

地区区划中心完成了省下达的《地区绿茶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划发展布局规划》等六大课题研究工作。

地区农机中心组织实施了思南、江口、沿河三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试点,开展了农机购机补贴,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切实加大了对农业各项工作的领导和投入。

积极努力争取并得到了地委、行署、省农业厅和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今年把粮食生产纳入对各县、市、特区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容,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落实责任追究制,明确县书、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和分管县长为直接责任人。

为保证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在秋冬种和春耕生产期间,行署及各县政府和地县农业部门均分别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县乡村,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检查和指导,有效保障了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到位。

积极争取并得到了地区财政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对发展粮食生产的支持,尤其今年与地区扶贫办协作举办“211”粮食增产工程获得巨大成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受项目区群众欢迎。

地、县两级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严格执行财政对农业实际投入增幅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的政策,建立健全了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2005年,地县两级共投入农业生产资金达900多万元,其中地级投入400多万元,县级投入500多万元,比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大力宣传贯彻两个“一号文件”精神,狠抓了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兑现。

2005年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出台后,及时组建了两个宣讲团深入印江、德江和沿河等六个县(市)的23个乡(镇)60个行政村,对各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乡镇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宣讲“一号文件”精神。

落实了免征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兑现了思南、松桃、和江口四个县(市)农民种植杂交水稻良种补贴312.55万元,兑现了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购机补贴158万元和兑现了对重点扶持的一类贫困乡村农民的杂交玉米良种补贴150多万元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

根据地委、行署对农业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今年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突出抓好粮油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技能培训和转移、农村沼气建设、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八项重点工作。

在抓粮食生产上,根据实际,我们今年把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放在了两个方面。

一是抓住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增产空间较大的贫困乡村这个重点,通过组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和“211”杂交玉米增产工程,提高贫困乡村的“双杂”良种和配套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努力使贫困乡村的粮食产量有较大突破。

二是抓住53个粮食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粮食主产乡镇这个重点,通过组织实施超级稻增产工程和“吨粮田”高产示,示推广超级稻品种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推行“芋-稻-芋”、旱地宽厢宽带等种植模式,挖掘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乡镇的单产水平。

各县(市、特区)农业局也根据各地的实际,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

(四)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

为了确保今年农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在继续完善对各县(市、特区)农业局和局直属科站年度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将地区农科所、农机中心和区划中心纳入了年度目标管理,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制。

对粮食生产、农村沼气建设、农民负担监督、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采取行署与各县(市、特区)政府、地区局与各县(市、特区)农业局同时签订目标责任状的办法,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并将考核纳入年度目标管理。

继续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即对项目管理不善,不能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出现挪用项目资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对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受到行政记大过或党严重警告处分的,实行“一票否决”;

对不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影响而没有完成主要经济指标的,实行“一票否决”。

为了确保全区农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地区局多次不定期组建或和相关部门联合组建各种督查组对夏收作物生产、春耕生产、农村沼气建设、农民负担监督、农资市场、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开展了督促检查。

同时,为了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地区局报请行署领导同意,于4月份由行署组织了5个督查组对各县农业工作特别是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一个月的督促检查,并对春马铃薯和冬春蔬菜种植情况进行了检查评比,7月上旬又组成5个检查组对各县的春耕生产进行了交叉检查评比。

在秋冬种生产期间多次组组织检查组深入基层开展督促检查工作。

根据检查评比结果,结合目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行署将分别对夏收作物生产、秋收作物生产、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村沼气建设进行评比表彰。

各县(市、特区)也层层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专门的督查组,切实加强了检查督促。

(五)狠抓“三大粮食增产工程”的组织实施,大力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

组织实施了省下达90万亩粮食增产工程、3万亩超级稻增产工程和“211”杂交玉米增产工程,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完成粮食增产工程96.3万亩,超计划7%,和全区前三年平均数相比平均亩增粮食56公斤,总增粮食5.39万吨。

其中地县农业和扶贫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211”杂交玉米增产工程7.19万亩,平均亩增产59.6公斤,总增产4285吨。

在生产条件较好、科技水平较高地区组织实施了3.5万亩超级稻增产工程,超计划17%,平均亩产619公斤,与全区前三年平均数相比平均亩增产192公斤,总增产6720吨,其中在思南县塘头镇兴办的109亩核心示区,经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平均亩产达到了809.4公斤,最高亩产达到了850.5公斤,使我区水稻单产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抓好“三大粮食增产工程”的同时,十分重视组织兴办各种示样板和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普及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

组织指导印江自治县兴办了地级春耕生产示现场和玉屏自治县兴办了水稻规化移栽示现场,有效带动了全区各级示样板的兴办,实现了示样板从公路沿线向边远贫困山区延伸,由县、乡办点向村级办点延伸,由农业部门办点向多部门综合办点延伸的“三个延伸”。

全区有2156名农业技术干部共兴办各级示样板3155个,示面积24.35万亩,分别比去年增长11.94%、20.5%和24.3%。

组织技术人员筛选确立了水稻、玉米良种22个为主推和搭配品种,筛选确立了水稻旱育浅植等“十大先进适用技术”为农业主推技术。

为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选用良种,组织印制了1万多份《地区2005年农民“双杂”用种指南》,贴到了全区各个自然村寨、集镇和种子销售网点。

为了普及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在全局抽调二十多名技术骨干组成科技进村入户服务团,深入农村和田间地头,大力开展“十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科技培训活动,举办了各种技术培训班(会)23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培训农民3200多人,有效地带动了全区各级农业部门科技进村入户行动的开展,切实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春耕生产期间,全区农业局系统组建了190个农业科技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各类技术培训627期,培训6.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3.11万份,分别比去年增长15.26%、3.5%和13.17%。

通过实施“三大粮食增产工程”为载体,促进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今年全区推广杂交水稻146万亩,比去年增加2.4万亩;

推广杂交玉米96.3万亩,比去年增加6.6万亩;

抗灾避灾关键技术水稻旱育浅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分别达到84.7万亩和95.5万亩,比去年增加9.6万亩和4.2万亩;

其它配套农业适用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

8月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庹文升到我区检查工作后十分感慨地说:

“地区农业适用技术推广近几年进步很快,已经走到全省前列。

”农业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特别是“三大粮食增产工程”的实施,为我区在大灾之年减少粮食损失,起到了支撑作用。

(六)狠抓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通过召开座谈会、帮助“龙头”企业申报项目、申请资金和发展“订单”等方式积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

今年召开了两次重点“龙头”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建议和意见。

组织省、地“龙头”企业积极申报政府信用贷款,争取到位补助资金115万元。

组织协调新引进了四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资金两千多万元。

新认定地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使全区地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4家;

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使全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

据统计,全区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2家,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出口创汇35万美元。

促进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积极探索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重点扶持了市滑石乡优质米专业协会、江口县梵净山山野菜专业技术协会和德江县钱家乡蔬菜专业技术协会。

全区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了101个,他们在带动农户连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特色产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建立订单生产基地40多万亩,推进了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七)狠抓秋冬种工作,在传统薄弱地区取得了重大突破。

针对今年秋粮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提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整体推进”的秋冬种工作思路,即抓住受灾较重的地方和农户、公路沿线、集中连片大坝和秋冬种生产基础较好地区“四个重点”,突破没有秋冬种习惯的地区和边远地区“两个难点”。

以120万亩粮油高产示工程和1万个农村科技示户培养为载体,努力使复种指数提高5%以上,促进全区种植水平有明显提高。

松桃县大部分乡镇过去基本没有秋冬种的习惯,是全区秋冬种最薄弱的地区。

为了推动松桃县的秋冬种工作,采取领导精力、技术力量和资金物资“三个倾斜”的办法,抽调三名局党组成员和50多名农业技术骨干组成赴松桃县秋种工作队,深入松桃县公路沿线的10多个乡镇蹲点70多天,宣传《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大讲秋冬种的好处。

夜晚进村入户和农民谈心交朋友,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秋冬种的积极性;

白天深入田间地头传技术搞培训,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

在地委和行署高度重视下,松桃县委政府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使松桃县今年的秋冬种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推动了全区秋冬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抓住松桃的同时,十分重视面上的工作,组织检查人员深入其它县乡村进行督促检查,总结成绩,推广经验,查找薄弱环节。

如组织检查组深入德江县秋冬种工作薄弱的荆角乡,和乡党委、政府共同协商,兴办了1000亩集中连片的旱地小麦分带轮作示点,并在该乡召开了全区旱地小麦分带轮作现场会,对全区小麦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今年的秋冬种工作,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均高度重视,无论是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和资金的投入力度,还是宣传力度、示点兴办力度和督促检查力度均是空前的。

地、县、乡三级投入高达826万元,是多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

(八)加强执法体系建设,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

一是建立健全了执法机构,努力提高了执法水平。

目前,全区已建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1个,形成了以综合执法机构和专业执法管理机构协调统一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

为了使新机构、新队伍适应新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除了积极参加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组织的培训外,还举办了全区农业综合执法培训班。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

积极推行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和农民负担义务监督员制度。

加强了对农民负担的监测和涉农项目的清理,深入开展了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和执法检查工作,加大了对村级“一事一议”和农村中小学“一费制”监督力度,全区没有发生涉农负担恶性案件和重大事件。

全区聘请了村级农民负担义务监督员1601人,占全区总村数的61.8%;

共清理审核涉及农民负担项目332个,取消70个、降低收费标准3个、转为经营性服务1个;

接待农民负担来信来访131起,已全部处理;

通过免征农业税和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6457万元。

三是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工作,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重点品种和重大案件,突出抓好生产、加工、流通三个环节。

清理市场342个,检查经营户1745户,检查企业24个,查获农资产品数量2万多公斤。

四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完善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安全管理、农用船安全管理等工作,全区农业局系统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九)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农业部门执政能力。

根据《中共地委关于在全区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我局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当成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手抓保先教育、一手抓业务工作,做到了学习和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自元月十七日地委召开动员大会后,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

在这次活动中,始终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和总书记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狠抓农业部门的执政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了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推进了农业部门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的进程。

由于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得到了省、地督查组的高度评价。

(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今年围绕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管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纪委、省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以及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这个重点,严格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七个不允许”规定加强党员廉洁自律,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知识学习,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中纪委、省纪委五次全会召开后,及时购买了《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的相关学习资料,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省纪委“七个不允许”等容,及时制定了全区农业局系统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的意见,邀请了地区纪委的同志为全局系统166名党员作了反腐倡廉的专题知识讲座。

为了增强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组织机关党委13个党支部开展了以《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知识为主要容的党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组队参加了地区纪委、地委组织部、地委宣传部在沿河举办的全区党法规知识竞答赛并获三等奖。

还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加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组织的全国党法规知识竞赛。

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熟悉《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掌握领会《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的精神实质,强化法规意识和党性观念、纪律观念,使每位党员干部能充分行使党章和条例赋予的权利,维护了党纪的严肃性,提高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发生。

共制订和完善了《地区农业局公务接待制度》、《下评上制度》、《项目管理办法》、《职称评聘管理办法》、《廉政建设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15个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在预防和治理腐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坚持“党组统一领导,纪检组组织协调,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继续在全区农业局系统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

年初,召开了全区农业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局党组与下级单位和直属科站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由局纪检组按责任书容进行监督检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

由于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得紧、抓得实,今年没有发生干部违纪现象。

在我区农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困难。

集中体现在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不适应农民多渠道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落后,不适应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要求。

这些矛盾和困难直接导致了农业低效运行,农村发展不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2006年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央、省委、地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实施“强农稳区”发展战略,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产加销协调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22万亩,总产量达到147万吨,增长8%以上,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

油菜种植面积90万亩,产量达到8万吨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以上;

建成地区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种子加工中心,力争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三)工作重点

以粮食生产为重点,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稳定面积,增加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恢复总产”的要求,继续依靠政策促动、市场拉动、科技推动、产业带动等措施,努力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争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层层落实粮食种植面积,以政策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继续组织实施好省下达的粮食增产工程,与扶贫部门共同在全区二类贫困村实施粮食温饱工程,继续组织实施3万亩超级稻示工程,实施40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工程。

围绕粮食工程,层层明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积极兴办各类示样板,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以科技推动粮食生产的发展。

大力推广各种高产优质新品种和以水稻旱育浅植技术、玉米肥球育苗为主的农业适用组装配套技术;

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加强中低产田土改良,大力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扩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因地制宜地加强新型适用农机具和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等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力度;

加大各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进和试验示力度,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大胆进行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按照“优化布局、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的换代升级。

扩大优质稻、特用玉米和“双低”优质油菜的种植面积。

依托蔬菜专业协会着力抓好冬春反季节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各5万亩的发展,大力发展特色蔬菜。

切实抓好投产果园的管理和低产果园的改造,大力推广水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和水果套袋技术。

大力发展山野菜的采撷和加工,积极开展山野菜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做到资源的持续利用。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继续按照“主导产品选准,优势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做大,运行机制搞活,标准化水平提高”的要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

继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努力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产品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2006年,要重点培育和扶持华力农化工程、玉屏大龙健康油脂、德江星星油脂集团公司、石阡和记绿色食品、市梵净山优质米加工厂等“龙头”企业。

围绕“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原料基地,通过财政扶持、利益引导和股份合作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基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

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