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66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详解】根据材料“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

”可知,材料指的是科举制,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对于扩大统治基础,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具有重大作用,B选项符合题意。

“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体现的世袭制,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C选项排除。

“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是察举制,D选项排除。

4.唐律规定:

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

罗马法规定: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详解】唐律明显体现不平等及基于人伦的滥刑,尽管严酷但并不能有效防范谋反,故A排除;

罗马法具有自然法精神,即体现公正、理性和正义等等,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故选B;

具有公正、理性和正义等自然法精神的法律有普遍的适用性,故C排除;

材料中体现不出罗马法宽松灵活,故D排除。

故选B。

5.雅典议事会议员起初经选举产生且无薪,由第三等级以上公民担任。

伯利克里时期,此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

公元前450年后,议事会议员由抽签产生并给付生活费。

这说明雅典

A.重视公民公平参政

B.议事会职权的下降

C.政治机构人员众多

D.民主已发展到顶峰

【详解】伯利克里时期,此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

说明雅典公民可以公平、平等参政,雅典民主不断完善,故A正确;

材料反映参加议事会的议员资格限制逐步放开,无法体现议事会职权的下降,排除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治机构人员众多,排除C;

材料反映参加议事会的议员资格限制逐步放开,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雅典民主是否已发展到顶峰,排除D。

6.潘恩认为,“宪法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人民构建政府的行为,没有宪法的政府是没有权利的权力”;

“宪法先于政府,政府是宪法的产物”。

最能体现这一宪政思想的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1871年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D

【详解】材料中强调的是宪法与政府的关系,着重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宪法要先于政府,美国在1787年宪法的前提下组建了联邦政府,符合材料思想,故D正确;

《权利法案》是英国限制国王权利的宪法性质的文件,政府出现在此之前,与材料不符,故A错误;

德国1871年宪法使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不符合“人民构建政府”,故B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未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来组建,故C错误。

7.《马关条约》规定: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根据材料“《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是《马关条约》中的“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条款,欧美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也享有同样的特权,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D符合题意;

A、B、C材料均无法体现。

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具体考查《马关条约》的危害,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

8.下图是我国某时期大陆主要高校迁移图,该图反映出

A.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B.南京政府持续推行教育及人才保护

C.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因战争而中断

D.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格局逐步改变

大陆主要高校迁移图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纷纷内迁,客观上改变了我国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格局逐步改变,故D正确;

高校内迁主要是由于抗战的爆发,与“民主运动”“南京政府持续推行教育及人才保护”无关,排除AB;

材料无法体现“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因战争而中断”,排除C。

【名师点睛】

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清楚大陆主要高校内迁的主要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

9.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

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此说法的是

A.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群众运动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游行

C.各革命阶级表达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

D.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答案】C

【详解】五四运动中各革命阶级空前广泛的团结在一起,表达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因此是现代民族主义生成的标志,C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是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排除。

B选项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只显示了学生的爱国先锋作用,排除。

D选项也只是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排除。

10.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这表明中国

A.制定了最完备的民法典

B.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C.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

D.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

【详解】“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民法典的起草加快”“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一列法律法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主要由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助推法制建设,C正确。

A中最完备说法绝对,排除。

依法治国方略开始提出是1997年,B错误;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D错误。

11.“它的提出恰逢其时,尤其是为不结盟国家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它为有着不同意识形态或者不同价值观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沟通的共同平台。

”这里的“它”是指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求同存异”方针

C.结伴而不结盟的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它的提出”中的“它”指的是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故答案为D项。

A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的,与材料中“为不结盟国家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提供了一个可以沟通的共同平台”不符,排除;

B项,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外交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进行,但与材料中的“它的提出恰逢其时”不符,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排除;

C项,结伴而不结盟属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的对外方针,与材料中“为不结盟国家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不符,排除。

【点睛】“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

尼赫鲁将一年前(1953年)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

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

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2.苏联解体后的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

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宫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

苏联政府如此叙述历史细节

A.强调了革命时机选择很重要

B.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

C.证明了起义者缺乏周密部署

D.表明历史并不存在真相

【详解】根据材料“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宫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

”可知,前苏联官方为了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宣传激烈战斗,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B选项符合题意。

苏联政府叙述历史细节与强调革命时机无关,A选项排除。

材料未体现起义者缺乏周密部署,C选项排除。

历史并不存在真相说法错误,历史真相需要去伪存真,D选项排除。

13.观察下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它反映的实质是

A.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B.美国忙于应付危机

C.美国尽力维护世界和平

D.多极化趋势在加强

【详解】漫画中提到的使山姆大叔忙坏了的事有反对恐怖主义、阿富汗战争、巴以冲突、中东问题、伊拉克战争、宗教问题等等,都属于地区冲突或者全球性问题,代表着山姆大叔——美国到处充当国际警察的做法,实质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故选A;

漫画中山姆大叔除了忙于战争外,还有恐怖主义、宗教问题等,实质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排除B;

美国到处插手世界各地区事务,实质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并非维护世界和平,排除C;

材料反映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D错误。

14.《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地力自治的市镇

C.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D.沿街开铺的晓市

【详解】草市是在乡村地区设立的,与题目中的“长安城”不符,故A项错误;

市镇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与题目长安城不符,故B项错误;

唐朝时,政府对市的贸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故C项正确;

沿街开铺的晓市应该出现在宋朝,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结合所学唐朝商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15.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

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这一变化

A.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主要出于抵制列强侵略的需要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由抑制变为鼓励,这与自然经济瓦解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A错误;

19世纪末清政府鼓励实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抵制列强侵略,故B错误;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不是19世纪末,故C错误;

19世纪末清政府内忧外患空前严重,统治危机的加深迫使清政府改变经济政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迫使清政府改变经济政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6.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迅速崛起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

下列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

①农村改革的开展

②经济特区的设立

③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解】结合所学,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农村改革的开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包括江苏在内的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①③④正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江苏没有经济特区,②错误;

故选C。

排除ABD项。

17.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

按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交通和通信工具,正确的是

①公共汽车

②无线电报

③电话

④自行车

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详解】公共汽车于1924年出现于上海地区,无线电报在中国创设于1906年,电话于1882年传入中国,自行车于19世纪中后期进入中国,所以在中国出现时间最晚的应该是公共汽车,出现最早的应该是自行车,故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

”当时英国能够这样做的主要条件是

A.近代科学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1832年议会改革完成

D.“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详解】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倾销自己的工业产品,并用武力打开了不愿意贸易的国家,比如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故B正确;

工业革命是可以使英国“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的主要原因,近代科学的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

1832年议会改革完成是政治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是18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故D错误。

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A.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B.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据材料“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引起价格革命,金银由美洲大量流入欧洲,导致欧洲物价上升,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而美洲日益落后,故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故B选项错误;

哥伦布发现美洲,不是英国人,故A选项错误;

黄金和白银流入欧洲,导致欧洲物价上升,价格革命,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故C选项错误;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故D选项错误。

20.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的生活”。

这里的“大无畏”体现了罗斯福新政面临的压力,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来看,这种压力一般不会来自:

A.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者B.企业主C.垄断资本家D.失业工人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违背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者的主张,会遭到其反对,故A不符合题意;

罗斯福新政推行工业复兴法,一定程度上触犯了企业主利益,会遭到其反对,故B不符合题意;

罗斯福新政牺牲了垄断资本家的部分利益,故C不符合题意;

罗斯福新政保障了失业工人的生活,故不会遭到其反对,故D符合题意。

21.20世纪20年代,一位苏俄作家说:

“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

”这主要体现了

A.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影响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义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作用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成果

【详解】材料“20世纪20年代……苏俄……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反映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C正确;

十月革命胜利在1917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排斥商品经济,故B错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属于斯大林时期政策,也不是利用商品经济,故D错误。

22.如图是苏联某时期的一幅宣传画。

该画意在

A.讽刺西方对苏联工业化的态度

B.展示苏联重工业建设的成就

C.抨击当时流行的修正主义思潮

D.揭示西方国家遏制苏联的阴谋

【详解】苏联从1928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西方国家认为苏联是幻想和乌托邦,但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现实却反驳了西方国家的这种说法,所以该漫画意在讽刺西方对苏联工业化的态度,故选A项;

B项说法未能体现两幅画内容的对比,故排除B项;

漫画主旨是对西方国家进行讽刺,没有体现抨击修正主义思潮,故排除C项;

西方国家对苏联的遏制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23.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多于”留欧“票数,英国不再是欧盟成员国。

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以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

对于这段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

B.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

C.欧洲联合未能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D.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

【详解】英国从欧盟的脱离,说明英国并没有从欧盟获取更大的利益,体现出欧盟发展道路面临着新的挑战,D正确;

英国并不是欧共体创始国,A错误;

欧盟并没有因为英国脱欧而一体化进程中断,B错误;

欧洲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快速发展,C错误。

【点睛】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

24.顾炎武重视廉耻,强调伦理道德,并要求外化到行动上,按照儒家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行事,不能有所僭越,更不能无所不为。

据此可知顾炎武

A.固守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为当时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辩护

C.主张经世致用的治学方法

D.对于商品经济的冲击进行反思

【详解】顾炎武主张按照儒家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行事,不能有所僭越,更不能无所不为,由此可知顾炎武是对当时商品经济冲击进行的反思,故D正确;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顾炎武固守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和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故A错误;

材料表明顾炎武主张人们应该按照儒家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行事,无法体现为当时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辩护,排除B;

经世致用即学问应有益于国事,不符合题意,排除C。

25.西周时期,士处于统治阶级的最下层。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普普通通的布衣之士可以做视王侯,成为当时社会上一个令人注目的群体。

A.动摇了诸侯统治

B.体现了社会转型

C.根源于各国争霸

D.形成了重儒传统

【详解】西周时期,士处于统治阶级的最下层,春秋战国时期,士成为当时社会上一个令人注目的群体,说明传统的分封等级制受到破坏,奴隶制走向衰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故B正确;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动摇了诸侯统治,排除A;

材料变化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错误;

材料现象与儒家思想关系不大,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普普通通的布衣之士可以做视王侯,成为当时社会上一个令人注目的群体”,联系所学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史实分析解答。

26.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条件,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故C项正确;

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故A项错误;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故B项错误;

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故D项错误。

27.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号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德先生”与“赛先生”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激发了维新思想,故B项错误;

“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号,故C项正确;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28.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三民主义

C.脱亚入欧

D.实业救国

【详解】A是权力分配,不符合所学,排除;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其指导的思想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即三民主义,故选B;

C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口号,排除;

D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民族工业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口号,排除D。

29.古希腊学者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知识与智慧,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其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天赋人权

C.美德即知识

D.生而平等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地位,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故A正确;

启蒙运动主张天赋人权,排除B;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C错误;

生而平等体现平等思想,启蒙运动强调平等,不符合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普罗塔戈拉的观点”,联系所学普罗塔戈拉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

30.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

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生命价值

【详解】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