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956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降水方案完成Word格式.docx

34.2

综合楼

14915.76

22.5

连廊(康复)

1766.24

3

未施工

1-2层架空

连廊(外科)

7058.72

地下车库

37823.43

主体已完成

中心供氧及吸引中心站

956

门卫及附属用房

50

 

3、结构形式

建筑物

±

0.000

层数

基础形式

防水板垫层底高程

康复中心

44.000

地下1层,地上8层

预制实心方桩+筏板

36.58

地下1层,地上5层

预制实心方桩

37.03

地下1层,地上13层

36.38

36.53

36.33

地下一层

独立基础+防水板

拟建建筑物情况如上表。

场地地面高程42.00m-42.2m

4、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在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自上而下由第四系全新统耕土、全新统一上更新统冲积层形成的粘性土、粉土,详述如下:

1层粉土:

黄褐色,中密,湿,摇振反应迅速,韧性低,干强度低,无光泽反应,含云母片。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2.60~5.00m,平均3.79m;

层底标高36.49~38.76m,平均37.93m;

层地埋深:

3.50~5.00m,平均4.18m。

夹1-1粉质粘土层,黄褐色,软塑,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反应,含氧化铁。

厚度:

0.50~1.40m,平均0.86m;

层底标高:

38.52~40.06m,平均39.36m层底埋深:

2,20~3.50m,平均2.79m。

2粉质黏土:

灰褐色,软塑——可塑,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反应,含氧化铁。

4.00~6.60m,平均5.52m;

层底标高31.16~32.86m,平均31.96m;

9.30~11.00m,平均10.15m。

夹2-1粉土层,浅灰色,中密—密实,湿,摇振反应迅速,韧性低,干强度低,无光泽反应,含云母片。

0.60~1.50m,平均0.91m;

35.03~36.26m,平均35.56m层底埋深:

6.00~7.00m,平均6.59m。

3粉质黏土:

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光泽反应,含灰色高岭土条纹。

2.50~4.40m,平均3.48m;

层底标高27.52~29.25m,平均28.48m;

13.00~14.40m,平均13.63m。

4粉土:

灰黄色,密实,湿,摇振反应迅速,韧性低,干强度低,无光泽反应,含云母片。

1.00~2.20m,平均1.37m;

26.44~27.70m,平均27.11m层底埋深:

14.50~15.50m,平均14.99m。

5黏土:

黄褐色,可塑,无摇振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光泽反应强,含铁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

3.80~7.10m,平均5.50m;

19.37~22.11m,平均20.55m层底埋深:

20.00~22.70m,平均21.56m。

夹5-1层粉土:

灰黄色,密实,湿,振摇反应迅速,韧性低,干强度低,无光泽反应,含云母片。

0.30~1.60m,平均1.08吗;

22.48~25.49m,平均23.87m;

层底埋深:

16.60~19.70m,平均18.24m。

各土层参数见下表:

层序

土名

Γ(kN/m³

C(kPa)

Ψ(°

K(m/d)

粉土

18.9

14.5

29

0.5

1-1

粉质黏土

18.1

25.2

12.4

0.007

2

18.2

24

12

0.006

2-1

19.1

14.3

勘察范围内,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

从钻孔内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2.60~3.30米,水位标高为38.70~39.33米,经调查区域水文资料以及附近工程经验,近三年来,该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1.0~2.0米,丰水期水位标高按照41.00米考虑。

第2章、编制依据

1、《郓城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山东建大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郓城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筑图、结构图》及相关的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洽商。

第三章、施工计划

为了确保工期,我们计划到2020年1月中旬完成结构砼浇筑,这样必须进行冬施和冬季降水这一艰巨的施工任务。

对于如此高的地下水位,如何能将地下水降至施工作业面以下,确保证施工不受影响。

我们于2019年11月2日,从烟建集团有限公司接手降水工程。

如何冬季施工的降水工作,还将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经过多次请教、咨询甲方、监理及有相关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具体保证措施如下。

1、降水人员组织机构

成立降水专项领导小组:

由现场执行项目经理李猛任组长,现场经理韩尊磊任副组长,技术负责人高军,生产经理赵勇智,,各单体栋号技术负责人及安全员任小组成员的降水领导机构。

组织机构落实,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组长负责落实资金、设备材料到位、劳动力组合、制定考核制定;

副组长负责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落实,考核成员及值班人员的工作情况,解决降水工作的实际困难;

技术负责人指导施工技术、质量。

解决有关技术质量难题,监督检查个人工作质量。

安全负责人主管冬施及降水工作安全,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安全考核责任制,安全应急预案等。

我单位正式接收降水时间:

2019年11月2日,计划完成时间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方可停止降水:

1)地下室顶板上的覆土和道路施工完毕;

2)主体结构施工至4层楼面以上;

3)场区室外排水系统能正常工作。

降水领导机构:

姓名

职位

组长

李猛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韩尊磊

执行经理

小组成员

高军

技术负责人

赵勇智

现场

田聚堂

李文超

安全负责人

张兆东

抽水值班人员

4人

电工负责人

2人

昼夜值班

维修人员

2、降水机具准备

按照降水方案和井点平面布置要所需已有主要机械材料如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潜水泵

Q10-26-1.5

26

直径38mm口径

Q10-26-7.5

直径150mm口径

直径100mm口径

4

出水胶管

φ38

φ100为630m

φ150为30m

15m/根×

井眼

直径300

62

6

配电箱

15

7

电缆线

2.5

3760

4为630m

2.5为630m

6为500m

波纹管

φ300

m

1000

3、防冻材料准备

冬季降水对集水坑及抽水泵出水管、排水沟等都要进行放结冰、防冻保护措施。

具体防冻材料计划见下表:

塑料布

800

搭暖棚用

多层胶合板

200

搭暖棚顶用8个,每个25㎡

阻燃草帘

9800

搭暖棚100㎡/个×

2层×

8个

水沟覆盖2层:

1020m×

2层

棉毡

钢管

100m/×

8个,搭暖棚用

扣件

400

电暖气

16

棚内取暖

保温岩棉

m3

出水管保温用

9

橡塑

300

10

铁丝

Kg

4、应急预案

应急措施主要是针对突然停电、机械损坏等,造成大量地下水进基础内使砼受冻,另外还要预防气温急速下降使集水坑、排水沟严重结冰造成水流不畅,其次还有预防一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所有这一些都必须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具体应急措施如下:

为了预防突然停电事故,我们计划配备一台500kw柴油发电机、一台50kw柴油发电机以及一台30kw柴油发电机,并且将三台发电机分分别安装在现场基槽岸边的室内,做好保温措施,备足燃油和蓄电池,并与施工配电柜自动联动,一旦停电备用发电机组则自动开机。

为了确保抽水用电正常使用,我们配备了电工两名,并设8人24小时值班,应付突发停电事故。

另外抽水泵、胶管、电缆等电器材料也要配备充足,以防急用。

排水沟表面覆盖2-3层草帘,集水坑处搭暖棚,出水管用岩棉包裹等防冻措施。

应急机械材料计划表:

名称

柴油发电机

500kw

30kw

抽水泵

4.5kw

500

柴油

-10#

m2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郓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雨雪稀少。

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79.7小时,全年各月以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261.9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68.3小时。

光照年平均总辐射量为122.744卡/厘米2。

年平均气温为13.5℃,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1.8℃,7月份最高,平均为27.4℃。

全县地面温度年平均为15.6℃,年平均气压为1011.0毫巴。

全年以北风为主,南风次之,历年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

平均年降水量为694.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1.4天,7月最多,1月最少。

全年降雪初日最早在11月8日,最晚在1月15日,年平均降雪日数为7.1天,最大积雪深度150毫米。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蒸发量年平均为1860.4毫米,6月份最大,为330.0毫米,1月份仅50.2毫米。

我们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制定技术措施如下。

1、降水井及排水沟布设

1.1、降水时间:

从2019年11月2日开始(我们接手日期算起)

终止时间:

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方可停止降水:

2)主体结构施工至4层楼面以上。

1.2、降水保温防冻时间:

2019年11月15日-2020年3月15日

1.3、降水效果:

必须保证将地下水位将至垫层作业面以下20-30cm

1.4、基坑坡顶及坑内设置降水井,井深17米,共62个。

坡顶降水井间距约15米,基坑内降水井间距约25米。

在坡顶及基坑内部设置水位观测井,井深10米。

基坑外20米临时硬化路面两侧每50米各设置2mX2mX2m集水沉淀坑,排水主管连接集水沉淀坑,排水主管坡度1‰,各降水井出水至集水沉淀坑,场地东南角设置2处5mX5mX2m总集水沉淀池,排水管为有φ300波纹管埋入土中,出水经排水主管汇入总集水池后使用水泵通过过路涵洞排入迎宾大道南原有生产沟渠。

详见附件五排水管线布置图。

2、集水坑及排水沟做法

2.1降水施工

坡顶及坑内设置降水井,井深17米,坡顶降水井间距15米,基坑内降水井间距25米,基坑内部降水井成孔避开墙体,结构柱等结构,避免对结构施工的影响。

在坡顶及基坑内部设置水位观测井,井深10米,降水井合计124口(出水管直径3.2cm9个,其余为3.8cm),观测井10口,降水井及观测井位置见附图三。

降水井成孔直径为700mm,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滤水管,滤水管内径400mm。

管井反滤层厚度不小于100mm,反滤层采用中粗砂。

降水井下管填料后,进行洗井,洗井直至过滤器及滤料滤水畅通,并抽水检验井的滤水效果,降水含沙量体积比控制在万分之1.5以内。

观测井成孔直径为150mm,内置直径75PVC管,管壁沿径向四等分开Φ8mm孔,纵距80mm,外包2层60目尼龙丝网作为边滤层,过滤管长度不小于含水层度的1/2,PVC管外侧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

开挖过程中通过明排措施辅助排水,在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地下水位较高时设置排水沟,槽内在基坑底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排水坡度0.3%,坑底设置排水沟,沿排水沟设置集水井,井深不小于1.0米。

坑中集水及时将水灌入基坑。

主排水管采用Φ300波纹管,按1‰坡度沿基坑外20米设置,各降水井出水至集水坑,经排水主管汇入集水池后通过排水口流入涵洞排入原有市政沟渠。

集水井位置选取基础图纸中原有集水井及基坑外围就近地势低洼处留置,集水井四周设置盲沟,盲沟内水流流入最近集水井,

盲沟做法示意图

基坑正式开挖前开始降水,降水期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以满足基础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需要,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方可停止降水:

1)地下室顶板上的覆土和道路施工完毕;

2)主体结构施工至四层楼面以上;

3)场区室外排水能正常工作。

降水期间项目部配置备用电源,以防因停电导致基坑积水。

降水自始至终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降水效果。

降水施工期间采用300kw柴油发电机做备用电源,保证基坑降水不间断。

场地东北角老河沟处为淤泥质软土,排水采用二次提升排水,河沟内设置2*2*2m沉淀池,周围降水井水排入沉淀池内,沉淀池内设1台3kw大水泵二次提升水至东侧排水管线内降水

2.2降水工程验收

降水工程施工质量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进行验收,管井等还宜按《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等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验收,降水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井的施工记录是否齐全;

所用材料的规格、型号是否和设计要求一致;

(2)井的深度、井径是否和设计一致;

管井沉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各个井点的水泵和井点管与排水总管已安装调试完毕;

排水管道满足排水量的要求;

(3)井的出水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点井降水井的平面位置和数量是否和设计一致,如有变更是否经设计及有关人员确认;

(5)对降水运行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已完成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各种施工记录是否齐全、完整、准确,所有资料是否有相关人员签字;

(6)供电线路和电箱的布设满足降水要求,备用电源已准备完毕,已配备符合要求的备用水泵和有关设备及材料;

(7)在基坑中心、最远边侧、井间分水岭处和基坑底任意部位,实际降水深度应等于或深于设计预测的降水深度,并应稳定24h;

(8)降水成井施工验收后,在基坑开挖前应进行生产性抽水试验,检验基坑出水量和水位降深是否满足基坑开挖和设计要求。

(9)集水眀排工程应检查排水沟的断面、坡度以及集水坑(井)数量等。

降水井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如下: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

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井点(管)垂直度

%

插管时目测

井管(点)间距

(与设计相比)

≤150

用钢尺量

井(管)插入深度

mm

≤200

水准仪

过滤砂砾填料灌

≤5

检查回填料用量

2.3降水注意事项

(1)底板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基底的稳定,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不能破坏,堵死管井井点应设专人对降水井井位进行控制,井口加盖,设置护栏并做好警示标记。

(2)井点降水时应减缓降水速度,均匀出水,勿使土粒带出。

降水时要随时注意抽出的地下水是否有浑浊现象。

抽出的水中带走细颗粒不但会增加周围地面的沉降,而且还会使井管堵塞,井点失效。

选用合2层60目尼龙丝网做滤网,回填砂选用中粗砂。

(3)井点降水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和反复抽水,以减小在降水期间引起的地面沉降量.

2.4管井封堵

筏板钢筋铺设前应对管井进行封堵,筏板分区域浇筑,管井封堵随筏板浇筑进度进行封堵,降水井位于基础以外时,采用粘土填充封堵;

降水井位于基础范围,施工垫层前,降水井内采用C20素混凝土回填,混凝土一次回填至垫层底。

第五章、降水应急预案

1)设置基坑降排水管理小组,设专人管理降排水工作。

平时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对淤井、塌井进行洗井和补井,保证降排水连续进行。

2)夜晚安排专人对基坑进行巡视,发现集水坑积水等情况及时排出,防止大量水渗入基坑。

1)做好基坑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每天通过网络、电话等收集天气预报信息,注意天气变化。

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如有较大降水情况及时准备现场明排设施,并将基坑内积水用潜水泵及时排出。

雨后及时对监测点进行观测,密切关注观测降雨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2)现场具备条件后,及时进行周边道路、排水沟施工、道路与基坑间硬化,防止雨期雨水渗入基坑从而影响基坑稳定。

3)为预防临时停电造成降水中断从而影响基坑安全,现场专门为降排水配备1台发电机组。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冬施前加强对参与降水人员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操作责任制,管理人员要对操作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检查制度。

对工作不认真、玩忽职守造成事故的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场要有消防救火设备,特别是槽底生火暖棚内、发电机房等易燃,安全隐患处要配备灭火器,消防用水及消防沙等灭火器材,进入冬期降水安全重点防范部位。

1.1、基槽内暖棚如生炉子保温值班人员必须两人,每次换煤前必须先通风后进入,一人在外监护,防止煤气中毒。

1.2、发电机房、配电器柜等火灾易发地方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

1.3、上下基坑注意跌倒、防滑,冬季防冻伤。

1.4、操作机械、电器及维修必须由专人负责,电器维修必须由专业电工操作,必须有人监护,防触电等。

总之冬季施工要做好:

防火、防毒、防触电、防跌、防冻伤等安全防护工作,以确保冬期施工安全。

第七章、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措施

(一)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与目标

本工程位于郓城县,为了不扰民和保证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本公司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规范,杜绝野蛮施工。

1、环境管理目标

⑴噪声控制

基础施工昼间75分贝,夜间55分贝;

结构施工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装修施工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⑵废水排放

达到郓城县排放标准。

⑶扬尘控制

施工现场扬尘源处目测扬尘高度不超过0.5m。

2、工作制度

⑴每月召开两次“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文明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⑵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每月组织两次由各专业施

工单位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专业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3、重点控制

为保证工程工期间外形象的一致及和谐,本公司将重点控制现场场容布置、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废弃物管理、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环保节能型材料设备的选用以及垃圾清运等内容。

(二)环境管理体系

1、在项目经理部建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本工程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现场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下设3~5人左右的场容清洁组,每天负责施工现场内及场地周边的清理、保洁、洒水降尘等工作。

(三)施工现场场容布置及形象管理

1、现场围墙、大门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大门两边设置企业标识和宣传标志标语。

2、现场标牌

在大门两边设置工程概况及管理人员名单和监督电话标牌,标牌写明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层数、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经理及联系电话、开竣工日期等内容,标牌面积不小于0.7×

0.5m,字体为仿宋体,标牌底边距离地面不低于1.2m,标牌字迹书写规范、美观、并保持整洁完好。

在大门两边设立达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六牌一图”,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工程概况、安全生产、消防保卫、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现场设立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

指示牌、警告牌、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等。

3、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按照布局紧凑、规范周密、管理方便和安全可靠的原则布置,同时符合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卫生和文明施工等有关规定。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安排施工现场明确划分施工区、办公区,各区设标志牌,明确各区负责人。

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绿化,摆放盆花,保持清洁有序,绿色环保。

为美化环境,工地周边及进出口无垃圾、无污水,做到安全、整洁、畅通,主要出入口和围墙边进行绿化和摆放盆花。

工地内无乱搭乱接。

保持干净整洁。

4、材料堆码

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均按照总平面布局统一布置,分类码放整齐,堆码时材料分品种、规格等挂牌标志清楚,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易燃易爆类物品分类存放。

材料的存放场地平整夯实,排水畅通。

5、机械设备管理

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音、废油和废弃物泄漏造成污染,杜绝重大安全隐患的存在。

6、施工时遇地下管网及文物的处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