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20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工作经验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对于本专业内涉及到的所有系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根据其专业特点的不同也应有所区别对待。

譬如像消防水、消防风系统,主要是消防安全功能性的保障,在设计院完成详细图纸设计前,方案设计都应是已通过相关消防部门审批的,只要是比较常规的系统设计,通常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另外,譬如给排水专业中的给水系统,技术含量相对不是很高,且如后期出现改动,其机动灵活性强,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比较小。

类似的专业系统,在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不必要投入太大精力。

个人认为常规项目中比较需要关注的重点是空调系统和排水系统。

对于空调系统而言,基于其技术原理较为复杂和多样,影响面广、投资比重大等特点,其所处地位因而非常重要,几乎在每个项目中都是最应值得关注的。

如果把整个空调系统比作一个人的话,冷热源可比喻作心脏。

现如今,低碳、节能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根据建设项目的形态类别(办公、住宅、商业、酒店等)及当地条件,合理选择冷热源的组合是首要关注的。

通常的冷热源选择有冷水机组+燃气锅炉、冷水机组+市政热力、空气源热泵、地源(水源)热泵、直燃机、冷热电三联产、冰蓄冷等等。

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适用条件,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这里就不详述了。

另外,就是末端空调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根据不同建筑形态可采用的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变风量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VRV多联体空调等系统形式,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后确定。

再次,就是针对所确定下来的各系统形式,其所完成图纸设计是否合理,譬如空调水是采用一次泵系统还是二次泵系统;

管路系统是采用几管制(两管、三管、四管)更合理;

空调区域是否需要分内外区;

以及如何确保系统运行的水力系统平衡等等问题,都是需要重点把控的。

此外,图纸设计是否完整,系统图、平面图、大样图是否有缺漏等也不容忽视;

是否有错误或含混不清的情况;

以及设备、附件等产品档次选择与建筑品质的契合性等等,这些问题所包含的技术内容比较繁杂,都需要重点花精力仔细审查。

对于排水系统,特别是重力排水系统而言(包括空调冷凝水系统),虽然其系统形式本身并不复杂,但由于其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管路堵塞、漏水、返臭气,噪声等问题,且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对其他专业的影响也较大,故该系统的设计需要重点注的。

譬如在类似商业、酒店类的项目中,各层排水点的分布往往比较没有规律,对于楼板下安装的排水管道系统,其具有须依靠重力排出,必须保证一定坡度的特点,在与其他管线交叉安装的过程中,其无法上下翻弯,且管径较粗,通常情况下还不能穿梁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使得其对于吊顶高度的影响就非常明显。

吊顶的高度通常都是建设方十分重视的一项指标,而且一旦在建设过程中,建筑布局有所调整,排水系统做相应改变的局限性往往也比较大。

虽然目前已较多被采用的同层排水系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也存在需降板或提高垫层高度、坡度不易保证、易堵塞、维修和改造困难等弊端。

故而,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如何与其他专业很好的协调沟通,合理布置管线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2、关注细节的落实

一个工程项目完成后,绝大多数使用者是不大会关注是否高效、节能等隐性利好因素的,对于机电专业而言,评价成败的关键往往就在于实际使用效果上,这符合情理,也无可厚非。

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如果考虑的不周全,处理得不好,会对项目的口碑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而从设计源头就考虑到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会对后续的施工安装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简要总结一些在工程设计中值得注意的细节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卫生间地漏返臭气的问题

该问题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地漏本身的水封由于间隔了一段时间未使用而被破坏所造成。

推荐的解决的办法是,地漏可采用无水封型,而在楼板下增设一个S型返水弯,因其存水量较大,水封维持时间长,因而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返臭气的问题。

对于空调机房等不常用房间的地漏,也可以选用质量较好,设计合理的密闭地漏代替常用地漏。

2)空调冷凝水排放的问题

在很多项目设计中,风机盘管冷凝水的排放通常会引致公共卫生间内的地漏上方。

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冷凝水量较大,而导致地漏周围较大面积被滴溅的冷凝水污染的状况。

位于项目品质要求高一些的项目,这显然不尽合理。

一种处理方法是集中收集排放至废水系统中,这种做法需要注意的是不得与废水系统直接相连而带来返臭气的现象,应该间接排放至地漏或拖布池内。

另外,一些公共建筑,如周边有可利用的空调机房,将冷凝水就近引致空调机房地漏上方也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

3)卫生间保证负压及吊顶上下风压平衡的问题

在一些公共建筑中,例如商业或办公项目,与卫生间临近的走道的空调系统应注意回风口的位置不要与卫生间距离过近,否则回风口附近的负压会破坏卫生间的负压环境,而将卫生间的味道反抽出来从而影响走道空气品质。

此外,时而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当一打开卫生间的门时,往往因为吊顶上下空间风压的突变而造成吊顶板材被风压推动而产生异响的情况,其解决办法是在卫生间吊顶内与室外走道的隔墙上增加联通的平衡管,能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发生,从而利于建筑品质的保证。

4)住宅项目厨卫间倒风现象

很多住宅项目容易出现的厨卫间倒风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解决办法是一方面要注意竖向风道需保证有足够的负压,譬如必要时在屋顶加设排风机。

另外为减少风阻,必要时,土建风道可改为镀锌钢板风道(此做法也有一定弊端,卫生间排出的臭气会对镀锌钢板造成腐蚀);

或土建风道结构形式采用诱导性设计等等。

另一方面是一定要在室内与竖向风道连接处设置止回阀,以避免当负压不能保证时出现的倒灌现象。

5)浴缸下积水的现象

很多酒店或高档住宅中安装的浴缸在使用初期往往没有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生浴缸下面由于浴缸周边的渗漏产生积水的现象,时间长了会导致发霉而影响室内空气品质。

该问题的解决除了精装时尽量确保周边严密性以外,可以在浴缸下面的排水做法时考虑地面放坡,加做一层防水,将渗漏下来的水从排水管与浴缸排水管间的缝隙中流下去的方法,因下层排水管设有返水弯,故不用担心返气的问题。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将底部积水集中用管道引出,集中间接排放的方式。

6)空调送回风短路的问题

很多空调设计中会忽略的问题之一是送回风口距离过近而导致的短路现象,使得送风未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就被回风口排出的现象发生,而从无法保证空调效果,这一点在审图中应予以重视。

7)风机盘管控制面板的不合理设置

在一些开敞式的办公或餐饮建筑中,在精装时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为了保证美观和操作方便,往往将很多单独房间的风机盘管控制面板放在公共区域集中设置,从而导致温控装置内的温度传感器由于未直接设置在被控制空调房间内,而不能真实反映空调房间的温度。

经常是造成控制面板区域的温度设置很低或很热了,实际需要控制温度的房间仍然很热或很冷,达不到要求。

正确的做法是控温装置不宜集中设置,单独设置于被控制房间,或者如果采用集中控制,温度传感器应单独设置在空调房间内正确反映房间温度。

8)热量表选型应注意的问题

在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上常用的热量表,无论是机械式还是超声波式,在设计选型过程中存在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其选型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和安装中往往只根据其连接管道的直径进行选用。

而实际上热量表的选型是需要根据流经该管段的水流量进行判断的,正确的选型往往比管路管径要小一至两号,而热量表大小管径间的价格差异是很大的。

所以在设计图纸中,应该明确流量及选型,以确保准确无误。

9)公共餐饮商铺的机电预留条件

公共餐饮商铺的机电预留条件,对于设计院而言,往往是依据建设方商业部门的规划要求进行设计,但商业部门人员对工程技术一般不够专业,很难提出具体的要求,设计院也只能按照通常标准进行设计。

其结果是往往与商铺餐饮租户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出入。

不同餐饮类型的机电条件多少都有所不同,根据我从事与多个餐饮租户的实际工程条件的商讨,总结有几项通用的问题是需要在设计中注意的。

一是关于空调负荷的预留,一般餐饮商铺的负荷要求通常在350w/m2以上,而设计院的设计往往负荷偏低;

二是很多商户会提出在厨房区及就餐区补充增加分体空调,尤其类似火锅类的商铺,高峰期负荷需求较大,这就需要考虑为其提供放置室外机的位置。

同时,很多商户会有冷库的需求,同样会需要提供冷库的室外散热设备放置空间。

三是,设计院通常会按照惯例对厨房通风空调分以下几个系统进行设计:

空调补风系统(岗位送风)、自然补风系统、全面排风兼事故排风系统、排油烟系统。

此系统设计较为适合酒店餐饮等较高档餐饮厨房的设计,而对于一些品牌快餐店来讲,往往他们不需要如此详细的系统划分。

他们往往只需要排油烟系统和补新风系统就足够了。

所以对于类似的商业类建筑,值得考虑相对简单的通风系统设计。

10)关于噪声的控制

噪声的控制对一个项目建成后的品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评价因素之一。

对于机电专业来讲,首要的是系统及材料、设备的合理设计选型。

其次是对确定后的噪声源进行消声和隔振。

以排水管道为例,前些年在住宅项目中经常使用的UPVC管材,噪声问题一直是其最大的使用问题,尽管有螺旋消音型、双层内嵌入保温隔声材料的类型的出现,都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个人认为,对于对品质要求高些的建筑,排水管道尽量选用柔性机制排水铸铁管,其隔声效果相对是最好的。

针对一些设备,比如风机盘管的选型,由于其一般置于室内吊顶内,过大的选型往往很难处理噪音的问题,一般不宜大于10号机组。

再有针对风管系统的消声,需要合理选择风管截面积尺寸,使得风速在合理范围内,另外适当设置消声弯头、消声器也是消除噪声的必要措施。

对于设备隔振的处理也是需要控制的重要环节。

例如吊装的风机、空调机组、风机盘管,落地安装的水泵、冷水机组等设备,设计图纸一般仅在说明中简单提及隔振做法。

个人认为,安装单位通常对此方面容易忽视,技术力量也很难保证。

对于一些可能产生较大噪声影响的设备隔振,在设计中最好能有针对的提出具体做法,对于减震器、减震垫的选用原则,譬如固有频率与扰动频率的关系说明等,做出相对详尽的说明,以便于更好在施工安装中起到指导作用。

二、谈谈关于在工作中如何与各相关方建立良好沟通协作的一点体会

个人认为,能否建立良好的内部团队合作与顺畅的外部沟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就公司管理层面上而言,主要是指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内、对外在制度、政策等方面所营造出的大环境状况。

另一方面是就个人层面上而言,主要是指个人的技术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工作能力。

相信大多数人都能认同,前者是基础,是前提。

公司在对内部各部门之间、外部各合作单位之间所建立起的合理制度和流程,以及在重大问题上的正确决策,对于执行层职员的工作来讲,无疑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公司管理的层面上,我无资格多谈论,这里只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谈点个人的体会。

个人以往的工作关系,对内主要合作部门是合约部,对外除了设计院、施工单位以外还有就是各专业所聘请的专业顾问公司,比如机电顾问、噪声顾问、精装顾问、厨房顾问等等。

由于在工作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甲方工程师往往很容易产生傲慢甚而无礼的心态,从而对人、对事难以做到平等对待(对此我个人也没完全做好)。

目前存在于很多人心中对于工作关系处理的理解,或者干脆说真实的现状是,与各相关单位之间不是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而是相互利用、相互推卸的关系。

这种态度的产生除了上面提到的位置不同的因素外,还有就是源于要做到所谓“天经地义”的“自我保护”。

个人对于这种看法不能认同,以牺牲别人的利益来保护自己,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伤害他人的同时,也更大地伤害到了自己。

我们中国人重视“和”这个字,讲究“情、理、法”。

实践当中相信大家都能认同,良好的沟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难题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便可以迎刃而解。

相反,相互猜忌、相互拆台却可以使很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从而对问题的处理造成巨大的阻碍,这一点我在工作中有着很深的体会。

这种现象都是源于我们会把“情”字摆在三者的最前面,之后才是“理”,才是“法”。

工作中无论你处于何种位置,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大家相互帮助才能完成的,某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是可以通融的。

如果一味讲求规矩,不顾人情世故的一面,则反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这就反应出合作中首先要讲求个“感情、交情、友情”,之后才谈及“道理、公理”,如果都出现了问题,最后才涉及到“法律、法规”。

“情”、“理”、“法”自然都很重要,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做到既讲求原则性,又能灵活多变,这些尺度的把握是需要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仔细斟酌的。

其最终是要达到大家的互惠互利,所谓“共赢”的目的。

“理”与“法”是大家普遍都明了的,因而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个首要的“情”字建立好。

个人认为,“态度”是最关键的因素,一个良好的合作态度需要“多一份谦逊、少一分傲慢;

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少一分苛求和猜忌”,真诚与平等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我们往往容易恣意而为,忽略这些方面。

归根结底地讲,如何做好“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是建立良好沟通协作最根本的基石。

三、在工作中实际解决问题的案例

由于该项目在进行整体设计改造期间,各工程主体基本已经按照早先的结构图纸施工完毕,因而给后期的设计及施工均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难度。

以下简单列举介绍几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

1、酒店裙房SPA、CLUB等房间排水问题的解决。

在酒店项目改造设计过程中,位于裙房四层的若干SPA房间及一间休闲俱乐部内的卫生间均需要给排水设施。

然而,由于其房间的正下方是餐厅厨房及宴会厅,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厨房上方是不允许设置卫生间的,排水管道更是不能穿越上方空间。

通常的解决办法是设置设备夹层(加做防水)用于敷设排水管道,而本项目采用此种做法存在诸多问题,譬如设夹层将导致下方厨房高度不能满足要求、维修空间不足以及夹层内防水难以施工等等。

如果采用地面上同层排水,由于用水设备分布面积大,且不集中,将使得垫层厚度超过250mm,而这在建筑美观和使用上是不能接受的。

这些客观条件都给改造设计带了很大难度。

经过综合比较分析,权衡利弊,最终还是找到了解决办法,就是各个房间卫生间都尽量调整至靠近柱子的区域,化整为零,分别排放。

用水器具的排水均采用后出水的方式,卫生间内加设一道敷设管道用的夹墙。

这样卫生洁具的排水可以在本层解决,又不增加地面高度,各排水立管紧贴临近的柱子下去,然后由建筑专业在装修过程中对管道和柱子连同包敷。

此种做法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也存在对排水立管的包敷会对下面各层产生影响的问题。

另外,地漏仍是个不容易处理的问题,只能尽量靠近立管并采用侧出水型,使得其对地面高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2、公寓采暖系统问题的解决

在该项目中有两栋高层住宅项目,其供暖方式采用了普通的散热器采暖系统,改造图纸设计采用了双管同程式系统。

出于美观实用的考虑,双管系统管道需采用地面敷设暗装的方式,管材选用了采暖PE-RT管,供回水温度为80-55°

实际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早先图纸设计中由于没有散热器采暖系统,结构荷载是按照垫层的厚度只有70mm设计的,没有考虑有管道敷设高度。

而改造采暖系统设计中最大管径却达到了DN40,尽管通过重新核算可以缩小至DN32,但其对应的PE-RT管的外径尺寸仍然过大,无法满足实际敷设于垫层内的要求,只得对图纸进行重新修改。

经过综合比较,最终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了带分集水器的章鱼式管道布置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使敷设于垫层内的管道管径降低到了DN20以下,只是需要考虑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因改变系统而多出来的分集水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

3、商业项目冷源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改变。

在对该项目的改造设计中,设计院对于冷源系统的设计采用了相对比较新的技术“冷源侧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改变流经冷水机组即冷源侧冷冻水的流量而相应变频调整一次泵的输出功率而达到节省运行费用的目的。

往常的一次泵定流量系统,其对应的冷水机组大多是不可变流量的,由于其运行管理简单、成熟实用,已经运用了很多年。

但随着近年来低碳、节能呼声的不断提高,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一次泵冷源侧的水泵节能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此超过15万平米的商业项目而言,设计院设计采用此新技术应该是合乎道理的。

但通过对该技术应用的进一步了解,却发现了一些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一是采用该技术,成熟的冷水机组品牌目前相对很有限,可以讲只是个别品牌能达到要求,这点对于建设方的招标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不能货比三家,对于很多公司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更主要的问题是,该技术的应用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弱电系统的控制要求很复杂,要求后期的物业运行管理必须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才行,否则投资了不少却无法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现状是,懂弱电控制的技术人员不够熟悉空调技术,懂得空调技术原理的人员对弱电控制又不够精通。

这些问题,我想是目前制约这项技术推广的最大瓶颈。

根据以上了解到得实际情况,综合比较利弊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对这项技术的应用。

以上是我在参与改造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简要案例,因改造量大,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罗列。

在这个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过程中,个人最大的感受是,技术经验水平固然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我想它不是最重要的。

问题的解决往往并非依靠先进的技术,其先决条件仍旧是“态度”,是否有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包括过去的我在内的许多人,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很容易轻言放弃,“那就没办法了”“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类似的话往往很轻易的说出,不愿意深入思考便轻易下结论。

实际上,只要有一个全心全力负责任的态度,一种不轻言放弃的严谨精神,很多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努力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

四、针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1、对于既要节省投资成本又要保证定位品质之矛盾的思考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方都会十分关注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相互矛盾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项目所定位品质的基础上合理节省投资成本。

当然这里涉及的因素很多,这里仅从工程技术角度出发,总结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a、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对于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而言,图纸设计是根本,其对于投资的影响也最大。

要满足同样的使用需求,系统设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其科技的进步带来新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如何选择和判断就显得很重要。

以空调水系统为例,是选择“两管制”“三管制”还是“四管制”,其投资成本相差不小,需要根据项目的档次,实际使用的需要,权衡利弊后去判断;

再比如,对于四管制空调水系统而言,一般情况下,在空调机房内则可以切换为两管制后与设备连接(配两管制空调机组,冬夏季通用),这样则可以节省下一套冷热水系统上需要配置的阀门及附件。

然而有些情况下却是不能省的,譬如说空调水系统中冷冻水系统循环泵与热水系统循环泵便不宜在不同季节切换后合用,因为其冬夏季循环水量的差别较大,同样规格型号的水泵难以满足两种工况下的需求,早先的工程中曾经有过类似的设计,给实际运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合理的系统设计应该首先是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再进行优化,节省不必要的投资。

b、品牌的选择应区别对待

在材料设备品牌档次的定位上,建设方往往会大体确定品牌档次的方向以符合项目档次的需求,譬如国产、合资或是进口的规定。

这种定位的规定是必然要有的,但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一概而论。

目前针对科技含量较高的一些设备材料,大体的趋势仍然是国外的进口设备,或至少是合资品牌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价格自然较高。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原来曾是国外品牌专利的设备产品,现如今国内的水平也可以与之相当,然而在价格上,国产品牌的优势就相当明显。

针对这种现状,品牌的选择就应该有所区别对待,有些地方可以节省、有些地方就不能省,才能有效的控制质量。

譬如空调系统中的冷水机组主机,由于其处在可类比于“心脏”的重要性及技术含量较高,我们国内绝大部分项目还是会选择那几个成熟的合资品牌。

再比如空调水系统中的保证系统水力平衡的动态压差电动平衡阀,由于其控制原理比较精密,技术水平要求高,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合资以上品牌,甚至原装进口的产品,质量才能比较有保障。

类似的情况在投资上是不能省的。

然而像水泵、风机、闸阀、蝶阀等国内技术已经很成熟的产品,均可以根据其使用位置的重要性、使用频率等现状,部分或全部的选用国内品牌,以节省投资。

c、尽量减少设计方案的变更。

设计方案的变更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些是由于考虑不周造成,一些是主管领导的喜好不同所致,也有一些是施工阶段和设计时期的市场状况发生改变造成的等等。

总之,要尽可能做到严谨,综合可虑多种因素完成图纸设计,减少或避免修改。

尤其是避免已经开始施工的部分再重新进行修改设计。

这些不必要的因设计方案调整而造成的投资浪费,在很多项目中所占比例都是不小的。

多次的修改对于后续的工程施工管理也非常不利,如果工期再拖得比较常,就很容易混淆不清,导致诸多安装错误的发生。

这些对于节省投资都是很重要的。

2、对于既要满足设计进度又要保证图纸质量之矛盾的思考

我们大家都清楚,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方而言,时间就是效益,因而对于设计院在图纸设计进度上的约定通常都很紧张。

但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图纸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要求必须很严谨,这里面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图纸设计的质量。

而图纸质量如果不理想,对于后续的所有相关工作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既要满足设计进度又要保证图纸质量的矛盾。

通常情况下,这个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如何找到一个合理的时间平衡点,使得进度得到控制的同时又能保证图纸设计的质量,这是很值得深入分析思考的问题。

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利弊,不断摸索,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当中值得一提的一点体会是,即便时间再紧张,还是很有必要要求设计院在出图前先提交建设方审阅的,因为很多甲方对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在落实在图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