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268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省一等奖教案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教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文档格式.docx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调查:

展示不同海岸的景观图,观察他们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

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

阅读景观图和课本填写表格

海岸

①投影展示不同海岸的景观图。

②展示导学问题:

不同海岸的特点与利用?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景观图

②学生读图,作出回答。

培养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内容解析]

1.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的区别

海岸类型

组成

特 点

利用

基岩海岸

岩石

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线曲折,多海蚀地貌

建设港口、旅游开发

砂质海岸

砾石、

沙子

多沙堤、沙坝、沙丘,海滩宽阔平坦

海滨浴场

淤泥质海岸

淤泥

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

滩涂养殖

2.生物海岸

分布

作用

红树林海岸

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

红树林和泥沼

抵御风浪,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湿地

珊瑚礁海岸

热带浅海

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

抵御海浪,保护海岸

探究活动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海岸带及其利用。

海岸带开发

①投影海岸带开发利用一些景观图图。

不同海岸带的开发及利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

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3所示的比较表(表3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构本课的重点知识,并培养协作能力。

案例分析1:

多媒体展示上海港的位置和码头、经济腹地图片以及数据资料,思考:

上海港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建港的有利条件如何?

与上海相连的铁路有哪些?

上海的周边地区以及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对上海港发展所起的作用。

上海市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如何?

上海港建设中会遇到哪些不利条件?

水域条件

航行条件

停泊条件

陆域条件

筑港条件

依托城市

腹地条件

港口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良好的水域:

水深、水面宽阔、风浪小),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良好的陆域:

地形平坦开阔);

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

以城市为依托。

自然因素决定点的位置;

经济腹地影响点的兴衰;

城市促进点的发展。

案例分析2:

多媒体播放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海滨风光短片、海南岛的景色,思考:

海洋旅游的优势何在?

我国发展海洋旅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海南岛发展海洋旅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位置或区位

特点或

用途或功能

应注意的问题

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

亦海亦陆

开辟盐田、围海造地、水产养殖、填筑滩涂、海洋旅游

围垦农田导致土壤盐渍化;

围造盐田、虾池诱发海水入侵;

河口围堵引起洪水泛滥等

港口建设

广阔的经济腹地、便利的交通运输;

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

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

与依托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水域和陆域

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

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集运条件

探究活动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的影响。

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的影响

①多媒体展示:

根据世界各地的验潮站资料,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15~0.18米,上升速率为1.0~2.0毫米/年;

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气温和海平面的变化图。

海平面上升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

自主发言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

这部分内容和必修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人类活动的影响关联度很好,而且只是的难度不大,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点拨,建构本课的重点知识,并培养协作能力。

第三部分:

课堂总结设计

课堂总结

①设问:

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

海岸带的类型与开发利用的方式。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1.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解题指导:

考察考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

参考答案:

(1)西岸:

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

东岸:

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海岸线平直。

(2)港口建设多优良港湾;

滩涂养殖滩涂面积较大;

滨海旅游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

滩涂晒盐气温高、晴天多;

海岸带综合开发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北滨黄海地带有贝壳砂堤存在,

当地居民称为“地骨”。

由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

死亡后在海岸线相对稳定时形成的。

其地势高亢,

海拔3-5米,蜿蜒起伏。

其中以西冈规模最大,

北起云梯关、阜宁羊寨,经龙冈、大冈延伸至

东台境内,甚至向南延至长江南岸。

材料二:

右图苏北西冈贝壳沙堤示意图

(1)下列地质作用与贝壳沙堤的形成有关的是

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C.风力堆积D流水侵蚀

(2)简述图中集镇分布特点,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3)贝壳砂堤是当时海平面(填上升或下降)的象征,简述全球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的危害及对策?

2.参考答案:

(1)B(2分)

(2)沿贝壳沙堤分布(1分)贝壳堤地势较两侧高,受洪水威胁小(2分)(3)下降(1分)危害:

淹没低地;

侵蚀海岸;

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

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加剧。

(共2分,写出二点即可)对策:

加固和提高海岸防护堤坝的设计标准;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

避其锋芒而后撤,放弃现有沿海地区。

(共2分,写出二点即可)

【重点图像】

1、认识主要的海岸类型

基岩海岸砂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红树林)

2、海平面上升的危害

【拓展知识】

海岸卫士——红树林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属常绿阔叶林。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

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呼吸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

另外,它还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

红树林中的树种以红树科为主,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

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和大戟科的海漆等。

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港澳台的沿海滩涂。

浙江省南部沿海也有人工栽培的红树林,纬度位置最北的一片红树林在温州乐清。

广东、广西、海南位列中国拥有红树林数量的前三名,共21389公顷,占了中国红树林面积的94.4%。

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北部湾和海南东海岸,是中国红树林最集中分布的区域,占中国红树林总面积的81%。

目前,我国的红树林中,93%为天然起源的红树林,7%为人工林。

一、生态功能

红树林能经受大风大浪等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气候,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净化海水、促淤造陆和和调节气候等功能,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和海水淡化器”的美誉。

在抗风消浪方面,大面积的红树林,能让海啸、大浪、台风的能量减少70%左右,对保护海岸线和沿海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红树林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

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

高大茂密的枝体宛如一道道天然屏障,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实验表明,50米宽的红树林带,可使1米高的波浪减至0.3米以下;

红树林对潮水流动的阻碍,使林内水流速度仅为潮水沟流速的1/10;

面对海风和巨浪,红树林能够以柔克刚,成为海堤和城市的“保护神”。

据调查,出现海啸时,凡是有红树林的地方,建筑物几乎没有遭到大的破坏,人员也很少伤亡。

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

此外,红树林又厚又硬的叶子能减少水分蒸发,叶片上还有许多排盐腺,以排除海水中的盐分。

在降解污染、净化海水方面,主要包括促进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利用其丰富的底栖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和降解,以及其植株和底泥对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富集和吸收,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

在促淤造陆方面,红树林在海滩上形成了一道绿篱,对水流具有滞缓作用,促进了淤泥的沉积,而密集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积作用。

随着红树群落向外缘发展,陆地面积也逐渐扩大;

在大气环境方面,红树林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改善滨海地区小气候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红树林是鸟类的天堂,红树林树种是招鸟树种,由其创造的湿地生存环境是留鸟及候鸟的优良繁殖和栖息场所,在我国红树林中生活的鸟类共20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22种。

【教学反思】略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

第一节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化及海洋能开发

●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观看介绍海洋的影像资料或参观海洋科普场馆,以“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

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现状。

但从知识本身来看,内容抽象繁杂,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独立学生为主,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另外,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直观现象诠释抽象问题,使繁杂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开发海洋的前景。

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从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两个方面讲述了相关的利用原理、现状和开发前景;

海水化学资源重点学习我国盐场分布及原因分析。

海洋能的特点和开发前景,介绍各种海洋能的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的介绍,重点理解潮汐能、波浪能及海水温差能的开发利用,并强调了海洋能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1.结合有关资料,说出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结合有关资料,说出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的特点,展望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前景。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了解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本课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

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水资源与海底矿产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前先整理好学生搜集的材料,组织好课堂5分钟展示活动。

用事实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教师提出怎么办?

向海洋进军。

读课本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的方式。

海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导学问题:

从生产、生活两方面是如何直接利用海水的?

沿海地区的居民哪些方面可以利用海水代替淡水?

推断耗水量大的工业中哪些环节可以用海水替代?

②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课本,思考导学问题。

②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这里是本课了解内容,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与问题导学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对抽象内容有直观印象,简化问题。

随着地球人口的急遽增加,水荒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以大量使用海水成为未来解决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

海水的水资源化利用包括从海水中提取淡水,用海水代替淡水和海水养殖、海水农业等,即通常所讲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综合利用等。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是从海水中析出各种化学元素,从而达到获取淡水的目的,如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

二是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如蒸馏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等。

蒸馏淡化技术又分为低温多效、多级闪蒸和压汽蒸馏三种。

目前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也较适于产业化的技术。

 

海水直接利用,主要是以海水直接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节约淡水资源。

包括海水冷却、海水冲厕等。

据统计,城市用水中约80%是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中约80%是工业冷却用水。

开发利用海水代替淡水做工业冷却用水,对缓解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意义深远。

利用海水作为大生活用水(海水冲厕)代替城市生活用淡水,具有非常重要的节水意义。

城市生活用水占城市用水的20%,而冲厕用水占城市生活用水量的35%—40%,利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冲厕用水,是节约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

海水综合利用涉及海水中微量元素的提取以及相关元素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以及海水养殖、海水农业等方面。

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冷却排放的浓缩海水,开展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形成海水淡化、海水冷却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目前世界上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分析我国盐场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①投影如下图所示

海水化学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储量,海水化学资源种类,海水中蕴藏最多的化学资源,海盐的制取?

读我国盐场分布图,分析盐场分布的区位条件?

案例分析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长芦盐场分布的区位条件?

教学内容可分小组自由选择研讨内容(但小组内必须统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构本课的重点知识,并培养协作能力。

[内容解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4%,海中不仅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还蕴藏着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盐及其他物质,所以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海水化学资源是指海水中所含有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物质。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连续矿体的海洋水体,其中已发现80余种化学元素。

在这些元素中,有的其含量虽然甚微,但由于海洋水体巨大(约为13.7亿立方千米),所以它们在海水中的总量非常丰富。

例如铀,1吨海水只含0.00033克,而海洋中总铀量却有45亿吨。

在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中,以盐类的提取量最大,世界年产量超过0.5亿吨;

其中,中国的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1983年产量为1194万吨。

盐类在海水中的总重量为5亿吨,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其厚度可达150米。

目前,人们已能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稀有元素、化合物和核能物质(如从海水中提镁、溴、磺、钾、铀和重水等),其中有的资源已进入工业化生产,有的正在研究之中。

探究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提示:

地形、海岸类型、气候、地表径流等方面)

区位分析: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海盐晒制;

气侯:

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泥质海岸有利于提高产量。

长芦盐场:

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

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

接近天津盐化工基地,市场条件优越;

技术和交通条件优越;

渤海海湾沿岸,地势平坦宽广、多泥质海岸。

布袋盐场:

在台湾岛西南沿海。

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且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

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

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冬半年干燥少雨,日照长。

莺歌海盐场:

位于乐东西南海滨

位于热带、光热充分、海水含盐度高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海洋能的特点和开发的前景。

海洋能的特点与开发前景

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

海洋能的特点?

潮汐能与波浪能的开发与利用?

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分布的条件?

海洋能利用的前景?

③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图,进行思考与判断,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

②在自己的学案填写。

让学生自己首先理解其运动的过程,教师补充并要充分的把每一个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同组自主讨论,可以提高效率。

海洋能是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和潮流能、海洋温差能和海洋盐度差能。

潮汐能和潮流能来自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其他海洋能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这五种海洋能在全球的可再生总量约为788亿千瓦,技术上可利用的能量为64亿千瓦。

目前只有潮汐发电技术和小型波浪发电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其他几种仍在研究试验阶段。

海洋能的能量密度较小且不稳定,随时间变动大;

海洋环境复杂,海洋能装置要有能抗风暴、抗海水腐蚀、抗海生物附着的能力。

现阶段,海洋能试验性发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