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387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0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年继电保护十八项反措调考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

1.4

6.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联系,当一套保护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

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保护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5

7.双重化配置的线路纵联保护,就地判别装置宜单套配置。

双重化配置的线路纵联保护,就地判别装置应双重化配置。

8.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包括终端负荷变电站)的母线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

除终端负荷变电站外,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母线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

1.8

9.220kV电压等级线路的每套保护均应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能作用于跳闸。

220kV电压等级线路的每套保护均应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能作用于跳闸或给出信号。

8

10.应充分考虑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合理分配,对确实无法解决的保护动作死区,在满足系统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起动失灵和远方跳闸等后备措施加以解决。

11.对于要求实现单相重合闸的220kV及以上联络线路,在线路发生单相经高阻接地故障时,联络线的保护允许无选择性动作一次,但应能通过重合闸和后加速进行补救.(╳)

对于要求实现单相重合闸的220kV及以上联络线路,在线路发生单相经高阻接地故障时,联络线的每套保护应能正确选相并动作跳闸。

3.1

12.对于远距离、重负荷线路及事故过负荷等情况,宜采用设置负荷电阻线或其他方法避免相间、接地距离保护的I段保护误动作。

正确答案:

对于远距离、重负荷线路及事故过负荷等情况,宜采用设置负荷电阻线或其他方法避免相间、接地距离保护的后备段保护误动作。

2.3.2

13.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于零序功率方向元件的电压死区导致零序功率方向纵联保护误动,但不宜采用过分降低零序动作电流的方法。

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于零序功率方向元件的电压死区导致零序功率方向纵联保护拒动,但不宜采用过分降低零序动作电压的方法.

2.3。

3

14.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包括跳母联、分段的支路,应经复合电压闭锁。

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除跳母联、分段的支路外,应经复合电压闭锁.

4

15.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联、母线分段断路器应按断路器配置公用的、具备瞬时和延时跳闸功能的过电流保护装置。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联、母线分段断路器应按断路器配置专用的、具备瞬时和延时跳闸功能的过电流保护装置.

16.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电流判别元件的动作和返回时间均不宜大于20ms,其返回系数也不宜低于0.96。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电流判别元件的动作和返回时间均不宜大于20ms,其返回系数也不宜低于0。

9。

2.6

17.变压器、电抗器非电量保护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

2.7

18.未采用就地跳闸方式的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应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气小开关及其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且必须与电气量保护完全分开。

条文15。

19.当变压器、电抗器采用就地跳闸方式时,应向监控系统发送动作命令。

当变压器、电抗器采用就地跳闸方式时,应向监控系统发送动作信号。

20.在变压器低压侧未配置母差和失灵保护的情况下,宜在变压器的其它侧设置取自不同电流回路的两套电流保护。

在变压器低压侧未配置母差和失灵保护的情况下,宜在变压器的低压侧设置取自不同电流回路的两套电流保护。

21.当短路电流大于变压器热稳定电流时,变压器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不宜大于3秒。

当短路电流大于变压器热稳定电流时,变压器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不宜大于2秒。

条文15.2。

22.变压器的高压侧宜设置短延时的后备保护。

变压器的高压侧宜设置长延时的后备保护。

9

23.在保护有可能失配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整定时间级差╳

在保护不失配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整定时间级差。

条文15.2.9

24.变压器过励磁保护的起动、反时限和定时限元件应根据变压器的过励磁特性曲线进行整定计算并能分别整定,其返回系数不应低于0.90。

变压器过励磁保护的起动、反时限和定时限元件应根据变压器的过励磁特性曲线进行整定计算并能分别整定,其返回系数不应低于0。

96。

条文15.2.10

25.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发变组的保护装置失灵时应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发变组的断路器失灵时应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

11

26.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电流判别元件应采用相电流、零序电流和负序电流按“与逻辑”构成,在保护跳闸接点和电流判别元件同时动作时去解除复合电压闭锁。

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电流判别元件应采用相电流、零序电流和负序电流按“或逻辑”构成,在保护跳闸接点和电流判别元件同时动作时去解除复合电压闭锁。

2.11.1

27.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在保护跳闸接点动作时去解除复合电压闭锁,故障电流切断、保护收回跳闸命令后应重新闭锁断路器失灵保护.(╳)

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在保护跳闸接点和电流判别元件同时动作时去解除复合电压闭锁,故障电流切断、保护收回跳闸命令后应重新闭锁断路器失灵保护。

11.1

28.线路-变压器和线路-发变组的线路和主设备电气量保护不应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

当本侧断路器无法切除故障时,应采取起动远方跳闸等后备措施加以解决。

线路-变压器和线路-发变组的线路和主设备电气量保护均应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

2.11。

29.变压器的断路器失灵时,除应跳开失灵断路器相邻的全部断路器外,还应跳开本变压器连接其他电源侧的断路器。

变压器的断路器失灵时,除应跳开失灵断路器相邻的全部断路器外,还应跳开本变压器连接其他出线侧的断路器。

条文15.2.11.3

30.防跳继电器动作时间应与断路器动作时间配合,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的动作时间不应与其他保护动作时间相配合。

防跳继电器动作时间应与断路器动作时间配合,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的动作时间应与其他保护动作时间相配合。

12

31.1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应按双重化原则配置微机保护。

(╳)

1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应按双重化原则配置微机保护(非电量保护除外)。

13

32.大型发电机组和重要发电厂的启动变保护宜采用双重化配置。

每套保护均应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能作用于跳闸或给出信号。

33.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应启动失灵保护。

13.2

34.2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宜将基波零序保护与三次谐波电压保护的出口分开,前一个保护投跳闸。

13。

35.3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应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

2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应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

2.13。

36.2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只装设起、停机保护及断路器失灵保护。

2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应装设起、停机保护及断路器断口闪络保护.

2.13.5

37.并网电厂都应制定完备的发电机带励磁失步振荡故障的应急措施,200MW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应配置失步保护。

2.13.6

38.失步保护应能正确区分失步振荡中心所处的位置,在机组进入失步工况时也能发出失步起动信号。

6.1

39.当失步振荡中心在发变组内部,并网电厂应制定应急措施,应立即解列发电机,并将厂用电源切换到安全、稳定的备用电源。

当失步振荡中心在发变组内部,并网电厂应制定应急措施,经一定延时解列发电机,并将厂用电源切换到安全、稳定的备用电源.

2.13.6.2

40.当发电机振荡电流超过允许的耐受能力时,应解列发电机,并保证断路器断开时的电流不超过断路器允许开断电流的1.5倍。

当发电机振荡电流超过允许的耐受能力时,应解列发电机,并保证断路器断开时的电流不超过断路器允许开断电流.

条文15.2.13.6.3

41.当失步振荡中心在发变组内部,失步运行时间超过整定值或电流振荡次数超过规定值时,保护动作于解列,多台并列运行的发变组可采用相同延时的解列方式.(╳)

当失步振荡中心在发变组内部,失步运行时间超过整定值或电流振荡次数超过规定值时,保护动作于解列,多台并列运行的发变组可采用不同延时的解列方式.

6.4

42.发电机的失磁保护应使用能正确区分短路故障和失磁故障的、具备复合判据的二段式方案.(√)

7

43.发电机的失磁保护优先采用定子阻抗判据与机端低电压的复合判据,与系统联系较紧密的机组(除水电机组)宜将定子阻抗判据整定为同步阻抗圆,经第一时限动作出口。

发电机的失磁保护优先采用定子阻抗判据与机端低电压的复合判据,与系统联系较紧密的机组(除水电机组)宜将定子阻抗判据整定为异步阻抗圆,经第一时限动作出口。

13.7

44.为确保发电机的各种失磁故障均能够切除,宜使用不经低电压闭锁的、稍长延时的定子阻抗判据经第一时限出口。

为确保发电机的各种失磁故障均能够切除,宜使用不经低电压闭锁的、稍长延时的定子阻抗判据经第二时限出口。

条文15.2.13。

45.发电机在进相运行前,应仔细检查和校核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测量原理、整定范围和动作特性,防止发电机进相运行时发生误动行为。

2.13.7

46.应根据发电机允许过励磁的耐受能力进行发电机过励磁保护的整定计算,其定值应与励磁调节器V/Hz限制相配合,并作为其后备保护整定。

2.13.8

47.采用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装置可安装在同一个保护柜内,但应充分考虑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性.(╳)

采用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装置宜安装在各自保护柜内,并应充分考虑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性。

条文15.3.1

48.由于光纤通道与其它通道相比,不受空间电磁干扰影响,不受气象条件变化影响,所以纵联保护优先采用光纤通道.(√)

条文15.3.3

49.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可采用不同路由收发、往返延时一致的通道。

(╳)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应采用同一路由收发、往返延时一致的通道.

3。

50.气体继电器至保护柜的电缆可适当增加中间转接环节。

气体继电器至保护柜的电缆应尽量减少中间转接环节.

3.4

51.在新建、扩建和技改工程中,应根据《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和计算导则》(DL/T866)、《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GB16847)和电网发展的情况进行互感器的选型工作,并充分考虑到保护双重化配置的要求。

(√)

条文15.3.5

52.线路两侧或主设备差动保护各侧的电流互感器的相关特性可不一致。

线路两侧或主设备差动保护各侧的电流互感器的相关特性宜一致。

条文15.3。

53.应根据系统短路容量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容量、变比和特性,满足保护装置整定配合和可靠性的要求。

54.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中站用变压器可以通过一次熔断器直接接至主变压器低压侧母线。

变电站内用于无工补偿的电容器、电抗器及站用变压器等设备应通过各自断路器接至主变低压侧母线,并配备相应保护,保护定值与主变压器低压侧保护相配合,防止低压侧设备故障时由于主变压器保护越级而扩大事故停电范围。

10

55.保护双重化配置时,保护装置可以跨接双重化配置的两个网络。

保护双重化配置时,任一套保护装置不应跨接双重化配置的两个网络。

3.13

56.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设计只需遵循相关标准、规程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规程和反措的要求。

15

57.线路纵联保护的通道(含光纤、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备和供电电源等)、远方跳闸和就地判别装置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58.应从保证设计、调试和验收质量的要求出发,合理确定新建、扩建、技改工程工期.(√)

条文15.4。

59.基建调试应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执行,不得为赶工期减少调试项目,降低调试质量.(√)

60.继电保护基建验收方应根据有关规程、规定及反措要求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

4。

1

61.对于新投继电保护设备,做整组试验时,应按规程要求把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并接在一起进行。

(×

对于新投继电保护设备,做整组试验时,应按规程要求把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串接在一起进行。

4.3。

4

62.继电保护基建验收应按相关规程要求,检验线路和主设备的所有保护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对线路纵联保护还应与线路对侧保护进行一一对应的联动试验。

出处条文15。

3.4

63.基建单位必须提供的资料包括一次设备计算参数、电流互感器的试验数据、保护调试报告等。

基建单位应至少提供以下资料:

一次设备实测参数

条文:

15.4.2

64.进入电网内运行的微机保护装置软件版本,必须符合软件版本管理规定的要求,与继电保护管理部门往年下发文件所规定的软件版本相一致.(╳)

进入电网内运行的微机保护装置软件版本,必须符合软件版本管理规定的要求,与继电保护管理部门每年下发文件所规定的软件版本相一致。

5.3

65.保护装置远方修改定值区、远方投退压板功能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应开放。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开放保护装置远方修改定值区、远方投退压板功能。

5。

66.所有差动保护(线路、母线、变压器、电抗器、发电机等)在负荷电流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10%的条件下测定相回路和差回路正常后即可投入运行。

所有差动保护(线路、母线、变压器、电抗器、发电机等)在投入运行前,除应在负荷电流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10%的条件下测定相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量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以保证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条文15.5。

67.加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工作。

装置检验应保质保量,严禁超期和漏项,应特别加强对新投产设备在一年内的全面校验,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健康水平。

68.严格母线差动保护停用时,应避免母线倒闸操作。

母线差动保护检修时,应充分考虑异常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检修作业程序,尽可能缩短母线差动保护的检修时间。

5.6

69.继电保护专业和通信专业应密切配合.注意校核继电保护通信设备(光纤、微波、载波)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和冗余度及通道传输时间,防止因通信问题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

70.相关专业人员在继电保护回路工作时,必须遵守继电保护的有关规定。

71.保护软件及现场二次回路变更须经相关保护管理部门同意并及时修订相关的图纸资料。

72.实施调控一体操作时,应具备保护投退和定值变更等验证机制,防止保护误投和误整定的发生。

73.加强继电保护试验仪器、仪表的管理工作,每3年应对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加强继电保护试验仪器、仪表的管理工作,每1~2年应对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14

74.当灵敏性与选择性难以兼顾时,应首先考虑以保选择性为主,防止保护拒动,并备案报主管领导批准.(X)

当灵敏性与选择性难以兼顾时,应首先考虑以保灵敏度为主,防止保护拒动,并备案报主管领导批准。

条文15.6。

75.线路保护宜设置经复压闭锁的、长延时的线路后备保护.(X)

线路保护宜设置不经任何闭锁的、长延时的线路后备保护。

6。

76.当电网结构与运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时,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应对现运行保护装置的定值进行核查计算,不满足要求的保护定值应限期进行调整。

77.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须注意与其有功能回路联系设备(如通道、失灵保护等)的配合关系,防止因交叉停用导致保护功能的缺失。

7。

78.应在主控室、保护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及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等处,使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的裸铜排(缆)敷设与主接地网紧密连接的等电位接地网.(╳)

应在主控室、保护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及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等处,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裸铜排(缆)敷设与主接地网紧密连接的等电位接地网。

79.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与厂、站的主接地网只能存在唯一连接点,连接点位置宜选择在电缆竖井处。

条文15.7。

3.2

80.分散布置的保护就地站、通信室与集控室之间,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铜缆(排)可靠连接,连接点应设在室内等电位接地网与厂、站主接地网连接处。

3.3

81.沿二次电缆的沟道敷设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铜排(缆),并在保护室(控制室)及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处与主接地网紧密连接,保护室(控制室)的连接点宜设在室内等电位接地网与厂、站主接地网连接处.(√)

3.5

82.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内应设置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裸铜排,并使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电缆沟道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开关场的就地端子箱内应设置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裸铜排,并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铜缆与电缆沟道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3.6

83.保护装置之间、保护装置至开关场就地端子箱之间联系电缆以及高频收发信机的电缆屏蔽层应单端接地。

保护装置之间、保护装置至开关场就地端子箱之间联系电缆以及高频收发信机的电缆屏蔽层应双端接地.

条文15.7.3。

84.由开关场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至开关场就地端子箱之间的二次电缆屏蔽层应双端接地.(╳)

由开关场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至开关场就地端子箱之间的二次电缆屏蔽层应单端接地。

3.8

85.在干扰水平较高的场所,或是为取得必要的抗干扰效果,宜在敷设等电位接地网的基础上使用金属电缆托盘(架),并将各段电缆托盘(架)与等电位接地网紧密连接,并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分层敷设在金属电缆托盘(架)中。

7.3。

86.合理规划二次电缆的路径,尽可能离开高压母线、避雷器和避雷针的接地点、并联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结合电容及电容式套管等设备。

87.来自开关场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引入线和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的两根引入线的N600无需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

来自开关场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引入线和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的两根引入线均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

条文15.7.4.2

88.己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绕组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V(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峰值,单位为kA)(╳)

己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绕组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V(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

89.所有涉及直接跳闸的重要回路应采用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80%范围以内的中间继电器,并要求其动作功率不低于5W。

(╳)

所有涉及直接跳闸的重要回路应采用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以内的中间继电器,并要求其动作功率不低于5W。

90.保护室与通信室之间信号优先采用网络线传输。

若使用电缆,应采用双绞双屏蔽电缆并可靠接地。

保护室与通信室之间信号优先采用光缆传输。

若使用电缆,应采用双绞双屏蔽电缆并可靠接地。

91.建立与完善阻波器、结合滤波器等高频通道加工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落实责任制,消除检修、管理的死区。

(√)

条文15.7。

92.定期检查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