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44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B.矿石的体积是40cm3

C.矿石的密度是2.5g/cm3

D.矿石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0.1N

11.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D.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

12.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实 验

现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13.下列现象所反映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飞行,说明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从冰箱冷冻室取食物时手常被食物粘住,说明水遇冷会凝固

C.从树上掉下的苹果越落越快,说明动能会转化为势能

D.长时间行驶的汽车轮胎发热,说明通过热传递能改变轮胎的内能

1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

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14题)

A.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

B.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

C.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

D.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16.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不能对应的是(  )

A.甲:

放入量筒中的黄豆和芝麻,摇匀后读数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B.乙:

海绵发生形变,说明海绵受到压力的作用

C.丙:

通电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有磁性

D.丁:

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17.下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代表右心房B.①与②之间无瓣膜

C.①的壁比②厚D.血液流向:

①→②、③→④

(第17题))  

(第18题))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0克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甲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变

C.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

19.为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

以下说法科学的是(  )

培养皿

场所

阳光下

黑暗中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温度(℃)

23

5

发芽数(粒)

89

90

A.该实验能证明阳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B.该实验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C.该实验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D.乙、丙可以形成对照,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一定的水分

(第20题)

20.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一重物(不计摩擦)。

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B.F3=F4

C.F1=

F3D.F2=

F4

 

卷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1.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是目前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市场之一。

(1)当市场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人体血液的pH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影响人的健康。

此时,自动开窗系统就会自动开启通风,使空气清新。

(2)义乌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用水紧张。

为此市场内设计了一套先进的雨水收集系统。

每年可收集大量的雨水、空调水,充分地利用了水资源。

说说你在生活中的一个节水措施________。

22.2014年5月,我国科学家成功试验了世界上第三个封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

“月宫一号”内有动物、植物等几十种生物,它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使人类在月球等外太空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在“月宫一号”,人、动物等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产生的________气体可供给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主要通过________(填器官名称)的蒸腾作用产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生活用水。

23.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

2H2O2

2H2O+O2↑

方法二:

2KMnO4

K2MnO4+MnO2+O2↑

(1)两种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都是________反应。

(2)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现用方法一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请按气体流向,用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________。

(第24题)

24.

(1)某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以0.5米/秒的速度垂直镜面向平面镜运动6秒后,像与镜面距离为________米。

(2)他通过另一平面镜看到A物体(如图),请在图示光线上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25.今年3月以来,某地多个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疫情。

诱发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余种。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个人卫生;

餐具、玩具等应充分清洗、消毒;

不喝生水;

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________和免疫性等特点。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餐具、玩具的清洗、消毒属于________。

(第26题)

26.取少量碳酸氢钠(NaHCO3)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加热后发现:

大试管中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

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完全反应后,取残留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往该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有________生成(填化学式)。

(2)通过上述实验,下列归纳出的碳酸氢钠性质或推理正确的有________(填编号)。

A.NaHCO3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B.NaHCO3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C.加热时NaHCO3比Na2CO3易分解

D.无法比较NaHCO3与Na2CO3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

27.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如图)。

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水蒸发和温度的影响,ρ冰=0.9×

103kg/m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台秤的示数将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第27题))    

(第28题))

28.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人们看到了原先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1)如图是从载物台反面看到的遮光器。

①②③④⑤表示从小到大的光圈。

在光线较弱时对光,应选择的光圈是________(填编号)。

(2)要观察“上”字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

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填编号)。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2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小杨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能否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

若能,请写出各成分的化学式;

若不能,在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方案中的试剂作一改进,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以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

________。

30.小明设计了一个道路限载报警器,原理如图甲,R0是变阻器,R是压敏电阻。

R的电阻大小随压力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

当超载车辆通过压敏电阻时,限载报警器就会报警。

(1)调试好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当超载车辆通过时,限载报警器会________(填“灯亮”、“铃响”)。

(2)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一般比村道路要强得多。

若把村道路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主干道,就要适当调高报警的限载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把变阻器R0的滑片适当左移

B.把电源1的电压适当增大

C.把弹簧AB的A端适当左移

D.把电磁铁C适当右移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31题8分,32、33、34题每小题6分,35题4分,共30分)

31.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具 体 操 作

饲料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

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鲈鱼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

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当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________。

结果记录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

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________。

步骤②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2.在做锌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小丽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分三次取足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锌粒进行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1

2

3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10%

20%

溶液温度/℃

反应前

20

30

反应后

26

37

28

反应所需时间

较短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2)同学们发现3次实验过程中总是开始阶段产生气泡逐渐变快,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慢至停止。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开始阶段产生气泡变快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

(1)小金用弹簧秤水平向左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示数如图甲所示。

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秤示数。

(2)小王在用同一装置重做小金的实验时,发现弹簧秤示数不稳定,某时刻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

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3)实验后,聪明的小郑认为如果仅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不用二力平衡的原理。

请你举出一个不用二力平衡原理比较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例子:

34.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

小聪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

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

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设计与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

加热过程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仅根据甲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

(2)评价与改进:

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了改进并进行实验:

将混合气体先通过乙图中连接的装置后,再通入甲图装置。

实验中部分现象如下:

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甲图装置中实验现象与

(1)相同。

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

混合气体→________→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

(3)交流与讨论:

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35.小楼想测量某个仅标有“0.25A”字样的灯泡的额定功率。

电源电压为6V且恒定。

(1)检查器材时,小楼发现电压表存在图甲所示的两个问题:

一是指针位置不对;

二是部分刻度模糊。

出现指针位置不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楼认为不更换电压表也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解决了指针问题后,按规范步骤连接好电路(如图乙),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正好在变阻器的中点。

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从0.2A增大到0.25A,而电压表示数从2.0伏开始增大。

(3)小楼的同桌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如下:

小楼发现步骤b的结果有错,请你指出错误原因________。

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6题8分,37题4分,38题8分,共20分)

36.端午节,小马和爸爸一起开着小轿车去探望外婆。

(1)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小马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

(2)若轿车的总质量是1600千克,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04m2,则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3)轿车以60千瓦的恒定功率行驶,10s内发动机做功多少?

(4)在限速70千米/时的某路段,小马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交警测得肇事轿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7米。

查阅资料得知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停车距离的统计数据如表:

速度

(千米/时)

反应距离

(米)

制动距离

停车距离

8

40

10

12

22

80

48

68

100

25

75

(注:

反应距离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

制动距离指踩下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

停车距离指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它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肇事轿车________(填“超速”、“不超速”)。

37.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

称取10克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第37题)

(1)10克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8.下表为某电烤箱铭牌,如图虚线框内所示是电烤箱内部简化电路图,R1和R2均为电热丝。

×

牌电烤箱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高温档

1100W

低温档

440W

频率

50Hz

求:

(1)电烤箱在高温档工作10分钟所消耗的电能。

(2)电路中R2的阻值。

(3)若在电路中加一个“限高温开关”,当电烤箱超过一定温度时能自动断开电路。

该开关最好安装在A、B、C中的________点处。

❾201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乌市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C 解析:

CO2属温室气体,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

2.B 解析:

月季的花是生殖器官。

3.C 解析:

光能在水中传播,A错;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B错;

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D错。

4.A 解析: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A对、B错;

地球公转周期约为365天,自转周期是24小时,C、D错。

5.D 解析:

量取液体时量筒应正放,瓶塞应倒放,A错;

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将刻度尺“0”刻度线对准测量对象的起始处,B错;

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

6.A 解析:

小偷看到警察就跑属于条件反射,B错;

人出现中暑现象是由于散热小于产热,C错;

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错。

7.A 解析:

A电路中两电阻串联;

B电路中与开关S相串联的电阻被短路;

C电路中两电阻并联;

D电路中电源短路,两电阻均被短路。

8.B 解析:

水的化学式是H2O,属于氧化物。

9.C 解析:

地震时坐电梯非常危险。

10.D 解析:

用天平测量该石块质量,砝码质量为25g,游码指示为2g,故矿石质量为27g,A错;

第三张图中水的体积为30mL,放入石块后总体积为40mL,故矿石体积为10mL,B错;

矿石密度ρ石=

=2.7g/cm3,C错;

由阿基米德原理,矿石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F浮=ρ水gV排=ρ水gV石=1.0×

103kg/m3×

10N/kg×

10×

10-6m3=0.1N,D正确。

11.D 解析:

叶片经黑暗处理消耗完原有淀粉,遮光部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故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遮光部分不显蓝色。

12.C 解析: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有氯化钠生成是实验结果而非现象。

13.B 解析:

踢出去的足球继续飞行是因其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A错;

从冰箱冷冻室取食物,当手接触的食物表面的冰先熔化,后又遇冷凝固或是手上原带有水,进入冷冻室凝固成冰与食物粘住;

从树上掉落的苹果势能转化为动能,越落越快,C错;

长时间行驶的汽车轮胎受地面摩擦作用,摩擦力对轮胎做功使轮胎温度升高,D错。

14.B 解析:

老虎不吃植物,也不被鹰和狐捕食,A错;

乙的有机物含量最高,是生产者植物,B正确;

人类大量捕杀鹰,蛇的天敌减少,短时间蛇的数量会增加,C错;

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错。

15.A 解析:

图中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O2+2CO

2CO2+N2,反应前后共4种分子,B正确;

甲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丁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C正确;

乙(CO)和丙(CO2)中所含原子种类均为C、O,D正确;

图中反应前后氮原子和氧原子数量不同,未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A错。

16.A 解析:

分子和分子间隙无法用肉眼观察到,放入量筒中的黄豆和芝麻不是分子,而是由各种微粒构成的宏观物体,A错。

17.D 解析:

④代表右心室,A错;

①是左心房,②是左心室,①与②之间存在瓣膜,B错;

心室的壁厚于心房的壁,C错。

18.D 解析:

t1℃时,甲物质溶解度为30克,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30克甲物质,故A错;

甲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甲溶解度下降,溶质甲析出,溶液质量下降,B错;

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物理变化,C错;

甲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大,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D正确。

19.B 解析:

比较甲、丙两个培养皿,甲在阳光下,丙在黑暗中,其余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果发芽数也相当,故该实验不能证明阳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A错;

从甲、乙对照实验可看出潮湿的环境中种子发芽数远大于干燥环境中的发芽数,说明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对照乙、丁两个培养皿可以发现23℃时种子发芽数远大于0℃时的发芽数,说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B正确;

该实验未做有关空气变量的对照实验,无法证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C错误;

乙、丙中有两个变量,无法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一定的水分,D错。

20.B 解析:

甲图所示是动滑轮装置,F1=

(G物+G动),当拉力与竖直方向有夹角,夹角越大,拉力越大,F2>

F1,A错;

乙图所示是定滑轮装置,只改变力的方向,F3=F4=G物<

2F1,故B对、C错;

F2>

F1>

F4,故D错。

21.

(1)降低 

(2)用淘米水浇花(洗手时开小水龙头,洗好后及时关闭等)(合理即给分)

解析:

(1)CO2溶于水生成H2CO3,呈酸性,血液pH会下降。

(2)合理即可(如拧紧水龙头等)。

22.氧气(或“O2”) 叶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供其他生物进行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