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712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学习心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因此,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持久的而非短暂的。

  5、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

  A.顺应

  B.选择

  C.提高

  D.降低

C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进入暗的地方,开始无法适应,是因为视觉感受性比较低,随着视觉感受性的提高对暗就能适应了。

  6、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成败归因

  D.成就动机

B

  7、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句话是错误的。

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互动性。

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程序教学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8、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C.理解性

  D.恒常性

这是知觉的理解性的概念。

  9、看到某件物品时人的思维常被其常用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

这种现象称为()。

  A.习惯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定向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填空题]10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习材料的性质;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识记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

  11、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12、能再认的,一定能再现,这一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C.有一定道理

  D.不好判断

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再现,比如,能做对选择题,但是未必能做对简答题。

因为选择题不需要回忆,答案就在选项中,而简答题是之前识记过的内容没有出现在答卷上,需要考生去提取,难度加大,未必就能正确提取。

  13、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惩罚是指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是撤销惩罚,并不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14、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

  15、保持信息在1秒钟以内的记忆是()。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永久记忆

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不超过1秒钟的记忆。

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保持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长时记忆,即永久记忆,是指信息保持长久的记忆。

  16、学习时间表的建立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学习时间管理是资源管理策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立学习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

  17、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

操作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后。

而在经典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前。

因此.答案选C。

  18、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

  A.没有关系的

  B.不能转化的

  C.可以转化的

  D.没有区别的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可以转化,比如孩子对汽车模型感兴趣,因为被那炫目的颜色和帅气的外形所吸引,这是无意注意,然后再玩汽车模型的时候需要掌握遥控技巧,随后为了掌握技巧,需要努力,又转变成有意注意。

再比如,上课时老师讲授一个知识点,学生仔细地听,这是有意注意,但是长期的有意注意会使学生很疲惫,这时老师放一段与此知识有关的视频,学生被里面的人物和故事等所吸引,放下笔,轻松地看着这段视频,又转变成无意注意。

  19、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的记忆法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题干描述的是位置记忆法,位置记忆法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记忆术。

  20、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C.联想

  D.发明创造

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21、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A.无意后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22、对具体加工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指的是()。

  B.精加工策略

  D.概括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

故选B。

  [填空题]23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并且归因方式可以训练和改变。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5)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6)注意个别差异

  24、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5、下列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

  B.媒体

  C.认知结构

  D.学习材料的特性

认知结构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观因素。

  26、人们进入百货公司,每个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何种知觉特性的表现?

()

  B.整体性

  C.理解性

  27、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贾德C.苛勒

  D.加涅

  [填空题]2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1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也不是简单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和概括。

  29、通过下列哪种过程,人们可以对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一定关系和联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映象?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学习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0、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正迁移

  D.一般迁移

横向迁移,即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题干中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故属于横向迁移。

  31、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称为()。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32、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关,我们知觉到的事物都会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去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

  33、心理学中的"

视觉悬崖"

实验说明婴儿具有()。

  A.方位知觉

  B.深度知觉

  C.时间知觉

  D.爬行知觉

"

实验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

  34、学习之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即抽象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经验的组成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这种迁移属于()。

  B.水平迁移

  C.近迁移

  D.特殊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

水平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近迁移主要指已习得的知识或技能在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加以运用,如校内某些学科之间的迁移,或同一学科内的学习之间的迁移;

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如学习了“日”

  “月”对学习“明”的影响,掌握了加减法对做四则运算题的影响等。

  35、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C.恒常性

  D.理解性

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36、"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指的是()。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嗅觉适应

  D.味觉适应

嗅觉适应表现为嗅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37、学生中流传“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B.动机强化说

  C.动机需要论

  D.归因理论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三种不同难度的情境,对应三种不同的动机激发水平,这其中所体现的是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故选A。

  38、幼儿通常很难长时间将注意保持在教师讲课的内容上,这属于()差。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39、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

  40、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从迁移的方向来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41、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范围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配

  [填空题]42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

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

同时。

  “漏一补十”

  “错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4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B.贾德

  C.奥苏贝尔

  D.布鲁姆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于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

  44、短时记忆指的是信息保持时间()的记忆。

  A.不超过2秒

  B.不超过1分钟

  C.超过1分钟

  D.不超过5

  秒

短时记忆指信息保持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45、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填空题]46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这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

提高迁移意识。

  47、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属于()。

  A.原型启发

  C.迁移作用

  D.功能固着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4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49、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正确。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5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要求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发挥,这属于()。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题干所述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51、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

  52、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以下哪类成败的责任归因属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归因?

  A.运气好坏

  B.能力高低

  C.身体状况

  D.外界环境

选项A运气好坏,不属于个体的自我状态,易变,个体自身又没办法左右,所以属于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归因;

选项B能力高低,属于个体的自我部分,且一旦成年后稳定,也不是个体想变化就可以变化的,所以属于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归因;

选项C身体状况,属于个体的自我部分,容易有变化,不稳定,身体状态的好坏也不是个体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属于内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

选项D外界环境,不属于自我部分,容易发生变化,且个体自身不可以左右,所以属于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B.50%C.75%D.100%

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

  54、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55、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监视策略

  C.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D.调节策略

ABD三项属于元认知策略。

  56、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A.一般迁移

  B.正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不同的概括水平反映了两种学习间的难度差异,所以选垂直迁移。

  57、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58、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过实验研究而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