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715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真题精选Word文档格式.docx

  B.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均衡

  C.综合性不均衡

  D.顺差

  E.逆差

D,E

根据差额的性质,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顺差和逆差。

参见教材P234

  6、()是以一定整数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应付标价法

  D.应收标价法

  E.单式标价法

B,D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整数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7、如果中国政府在英国伦敦发行一笔美元债券,则该笔债券发行属于(范畴。

  A.外国债券市场

  B.英国猛犬债券市场

  C.美国扬基债券市场

  D.欧洲债券市场

D)的

本题考查对欧洲债券概念的理解。

欧洲债券是指在某货币发行国以外,以该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参见教材P247

  8、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有()。

  A.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世界银行

  B.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欧洲货币

  C.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

  D.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居民

  E.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欧洲银行

B,C,E

本题考查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参见教材P245

  9、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l973年初实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一重要特征是()。

  A.实行浮动汇率制

  B.黄金非货币化

  C.汇率制度安排多元化

  D.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人为规定实行可调整的有明确汇率波动幅度限制的固定汇率制度。

参见教材P241—242

  10、国际储备功能有()。

  A.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B.调节永久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C.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D.维持国际资信和投资环境

  E.促进金融稳定

A,C,D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功能。

参见教材P238

  11、在科学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国际储备量要与(

  A.经济规模成反比

  B.外债规模成正比

  C.短期国际融资能力成正比

  D.对外开放度成反比)。

本题考查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

选项A的正确表述应该是经济规模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成正比。

选项C的正确表述应该是在国际上获得短缺融资的能力强,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所以两者成反比。

选项D应该是对外开放程度与国际储备需求量呈正比。

参见教材P239

  12、汇率变动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是()。

  A.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

  B.汇率变动影响外汇储备

  C.汇率变动形成汇率风险

  D.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

  E.汇率变动影响国际收支

本题考查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注意区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参见教材P225

  13、一国之所以要对国际收支逆差进行调节,是因为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

  A.外汇汇率下跌

  B.通货紧缩

  C.本币汇率上升

  D.通货膨胀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必要性。

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动用外汇储备,投放外汇,回笼本币,导致通货紧缩;

当国际收支顺差时,货币当局投放本币,收购外汇,补充外汇储备,导致通货膨胀。

为治理由国际收支不均衡导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就有必要将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到均衡。

  14、能引起货币升值的因素有()。

  A.国际收支顺差

  B.相对通货紧缩

  C.相对通货膨胀

  D.国际收支逆差

  E.市场预期货币升值

A,B,E

本题考查引起货币升值的因素。

参见教材P224—225

  15、本币贬值以后,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下降,以本币计价的进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涨,从而()。

  A.刺激出口和进口,减少经常项目逆差

  B.限制出口和进口,增加经常项目逆差

  C.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减少经常项目逆差

  D.限制出口,刺激进口,增加经常项目顺差

C

本题考查本币贬值的影响。

  “本币贬值以后,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下降’,所以会使得本国出口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从而可以刺激出口;

  “以本币计价的进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涨”,商品进口价格上升,所以会使得进口减少。

  “出口的增加,进口的减少”从而会使得经常项目逆差减少或者增加经营项目顺差。

但是因为选项D中“限制出口,刺激进口”是错误的,所以不选D。

参见教材P224

  16、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的警戒线有()。

  A.20%的负债率B.100%的债务率C.40%的债务率D.100%的偿债率E.25%的偿债率

本题考查国际上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的警戒线。

  17、在美国发行的外国债券叫()。

  A.猛犬债券

  B.武士债券

  C.扬基债券

  D.熊猫债券

在美国发行的外国债券叫扬基债券。

  18、从离岸金融业务与国内金融业务的关系来看,离岸金融中心类型有()。

  A.东京型

  B.伦敦型

  C.避税港型

  D.纽约型

  E.上海型

B,C,D

本题考查离岸金融中心类型。

参见教材P244

  19、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偿债率的警戒线是()。

  A.20%B.25%C.50%D.100%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偿债率的警戒线是25%。

参见教材252页

  20、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属于()。

  A.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参见教材P241

  21、紧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体现在()。

  A.产生需求效应,使得进口需求下降

  B.产生价格效应,导致价格下跌

  C.产生利率效应,导致利率提升,阻碍资本流出

  D.扩大需求效应

  E.价格上涨限制出口

A,B,C

本题考查紧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参见教材P234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22、吸收说提出(),调节国际收支逆差。

  A.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B.支出转换政策

  C.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同支出转换政策搭配使用

  D.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同支出转换政策搭配使用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吸收说。

参见教材P236

  23、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的必要性包括()。

  A.财政政策有效的要求

  B.货币政策有效的要求

  C.稳定物价的要求

  D.稳定汇率的要求

  E.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

C,D,E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必要性。

  24、类似于传统盯住安排,但波动幅度大于±

1%的汇率安排是()。

  A.水平区间内盯住汇率制

  B.爬行盯住汇率制

  C.爬行区间盯住汇率制

  D.单独浮动

水平区间内盯住汇率制类似于传统盯住安排,但不同的是波动幅度大于±

1%。

参见教材P230。

  2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账户包括()。

  A.储备资产

  B.直接投资

  C.资本转移

  D.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E.经常转移

C,D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账户包括:

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参见教材P233

  26、根据汇率形成的机制,可以将汇率划分为(

  A.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B.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C.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D.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根据汇率形成的机制,可以将汇率划分为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多项选择题]27、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改革后形成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征是()。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B.实行银行结售汇制

  C.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D.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

  E.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A,C,E

本题考查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参见教材P232

  28、国际收支均衡是指()的收入和支出的均衡。

  A.自主性交易

  B.补偿性交易

  C.经济交易

  D.货币交易

国际收支均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均衡。

  29、根据汇率适用的外汇交易背景,可以将汇率分为()。

  A.即期汇率

  B.远期汇率

  C.双边汇率

  D.有效汇率

  E.实际有效汇率

A,B

根据汇率适用的外汇交易背景,可以将汇率分为:

即期汇率、远期汇率。

  30、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以()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A.英镑

  B.黄金

  C.美元

  D.欧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

参见教材P229

  31、假设美国和欧元区年利率分别为3%和7%,则6个月的远期美元()。

  A.升水2%

  B.贴水2%

  C.升水4%

  D.贴水4%

美国利率3%<欧元区利率7%,根据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的结论,得到:

6个月远期美元升水(7%-3%)/2=2%。

参见教材P227

  32、世界各国用来监测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指标主要有()。

  A.投资收益率

  B.负债率

  C.债务率

  D.偿债率

  E.短期债务率

B,C,D,E

本题考查外债衡量指标。

  33、下列关于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B.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C.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D.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一定不成立

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反之,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34、要医治国际收支失衡,货币说的政策主张是,要采用()来调节。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汇率政策

  D.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E.以上都对

A,C

要医治国际收支失衡,货币说的政策主张是,要采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来调节。

参见教材P237

  35、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的组合的情形包括()。

  A.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

  B.经济衰退、失业与国际收支顺差

  C.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

  D.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E.内部均衡与外部不均衡

A,B,C,D

本题考查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的组合的情形。

参见教材P235

  36、经常项目收支包括()。

  A.证券投资

  B.单方转移收支

  C.直接投资

  D.要素报酬收支

  E.贸易收支

B,D,E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收支包括:

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单方转移收支、要素报酬收支。

  37、国际收支的本质特征是()。

  A.国际收支是存量概念

  B.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的发生额

  C.国际收支是一个收支的概念

  D.国际收支是一个总量的概念

  E.国际收支是一个国际的概念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的本质特征。

国际收支的本质特征是:

  

(1)国际收支是流量概念,是一定时期的发生额;

  

(2)国际收支是一个收支的概念,是收入和支出的流量,收入和支出的本质是以一定货币计量的价值量;

  (3)国际收支是一个总量的概念;

  (4)国际收支是一个国际的概念。

所以,答案为BCDE。

  38、汇率理论主要有()。

  A.国际借贷说

  B.汇兑心理说

  C.利率平价说

  D.购买力评价说

  E.流动偏好理论

汇率理论主要有:

国际借贷说、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说、购买力评价说、资产市场说。

参见教材P226

  39、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

  A.经济开放程度

  B.对外经济、政治、军事等诸方面联系的特征

  C.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D.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E.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A,C,D,E

本题考查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参见教材230页。

  4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目前的汇率安排主要有()。

  A.货币局制

  C.单独浮动

  D.自发的固定汇率安排

  E.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

A,B,C,E

利率平价说阐明了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和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

  41、利率平价说反映了()之间的关系。

  A.物价水平

  C.通货膨胀率

  D.即期汇率

  E.短期利率

参见教材227页

  42、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包括()。

  A.物价的相对变动

  B.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

  C.国际储备余额的变化

  D.市场预期的变化

  E.政府干预汇率

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有:

物价的相对变动、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市场预期的变化、政府干预汇率。

参见教材第224—225页。

  43、下列因素中会导致一国货币升值的是()。

  A.高通货膨胀

  B.提高利率

  C.国际收支顺差

  D.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

  E.从紧货币政策

本题考查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参见教材P224。

  44、美元等同于黄金,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是()的特征。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际金本位制

  C.牙买加体系

  D.国际金块—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人为规定金平价。

即美元按照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此外,还人为规定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参见教材第241页。

  45、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A.货币局制度

  B.传统的盯住安排

  C.固定汇率制

  D.有管理浮动汇率制

本题考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

  46、阐明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国际收支学说是()。

  A.吸收说

  B.弹性说

  C.货币说

  D.政策搭配说

弹性说是阐明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国际收支学说。

  47、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该国外汇供不应求,则该国本币兑外汇的汇率的变动将表现为()。

  B.外汇汇率上涨

  C.本币汇率上涨

  D.本币法定升值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不应求,则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参见教材第224页。

  48、我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于()。

  A.1994年4月1日B.1998年9月15日C.1995年3月15日D.2000年1月1

  日

1994年4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

参见教材P231

  49、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浮动汇率制。

  A.双重官方的

  B.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

  C.无管理的

  D.有管理的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参见教材232页

  50、目前,实行货币局安排汇率制度的国家或地区是()。

  A.法国

  B.美国

  C.中国香港

  D.欧盟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局安排。

  51、国际借贷说认为影响外汇汇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B.国际借贷

  C.信用状况

  D.利率水平

国际借贷说认为影响外汇汇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国际借贷。

  5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规定,货币可兑换的含义主要是指()。

  A.货币对内可兑换

  B.资本项目可兑换

  C.经常项目可兑换

  D.完全可兑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可兑换主要是指经常项目可兑换。

参见教材P249

  53、外债结构管理的核心是()。

  A.保持适当外债总量

  B.优化外债结构

  C.强化偿债能力

  D.强化营运能力

外债结构管理的核心是优化外债结构。

  54、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负债率的警戒线是()。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20%的负债率、100%的债务率、25%的偿债率和25%的短期债务率是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的警戒线。

  55、在管理上,对境外货币和境内货币严格分账,是()离岸金融中心的特点。

  A.伦敦型

  B.纽约型

  D.巴哈马型

纽约型中心的特点是:

欧洲货币业务包括市场所在国货币的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管理上对境外货币和境内货币严格分账。

本题考查纽约型中心的特点。

参见教材第244页。

  56、()是指非居民在异国债券市场上以市场所在地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国际债券。

  A.外国债券

  B.欧洲债券

  C.亚洲债券

  D.国际债券

本题考查外国债券的定义。

参见教材P246

  57、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不得高于()。

  A.5%B.15%C.4%D.10%

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不得高于15%。

参见教材207页

  58、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