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725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增强切片的黏附性

  C.暴露抗原

  D.提高敏感度

  E.缩短染色时间

  5、细胞凋亡时核DNA双链发生规律性断裂,形成核小体的片段长度是()。

  A.100bp左右

  B.180bp左右

  C.200bp左右

  D.500bp左右E.1000bp左右

B[单项选择题]

  6、在常规制片中(HE染色)细胞核的染色原理是

  A.细胞核带负电荷,呈酸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碱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B.细胞核带负电荷,呈酸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酸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C.细胞核呈中性与碱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D.细胞核带负电荷,呈碱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碱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E.细胞核带正电荷,呈碱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碱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A

  HE染色的原理是细胞核带负电荷,呈酸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碱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7、哪一种染色方法可以显示真菌

  A.苯酚结晶紫法

  B.高碘酸-无色品红法

  C.巴氏染色

  D.醋酸铀染色法

  E.VG

B

高碘酸-无色品红法用于显示真菌。

  8、可用作组织透明剂的是

  A.二甲苯B.甲醇

  C.丙酮

  D.乙醇

  E.乙醚

[考点定位]本题目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病理学技术第二十一章组织的取材、固定方法和组织切片技术第四节组织的透明和浸蜡。

为了使石蜡浸入组织块,组织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乙醇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以达到石蜡浸入组织块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因组织块中的水分被溶剂二甲苯取代,其折射指数接近于组织蛋白的折光指数,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

  [题眼解析]可作为组织透明剂的是二甲苯。

因此B,C,D,E错,正确答案为A。

  [知识拓展]二甲苯折光指数1.5。

  9、用于糖原的固定液是

  A.80%~95%乙醇

  B.1%~2%锇酸

  C.0.5%~1%铬酸

  D.10%福尔马林

  E.0.3%~5%醋酸

[考点定位]本题目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病理学技术第二十一章组织的取材、固定方法和组织切片技术第二节组织固定。

在组织病理学中为了能防止细菌的腐蚀和组织的自溶,保存细胞固有的物质,能凝固或沉淀细胞内或组织液,糖原等,使细胞或组织基本上保持与生活时的物质一样,使组织硬化,便于切块,就都必须进行及时的适当的和有效的固定。

  [题眼解析]乙醇固定穿透速度快,可固定糖原,用于固定的浓度为80%~95%乙醇。

所以B,C,D,E错,正确答案为A。

[知识拓展]在电镜超微结构观察中,通常采用锇酸后固定技术,使固定的组织细胞产生良好的反差。

铬酸最常见的是在实验室用做清洗液,兼有酸性和氧化性,可以去除实验仪器内壁和外壁的污垢及难溶物质。

  10、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区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凋亡时细胞膜完好,而坏死时细胞膜丧失完整性

  B.凋亡时细胞肿胀,体积增大,而坏死时细胞皱缩,体积变小

  C.凋亡时不发生线粒体损伤,而坏死时早期即出现线粒体损伤

  D.凋亡时常以单个细胞散在发生,而坏死时常成群细胞发生

  E.凋亡时早期细胞不被染料着色,而坏死时早期即被染料着色

  11、联合检测S-100和CD57蛋白有助于诊断下列哪种肿瘤?

()

  A.神经纤维瘤

  B.平滑肌肉瘤

  C.横纹肌肉瘤

  D.纤维肉瘤

  E.黑色素瘤

平滑肌肉瘤SMA标志阳性,纤维肉瘤vimentin标志阳性,横纹肌肉瘤MycrDl标志阳性,黑色素瘤对HMB45和S-100敏感性较强。

  12、下列除哪项外,其他均是上皮性肿瘤标志

  A.甲胎蛋白

  B.前列腺特异抗原C.细胞角蛋白

  D.乳腺癌相关抗原

  E.卵巢浆液腺肿瘤相关抗原

甲胎蛋白不是上皮性肿瘤标志。

  13、免疫荧光直接法哪一叙述是正确的

  A.将荧光素直接标记在第一抗体上

  B.将荧光素标记在第二抗体上

  C.将碱性磷酸酶标记在第一抗体上

  D.将酶直接标记在第一抗体上

  E.以上都不对

免疫荧光直接法是将荧光素直接标记在第一抗体上。

  14、将荧光素标记在第二抗体上的染色法是

  A.直接法

  B.双层染色法

  C.膜染色法

  D.补体法

  E.间接法

E

[考点定位]本题目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病理学技术第二十三章免疫荧光细胞组织化学技术第三节免疫荧光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补体法。

  [题眼解析]直接法是将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以检查出相应的抗原成分。

间接法是先用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抗体,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特异性抗体(间接荧光抗体)与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形成抗原一特异性抗体一间接荧光抗体的复合物。

所以A,B,C,D错,正确答案为E。

  [知识拓展]因为在形成的复合物上带有比直接法更多的荧光抗体,所以间接法要比直接法更灵敏一些。

  15、在实验动物中(如犬、猫、兔),戊巴比妥钠是常用的麻醉剂,一般静脉注射用量是

  A.5~10mg/kg

  B.10~15mg/kg

  C.15~20mg/kg

  D.30~35mg/kg

  E.35~50mg/kg

在实验动物中,戊巴比妥钠一般静脉注射用量是30~35mg/kg。

  16、诊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应选()。

  A.CK

  B.Vimentin

  C.LCA

  D.CgA

  E.CD68

CK为上皮性标志物;

Vimentin为间叶组织标志物;

LCA为淋巴细胞标志物;

CgA为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CD68为组织细胞标志物,可用于与组织细胞来源相关的恶性纤维组织肿瘤的辅助诊断。

  17、照片彩色还原不正确,可能是由于()。

  A.照片灯泡电压太低或者太高

  B.所用的视场光阑全部打开

  C.倒易律失效

  D.使用了自动曝光装置,但没有调节有关调节钮

  E.扩印照片的技术人员不了解实物的原来颜色

D[单项选择题]

  18、有关常规细胞培养箱气体比例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4%CO,96%空气的CO培养箱

  B.1%CO,99%空气的CO培养箱

  C.3%CO,97%空气的CO培养箱

  D.2%CO,98%空气的CO培养箱

  E.5%CO,95%空气的CO培养箱

常规细胞培养箱的气体比例应为5%CO,95%空气的CO。

故正确答案是E。

  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直接法的特点是()。

  A.将荧光素或酶标记在第一抗体上

  B.将荧光素或酶标记在第二抗体上C.无须标记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

  D.敏感性高

  E.特异性差、非特异染色强

A[单项选择题]

  20、酶组化方法既要保存酶分布的形态结构,又要保留酶的活性,下列哪项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无关

  A.抑制剂

  B.温度

  C.稳定剂

  D.激活剂

  E.酸碱度

稳定剂与影响酶活性无关。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透射式照明法

  A.反射式或落射式照明

  B.临界照明

  C.柯勒照明

  D.中心照明

  E.斜射照明

选项A不属于透射式照明法,其他选项都是。

  22、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A.使用短波长光源

  B.增大孔径角

  C.缩小孔径角

  D.增加明暗反差

  E.提高数值孔径值

  23、Giemsa改良染色使嗜铬细胞呈()。

  A.粉红色

  B.紫红色

  C.蓝色

  D.绿色

  E.黄色

[考点定位]本题目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病理学技术第二十二章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第二十三节嗜铬细胞染色。

  [题眼解析]Giemsa改良染色使嗜铬细胞呈红色至紫红色,皮质细胞呈蓝色,红细胞呈粉红色。

因此A,C,D,E错,正确答案为B。

  [知识拓展]嗜铬细胞染色另一种染色法Wiesel染色结果:

嗜铬细胞呈黄绿色、细胞核呈红色,其他均染成蓝色。

  24、SPA与免疫球蛋白有较强亲和力的部位是()。

  A.Fab段

  B.Fc段

  C.F(ab')2段D.重链

  E.轻链

  25、下列关于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载玻片厚度应在1.5~2.0mm之间

  B.盖玻片厚度在0.17mm左右

  C.组织切片不能太厚

  D.封裱剂常用甘油

  E.暗视野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用镜油

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mm之间,太厚的玻片,一方面光吸收多,另一方面不能使激发光在标本上聚集。

  26、Grocott六胺银染色法所染真菌的正确结果是

  A.菌丝和孢子呈黑褐色,细胞核呈红色,背景淡绿色

  B.菌丝和孢子呈黑褐色,细胞核呈淡绿色,背景黑褐色

  C.菌丝和孢子呈淡绿色,细胞核呈红色,背景黑褐色

  D.菌丝和孢子呈红色,细胞核呈黑褐色,背景淡绿色

  E.菌丝和孢子呈红色,细胞核呈淡绿色,背景红色

  Grocott六胺银染色法所染真菌的正确结果:

菌丝和孢子呈黑褐色,细胞核呈红色,背景淡绿色。

  27、在间接荧光染色法显示组织切片中的特异性抗原时,荧光素与何种物质结合

  A.间接抗体(种属特异性)

  B.补体

  C.组织抗原

  D.针对组织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E.绵羊红细胞

荧光素与间接抗体结合称为间接荧光染色法。

  28、组织石蜡制片过程中常用的脱水剂是

  A.甲醛

  B.乙醇

  C.乙酸

  D.丙酮

  E.冰乙酸

[考点定位]本题目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病理学技术第二十一章组织的取材、固定方法和组织切片技术第三节组织的脱水。

脱水是借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

  [题眼解析]乙醇为最常用的脱水剂。

它可与水任意混合,脱水能力强,并且可以硬化组织。

乙醇穿透速度很快,对组织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知识拓展]如进行糖原和尿酸盐结晶染色的标本,为较好地保存物质的结构,应直接用无水乙醇固定。

  29、胸腔、腹腔被覆上皮是A.内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间皮

  D.移行上皮

  E.单层柱状上皮

[考点定位]本题目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病理学技术第二章组织学第二节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简称上皮,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题眼解析]内皮是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A错。

单层立方上皮多分布于腺体排泄管、肾小管和甲状腺腺泡等处,B错。

移行上皮细胞来自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段等处的移行上皮细胞脱落,D错。

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胃、肠、子宫和输卵管的内腔面,E错。

胸腔、腹腔被覆间皮,正确答案为C。

  [知识拓展]上皮细胞侧面有桥粒。

基底面有半桥粒。

  30、SABC法的基本原理是()。

  A.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

  B.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卵白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

  C.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

  D.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卵白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相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

  E.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

  31、T与B淋巴细胞淋巴瘤基因诊断方法中错误的是()。

  A.Southern印迹杂交

  B.Northern印迹杂交

  C.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

  D.反转录PCR

  E.Western印迹杂交

E[单项选择题]

  32、一般情况下尸僵出现的时间为A.1~3小时B.7~8小时C.24小时以上D.4~6小时E.9~12小时

尸僵1~3小时出现。

  33、腺上皮起源于

  A.内胚层

  B.外胚层衍生的原始上皮

  C.内胚层、中胚层或外胚层衍生的原始上皮

  D.中胚层

  E.外胚层

选项C都是腺上皮的起源。

  34、具有毒性作用的固定剂是

  A.氯化钠

  B.铬酸

  C.锇酸

  D.苦味酸

  E.重铬酸钾

锇酸具有毒性。

  35、巴氏染色法常用于激素诊断的是

  A.痰涂片

  B.冰冻切片

  C.胸腹水细胞涂片

  D.宫颈脱落细胞涂片

  E.超薄组织切片

巴氏染色常用于诊断宫颈脱落细胞涂片。

  36、常用的组织石蜡切片的透明剂是

  A.乙醇

  B.二甲苯

  C.丙酮D.乙酸

  E.甘油

二甲苯是常用的透明剂。

  37、下列哪项方法不能减少非特异性染色?

  A.第一抗体用单克隆抗体

  B.染色过程中避免切片干燥

  C.在用第一抗体前,加与制备第一抗体不同动物的免疫血清进行封闭

  D.使用牛血清白蛋白进行封闭

  E.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和生物素

C[单项选择题]

  38、DNA的图像分析一般用()。

  A.PAS染色

  B.Feulqen染色

  C.DNA倍体染色

  D.James染色

  E.Giemsa染色

  39、不属于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液的是

  A.EDTA修复液

  B.EGTAC.柠檬酸缓冲液

  D.胰蛋白酶

  E.巴比妥缓冲液

选项E不属于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液。

  40、关于升汞固定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

  B.一般用其5%~7%饱和水溶液作为固定剂

  C.穿透力低,只宜固定薄片组织

  D.单独使用组织收缩明显

  E.对类脂和糖类有固定作用

  41、彩色日光片的色温为A.2600~3000KB.9000~9500KC.5500~6000KD.4500~5000KE.3000~3400K

[考点定位]本题目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病理学技术第十一章显微镜和摄影技术第五节显微摄影技术装置。

色温以“K”做为单位,以标准黑体的绝对温度为起点。

没每升高1°

C为1K。

[题眼解析]日光的色温为5500~6000K,即指日光与标准黑体在5500~6000K时发出的光一样。

因此A,B,D,E错,正确答案为C。

  [知识拓展]在照相上光源色温的应用指的是光线中所含颜色的成分,而不是指光线中冷热的温度。

  42、下列不符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本要求的是

  A.固定应保存组织和细胞的抗原成分

  B.固定应保持组织和细胞的原有结构及位置

  C.所用的检测试剂盒可以有多种多样

  D.最终反应产物必须是一种有色的物质

  E.每种抗原的检测操作步骤都是一样的

免疫组化中,每种抗原的检测操作步骤不是一样的。

  43、图像处理指的是()。

  A.对图像的定性分析

  B.用量化的方法以数字的表达形式对图像中各种结构信息的定量描述

  C.对图像的定量分析

  D.用量化的方法以吸光度的表达形式对图像中各种结构信息的定量描述

  E.对图像的修饰,通过这种修饰去除图像的缺陷或不足,将模糊图像变为清晰图像或以新的图像形式来表达原图像等

  44、用生物素标记HPV-DNA探针检测石蜡切片内HPV-DNA时,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生物素蛋白后室温孵育30分钟,用BCIP/NBT显色,最后用核固红染色,阳性结果将表现为()。

  A.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紫蓝色,阴性细胞质呈红色B.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呈紫蓝色,阴性细胞核呈红色

  C.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红色,阴性细胞质呈紫蓝色

  D.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呈红色,阴性细胞核呈紫蓝色

  E.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绿色,阴性细胞核呈红色

  45、Bouin液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液,它常用的pH为多少

  A.2~2.5

  B.3.6~4.0

  C.4.7~5.0

  D.3~3.5

  E.4.0~4.5

  Bouin液pH3~3.5。

  46、凝集素指的是()。

  A.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血小板,因而得名

  B.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C.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黏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D.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脂蛋白或能与脂类结合的脂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E.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白细胞,因而得名

  47、细胞质包括

  A.糖原

  B.脂类

  C.色素颗粒

  D.蛋白质

  E.基质、细胞器和包含物

细胞质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包含物。

  48、浅表性肿物做细胞学检查时适合用哪种技术

  A.细针吸取技术

  B.刮片技术

  C.脱落细胞技术

  D.印片技术

  E.冰冻切电技术

浅表性肿物适合用细针吸取技术。

  [材料题]

  49、A.酸性磷酸酶

  B.碱性磷酸酶

  C.胆碱酯酶D.琥珀酸脱氢酶

  E.三磷酸腺苷酶[配伍选择题]

  1.Berry硝酸铅法常用来检测()。

A[配伍选择题]

  2.Gomori钙钴法常用来检测()。

  50、下面有关组织固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的固定不良,在以后的标本制备过程中无法加以纠正

  B.组织的固定不良,在以后的标本制备过程中可以加以适当的纠正

  C.机体死亡后,如不及时处理或固定,细胞在自身溶酶体酶的作用下会溶解破坏

  D.若用于免疫组化,固定的意义是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E.对于电镜标本,适当而及时的固定非常重要

凡需病理检查的各种组织都需要经过固定。

组织的正确固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力机体死亡后,如不及时处理或固定,细胞在自身溶酶体酶的作用下会溶解破坏,组织细胞的结构难以保持。

若用于免疫组化,固定的意义是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所以,良好组织学切片的基础取决于适当而完整的固定,若组织的固定不良,在以后的标本制备过程中无法加以适当的纠正。

  51、下列哪项是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放大作用的主要机制?

  A.经化学修饰生物素成为活化生物素

  B.亲和素的四个生物素部位,可同时结合多价性的生物素化衍生物C.两者之间极高的亲和力

  D.生物素、亲和素可分别与酶、放射性核素等结合形成标志物

  E.以上均不是

B[材料题]

  52、A.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