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75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综合指数法在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College:

EconomyandManagementSchool

Subject:

ProjectManagement

Name:

Directedby:

May2012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

摘要

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在加大,开发利用的速度也在加快,如水电开发目前已成为能源开发建设的新热点。

水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常常会对区域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通常都是综合性、多方面、多层次、长期和不可逆的,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前,应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尤其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评价存在主观性。

国内对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一般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域进行定性的评价,而在定性评价的研究过程中难以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定量化评价中的指标体系选取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大多生态评价人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背景为基础选取评价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

本文以鹤峰芭蕉河水电站建设为例,在一个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芭蕉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从而判断出该地区目前的生态质量,为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另外,针对该流域的某些较为脆弱的生态因素,本文也给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综合指数法;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水利水电

ABSTRACT

Currently,Chinaispositionedinahighandsustainedeconomicdevelopingperiodwithahighdemandforwaterresources.Thesemakethedevelopmentofhydro-poweranewfocusinenergy-exploitationconstruction.Inmostcircumstances,programsonwaterexploitationespeciallysomelargehydraulicandpowerprojectswouldexertprofoundandtremendouseffectsonlocalecologicalenvironment.Theseeffectsareusuallycomprehensive,diversified,multilevel,long-lastingandirreversible,whichcanbepositiveaswellasnegative.Therefore,itisessentialforustodoanall-around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speciallyonecologybeforestartingahydraulicandpowerproject.

Ecologicalenvironmentassessmentcanbesubjective.Domesticresearchesonecologicalenvironmentassessmentusuallydoqualitativeevaluationofresearchedareafromecologyangle,duringwhichtheinfluenceofsubjectivefactorsontheresultsisinevitable.Currently,mostpeopleworkingonecologicalevaluationchoosetheindexesonthebasisofrespectiveresearchareaandtheirownprofessionalbackgrounds.Theindexsystemofqualitativeevaluationlacksuniformedstandards.

Inthispaper,wetaketheconstructionofBajiaoRiverHydro-powerStationinHefengasanexampleandconductanenvironmentalqualityassessmentonthecurrentsituationofbajiaoriverusingintegratedindexmethod.Thismethodisbasedonamoreperfectindexsystemanditsresultshavesuccessfullyprovidesnecessaryevidencesandreferencefortheconstructionofthehydro-powerstation.Inaddition,aimingatsomerelativelyvulnerableecologicalfactorsintheriver,thispaperalsoputsforwardsomecorrespondingmeasuresandsuggestions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

Keywords:

integratedindexmethod;

ecologicalenvironment;

qualityassessment;

hydraulicandpowerprojects

第1章绪论

1.1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在自然条件下,它并不能完全的按照人类的意愿为人类服务。

因此只有修建水利工程,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我国煤、石油等一次能源日益短缺,且造成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提出的能源发展战略是:

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积极推进发展核电,协调发展天然气发电,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新能源发电.重视生态与环境,提高能源效率。

但火电、核电等的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二次污染,而新能源的利用又受到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大力发展水电变成了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

作为可再生的二次能源,水电在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目前我国水电开发的程度较低,但已经历了技术制约、投资制约、市场制约三个阶段,目前生态制约已成为水电开发的关键性问题。

要实现以环境友好的、社会和谐的各种方式开发水电,就是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河流健康”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的原则,通过水利水电开发规划阶段环评的早期介入,及早发现敏感性和制约性的环境问题,从源头杜绝重大环境危害;

从生态与环境保护角度比选论证水利水电开发规划方案,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优化调整开发方案的建议,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决策建设和开发过程中所需采取的环保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1.2研究意义

水电开发因大坝阻隔、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调度运行、工程施工等,主要对水文情势、水环境、水生生态、陆生生态、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局地气候、环境地质、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人群健康,以及生态与环境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鱼类产卵场)等环境因子产生影响。

【1】

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在加大,开发利用的速度也在加快,如水电开发目前已成为能源开发建设的新热点,而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使水资源开发项目环评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更为突出。

大力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将其与环境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在最大限度兴利的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减小由于修建工程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相对其他建设项目而言,水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多、评价内容丰富、评价范围大,包括自然、社会、生物多样性等。

开展水利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势在必行的。

1.2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1.2.1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外的发展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于197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第二节第二条的第三款规定:

在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每一生态建议或立法建议报告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中,均应由负责官员提供一份包括下列各项内容的详细说明:

1)拟议中的行动将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如果建议付诸实施,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的任何不利于环境的影响。

3)拟议中的行动的各种选择方案。

4)地方上对人类环境的短期使用和维持与长期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

5)拟议中的行动如付诸实施,造成的无法改变和无法恢复的资源损失[21]。

继美国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后,先后又有瑞典(1970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年)、澳大利亚(1974年)、马来西亚(1974年)、德国(1976年)、菲律宾(1979年)、印度(1978年)、泰国(1979年)、中国(1979年)、印度尼西亚(1979年)、斯里兰卡(1979年)等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2]。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在不断地提高,并从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不仅考虑环境污染,还注重生态影响,开展风险评价,关注对累积性影响,并开始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估[23]。

环境影响评价从最初单纯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区域开发(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程序也在发展中不断地得以完善。

1.2.2我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我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董鸣飞(1983)等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组分功能的强弱程度,从生物学角度研究珠海口、海南等区域的生态质量[2]。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已逐渐受到重视,在此阶段,出现众多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都是根据不同需求,在一定原则指导下进行的。

如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依据区域生态环境预警原理,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角度出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了我国主要省份的生态环境质量。

毛文永(1997)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优势度指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3]。

黄思铭、欧晓昆等(1999)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建立三层指标评价云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4];

夏勇(1999)在《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一多级灰关联评估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釆用梯阶分解的方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5]。

白洁根据城市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学视角下建立城市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14个城市生态位及其属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并将其作为分类实体进行模糊动态聚类[5]。

在《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HJ/T19一1997〉及《培训教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司,1999)中,提出生态评价应重点考虑是生态环境承载力、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完整性、多样性等。

在此背景下,张增祥、彭旭龙等关注于相关地学指标,并以西藏中部一江两河流域为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赵跃龙等在《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一文中,从生态脆弱角度出发评价生态环境质量。

髙志强、刘纪远在《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一文中,基于数字环境模型对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叶亚平把人类影响程度和人类适宜度考虑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刘全有、张遂业在《晋冀鲁豫接壤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一文中,从区域的生产力、环境缓冲力、稳定性等选取评价指标,建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胡孟春、马荣华等依据景观生态学思想,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作了评价分析,并编制了海南生态环境评价图[6]。

进入新世纪,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国内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王建、李文君等人利用遥感分析的方法对民勤县近30年来土地荒漠化变化进行了分析;

来永斌以中巴卫星和美国陆地卫星遥感信息为数据源,采用3S技术对抚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王炜等提出了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

郑淑娟等人基于3S技术,利用综合指数法对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总结起来,我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开始注重与新技术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评价研究也开拓了新的领域。

但目前的生态环境评价仍存在以下缺陷:

目前,大多生态评价人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背景为基础选取评价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7]。

1.2.3水利水电项目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发展

水利水电建设是我国最早开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规划环境评价的领域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起,水利建设借鉴欧、美和日本等国的经验,至80年代初总共建立了大约80个鱼道,这些鱼道多为低水头的池型鱼道或过鱼闸窗,过鱼种类主要是河湖之间的半洄游性鱼类,以及降河产卵洄游鱼类[24]。

1981年,水利部和前能源部发布的“加强水电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其第7点要求在规划阶段开展环境和生态平衡影响的调查研究工作,此后水利水电规划编制工作开始探讨和实施环评工作,如1985年东江流域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1987年的松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北水南调”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新疆的叶尔羌流域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等。

在实践的基础上,1988年,水利部和前能源部联合发布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DJ302-88),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实施。

5年后,即1992年又联合发布实施《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92),要求流域规划方案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维护和改善流域生态与环境,使治理开发的流域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这两项规范分别早于1999年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草案)》11年和7年、2003年颁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J30-2003)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15年和10年,也早于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年和15年,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也主要是建立在1988年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基础上。

此外,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实施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医学评价技术规范》(GB/T16142-2005);

2002年颁布实施的《水法》明确规定了“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生态环境,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

”针对河道生态用水等问题,2006年环保总局印发了《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08年水利部编制完成了《河道内生态需水评估导则(试行)》(送审稿)[8]。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领域基本上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其环境影响评价已有20多年的实践。

目前,无论是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规划还是专业规划,都有环境评价的篇章。

2003年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确立了规划环评制度的法律地位,按照新的法规和政策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我国一些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开始进行环境评价实践研究,如澜沧江、大渡河、怒江、雅砻江、红水河等水电基地和其它—些中小型河流如贵州坝王河;

此外,近几年围绕河流水电开发的主要问题开展了许多应用基础研究,如评价模型、累积性环境影响识别等。

总体上,这些研究和实践对河流生态系统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1.3项目研究思路

1.3.1研究的内容

1)总结了生态环境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

2)分析总结了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并对对综合指数法做了详细的介绍。

3)以鹤峰芭蕉河水电站为例,利用综合指数法,建立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分析了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4)根据鹤峰芭蕉河水电站生态环境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1.3.1研究的目的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为项目选址提供依据

 在项目布局及厂(场)址方案选择中,对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后果以及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制约因素给予全面考虑。

2)优化建设方案

 通过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反馈到建设方案研究中去,作为对拟选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

3)多方案比选的基础

 在一个建设项目存在多个建设地点和多种替代方案的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也是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之一。

第2章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1水利水电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直接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生物资源的直接影响包括施工期影响和运营期对工程所及地区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的是由主要工程造成的,有的是由辅助工程造成的。

主要影响为:

1)施工道路开通、大坝修建的基底清理和土石方采掘所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水体污染及土地碾压占用问题。

2)土石方工程和涵洞工程打眼放炮会惊扰居民和野生生物,有弃土弃石占地、污染和流失(水土流失、泥石流)风险等。

3)库区蓄水造成淹没土地使土地资源丧失,清除植被使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性的损失。

4)水文、水质变化导致的水生生态影响,如形成河流脱水段,改变河流流态对鱼类的影响等。

5)施工人员居住区建设造成植被破坏、土地占用及污染问题,施工人员偷猎、滥伐,威胁生物多样性以及引入疫源性疾病等。

6)因工程配套所需而发生的工程性影响,如输电线路建设、输水渠道和管道建设、灌区建设等。

7)因移民安置在异地产生的影响。

2.1.2间接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间接影响涉及到许多方面。

由于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影响,如因道路开通而发生的廊道效应、城镇化效应等。

2.1.3相关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流域性和区域性特征,许多影响具有相关性质。

1)水库上游伐木、开垦种植,会导致水土流失,引起水库水质恶化和淤积。

这种影响有可能来源于城镇建设或库区外迁人口的回流。

2)工业废水或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水库,使水质污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丧失其供水或灌溉功能。

这种影响有的是由于水库蓄水改变水文情势引起的,有的是区域经济发展所致。

3)流域内进行多梯级开发,无统一规划,使生物资源受影响的程度增加[9]。

2.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方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对象、内容和特点、主要评价目的和评价要求进行选择,也会受评价者的专长、意见和偏好所左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正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亦无定论。

专门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较少,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图形叠置法

该方法是把两个或更多的环境特征、生态信息重叠表示在同一张图上,构成一份复合图,用以在开发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指明被影响的环境特征及影响的相对大小。

2)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方法,一般有生态环境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生态环境问题类比等。

它是根据已有的开发建设项目对动植物或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或预测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方法首先需要选好类比对象,这是该方法成败的关键。

由于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很难找到完全相似的两个项目,因此,单项类比或部分类比可能更实用一些。

3)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是Little等人在197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析方法。

其基本做法是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于同一张表格的列与行内,逐点进行分析,在表格中以正负符号、数字以及不同符号来表示和判定每项开发活动与对应的环境因子的相对影响的性质、程度等,并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方法使用方便,针对性强。

4)指数法

“环境质量指数”的概念是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卫生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把它们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的无量纲数值,这种数量指标就叫“环境质量指数”,也称“环境污染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的设计原则是指数应与待评价的对象相关,是可比的,可加和的,而且是直观易懂的。

环境质量指数可分为单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数和总环境质量指数两大类。

5)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完整性分析方法

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

一是空间结构分析;

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

这种评价方法可体现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匹配一致的基本原理。

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

在景观的结构单元中,通常分为3种基本组分,即缀块、廊道和基底。

6)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系统论的观点,根据系统具有层次性的特征,把要研究的复杂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通过对系统多个因素的分析,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为若干层次因素,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后,相应的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并按其相互作用关系构成递阶层次数学模型;

然后应用两两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