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794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

  后前斜位,肋骨前端与肋软骨相接部,因避开心脏,对比度较大,可清晰显示。

  5、下面不是CT的扫描方法的是()

  A.目标扫描

  B.动态扫描

  C.延迟扫描

  D.高分辨率CT扫描

  E.定期扫描

  6、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浅呼吸屏气

  B.深呼气屏气

  C.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分别与肺组织、腹腔脏器重叠,两者对X线的吸收差异很大,所需摄影条件差异很大,同一个摄影条件难以兼顾膈上和膈下肋骨。

膈上肋骨摄影采用深吸气屏气使膈肌下降,按膈上肋骨的摄影技术选用曝光条件,尽量多显示膈上肋骨。

  7、下面对CT扫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分辨率CT扫描:

通过薄层或超薄层、高的输出量、足够大的矩阵、骨算法和小视野图像重建,获得良好的组织细微结构及高的图像空间分辨率的CT扫描方法

  B.动态扫描:

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扫描结束后再重建图像的方法

  C.薄层扫描:

是指扫描层厚小于3mm的扫描,一般采用1~2mm

  D.目标扫描:

又称靶扫描或放大扫描,是对兴趣区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

  E.重叠扫描:

指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

  8、胸部摄影,FFD选用180cm的原因是避免因()

  A.左右径较窄、前后径较薄引起的影像放大

  B.左右径较厚、前后径较宽引起的影像放大

  C.左右径较短、前后径较长引起的影像放大

  D.左右径较扁、前后径较窄引起的影像放大

  E.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引起的影像放大

正常人的胸部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为尽量减少因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引起的肺内组织结构的影像放大,所以规定FFD成人一般选用180~200cm、儿童选用100cm。

  9、关于CT扫描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剂量扫描:

指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螺旋CT的扫描参数,降低了病人X线的剂量

指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一边扫描一边重建图像的方法

  C.目标扫描:

  D.延迟扫描:

指注射对比剂后,等待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再行扫描的一种CT检查方法

B

  10、成人心脏摄影的焦-片距为()A.50cmB.85cmC.100cmD.120cmE.200cm

为减少心脏影像的放大,降低测量误差,心脏摄影一般采用远距离(200cm)摄影。

  11、下列不是CT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工作的是()

  A.做盆腔扫描检查的患者,还需提前一天作好口服对比剂的准备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B.作腹部检查的患者,事先作好口服对比剂或水等的准备

  C.作增强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D.检查前2周内,做过食管、胃肠钡餐和钡剂灌肠的患者不能作腹部CT扫描

  E.对于胸腹部检查的患者,作必要的呼吸训练

  12、胸部正位取后前立位摄影的原因,无关的是()

  A.能正确反映胸部脏器的确切形态

  B.能观察到产生气液面的病理改变

  C.肺组织更靠近胶片,影像清晰

  D.肩胛骨易于投影在肺野之外

  E.心脏放大率小

肺组织几乎充满于整个胸腔,无关于前后靠近胶片。

心脏位于前纵隔,采取后前位的主要目的是使心脏放大率缩小,减少与肺组织的重叠,相对暴露出更多的肺组织,有利于对肺野的观察。

  13、CT扫描注意事项中不包括()

  A.CT检查病人应先更衣、穿鞋套

  B.不合作患者,CT扫描前应作镇静或麻醉处理

  C.需增强扫描的病人常规做碘过敏试验

  D.认真阅读申请单

  E.根据病人要求确定扫描参数

  14、疑有肺尖处病变应选择的摄影位置是()

  A.胸部后前位

  B.胸部侧位

  C.胸部斜位

  D.胸部前弓位

  E.胸部点片

  15、不是CT扫描注意事项的是()

  A.CT室应配备常规急救器械和药品,在病人发生对比剂过敏或其他意外情况时急救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B.确定扫描参数根据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和临床要求确定扫描参数

  C.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检查时间

  D.认真阅读审查申请单

  E.不合作患者,拒绝CT扫描

  16、关于胸部摄影,错误的是()

  A.两手背置于髋部,双肘内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双臂投影于肺内

  B.焦-片距应为180cm

  C.应使用滤线器

  D.应使用短摄影时间

  E.常规站立后前位

A

胸部摄影两手背置于髋部,双肘内旋的主要目的是将肩胛骨拉出于肺影之外。

  17、不适合做CT扫描的是()

  A.颅脑外伤

  B.脑肿瘤

  C.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D.精神分裂症

  E.脑实质变性

  18、鼻骨侧位摄影时与胶片垂直的是()

  A.听眦线

  B.听眶线

  C.听鼻线

  D.听口线

  E.瞳间线

鼻骨侧位摄影时,头颅侧面各标志线均不可能与胶片垂直,与胶片垂直的应是瞳间线。

  19、关于颅脑扫描基线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扫描基线有听眦线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B.扫描基线有听眉线

  C.扫描基线有听眶线

  D.头部CT检查常以此听眶线作为扫描基线

  E.经听眉线扫描的图像对显示第四脑室和基底节区组织结构较好

  20、乳突双15°

侧位,亦称为()

  A.劳氏位

  B.许氏位

  C.伦氏位

  D.梅氏位

  E.斯氏位

  21、关于颅脑扫描基线和应用,错误的是()

  A.听眦线是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

  B.头部CT检查常以此听眦线作为扫描基线

  C.听眉线是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道的连线

  D.经听眉线扫描的图像对眼窝、中颅凹和后颅凹上部显示较好

  E.听眶线是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

D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22、下列体位,检查胆脂瘤的最佳选择是()

  A.梅氏位

  B.柯氏位

  C.瑞氏位

  D.切线位

  E.仰卧水平侧位

梅氏位是检查胆脂瘤的首选位置。

  23、关于颅脑冠状位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患者体位有颌顶位和顶颌位

  B.颌顶位,听眦线与台面趋于平行

  C.顶颌位,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D.层厚与层间距,视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3~5mm

  E.头皮下软组织病变,首选冠状位扫描

  24、正确选择乳突梅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

  A.双25°

  B.双35°

  C.双45°

  D.双55°

  E.双65°

梅氏位又称岩骨轴位,摄影角度应选择双45°

,即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呈45°

角,听眶线与台面垂直、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

角,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经被检侧乳突尖部射入胶片下1/3处。

  25、下面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

  B.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

  C.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D.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

  E.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26、关于瓦氏位摄影,以下错误的是()

  A.瓦氏位是观察上颌窦的最佳体位

  B.又称Water位

  C.也可观察额窦和后组筛窦

  D.听眦线与暗盒呈73°

  E.若怀疑有上颌窦积液,应站立位摄影

听眦线与暗盒应呈37°

角。

  27、关于颅脑增强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增强扫描是不做平扫,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B.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C.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D.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5分钟开始扫描

  E.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8分钟开始扫描

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

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

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与血管有关的病变,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0秒开始扫描;

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8分钟开始扫描。

头部增强扫描可用平扫的参数,也可只对病变部位进行薄层扫描。

  28、额窦摄影,常规位置是()

  A.柯氏位

  B.瓦氏位

  C.斯氏位

  D.劳氏位

  E.瑞氏位

  29、显示颅脑CT图像的窗宽、窗位选择正确的是()

  A.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

  B.窗宽100~150HU,窗位35HU左右

  C.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D.窗宽90~120HU,窗位40HU左右

  E.窗宽100~120HU,窗位45HU左右

  30、柯氏位摄影,中心线与听眦线夹角是()A.15°

B.23°

C.37°

D.45°

E.53°

柯氏位摄影,中心线与听眦线夹角是23°

,此时岩骨上缘正好投影在眼眶下壁,额窦、筛窦、眼眶及眶上裂显示最佳,失真小。

角度越大,失真越大,角度小于23°

岩骨投影要与眼眶重叠。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31、鞍区CT扫描可以诊断的疾病不包括()

  A.垂体肿瘤

  B.垂体泌乳素微腺瘤

  C.颅咽管瘤

  D.脑膜瘤

  E.垂体萎缩

  32、有关上颌窦瓦氏位标准片所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鸡冠及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

  B.两侧眼眶、筛窦、上颌窦对称显示

  C.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正中

  D.窦腔包括额窦边界锐利明确

  E.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下缘

上颌窦瓦氏位标准片所见,选项中

  A、B、D、E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若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正中,表明听眦线与胶片的夹角大于37°

  33、鞍区CT扫描技术不包括()

  A.横断位扫描鞍区CT检查一般需作增强扫描

  B.冠状位扫描最常用

  C.冠状位扫描,先摄取头颅侧位定位像,扫描层面尽可能与鞍背平行或与鞍底垂直

  D.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无意义

  E.层厚和层间距视蝶鞍大小选择2~3mm,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鞍区

  34、汤氏位照片显示,以下不正确的是()

  A.照片包括全部枕骨、岩骨、眶骨及下颌骨升支

  B.矢状缝与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

  C.两侧内听道位于岩骨正中清晰显示

  D.鞍背于枕骨大孔内1/2处清晰显示

  E.圆孔、卵圆孔、棘孔可清晰显示

圆孔、卵圆孔、棘孔不可清晰显示。

  35、下面对垂体微腺瘤的CT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

  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

  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

  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

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

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

  36、有关头颅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人呈俯卧姿势

  B.听眦线垂直台面

  C.矢状面平行台面

  D.下颌内收,额及鼻尖靠近台面

  E.两外耳孔到台面距离等高

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

  37、眼及眼眶CT扫描技术适应证不包括()

  A.球内和眶内肿瘤

  B.炎性假瘤

  C.血管性疾病

  D.结膜炎

  E.眼外伤

眼及眼眶CT检查主要用于眼球突出的病因诊断。

对诊断球内和眶内肿瘤、炎性假瘤和血管性疾病有特殊价值,对诊断眼外伤、眶内异物及先天性疾病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38、关于头颅摄影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骨切线位可不用滤线器

  B.中心线倾斜角度必须准确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C.颅底骨折病人常取颌顶位摄取颅底位

  D.可取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E.焦-片距一般为100cm

颅底骨折病人因病情严重,应尽量避免头颅移动、过伸或过仰,不采用颌顶位摄影,必要时可选取颅底水平侧位摄影。

  39、眼及眼眶CT扫描技术不包括()

  A.横断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B.横断位扫描,扫描基线为听眶线或听眦线

  C.冠状位扫描,扫描体位可用颌顶位或顶颌位

  D.冠状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E.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

  40、颈椎前后位标准影像显示,以下错误的是()

  A.第3~7颈椎及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B.颈椎骨质、椎间隙显示清晰,钩椎关节不应在正位显示

  C.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间隙高度

  D.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显示

  E.第一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在照片内

颈椎骨质、椎间隙、钩椎关节均应显示清晰。

  41、不属于眼及眼眶CT增强扫描技术的是()

  A.怀疑眶内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及眶内肿瘤向眶外侵犯时,需作增强扫描

  B.增强扫描可使血管、肌肉和有血供的病变清楚显示,有利于对病变的定性

  C.对比剂使用同颅脑增强

  D.延迟扫描时间为50秒

  E.临床怀疑血管性病变者,还可用动静脉、延迟三期扫描

增强扫描怀疑眶内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及眶内肿瘤向眶外侵犯时,需作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可使血管、肌肉和有血供的病变清楚显示,利于对病变的定性。

对比剂使用同颅脑增强。

延迟扫描时间为50秒。

临床怀疑血管性病变者,还可用动静脉双期扫描。

对比剂用量60~80ml,流速2.5~3ml/s,延迟扫描时间为动脉期20秒,静脉期50秒。

扫描参数同平扫。

  42、胸部后前位摄影标准影像显示,以下错误的是()

  A.肺门阴影结构可辨

  B.锁骨、乳腺、左心影内肺纹理可不显示,其他部位肺纹理需清晰显示

  C.肺尖充分显示

  D.膈肌、心脏、纵隔边缘清晰

  E.肩胛骨须完全显示于肺野之外

锁骨、乳腺、左心影内肺纹理应可分辨出。

  43、耳部CT扫描的适应证不包括()

  A.先天性耳道畸形

  B.听神经瘤

  C.老年性耳聋

  D.化脓性中耳炎

  E.听小骨骨折

  44、头颅正位标准影像显示,以下错误的是()

  A.显示头颅正位影像,照片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支

  B.矢状缝及鼻中隔影像居中,眼眶、上颌窦、筛窦等左右对称显示

  C.顶骨及两侧颞骨影像对称

  D.颞骨岩骨上缘位于眼眶正中,外耳孔显示清晰

  E.颅骨骨板及骨质结构显示清晰

外耳孔与X线方向接近平行,不可清晰显示。

内听道显示清晰,可显示于眶正中。

  45、耳部CT横断位扫描技术不包括()

  A.患者的体位成标准的头颅前后位

  B.颞骨横断位扫描常用0°

和30°

断面C.0°

轴位扫描时,头稍仰,使听眶线与床面垂直D.30°

轴位扫描时,头稍前屈,使听眉线与床面垂直E.30°

轴位扫描时,扫描基线为听眦线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46、腰椎滑脱、腰椎椎弓峡部裂、脊柱裂分别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A.腰椎前后位、侧位;

腰椎斜位;

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

  B.腰椎斜位;

腰椎前后位、侧位;

  C.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

腰椎前后位、侧位

  D.腰椎前后位、侧位;

  E.腰椎斜位;

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

腰椎滑脱常规摄取腰椎前后位、侧位;

腰椎斜位是显示腰椎椎弓峡部的最佳位置;

脊柱裂常累及腰椎、骶骨,所以要摄取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

  47、耳部CT冠状位扫描技术不包括()

  A.扫描体位选用颌顶位或顶颌位

  B.冠状扫描,常用70°

与105°

断面C.70°

冠状位扫描,其断面平行于枕骨斜坡长轴方向,X线与听眶线夹角呈70°

D.105°

冠状扫描,其断面平行于上颌窦后缘或垂直于蝶骨平板E.105°

冠状扫描平面与听眶线夹角呈150°

  48、急腹症应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A.腹部站立侧位

  B.腹部仰卧前后位

  C.腹部站立前后位

  D.腹部仰卧侧位

  E.腹部侧卧后前位

急腹症时,为了清晰显示游离气体或气液平面,需要摄取站立前后位。

  49、冠状位CT扫描鼻窦技术中错误的是()

  A.扫描体位为头部颌顶位或顶颌位

  B.扫描层面平行于上颌窦上缘或与听眦线垂直

  C.扫描范围从蝶窦后壁起至额窦前壁止

  D.层厚5mm,层间距5mm

  E.用非螺旋扫描方式即可

  50、额窦、蝶窦、筛窦的最佳摄影位置分别是()

  A.许氏位、瓦氏位、鼻窦侧位

  B.鼻窦侧位、梅氏位、瓦氏位

  C.瓦氏位、鼻窦侧位、梅氏位

  D.瓦氏位、斯氏位、柯氏位

  E.柯氏位、鼻窦侧位、瓦氏位

  51、颌面部CT扫描技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A.腮腺肿瘤

  B.甲状腺癌

  C.颌面部骨折

  D.美容整形

  E.化脓性腮腺炎

  52、内听道病变通常选用的摄影位置是()

  A.柯氏位、瓦氏位

  B.头颅侧位、后前位

  C.汤氏位、许氏位、梅氏位

  D.斯氏位、颅底位、汤氏位

  E.伦氏位、头颅前后位

斯氏位是显示内听道的最佳体位,颅底位、汤氏位显示也较清楚。

  53、拟诊上颌窦癌并骨质侵犯的患者应首选的摄影位置是()

  A.俯卧瓦氏位

  B.站立瓦氏位

  C.汤氏位

  D.柯氏位

  E.头颅侧位

上颌窦检查首选瓦氏位,通常选用俯卧位摄影。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54、颌面部CT扫描技术不包括()

  A.患者仰卧,头部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垂直

  B.定位像为头部侧位定位像

  C.腮腺,以听眉线为扫描基线

  D.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