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8250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00m3消防罐防腐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桉Word下载.doc

数量

备注

1

架杆48×

3.5

6m

180根

2

2.5m

1350根

3

1.2m

4

直角扣件

2300个

5

对接扣件

160个

6

旋转扣件

7

脚手板

850块

8

密目网

1.8×

56张

9

扳手

17-19

10把

10

安全带

双挂

10个

11

铁丝

18#

100kg

4.脚手架搭设材料要求

4.1脚手架各种杆件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3号钢焊接钢管,使用生产厂家合格的产品并持有合格证,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Q钢的规定,用于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m,小横杆1.2m,使用的钢管不得弯曲、变形、开焊、裂纹等缺陷。

4.2扣件使用生产厂家合格的产品,扣件锻铸铁的技术性能符合《钢管脚手架》GB15831-1995规定的要求,对使用的扣件要全数进行检查,不得有气孔、砂眼、裂纹、滑丝等缺陷。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件的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达到60N*M时扣件不得破坏。

4.3脚手板采用竹跳板,长度为2——3m,厚50mm,宽23~25cm。

4.4脚手架的计算

(一)、基本条件:

地面粗糙度为C类,基本风压WO=0.45KN/m2,立网网目尺寸为3.5cm×

3.3cm,绳径3.2mm,自重0.01KN/m2。

(二)、搭设高度计算:

验算部位应根据风荷载产生弯曲压应力大小分析确定,故先计算风荷载产生压力应为σW。

4.4.1σW计算:

立网封闭的挡风系数及风载荷体型系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近似按以下方法计算ξ=(3.3+3.5)×

0.32/(3.3×

3.5)×

1.05=0.192,1.05为考虑筋绳的影响μS=1.2×

0.192=0.23立网传给立柱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风压高度系数μZ按C类取值,当H=24时μZ=1.25,当H=5m时μZ=0.54本设计最大搭设高度为16m,故取μZ=1.25。

WK=0.7μZμSWO其中μZ——风压高度系数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WO——基本风压WK=0.7×

1.25×

0.23×

0.45=0.09KN/m2作用于立柱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qWK=WK·

L=0.09×

1.8=0.162KN/m风荷载产生的弯距按式计算MW=1.4,qWK·

h2/10式中Qwk——风线荷载标准值WK——垂直于脚手架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L——脚手架的柱距W——立柱截面的抵抗钜采用σW——风荷载对所计算立柱段产生的弯曲压应力,σW=MW/WMW=1.4×

0.162×

1.82/10=0.073KN·

m在16m高度处立柱段风载荷产生弯曲压力:

σW=MW/W=(0.073×

106)/(5.08×

103)=14.37N/mm2,在5m高度处立柱段风载荷产生弯曲压力为σW=14.37×

(0.54/1.25)=6.2N/mm2。

4.4.2底层立柱段的轴心压力、脚手架结构自重、脚手板及施工荷载的轴心压力

(1)、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心压力NGK由表4-38查得一个柱距范围内每米高脚手架机构产生的轴心标准值gk=0.134KN/m,则16m高的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轴心压力标准值NGK=H·

gk=16×

0.134=2.144KN

(2)、脚手架活载产生的轴心压力一层脚手架自重Qp=0.3KN/m2(除首层外),每1.8m设一道脚手架板,共九层。

NQ1K=0.5(1b+0.3)·

∑Qp=0.5(1+0.3)×

1.5×

0.3×

11=3.2KN敞开式脚手的防护材料产生轴心压查表得(L=1.5m)0.228KN立网重量为0.01×

24=0.36KN∴NQ2K=0.028+0.36=0.588KN二层同时操作,施工均布荷载QK2.03KN/m2查表得施工荷载产生轴心压力:

NQ3K=4.86KN根据活荷产生轴心压力标准值为NQiK=NQ1K+NQ2K+NQ3K=3.2+0.588+4.86=8.65KN。

4.4.3计算立杆段的轴心压力值:

根据公式计算N=NGK×

1.2/K1+NQiK,K1——高度调整系数,K1=0.85N=3.21×

1.2/0.85+1.4×

8.65=1.66KN3、立柱稳定性验算立网封闭时,立柱稳定应满足下式:

N/ΨA+MW/W≤fc或N≤ΨA(fc-σW)φ——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所计算立柱段的比λ=μh/I由表4-37查取I——立柱截面的回转半径,应按表4-31查取i=1.58cmμ——计算长度系数,采用M=1.5h——所计算的立柱段的脚手架布距h=1.8m∴λ=μh/i=1.5×

1.8/1.58×

10-2=170.8按表4-37得:

φ0.225A——立柱截面积,采用A=4.89cm2,fc=205N/mm2ΨA(fc-σW)=0.225×

4.89×

102(205-14.37)×

10-3=20.97KN>N=16.63(满足)。

4.4.4、最大允许搭设高度φAfcw=0.225×

102(205-14.37)=20.97KN,Hd=K·

[(φAfcw-1.4NQik)/1.2gK]=0.85×

[(20.97-1.4×

8.65)/(1.2×

0.134)]=47m。

4.4.5、立柱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柱地基承载力应按下列计算P=N/Ab≤fp——立柱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设计值。

N-上部结构至基础顶面的轴心力设计值。

Ab-基础底面面积。

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Kb·

fK,f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b-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采用P=16.6/(1.5×

0.9)=11.9KN/m2素土承载力基本值为Fo=120KN/m2>P。

4.4.5、结论:

满足搭设要求。

5.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技术措施

5.1施工准备

5.1.1在脚手架搭设之前,由技术负责人依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向专业班组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履行交底的签字手续,各持一份,互相监督,由专业班组长向操作人员进行班前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5.1.2按对脚手架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要求,对使用的材料进行全数检查、验收,方准进场使用,并进入现场后分类堆放整齐。

5.1.2搭拆脚手架的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劳动部门培训合格发证,持证上岗。

5.2脚手架的基础

5.2.1脚手架搭设前基础要平整夯实,才能做脚手架基础。

5.2.2回填土夯实后,上面铺设厚度50mm的0.2×

3m木脚手板,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空。

5.3脚手架结构技术要求

5.3.1内壁才用满堂架,外壁采用双排架。

高度为15.8m,脚手架里侧立杆距罐壁200mm,立杆排距1.2m,立杆纵距2.4m,大横杆步距1.8m,在搭设过程中立杆要搭设在大横杆的外侧,相邻两根杆件接头要相互错开一步且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立杆搭设要垂直,横杆搭设要水平,立杆搭设垂直度为1/400,全高不大于±

50mm,大横杆搭设要水平,全长水平差不大于±

20mm,立杆的纵距排距偏差不大于±

20mm,小横杆外侧伸出架体的长度为14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mm。

距地面200mm处设扫地杆。

5.3.2开始搭设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到搭设完成后,根据现场情况拆除。

5.3.3剪刀撑采用6米的钢管搭设,立杆7根、大横杆7根为一组剪刀撑,每隔6根设置一组与地面成45度角,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两侧设置,每组剪刀撑上下要连续设置,斜撑除两端用回转扣件与立杆、大横杆扣紧外,在中间要增加2个扣件扣牢,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结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最下边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离不大于200mm,剪刀撑杆件的搭接长度为1000mm,用三个扣件扣牢,扣件扣在钢管端头处不小于10cm处。

剪刀撑下端一定要落地。

5.3.4脚手板的铺设,施工操作层的脚手架必须铺满、铺稳、铺严,距离墙面不得大于200mm,不得又空隙和探头板。

5.3.5脚手架体2米以上采用密目网垂直封闭。

5.3.6罐外防腐保温施工所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经认可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5.4脚手架拆除技术措施

5.4.1外脚手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架子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防腐保温施工完毕后,脚手架方可拆除。

5.4.2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通行和地面操作人员通行,并有专人负责。

5.4.3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是应检查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为。

5.4.4拆除外架前应将通道上的存留材料杂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

5.4.5拆立杆要先扶住立杆在拆后两个扣件,拆除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两端扣件。

5.4.6拆除顺序为:

安全网——防护栏杆——剪刀撑——脚手板——打横杆——小横杆——立杆,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5.4.7如遇强风、雨、雪等气候,不能进行外架拆除。

5.4.8拆卸的钢管与扣件应分类堆放,严禁高空抛掷。

六、施工安全及人员健康保证措施

6.1.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穿着劳保服装。

6.2.在施工之前,由工程项目经理部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五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工程施工中的危险环节。

6.3.所有进行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证件有效。

6.4.在进行吊装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起重臂及重物下严禁站人,重物吊装到位后,应摆放稳固。

6.5.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危险部位应挂安全警示标志。

6.6.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对磨光机等应有护罩,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罩,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七、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7.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等。

7.2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

7.3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和周围的植被,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

7.4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

7.5工完料尽,场地清。

八、健康、安全、环境计划

8.1、健康、安全、环境的方针、总目标和承诺

8.1.1、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注重健康、保证质量顾客至上、

保护环境遵守法规、管理科学追求卓越、

8.1.2、健康、安全、环境总目标

质量保证顾客满意

无事故无伤害无污染

8.1.2.1健康安全目标:

使全体参建人员的健康得到充分保证,本工程不得发生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及重特大车辆事故。

生产基地、场地、后勤不得发生火灾、爆炸、倒塌、食物中毒、触电及其它事故;

缺氧有毒有害环境作业,不得发生中毒、窒息或伤害事故。

8.1.2.2环保目标:

实现施工生产无环境污染事故,各种污染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达到设计和相关规定要求。

8.1.3、健康、安全、环境承诺

我公司认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莫过于人,因而没有任何事情比人类的的健康、安全以及生存环境更为重要。

因此我们将在任何国家与地区全力以赴致力于人类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

8.2、健康、安全、环境编制依据

8.2.1.《油气储运公司工业动火作业实施细则》

8.2.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8.2.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8.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系统图

8.3.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姓名

项目职务

安全职责

项目经理

项目健康、安全、环境第一责任人

宋献国

质量安全组组长

负责施工现场健康、安全、环境

8.3.2、安全管理系统图

阿依努尔.黄宗贤

现场HSE负责人

各施工组

8.4、健康、安全、环境危害和影响因素及分析结果

8.4.1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因素

存在工艺过程

状态

备注

高空坠物

生产区罐体作业

异常

火灾爆炸

电焊焊箍架

紧急

固体废物

管件连接

正常

材料使用

8.4.2危险源清单

生产、服务内容

危险源

脚手架安装工艺

1、油气火灾或爆炸2、大风3、有毒有害气体泄漏、4高空坠物

材料运输

1、交通事故2、机械故障

设备使用

1、触电2、设备伤害3、爆炸

焊接作业

1、触电2、粉尘或烟尘3、弧光4、高温

8.4.3重大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

主要存在的生产、

服务和活动内容

风险等级

高空作业

扣件连接

高度危险

交通事故

砸、碰伤害

施工设备、材料起重吊装

显著危险

触电

焊接作业、设备使用

设备伤害

8.5、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A.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清单

控制措施

脚手架安装

1、认真分析作业特点和现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2、施工过程中,保持与相关方的沟通,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传递

3、加强现场的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4、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完好、运行可靠。

5、加强岗位培训,确保岗位操作人员有足够的能力操作岗位设施。

6、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消除各类违章作业和隐患。

7、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上岗

扣件连接电焊

a.禁止在油气施工区和易燃易爆区违章动火和其他火源进入。

b.施工和生产作业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装。

c.定期对油气设备进行保养和防静电接地检查。

d.油气区动火严格按照《新疆油田公司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作业。

h.相关方应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传递。

i.作业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并确保完好。

j.监督制定、检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预案。

l.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自救意识

1、施工点内设立废品回收库,对各类废品进行分类保管。

施工过程产生的工业固定废弃物随时清理回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施工完毕后恢复地貌,并压实回填土,及时清理管道周围各类施工废弃物,做到现场整洁、无杂物

B.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

主要存在的生产、服务和活动内容

可能造成后果

控制措施

1、财产损失

2、人员伤亡

c.油气区动火严格按照《新疆油田公司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作业。

e.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并有消防措施。

g.在易燃、易爆区域内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h.相关方应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及时沟通和正确传递。

l.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

焊接作业、设备

1、人员伤亡

1、加强监护,严格按电工作业规程作业。

2、非专业人员禁止电工作业。

3、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4、定期对设备接地点进行监测,确保接地设施可靠完好。

5、对有可能发生触电的地点悬挂警示标志。

高空作业伤害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上岗,

2、脚手架从第二步开始向上必须满挂安全网。

3、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0KN/M2。

同时施工的作业层不得超过二层,不得在脚手架上装模板支架、缆风绳或将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

5、当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必须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雨、雪后上脚手架作业要有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

6、在脚手架的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杆。

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8、工地临时用电线不得架设在脚手架上。

9、脚手架在使用期间,必须派专人进行日常的保养和定期的全面检查和整修。

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设备伤害

1、制定各类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按规程作业。

2、制定各类设备的维修保养规程,并严格执行

3、对提供设备的相关方进行评价,确保相关方提供设备的质量。

4、加强设备运行中的监督检查。

C.应急计划

1、应急程序

为了减少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项目部人员、财产、环境造成损失和破坏,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进行控制并恢复正常施工。

紧急情况是指以下情况:

火灾、起重伤害、交通事故、触电事故、高空坠物等意外情况。

2、应急管理体系

2.1应急管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应急指挥系统、应急保障系统和应急信息系统。

2.2应急指挥

项目组成立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的指挥和组织;

各施工组为应急小分队,负责紧急状态的组织、实施和招待应急调遣任务。

2.3现场应急指挥职责

负责对任何紧急情况作出反应,有权调动项目部所有财物和人力;

负责指挥应急小组成员采取应急措施;

紧急情况结束后通知有关各方、收集事件报告供调查和分析。

3、应急措施

3.1、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

1)施焊或气割过程中,发生着火事故时,施工人员应立即撤离,同时其他人员应立即用现场的消防器材或沙土进行灭火;

2)灭火的同时,将火灾现场可能被引燃的物件及施工设备转移到安全地带;

3)如有施工人员被烧伤,应立即组织抢救;

4)现场的消防器材不能将火扑灭时,应立即向当地119报警,请求支援,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3.2、起重伤害事故及高空坠物的应急措施

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后,首先应抢救伤员,如果伤员身体被物体压住,则应采取妥善处理措施,将物体平稳挪开;

发生事故后,根据伤员的病情,做临时抢救处理,若伤员出血较多,则应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若发生骨折,应对伤者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防止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伤势加重;

如果伤员呼吸停止,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并尽快送往医院。

3.3、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1)首先切断触电电源;

2)将触电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3)如果触电者的身体被电灼伤,应对其采取包扎措施,然后送往医院救治;

4)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送到最近的医院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