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8377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70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恒顺达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当前,在国家政府机构的大力推动下,“循环经济”正逐步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5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领导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目标做了明确的指示:

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从需求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从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从要素投入上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增长转变,从资源利用方式上要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一方面,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辉煌的工业文明;

另一方面,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强的约束作用,能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

由于高强度开采与巨大消耗,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一趋势及其消耗造成的对环境的沉重压力引起国际社会极大的忧虑和愈来愈广泛的关注。

因此,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其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的污染,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这一发展道路和基本国策的提出,对国内企业界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而如何转变发展模式,也促使国内众多企业家在不断的思考和修改企业原先制订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并采取各种方式和步骤进行尝试。

目前,在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占76%;

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是世界上煤炭消费比例超过60%的仅有的3个国家(南非共和国、中国、波兰)之一。

但我国煤炭能源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优质煤的比例仅占10%左右,煤炭品位总体较低;

b.煤炭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地质灾害和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

c.长距离输送导致系统效率低;

d.洁净煤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因此,我国未来煤炭消费前景不容乐观,不论从资源分布上,还是环境上,以煤为主的供应路线将难以为继。

为减少经济发展对单一能源品种的过度依赖,发展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推动能源构成、来源的多元化,实施能源多元化供应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是我国为能源多元化战略所做的一次标志性的重大举措。

生物柴油是油脂与甲醇经过转酯化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混合物,是一种可以替代化石柴油在柴油内燃机中直接使用而不需要对发动机进行任何改变的优质燃料。

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不含芳香烃且含硫量很低,燃烧充分,废气排放指标符合极其严格的欧洲Ⅲ号标准,同时还具有润滑性能好、运输与使用安全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性,其资源永不枯竭,可以通过大面积油料种植而获得。

生物柴油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其快速发展可使油料种植由传统的“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为“粮、经、饲、能”四元结构,是农业产业链得到延伸的具体体现。

生物柴油产业是对油料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包括生物质生产、加工与转化、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与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和技术体系。

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加强油料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促进农业、能源、化工产业有机结合和高效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生态效益,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3.1项目建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并且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石油市场。

我国人均石油资源稀缺,消费增长速度快,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量突破3亿吨,其中进口1.3亿吨,进口依存度超过40%。

伴随着重化工业阶段的来临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石油消费量急剧增加,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

到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1.7亿吨,我国石油资源供应不仅总量上面临更大压力,石油供应安全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炼制产品,柴油在动力燃料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最重要的动力燃料。

2000~2005年我国柴油消费量年递增率达9.24%,是汽油的1.6倍;

消费柴汽比超过2.2,而生产柴汽比是1.9。

随着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未来柴油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寻找和开发柴油替代能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本项目建成后,拟形成年产3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规模,可缓解部分地区柴油供应的现状,项目建设是有必要的。

1.3.2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由于高煤炭比例消费,我国成为全球煤烟型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

其一是燃煤过程中排放的SO2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其二是燃煤CO2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

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要求相关签约成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条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尽管依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CO2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但是,一方面我国本身是该条约签约国之一,另一方面《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在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承诺期的谈判中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谈判各方关注的焦点,很有可能被要求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温室气体减排无疑对我国的能源利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给我国带来了非常现实的、严峻的挑战,我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主要表现在:

a.生物柴油硫含量极低,使SO2和硫化物的排放量减少约30%;

b.燃烧生物柴油产生的CO2与其原料生长过程中吸收的CO2基本平衡。

美国能源部研究表明,从燃料生命循环的角度,燃烧B100生物柴油较化石柴油CO2的排放减少78.4%。

此外,使用生物柴油可减少化石柴油的消耗,相当于降低了CO2的排放,因此,使用生物柴油可有效减少温室效应;

c.生物柴油中不含芳香族烷烃,不含铅、卤素等有害物质,因而不具有致癌性和毒性。

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减少约10%的CO2排放。

由此可见,使用生物柴油可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现状,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从资源承载能力来看,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按目前水平,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随着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资源供给和社会需求的矛盾还将会进一步加剧。

因此,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历史必然。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能量,但不能形成物质性生产,而生物质能既是可再生能源,又可以像煤炭和石油那样形成庞大的化工产业,同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影响环境。

本项目以菜籽油、棕榈油和油料加工厂的下脚料、餐饮业废弃油脂、食品加工厂煎炸废油等为原料将促进我国油菜这一用地、养地作物的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和废弃油脂的生物柴油资源化利用,堪称多功能和循环经济的典范。

项目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

1.3.3是加速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左岭化工都市工业园(以下简称“工业园”)位于化工新城总规确定的两大产业组团之一的左岭综合组团内。

是左岭综合组团确定的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港口储灌和居住区等的五大功能区之一的基础化工区,是以现有的葛化为基础实施产品升级和产业拓展。

工业园现有东西老武黄公路,青化路和南北向工农路、葛化西路,对外联系较为通畅。

此外,工业园南部布局有武大铁路线,内部有葛化和外贸两条铁路专运线直达各企业厂区,产品运输条件较好。

工业园规划总用地面积192.8公顷,其中非建设用地101.35公顷,占总用地52.57%;

建设用地91.45公顷,占总用地47.43%.建设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约75.41公顷,主要是葛化集团和武汉化工厂等老牌基础化工企业,

与时俱进,着眼于新的发展,着力于新的实践,根据武汉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面对非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的发展机遇,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拟有偿受让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左岭化工都市工业园土地使用权40000m2(折合约60亩),实施“生物柴油”生产项目。

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和武汉博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受企业委托,承担该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

1.4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1.4.1研究的依据

a.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232]号文件精神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9号令

c.农业部文件农计函[2004]514号《关于山西省农科院新型兽用中药高效免疫增强剂等7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d.武汉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34)《关于发展我市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会议纪要》

e.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f.湖北省石油化工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报告

g.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h.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章程

i.项目协议书

j.武汉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k.武汉市洪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l.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

1.4.2研究的范围

a.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b.拟建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c.市场分析及拟建规模

d.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

e.技术、工程、设备方案及公用工程

f.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

g.环境保护分析

h.节能、安全、卫生及消防方案

i.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利用

j.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分析

k.经济效益评价

1.5研究结论概要

1.5.1建设目标

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生物柴油生产厂区。

1.5.2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

生物柴油30000吨。

甘油2500吨。

1.5.3主要建设内容

a.总建筑面积20800.00m2(不含污水处理设施);

b.新增主要设备159台套;

c.建供电、供水系统等配套工程,其中需电力增容1200KVA、水增容350m3/d(含消防预备用水);

d.建环保、消防及安全卫生等配套设施。

1.5.4利用国家土地资源及用地指标

a.利用国家土地资源

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40000.00m2(折合约60.00亩)。

b.用地控制指标

根据国土资发[2004]232号《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文件规定。

行业分类代码为:

43;

行业分类名称为: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32 

4320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

投资强度1350万元/公顷(90万元/亩);

容积率≥0.5,建筑系数≥3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地面积≤7%。

据此,本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为:

a.规划净用地面积:

40000.00m2(折合约60.00亩);

b.总建筑面积:

20800.00m2;

c.总建筑基底面积:

13079.00m2(折合约19.62亩);

d.容积率:

0.52;

e.建筑密度:

32.70%(其中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为6.82%);

f.绿化率:

25%、(占地面积:

10000.00m2、折合约15.00亩);

g.围墙、道路及停车场占地面积:

16921.00m2(折合约25.38亩)。

1.投资强度147.66万元/亩;

2.容积率0.52;

3.建筑系数32.70%;

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规划用地面积比重为6.82%。

1.5.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a.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报批总投资10500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8860万元;

建设期利息313万元;

新增铺底流动资金1327万元(全部流动资金4424万元)。

项目总投资构成见表1-1。

表1-1总投资构成表

序号

项目

估算价值(万元)

占投资比例(%)

1

建筑工程

1778

16.94

2

工艺设备

3689

35.13

3

公用工程

695

6.62

4

其他费用

2276

21.67

5

其中: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920

6

预备费

422

4.02

7

建设期贷款利息

313

2.98

8

铺底流动资金

1327

12.64

9

合计

10500

100

b.资金来源

建设投资8860万元,其中:

申请银行长期贷款4000万元,自筹资金4860万元。

新增流动资金4424万元,其中:

申请银行短期贷款3097万元,自筹资金1327万元。

1.5.6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预测

a.收入预测

预计达产年的:

销售收入(不含税):

15128万元

利税总额:

2946万元

增值税:

736万元

附加税:

119万元

利润总额:

2091万元

b.财务效益评价指标

总投资收益率(ROI):

15.05%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20.01%

投资回收期:

8.63年(所得税后,含建设期2年)

财务内部收益率:

12.45%(所得税后)

累计财务净现值i=8%:

2993万元(所得税后)

1.5.7建设期:

项目计划建设期2年。

1.5.8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

表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产品产量

 

1.1

生物柴油

30000

达产年

1.2

甘油

2500

项目报批总投资

万元

2.1

建设投资

8860

2.2

建设期利息

313

2.3

铺底流动资金

1327

建设投资资金来源

3.1

申请银行长期贷款

4000

3.2

企业自筹资金

4860

流动资金来源

4424

4.1

申请银行短期借款

3097

4.2

项目建设控制指标

国家

规定

本项目

5.1

单位面积项目用地

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万元/亩

90

147.66

5.2

容积率

≥0.5

0.52

5.3

建筑系数

%

≥30

32.70

5.4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

设施用地所占比重

≤7

6.82

劳动定员

300

建设期

销售收入(不含税)

15128

利税总额

2946

按正常生产年数据计算

9.1

增值税

736

9.2

附加税

119

9.3

利润总额

2091

10

净利润

1568

25%所得税后

11

评价指标

所得

税前

税后

11.1

总投资收益率(ROI)

15.05

按平均数据计算

11.2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20.01

11.3

投资回收期

7.54

8.63

含建设期2年

11.4

财务内部收益率

16.29

12.45

11.5

累计财务净现值

5803

2993

i=8%

12

盈亏平衡点

46.48

二、市场分析

2.1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在欧美等国家,生物柴油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并已经形成产业,生物柴油已成为一种可以按标准和规范通过大规模工业化装置进行生产并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和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产品。

1992年,欧共体通过法律,统一了矿物油的价格,并对再生能源的使用实施免税政策,促进了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2003年,欧盟制定规则,允许其成员国降低包括生物柴油在内的生物燃料消费税,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生物柴油的推广使用,2005年达313万吨。

欧盟生物柴油生产以油菜籽为主要原料,以低芥酸菜籽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占同期生物柴油生产总量的80%。

欧盟推广生物柴油的目标是:

2010年达830万吨,在柴油市场中的份额达到5.75%,2020年达到20%。

美国生物柴油主要用于拥有集中加油站的巴士公司和卡车运输公司,生产以大豆为主要原料,以大豆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在美国生物柴油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88.5%,生物柴油在普通柴油中的掺入量为10%~20%。

据美国生物柴油协会(TheNationalBiodieselBoard,NBB)统计,美国从事生物柴油生产的企业达60家,另有16家正在投资或准备投资从事生物柴油生产,现有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年,规划到2011年将生产115万吨,2016年达到330万吨。

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发展生物柴油产业。

日本1999年建立了用煎炸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实验基地。

泰国生物柴油发展计划于2001年7月启动,第一套生物柴油装置已经投运,实现税收减免政策。

保加利亚、韩国等也在最近向全国推广使用生物柴油。

我国目前生物柴油产业刚刚起步,仅有几家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企业,如海南正和、四川古杉、福建卓越等,但规模较小。

由于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生物柴油产业化生产,也未制定统一的生物柴油国家标准和进行动力燃料替代使用试验研究,生物柴油产品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销费市场,我国生物柴油产业亟待培育与快速发展。

2.2我国石油能源消耗现状

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炼制产品,在动力燃料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柴油消费量不断攀升,2002~2007年我国原油、汽油、柴油消费量见表2-1。

表2-12002-2007年我国原油、汽油、柴油消费量单位:

万吨

名称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年递增%

原油

23106.55

25231.19

29182.68

29985.52

31835.63

33799.89

6.17

汽油

3723.29

4015.94

4709.06

4842.06

5115.15

5403.64

5.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