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838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

《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节流、膨胀制冷原理Word文档格式.doc

气体在节流时,既无能量输出,也无能量输入,所以气体节流前后的能量保持不变,即节流前后的焓值相等h1=h2。

这是节流过程的基本特点。

理想气体的焓值只是温度的函数,因而理想气体节流前后的温度是不变的。

而实际气体的焓值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所以实际气体节流后的温度是发生变化的。

这种现象称做节流效应(焦耳-汤姆逊效应)。

它分为微分节流效应和积分节流效应。

微分节流效应是指气体节流时温度的变化(ΔT)与压力降(ΔP)所成比例关系,即

ΔT=dhΔΔP或dh=(ΔT/ΔP)h(1-14)

dh称为微分节流效应,即气流在节流时压力降为无限小时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微分节流效应一般用实验方法求得,几种常用气体的微分节流效应如表所示。

对于空气及氧气,当接近于标准状态的温度范围及压力在100个大气压以下进行试验得到如下经验公式dh=(a-bp)(273/T)2(1-15)

空气a=2.73×

10-3,b=0.0895×

10-6

氧气a=3.19×

10-3,b=0.884×

表1-1几种常用气体在0℃及98kpa时的微分节流效应

气体名称

dh

(℃/at)

(10-3K/Pa)

空气

+0.27

+0.31

+0.26

+2.75

+2.65

二氧化碳

+1.30

–0.03

-0.0596

+13.26

–3.06

–6.08

 

2.转换温度从表1-1中的数值可以看出,空气、氧气、氮等气体的dh为正值,节流后温度降低;

而氢、氦等气体的dh却是负值的,节流后温度要上升。

dh是正值还是负值,取决于节流前气体的状态。

对于同一气体,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获得正的、负的或等于零的dh。

在dh等于零时的温度称为转换温度。

对于任何压力有两个转换温度:

上限转换温度和下限转换温度。

为了使气体节流后降温,节流前的温度必须低于节流前压力下的上限转换温度。

上限转换温度的数值与气体的临界温度有关,气体的临界温度越高,其上限转换温度也越高。

空气、氧、氮、氩等气体,转化温度都大大高于室温,这些气体在室温节流时,总是产生冷效应,例如你把高压氧气钢瓶阀门打开,使氧气从高压钢瓶中放出,不久,你就会发现阀门变冷了,阀门或其后的管道外表将结露,甚至挂霜。

氖、氢、氦的转换温度比室温要低得多,故须用预冷的方法冷却到转换温度以下,节流才能产生冷效应。

各种气体在低压下的转换温度如表1-2所示。

从图1-11所示的几种常用气体的转换曲线,可以看出dh的变化情况。

气体的温度只有在转换曲线以内区域(降温区),通过节流膨胀才能降温或液化。

表1-2几种气体在低压下的转换温度

转换温度(k)

650

771

604

765

230

204

246

3.积分节流效应气体的节流过程总是在较大的压差ΔP下进行的,相应的温度变化ΔT,即积分节流效应,节流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为:

ΔT=dmΔp

dm是在某一压力范围内的dh的平均值。

积分节流效应还可利用热力性质图(T-s)上的等焓线,读出节流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1-12所示。

压缩空气从高压P1和温度T1绝热节流到P2,即从点1沿等焓线与P2等压线交于点2,点2的温度即为节流后的温度T2,积分节流效应为 

ΔTh=T1-T2

图1-12节流效应及等熵膨胀T-s图上表示

4.等温节流效应空气经过节流,虽然可降低温度,但对外没有热交换,也没有做功,因此节流过程本身并没有产生冷量。

空气等温压缩(图1-12中1-1\过程)时,必须向冷却水排热,因此当压缩空气绝热节流时,温度下降,这时空气具有吸热能力。

当空气自图1-12中的点2状态,经等压过程回复到压缩前状态1\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等温节流效应,以-Δhr表示。

Δhr=h1\-h1=h1\-h2                (1-16)

节流只是降低气体压力的一种方法,把空气等温压缩时,已具备的制冷内因表现出来。

等温节流效应可直接从热力性质图(T-s图)上查到,即等温压缩前后的焓差。

对于低压空气的等温节流效应,应用图不易查准确,因此常采用下式计算求得–Δh=cpΔT       (1-17)

1.4.2 气体的等熵膨胀

高压气体等熵膨胀时向外输出机械功,这样消耗了大量气体内能(焓值减小)。

另外,还由于膨胀时,气体体积增大,分子距离也要增大,但是分子间有吸引力,为了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而又要消耗气体分子的一些动能(动能减小)。

这样气体分子的内能和动能在等熵膨胀时大量消耗,从而降低了气体温度。

所以等熵膨胀后,气体温度总是下降的。

气体等熵膨胀时,压力微小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称为微分等熵效应,用ds表示

ds=(ΔT/ΔS)S或ΔT=dsΔs(1-18)

对于实际气体等熵膨胀产生的温度降,还可采用热力性质图(T-s或h-s图)查取积分等熵效应。

气体的等熵膨胀制冷通常用膨胀机来实现,从高压p1和温度T1,等熵膨胀到低压P2,如图1-12所示,即从点1沿等熵线与P2等压线交于点3,点3的温度即等熵膨胀后的温度T3,积分等熵效应为ΔTS=T1-T3

由热力性质图可以看出,气体等熵膨胀产生的温差,不但随着的比值增大而增加,而且在P1和P2给定的情况下,还随膨胀前温度T1而变化。

所以,为了获得较大的温度降和单位制冷量,可采用增加膨胀比()和膨胀前温度的方法,但不是无限制地增加,而是在合理的经济效应范围内。

空气在膨胀机中等熵膨胀,温度下降,并输出外功Wm因此工质具有向外界吸收相当于Wm的热量能力,即膨胀机的制冷量qp(由图1-12确定状态点1和3的焓)。

Qp=h1-h3

1.4.3 节流与等熵膨胀的比较

从图1-12上可以看出,在过热蒸汽区同样压力降下,节流膨胀所产生的温差ΔTh=T1-T2,而等熵膨胀所产生温差ΔTS=T1-T3=ΔTh=(T2-T3),积分等熵温度效应ΔTs要明显大于积分节流温度效应ΔTh。

这部分温降是由膨胀机对外作功所引起的温度降低。

所以,气体等熵膨胀,无论从温度效应及制冷量来看,比节流有效得多。

除此之外,等熵膨胀还可以回收膨胀功,因而可提高循环的经济性。

在实用方面,节流过程用节流阀,结构比较间单,也便于调节;

而等熵膨胀则用膨胀机,结构复杂(当然膨胀机还有效率问题),不可能实现等熵膨胀过程,因而能得到的温度效应及制冷量比理论值要小,如图1-12中的1-3\\所示,这就使等熵膨胀过程的优点有所减色;

节流阀可以在汽液两相区工作,节流阀出口处允许有很大的带液量;

但要可以带液的两相膨胀机还在研制和试用阶段,其带液量也不能很大。

因此,节流和等熵膨胀的这两个过程,在空气分离设备中都在应用,它们的选择,将依具体条件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