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新表格文件下载.xls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8422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XLS 页数:1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新表格文件下载.xls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化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新表格文件下载.xls

《焦化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新表格文件下载.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新表格文件下载.xls(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焦化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新表格文件下载.xls

a:

10:

{i:

0;s:

1601:

"加油站安全重点部位及爆炸危险区域@#@加油机、油罐区、卸油点及通气管口等部位,最易积聚油气,也是加油站的安全重点部位。

@#@@#@3.2.1汽油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如图3—1所示)@#@⑴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划为1区;@#@@#@⑵以加油机中心线为中线,以半径为4.5m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油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的平顶面的圆台空间划为2区。

@#@@#@图3—1汽油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3.2.2油罐车卸汽油时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如图3—2所示)@#@⑴油罐车内部的油品表面以上空间划分为0区;@#@@#@⑵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0.5m的球形空间划为1区;@#@@#@⑶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为2区。

@#@@#@@#@图3—2油罐车卸汽油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3.2.3埋地卧式汽油储罐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如图3—3所示)@#@⑴储罐内部油品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0区;@#@@#@⑵人孔(阀)井内部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0.5m的球形空间划为1区;@#@@#@⑶距人孔(阀)井外边缘1.5m以内,自地面算起1m高的圆柱形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为2区。

@#@@#@图3—3埋地卧式汽油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i:

1;s:

27005:

"王建敏简述现代垃圾焚烧工艺@#@第1章绪论@#@第1.1节焚烧技术的发展历史@#@垃圾焚烧技术作为一种以燃烧为手段的垃圾处理方法,其应用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早期,如刀耕火种时期的烧荒即可视为焚烧应用的一例。

@#@但焚烧作为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的专用技术,其发展历史与其他垃圾处理方法相比要短很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1萌芽阶段@#@萌芽阶段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期。

@#@1874年和1885年,英国诺丁汉和美国纽约先后建造了处理生活垃圾的焚烧炉,代表了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兴起。

@#@1896年和1898年,德国汉堡和法国巴黎先后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开始了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工程应用。

@#@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技术原始和垃圾中可燃物的比例较低,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和臭味,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相当严重,因此这种方法曾一度为人们所抛弃。

@#@@#@1.1.2发展阶段@#@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末的约半个世纪,是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阶段。

@#@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垃圾成分的变化,给垃圾焚烧创造了条件,因此垃圾焚烧技术又逐渐发展起来。

@#@@#@这期间,欧洲、北美及日本都陆续建起了一些生活垃圾焚烧厂,其工艺与设施水平也在随着燃煤技术的发展而从固定炉排到机械炉排,从自然通风到机械供风而逐步得到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更大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垃圾中的可燃物和易燃物也随之迅速上升,促进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工业变革后,各种先进技术在垃圾焚烧炉上得到了应用,使垃圾焚烧炉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但总体来说,由于当时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仍然少于非可燃物,产生量与消耗空间的矛盾尚不突出,对垃圾焚烧伴随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仍肤浅等因素,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并不十分理想。

@#@@#@1.1.3成熟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间,是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成熟阶段,也是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

@#@这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都建设了不同规模、不同数量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发展中国家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也不在少数,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

@#@表1-1所示的数据可以对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当代发展史作一代表性的注解。

@#@@#@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在近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除了经济、技术、观念等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数量骤增,生活垃圾产量也快速递增,使原有的垃圾填埋场日益饱和或已经饱和,而新的垃圾填埋场地又难于寻找,采取垃圾焚烧方法,可使生活垃圾减容85%以上,最大限度地延长现有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的含量大幅度增长,提高了生活垃圾的热值,为应用和发展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提供了先决条件。

@#@@#@表1-1德国垃圾焚烧炉发展概况表@#@年代@#@运行@#@炉数@#@处理容量/@#@(万吨/年)@#@服务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百分比/%@#@平均处理@#@容量/(t/d)@#@1965@#@7@#@72@#@245@#@4.1@#@310@#@1970@#@24@#@283@#@859@#@14.4@#@360@#@1975@#@33@#@458@#@1359@#@22.0@#@430@#@1980@#@42@#@634@#@1773@#@28.9@#@460@#@1985@#@46@#@800@#@2120@#@34.4@#@500@#@1990@#@49@#@900@#@—@#@—@#@—@#@1995@#@56@#@1080@#@—@#@—@#@—@#@第1.2节国内外焚烧技术的应用现状@#@1.2.1国外应用现状@#@目前,全球每年要产生数亿吨的生活垃圾。

@#@世界各国处理垃圾方式多种多样,但建大型填埋场进行填埋,仍为主流。

@#@以垃圾场为依托,收集和利用可燃气体,使其转化为电能既可保护生态环境,又开发出了新能源,所以已引起广泛关注。

@#@@#@垃圾焚烧是一种技术高度复杂,成本相对昂贵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因此,无论是其发展源流与应用现状,目前均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最具代表性。

@#@目前,机械炉排焚烧炉是发达国家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主流设备,但垃圾流化床焚烧炉等也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特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垃圾焚烧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日本的垃圾焚烧比例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达75%,现有大小垃圾焚烧厂接近1900座。

@#@瑞士、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瑞典、新加坡等国焚烧的比例也都已接近或超过填埋。

@#@可见,垃圾焚烧技术正逐步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1.2.2国内应用现状@#@中国每年约要产生上亿吨的生活垃圾,垃圾已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 @#@生活垃圾,主要组成部分是有机物,有机物通过集中填埋,会自然发酵降解。

@#@一个庞大的垃圾填埋场,在其不断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其中包括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氮、氧等。

@#@其中甲烷、二氧化碳等成分含量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它们还破坏臭氧层,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

@#@“八五”期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其代表作就是1988年在深圳建成的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

@#@作为我国第一座垃圾焚烧电厂,正是它揭开了我国采用焚烧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序幕。

@#@至今,我国在深圳、珠海、上海、宁波等城市已建成近3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作为一个兴利除弊的良性产业,垃圾发电很快得到了来自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大拉动。

@#@1996年,国家经贸委等联合下发文件,把垃圾焚烧发电列入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1998年,垃圾发电首次被明确为“一种新能源”(国家计委《关于新能源建设项目审批通知》)。

@#@@#@2002年,一个对我国环卫事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确立,也为推进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其标志就是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还只是刚刚起步,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但是,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投资垃圾焚烧技术设备的研制,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正逐步形成。

@#@如果能尽快开发出适合国情的垃圾焚烧技术,应该能在我国得以较大的推广。

@#@@#@第1.3节概况@#@1.3.1垃圾焚烧电厂工艺流程@#@典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工艺流程可描述为:

@#@@#@·@#@垃圾经前处理后与助燃空气系统所提供的一次、二次风在垃圾焚烧炉中混合燃烧;@#@@#@·@#@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被余热锅炉加以利用,采用汽机发电;@#@@#@·@#@经过降温后的烟气在净化后,经烟囱排入大气;@#@@#@·@#@垃圾焚烧产生的滤渣经处理后,送往填埋场或作为其他用途,烟气处理系统所收集的飞灰也做专门处理;@#@@#@·@#@各系统产生的废水送往废水处理系统;@#@@#@·@#@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厂的整个处理过程都可由自动控制系统加以控制。

@#@@#@1.3.2苏能垃圾发电厂系统简述@#@以下部分都将以苏州市苏能垃圾发电有限公司为例,介绍现代生活垃圾焚烧的主要工艺流程。

@#@@#@图1-1全厂工艺流程图@#@1、卸车平台2、垃圾仓3、抓斗控制室4、垃圾吊@#@5、进料斗6、给料炉排7、一次风8、焚烧炉排@#@9、二次风10、余热锅炉11、半干式反应塔12、石灰浆制备@#@13、活性炭喷射吸附14、布袋除尘器15、引风机16、烟囱@#@17、汽轮机18、发电机19、除渣机20、渣仓@#@21、渗滤液收集间22、灰仓23、刮板输送机24、灰仓@#@@#@本厂规模为日焚烧垃圾1000t/d,有3条日处理能力为350t/d的垃圾焚烧线以及两台额定功率为9MW(最大功率为12MW)的中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采用半干法烟气净化处理方式,加活性炭吸附及布袋除尘器,执行技术和设备出口国的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标准(1992年欧盟Ⅰ标准),其中二噁英执行欧盟Ⅱ标准。

@#@@#@@#@第2章垃圾焚烧@#@第2.1节主要机组型号、参数@#@苏州苏能垃圾焚烧发电厂设置3条350t/d的垃圾焚烧炉处理线,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00t,年处理生活垃圾33.3万t。

@#@@#@垃圾焚烧系统配置3台350t/d垃圾焚烧炉排炉,3台中压、单锅筒自然循环水管锅炉。

@#@@#@焚烧炉采用Seghers-Keppel公司技术生产的多级垃圾焚烧炉,其关键部件由Seghers-Keppel公司供货,其余部分设备由国内加工制造。

@#@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

@#@@#@余热锅炉由Seghers-Keppel公司设计,国内锅炉厂加工制造。

@#@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2。

@#@@#@表2-1焚烧炉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参数@#@1@#@数量@#@3@#@2@#@焚烧炉炉排型式@#@多级炉排炉@#@3@#@每台焚烧炉最大连续处理垃圾量(MCR)@#@14.6t/d@#@4@#@每台焚烧炉最大处理垃圾量(110%MCR)@#@16.06t/d@#@5@#@焚烧炉设计热容量@#@23.77MW@#@6@#@进炉垃圾低位发热量设计热值@#@5860kJ/kg@#@7@#@进炉垃圾低位发热量变化范围@#@4100~7500kJ/kg@#@8@#@焚烧炉年累计运行时间@#@8000h@#@9@#@烟气在>@#@850℃的条件下停留时间@#@>@#@2s@#@10@#@焚烧残渣热灼减率@#@<@#@3%@#@11@#@炉排长度@#@10069mm@#@12@#@炉排宽度@#@5700mm@#@13@#@炉排倾斜角度@#@21.1°@#@@#@14@#@炉排表面积@#@57.4m2@#@15@#@炉排热负荷(MCR)@#@410kW/m2@#@16@#@最大炉排热负荷(110%MCR)@#@450kW/m2@#@17@#@炉排机械负荷(MCR)@#@254kg/m2@#@18@#@最大炉排机械负荷(110%MCR)@#@281kg/m2@#@19@#@一次风量(MCR)@#@34090m3/h@#@20@#@二次风量(MCR)@#@6982m3/h@#@21@#@一次风入炉温度@#@180℃@#@22@#@二次风入口温度@#@37℃@#@23@#@焚烧炉出口烟气量(MCR)@#@57149m3/h@#@24@#@炉排使用寿命@#@每年炉排更换面积≯5%@#@25@#@耐火材料使用寿命@#@1年@#@26@#@不添加辅助燃料的垃圾低位发热量@#@(烟气在≮850℃的条件下停留时间>@#@2s)@#@>@#@4600kJ/kg@#@27@#@焚烧炉效率(MCR)@#@96.9%@#@表2-2余热锅炉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参数@#@1@#@数量@#@3@#@2@#@余热锅炉型式@#@中压、单锅筒自然循环立式锅炉@#@3@#@每台锅炉额定蒸发量(MCR)@#@26.7t/d@#@4@#@蒸汽压力@#@4.0MPa@#@5@#@蒸汽温度@#@400℃@#@6@#@汽包工作压力@#@4.3MPa@#@7@#@汽包工作温度@#@256℃@#@8@#@焚烧炉年累计运行时间@#@8000小时@#@9@#@给水温度@#@130℃@#@10@#@锅炉出口烟气量(MCR)@#@57649m3/h@#@11@#@烟气温度@#@216℃@#@12@#@锅炉排污率@#@2%@#@13@#@锅炉效率(MCR)@#@81.6%@#@第2.2节垃圾仓及卸车平台@#@2.2.1卸车平台@#@垃圾卸车平台采用高位、封闭布置,城市垃圾由专用垃圾车运入本厂,经汽车衡自动秤重(地磅房具有称重、计量、传输、打印和数据处理等功能)后通过高架车道进入长76m,宽33m,标高9.00m的卸车平台。

@#@卸车平台在宽度方向有0.2%坡度,坡向垃圾仓侧,垃圾运输车洒落的渗滤液,流至垃圾仓门前的地漏,汇集到管道中,导入渗滤液收集池。

@#@@#@卸车平台设10个对开式卸料门,以保证每天1000t垃圾,约70~100辆(载重15t的垃圾压缩运输车)垃圾车的快速、便捷进厂卸车。

@#@在卸车平台和垃圾抓斗控制室有红绿灯指示门开关状态。

@#@为使垃圾车司机能准确无误地把车对准垃圾卸料门,将垃圾卸入垃圾池内而不使车翻入垃圾仓,在每个门前有白色斑马线标志,靠门处设车挡。

@#@@#@2.2.2垃圾仓及上料系统@#@垃圾仓是一个密闭、且具有防渗防腐处于负压状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坑,紧挨焚烧间布置,仓长60m、净宽约17m、深14m(地上9m、地下5m),屋架下缘标高30.6m。

@#@其容积为14000m3,按3台焚烧炉处理垃圾量计,可贮存约5~7天垃圾处理量。

@#@@#@垃圾在垃圾仓内堆放发酵,使垃圾渗滤液顺利导出及保证设备事故或检修时能正常接收垃圾。

@#@垃圾仓上方侧墙设有焚烧炉一次风机吸风口,使垃圾仓呈负压状态,防止臭味和甲烷气体的积聚,抽取池中臭气作焚烧炉助燃空气。

@#@此外,在垃圾仓顶加设抽风系统,保证焚烧炉停炉期间垃圾储存坑的臭气不向外扩散,在焚烧主厂房内设置除臭装置,从垃圾仓顶抽出的臭气在经过除臭装置净化、脱臭后排出,以避免臭气污染环境。

@#@为了防止蚊蝇和细菌的孽生,设置药液喷洒装置,该装置由药液贮存箱和喷洒泵及胶管组成,根据季节变化定期向垃圾池内喷洒药液,进行杀菌消毒。

@#@@#@垃圾仓顶设两台起重量12.5t,抓斗容积为8m3的桔瓣式垃圾抓斗吊车,供焚烧炉加料及对垃圾进行混合、倒堆、搬运、搅拌等,确保入炉垃圾组分的均匀及稳定燃烧。

@#@@#@垃圾抓斗吊车轨顶标高30.5m,起重机跨度25.5m。

@#@在侧墙标高23.9m处设垃圾抓斗控制室。

@#@操作人员在这里对抓斗吊车的运行进行控制。

@#@@#@在垃圾仓靠近焚烧间侧,标高22.9m设焚烧炉加料平台,布置有三个加料斗。

@#@在垃圾仓长度方向两端,标高22.9m处各设有一个垃圾抓斗检修孔。

@#@在抓斗需要检修时可通过一侧检修孔将抓斗下放至±@#@0.00地面,通过另一侧可放至9.00m平面,再转送至检修场地检修。

@#@@#@垃圾抓斗吊车配有称重装置,可将垃圾装入量传送给抓斗控制室进行记录。

@#@每次读数包括垃圾净重、进料位置和时间,每个进料斗配有各自的记数器,自动分系统计量。

@#@垃圾抓斗吊具有计量、预报警、超载保护及防摆、防倾、自定位、防撞等功能。

@#@吊车控制室能够记录并显示统计记录投料的各种参数。

@#@@#@抓斗吊车运行由抓斗吊控制室操作人员遥控操作。

@#@吊车配备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三种操作控制模式。

@#@@#@第2.3节焚烧系统@#@图2-1焚烧系统@#@2.3.1进料斗及给料溜槽@#@进料斗位于垃圾仓内靠近焚烧间侧标高22.9m处,开口尺寸5.4m×@#@7.5m。

@#@垃圾在进入进料斗后通过能使垃圾顺畅滑动的倾斜溜槽进入给料炉排。

@#@@#@进料斗的下方设有液压传动的开/关挡板,挡板在焚烧炉启/停、维修时使用,同时可作为解除垃圾搭桥的装置。

@#@挡板可以在集中控制室内进行操作。

@#@为了监视进料斗中垃圾的料位情况及预防垃圾搭桥发生,在每个进行料斗的上方安装一个摄像头,以利于垃圾吊车操作人员进行监控。

@#@此外,料斗上装有喷淋灭火装置。

@#@@#@溜槽通过膨胀节与进料斗相连,有利于溜槽与给料炉排衔接处的密封。

@#@为了保证垃圾能靠自重顺利下落,并能维持炉膛的负压溜槽有一定倾斜的高度。

@#@此外,为防止溜槽堵塞,从进口到出口的尺寸逐渐增大。

@#@溜槽采用双层结构,在外侧设有水套(冷却水),在溜槽着火时限制溜槽温度的升高。

@#@@#@2.3.2炉排系统@#@垃圾从给料溜槽进入给料炉排,炉排上覆盖着耐火材料。

@#@给料炉排是一个容量配料机,它将垃圾从溜槽推进焚烧炉排。

@#@助燃空气不从给料炉排进,这是为了将燃烧带和垃圾供应通道分开(这样可以避免给料溜槽燃烧起来)@#@通常情况下,给料炉排配量运动由自动控制程序控制@#@垃圾在焚烧炉排上进行燃烧。

@#@其主要功能有:

@#@@#@·@#@搬运燃烧的垃圾;@#@@#@·@#@传送或者转移燃烧的垃圾;@#@@#@·@#@分布一次助燃风;@#@如有需要,进行拨火。

@#@@#@在自动控制情况下,给料炉排、滑动炉排和焚烧炉的拨火动作都由SIGMA程序控制,在焚烧炉排的末端,焚烧产生的灰渣会被推进除渣机里。

@#@@#@2@#@1@#@3@#@4@#@图2-2炉排系统图@#@2.3.2.1给料炉排@#@一、组成@#@给料炉排位于溜槽的底部,给料炉排总宽度为5400mm,保证定量、均匀地将垃圾送到焚烧炉排上。

@#@每台给料炉排装有三个液压推料机,将垃圾通过给料炉排推入焚烧炉中。

@#@推料机为液压驱动,液压缸由液压站提供动力。

@#@@#@给料炉排由3个移动框架构成,在给料平台上水平滑动。

@#@用液压汽缸进行驱动,液压缸安装在完全封闭的防尘罩内。

@#@如果有必要,每一个移动框架可以相互独立。

@#@然而,在正常条件下,两台汽缸一起运转。

@#@@#@给料炉排向前运动的速度(给料炉排向后运动保持一固定速率)以及前伸的长度决定垃圾的供给量。

@#@@#@二、控制@#@⑴给料炉排给料速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控制:

@#@@#@①向前运动:

@#@在中心控制系统,通过速度控制阀来控制@#@②向后运动:

@#@就地控制,通过就地流量控制液压阀。

@#@@#@③自动操作中,向前运动的速度由SIGMA进行控制@#@注意:

@#@当锅炉出口烟气中氧气含量过低,SIGMA控制系统也可以停止给料炉排的工作。

@#@速度也可以直接通过改变控制阀命令值来进行控制。

@#@@#@⑵前伸长度参数可以调节,给料炉排用一位置控制线路进行控制,其工作程序如下:

@#@@#@开始按照给定速度运行,位置定值通过一段时间速度整合来计算。

@#@每一个移动框架的实际位置要不断进行测量用一只控制器来操纵控制阀,使移动框架实际位置与设定值一致。

@#@@#@三、运转情况@#@正常运转时,给料炉排的运转情况如下:

@#@@#@⑴每一次反复动作开始时,快速向前运动,直到一个固定位置(压缩)。

@#@@#@⑵慢慢持续向前运动,达到规定的常规伸出长度,这时,焚烧炉内垃圾给料必须持续进行,不得间断。

@#@@#@⑶给料炉排迅速收回。

@#@@#@⑷完成每一次反复动作(向前和向后运动)后有一段延迟时间;@#@正常情况下,延迟时间几乎没有,只有在速度控制设备或者液压速度控制阀无法正常工作时才使用。

@#@@#@四、特殊操作@#@⑴压缩冲程@#@在给料冲程的第一部分,垃圾在给料平台上进行挤压,而不是传送。

@#@为了限制挤压时间,才执行一个压缩冲程。

@#@在这个压缩冲程期间,给料平台运动速度设定为最大值,不考虑位置控制器的输出。

@#@当其中一个移动框架达到压缩冲程长度的尾端,位置控制器又开始对速度进行控制了。

@#@@#@⑵清炉@#@如果焚烧炉关闭,给料平台必须全部清空。

@#@这时,操作人员需按“清空”按钮。

@#@在“清空模式”期间,给料炉排行程设为最大。

@#@只有在焚烧炉温度足够低,为了避免给料炉排因热膨胀被堵住时,才这样做。

@#@@#@2.3.2.2焚烧炉排@#@一、组成@#@焚烧炉排由5个标准炉排组,以及六个液压缸组成。

@#@@#@每一个标准炉排组都由6行不同型号的炉排组成,在焚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这些不同炉排为:

@#@@#@⑴2行翻转炉排:

@#@用来拨火形成上下移动,确保垃圾层翻转移动;@#@@#@⑵2行滑动炉排:

@#@用来传送垃圾,确保垃圾燃烧层在水平方向向前运动;@#@@#@⑶2行固定炉排:

@#@不能移动。

@#@@#@每个标准炉排组的运动是独立的,在必要时可以完全停止运行。

@#@焚烧炉炉排分别为干燥、加热、分解、燃烧、燃烬区,为了保证垃圾完全燃烬,最后1段适当加长。

@#@@#@二、控制@#@翻转炉排和滑动炉排的分离使操作人员可以控制炉排上的焚烧程序。

@#@而且,可以为每个部件的这些动作单独编程。

@#@炉排不同部件的机械驱动也如此。

@#@滑动炉排安装在一个可移动的框架上,通过液压活塞和连接杆来驱动。

@#@翻转炉排安装在一个轴杆上,直接使用杠杆进行旋转。

@#@杠杆也由液压汽缸驱动。

@#@@#@对于一个标准炉排组,两行滑动炉排片都安装在同一个移动框架上,因此,也由同一液压汽缸驱动。

@#@翻转炉排有自己的液压汽缸。

@#@@#@使用电磁阀对滑动炉排的前后运动和翻转炉排的上下运动进行控制。

@#@如果该阀发出指令,一行炉排就会向前或向后运动。

@#@一旦部件全部完成其行程,指令就会消除。

@#@行程的最后动作由限位开关进行测试。

@#@指令撤消后,电磁阀处于收回位置,滑动炉排和翻转炉排将回到静止的位置上。

@#@静止位置也由限位开关检测。

@#@对于同一炉排组,两行翻转炉排由同一个电磁阀控制,因而也同时操作。

@#@@#@在自动操作模式下,不同部件滑动炉排和翻转炉排的运转由程序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同一部件滑动炉排和翻转炉排不可能同时运转,否则可能损坏设备,因此,他们的运转相互连锁。

@#@@#@液压汽缸由另外的设备提供:

@#@@#@⑴用两只感应限位开关来检查他们的位置@#@⑵对于滑动炉排,用一只均衡控制阀来调节向前伸出的速度@#@⑶至于翻转炉排,用两只就地调节阀来控制其前后运动。

@#@@#@三、运转情况@#@在正常运转时,焚烧炉排部件持续运转情况如下:

@#@@#@⑴滑动瓦片的前后运动,每一圈,前后运动次数为0-3次。

@#@@#@①相对而言,向前运动是慢的连续运动,而向后要快些。

@#@@#@②当滑动瓦片到达靠后位置时,滞后计时器开始启动。

@#@@#@③滑动炉排运转期间,翻转炉排停止转动。

@#@@#@⑵翻转炉排的上下运动:

@#@每一圈,上下运动次数为0-3次。

@#@@#@①两个方向运动都快(向上和向下)@#@②翻转运转后,有一段停滞时间(通常约5-10秒)@#@③翻转期间,滑动炉排停止运动。

@#@@#@⑶滑动和翻转运动交替进行。

@#@一圈开始时是滑动炉排运转。

@#@如果滑动和翻转都完成后,一圈就结束了。

@#@@#@针对每一炉排组,操作人员都可以设置其翻转和滑动次数@#@每一部件的第一行固定炉排片的温度要连续监控。

@#@如果温度太低,就会产生一个报警信号。

@#@温度太高(一般不超过350℃)会缩短炉排使用寿命。

@#@@#@为了降低炉排温度,操作人员可以这样做:

@#@@#@①增加一次风流量@#@②增加垃圾层厚度@#@③降低一次风预热温度。

@#@@#@四、特殊操作(拨火)@#@如果垃圾有问题(燃烧值很低或密度很高),就要进行拨火。

@#@在一特定时间内,只进行一次拨火操作,要停止垃圾给料和传送。

@#@拨火可以通过操作监视系统按钮来进行启动或停止。

@#@在拨火期间,正常的炉排运动就要中断,给料炉排也停止给料。

@#@一个接一个,炉排部件的翻转瓦片得到指令,但要考虑一个可调节的延迟时间。

@#@@#@2.3.2.3Seghers-Keppel多级炉排特点@#@⑴应对不同热值范围的的生活垃圾,保证正常稳定运行@#@翻动炉排片的设置,可以在焚烧热值较低、质量较差的垃圾时,通过翻动炉排片松动料层,使垃圾较好混合,保证垃圾的完全充分焚烧,使焚烧炉的热灼减率控制在<@#@3%,以达到比较严格的技术要求。

@#@@#@在焚烧热值较高的垃圾时,通过在控制系统中预设翻动与滑动次数的比值,来降低每组翻动炉排片的动作频率,减少垃圾在垃圾炉排上的停留时间,以保证焚烧炉处理垃圾的数量。

@#@@#@⑵独立的炉排组控制系统,使焚烧炉调节比较便捷@#@由于每个炉排组都可以单独控制,因而使焚烧炉在垃圾干燥、加热、分解、燃烧、燃烬的每个反应过程中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⑶炉排底部分室进风优化了燃烧空气供应,延长了炉排使用寿命@#@炉排下部的灰斗有既能收集炉底灰,又是各个炉排组的一次风的进风口。

@#@一次风沿炉排组下进入焚烧炉,向下吹至垃圾料层,这既有效地减少了垃圾表面结焦,又能比较好地冷却了炉排片,减少了炉排片的更换率。

@#@此外,炉排选用优质材料,以及各个运动部件的精确的配合,炉排片具有很高的耐用性。

@#@@#@炉排的漏灰经炉排下部的灰斗到炉底的湿式链板灰渣输送机,由灰渣输送机将灰渣输送到焚烧炉出渣机。

@#@@#@2.3.3燃烧空气系统@#@垃圾的完全燃烧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在焚烧炉排不同部位进行干燥、排气和部分氧化,这一阶段在焚烧炉排的不同区域完成;@#@@#@第二阶段,持续氧化并完成氧化过程,,这在后燃烧带区域进行,这阶段滞留时间、氧气含量、烟气温度都是有规定的(超过850°@#@C的烟气滞留时间最少为2秒)。

@#@@#@在燃烧过程中,空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供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垃圾能充分燃烧,并根据垃圾的变化调节用量,使焚烧正常运行,烟气充分混合,使炉排及炉墙得到冷却。

@#@@#@焚烧炉特别为低热值垃圾优化了其设计(见下面的图表)。

@#@前后炉顶的形式(配有专用喷嘴)和位置使其能对第一组件(干燥区)产生足够的热辐射,以加快干燥和点火的过程(见CFD模拟图)。

@#@此外,这种形式加速了烟气在进入锅炉之前的混合。

@#@@#@@#@图2-3低热值垃圾";i:

2;s:

1458:

"山东万合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家禽屠宰加工工艺流程工序@#@一:

@#@宰前检验@#@宰前检验包括家禽卸车前检验和卸车后检验。

@#@@#@二:

@#@待宰@#@经过断食和停水的家禽,要分批运到待宰车间的活禽待宰区,并将活禽吊挂到悬挂输送线上@#@三:

@#@致昏@#@致昏方法有俩种:

@#@第一种二氧化碳气体麻醉和水浴电晕俩种方式。

@#@@#@四:

@#@刺杀放血@#@刺杀放血一般采用人工放血,通常有三种方式:

@#@口腔放血,切颈放血,和动脉放血。

@#@@#@五:

@#@浸烫、煺羽@#@家禽宰杀放血后要立即浸烫、煺羽,这是家禽屠宰加工生产线的核心工序。

@#@@#@六:

@#@浸蜡、冷蜡、脱蜡@#@脱蜡后鸭、鹅的羽毛退净率可以达到95%以上。

@#@@#@七:

@#@净小毛@#@禽体煺羽后仍残留着细小绒毛及血管毛。

@#@@#@八:

@#@取内脏@#@取内脏作业主要有俩种方式:

@#@自动联合做用装置和人工辅助流水线生产。

@#@@#@九:

@#@预冷@#@净膛后的胴体进入预冷。

@#@预冷是将净膛后的胴体置于0~4℃的低温环境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将胴体温度降至7℃以下,可保证产品后期加工及冻品的品质。

@#@预冷主要有四种方式:

@#@风冷、水冷、喷淋冷却和湿冷这四种方式。

@#@@#@@#@山东通用万合机械有限公司提供(引用请注明出处)@#@";i:

3;s:

21598: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 @#@ @#@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加强建筑节能和城市公共交通节能工作,实现“十一五”期间建设领域节能目标,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 @#@ @#@ @#@ @#@一、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领域节能工作@#@ @#@ @#@ @#@ @#@

(一)指导思想@#@ @#@ @#@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城乡建设方式的根本转变,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引导住房合理消费,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筑节能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重点,以技术进步为支撑,近期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加大标准的执行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实现“十一五”建筑节能、城市公共交通节能目标,促进建设事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 @#@ @#@ @#@ @#@

(二)工作目标@#@ @#@ @#@ @#@ @#@建筑节能:

@#@到“十一五”期末,实现节约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

@#@其中:

@#@通过加强监管,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推动直辖市及严寒寒冷地区执行更高水平的节能标准,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实现节能2100万吨标准煤,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实现节能2400万吨标准煤,夏热冬暖地区新建居住建筑实现节能220万吨标准煤,全国新建公共建筑实现节能2280万吨标准煤,共实现节能7000万吨标准煤;@#@通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实现节能3000万吨标准煤,大城市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面积要占既有建筑总面积的25%,中等城市要完成15%,小城市要完成10%;@#@通过推广应用节能型照明器具,实现节能1040万吨标准煤;@#@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25%以上。

@#@@#@ @#@ @#@ @#@ @#@城市公共交通节能:

@#@通过改善出行结构,加强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效率。

@#@到“十一五”期末,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特大城市达到20%以上,其他城市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

@#@特大城市中心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其他城市达到25公里/小时以上,出租车空驶率控制在30%以下;@#@提高节能环保型汽车的使用率;@#@城市公共交通比“十五”期末节油15%以上。

@#@@#@ @#@ @#@ @#@ @#@二、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从源头上转变城乡建设方式@#@ @#@ @#@ @#@ @#@(三)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要充分体现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制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统筹考虑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制定城市总体规划,要根据本地区的环境、资源条件,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方式、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限制高能耗产业用地规模。

@#@村镇规划要符合村镇体系布局,规划建设指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乡镇转移,不得为国家明确退出和限制建设的各类企业安排用地。

@#@严格规划审批管理制度,重点镇的规划要逐步实行省级备案核准制度。

@#@@#@ @#@ @#@ @#@ @#@(四)从规划源头控制高耗能居住建筑的建设。

@#@各地应根据当地住房的实际状况以及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综合承载能力,分析住房需求,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当地新建商品住房总面积的套型结构比例。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将住房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为主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布局。

@#@@#@ @#@ @#@ @#@ @#@三、建立新建建筑市场准入门槛制度,做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 @#@ @#@ @#@(五)建立新建建筑市场准入门槛制度。

@#@对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小区,实行建筑能耗核准制。

@#@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建筑能耗核定,满足节能标准的,由建设主管部门出具建筑能耗审核意见书。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在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对未取得建筑能耗审核意见书的建设工程项目,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组织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对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予以查处。

@#@@#@ @#@ @#@ @#@ @#@(六)完善对建筑节能设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的监管制度。

@#@要加强建设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按照《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参建各方建筑节能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建筑节能监管工作。

@#@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工程不准开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

@#@@#@ @#@ @#@ @#@ @#@加强建筑维护结构保温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市场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规范企业行为。

@#@将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纳入建筑市场主体诚信行为标准,严肃查处不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监理的企业,并记入企业不良记录;@#@情节严重的,依法降级或撤消其资质等级,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 @#@ @#@ @#@ @#@(七)发展绿色环保的施工方式。

@#@研究制定《民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导则》,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的施工方式,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代用以及二次资源回用,降低对各类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 @#@ @#@ @#@四、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 @#@ @#@ @#@(八)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

@#@组织编制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检测检验、评价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节能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加强节能标准设计系列图集的编制,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推动直辖市及严寒寒冷地区率先实施更高的节能标准,逐步提高国家建筑节能的标准。

@#@@#@ @#@ @#@ @#@ @#@(九)推动工业建设领域节能设计标准编制工作。

@#@加快工业建设领域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工作,“十一五”期间完成石油化工、橡胶、钢铁、有色金属加工、有色金属矿山、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规范,推动重点能耗行业的节能工作的开展。

@#@@#@ @#@ @#@ @#@ @#@(十)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

@#@做好《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地源热泵供暖空调应用技术规程》等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编制《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

@#@积极组织生活垃圾填埋气体利用、污泥沼气利用、焚烧发电供热技术等标准规范编制的可行性研究,并及时组织制定。

@#@@#@ @#@ @#@ @#@ @#@(十一)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的评价工作。

@#@研究制定建筑节能标准实施评价方法,根据建筑节能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修订或编制建筑节能标准,不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

@#@@#@ @#@ @#@ @#@ @#@五、抓好建筑节能重点工作@#@ @#@ @#@ @#@ @#@(十二)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的节能管理工作。

@#@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

@#@各地应结合实际,建立并逐步完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体系,研究制定公共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制度。

@#@以政府办公建筑为突破口,对既有高耗能的大型公共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改造。

@#@@#@ @#@ @#@ @#@ @#@(十三)制定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

@#@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和超限额加价制度。

@#@各地应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大型公共建筑单位能耗限额。

@#@@#@ @#@ @#@ @#@ @#@(十四)组织开展高能耗公共建筑评选活动。

@#@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在北京评选十大不节能建筑,并向社会披露。

@#@其它有条件的城市应比照进行。

@#@@#@ @#@ @#@ @#@ @#@(十五)建立和完善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

@#@制定《建筑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及《建筑能效标识技术导则》,选择若干试点城市进行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 @#@ @#@ @#@ @#@(十六)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制度。

@#@制定《建筑能耗统计标准》,掌握建筑能耗水平、建筑终端商品能耗结构、用能模式,积累建筑能耗基础数据,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各地应充分认识能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组织做好相关工作。

@#@@#@ @#@ @#@ @#@ @#@六、加快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 @#@ @#@ @#@(十七)尽快实行将采暖补贴由“暗补”变“明补”,加快推进供热商品化、货币化。

@#@@#@ @#@ @#@ @#@ @#@(十八)新建建筑必须配套建设供热采暖分户计量系统,并安装温控装置,必须实行按热计量收费;@#@既有建筑通过节能改造达到温度可调节、分栋或分户计量的要求。

@#@@#@ @#@ @#@ @#@ @#@(十九)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冬季采暖保障制度。

@#@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建筑供热采暖按用热量收费的政策,培育有利于节能的供热市场。

@#@@#@ @#@ @#@ @#@ @#@(二十)整合城市供热热源,充分发挥热电联产、大型锅炉效率高的优势,提高热源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

@#@@#@ @#@ @#@ @#@ @#@七、组织实施国家建筑节能重点工程、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 @#@ @#@ @#@(二十一)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

@#@积极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评审办法》等,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和城市进行示范,开展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在建筑中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培育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各地应积极配合做好示范推广工作。

@#@@#@ @#@ @#@ @#@ @#@(二十二)实施国家建筑节能重点工程。

@#@组织实施建筑节能工程,以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配套措施及能力建设为重点,启动更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配合实施热电联产工程,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的方式替代城市燃煤供热小锅炉,扩大集中供热范围。

@#@适度超前建设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为热电联产创造条件。

@#@各地应积极配合国家做好重点工程的管理工作,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配合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按照《“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实施城市绿色照明工程,指导各地科学、节能发展城市照明。

@#@@#@ @#@ @#@ @#@ @#@(二十三)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重大项目。

@#@加快对新型建筑节能围护结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长江流域住宅室内热湿环境低能耗控制技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控制与能量管理系统研究、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研究、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与模拟分析软件开发等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节能技术进步。

@#@组织实施百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百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的“双百工程”。

@#@发布《建设部“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

@#@@#@ @#@ @#@ @#@ @#@(二十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各地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开发情况的调研,组织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农村地区应用技术研发,制定技术政策,编制技术手册,开展示范推广,适应农村用能增长的需要。

@#@@#@ @#@ @#@ @#@ @#@八、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建立健全节能保障机制@#@ @#@ @#@ @#@ @#@(二十五)做好节能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工作。

@#@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制定工作。

@#@积极参与《节约能源法》的修订工作。

@#@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应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地方建筑节能及城市公共交通的法规研究制定工作,并结合实际,研究促进建筑节能及公共交通的激励政策。

@#@@#@ @#@ @#@ @#@ @#@(二十六)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

@#@指导各地科学设置公交优先车道(路)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保证公共交通车辆对优先车道的使用权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转。

@#@要因地制宜地设置自行车道、步行道。

@#@争取用2年左右时间,使多数大城市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优先车道(路)网络,建成一批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信号系统。

@#@加强对各地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抓好城市交通节能示范工程,推进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 @#@ @#@ @#@ @#@(二十七)建立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限制、禁止制度。

@#@组织编制《建筑节能推广、限制、禁止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目录》。

@#@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

@#@加大建筑节能在评优评奖指标中的权重,完善评选标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 @#@ @#@ @#@ @#@(二十八)做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工作。

@#@组织编制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

@#@推广应用保温隔热性能好、轻质、利废、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做好第二批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工作。

@#@@#@ @#@ @#@ @#@ @#@(二十九)逐步建立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制定《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办法》,培育和规范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促进建筑能效的提高。

@#@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积极性,协助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节能管理、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为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及居民做好节能工作提供服务。

@#@各地应积极探索,争取优惠政策,创新机制,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体系。

@#@@#@ @#@ @#@ @#@ @#@九、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建筑节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 @#@ @#@ @#@(三十)做好联合国合作开发署中国终端能效、世行中国供热体制改革和建筑节能、中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合作项目。

@#@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贷款,以合作、交流、技术培训、智力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技术,不断充实和完善我国建筑节能与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体系。

@#@@#@ @#@ @#@ @#@ @#@(三十一)组织召开每年一届的国际智能、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组织好国际绿色建材博览会,打造国际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交流平台,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工作,实现建筑节能的跨越式发展。

@#@@#@ @#@ @#@ @#@ @#@十、加强节能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 @#@ @#@ @#@(三十二)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和技术培训。

@#@把节能标准、技能培训与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与施工图审查和质量检查结合起来,与劳务用工岗前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熟练运用节能标准、熟练应用节能技术的能力。

@#@@#@ @#@ @#@ @#@ @#@(三十三)加大节能工作宣传力度。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大力宣传我国能源资源现状及建筑节能、公共交通节能、城市照明节能的重大意义,积极宣传有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示范项目及典型做法和经验等,扩大影响,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的社会氛围。

@#@@#@ @#@ @#@ @#@ @#@(三十四)举办中国城市交通节能周活动。

@#@通过实行无公务车日等各类活动,宣传实施“公交优先”思想和战略。

@#@加强公共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投诉和监督机制。

@#@组织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保证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的全面贯彻实施。

@#@召开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

@#@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 @#@ @#@ @#@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建筑节能目标考核评价体系@#@ @#@ @#@ @#@ @#@(三十五)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成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协调配合、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于2006年9月底前,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的名单报建设部科技司备案。

@#@@#@ @#@ @#@ @#@ @#@(三十六)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制定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明确“十一五”建筑节能目标。

@#@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意见的实施细则及任务分解书,并根据节能目标制定年度计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要在每年年末将目标和计划完成情况报建设部科技司备案。

@#@@#@ @#@ @#@ @#@ @#@(三十七)建立节能目标考核制度。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研究将建筑节能目标及任务落实情况纳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中,并逐级落实。

@#@建设部将结合年度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对各地的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也应对本地区市、县(区)建筑节能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的通报批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六年九月十五日@#@";i:

4;s:

4382:

"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甲醇合成催化剂分两期进行生产,甲醇合成催化剂每批生产周期(从物料加入到得到产品)为24小时,每批产品为500kg,一期年生产批数为2000批,总计为1000吨。

@#@一期甲醇合成催化剂以电解铜、电解锌、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碳酸氢钠、硝酸、氧化铝、石墨为原料,经备料、反应、过滤、烘干、焙烧、成型得到产品。

@#@@#@

(1)备料@#@①化铜@#@先将电解铜和水加入5m3化铜罐中,再加入95%硝酸,化铜罐内设有冷却水盘管,用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

@#@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3Cu+8HNO3=3Cu(NO3)2+2NO↑+4H2O@#@②化锌@#@先将电解锌和水加入5m3化锌罐中,再加入95%硝酸,化锌罐内设有冷却水盘管,用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锌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

@#@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3Zn+8HNO3=3Zn(NO3)2+2NO↑+4H2O@#@将上述制备好的硝酸铜和硝酸锌溶液打入15m3混合液罐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打入计量罐用作反应工序原料。

@#@@#@备料过程会有含氮氧化物废气产生,送二级低温水+二级尿素水溶液吸收系统处理。

@#@@#@

(2)反应@#@先向12m3反应罐加入一定量水,再夹套内通入蒸汽升温至60~65℃,开启搅拌器,然后加入碳酸氢钠。

@#@保持罐内温度为60℃~65℃,将制备的硝酸铜、硝酸锌混合液经过计量后匀速加入反应罐中,硝酸铜、硝酸锌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沉淀,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为难溶性物质,溶解度均小于0.01g/100g水。

@#@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2Cu(NO3)2+4NaHCO3=Cu2(OH)2CO3↓+4NaNO3+H2O+3CO2↑@#@2Zn(NO3)2+4NaHCO3=Zn2(OH)2CO3↓+4NaNO3+H2O+3CO2↑@#@反应结束后,将称量好的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氧化铝依次放入反应罐中,继续搅拌20~30分钟,然后静止沉降得到反应浆液。

@#@@#@(3)过滤@#@将制得反应浆液加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滤饼用水进行洗涤,洗涤水回用于反应工序补水,含有硝酸钠的滤液送硝酸钠浓缩装置进行处理,洗涤后滤饼送烘干工序。

@#@@#@(4)烘干@#@将过滤得到的滤饼放入托盘,然后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机内设有蒸汽盘管,烘干控制温度为120~150℃,烘干后物料送焙烧工序。

@#@@#@(5)焙烧@#@甲醇合成催化剂物料焙烧采用燃气回转炉,炉体分升温段、恒温段和冷却段三段,内部分为物料通道和燃气通道,以天然气为燃料,采用间接加热方式。

@#@@#@将烘干好的物料送入回转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控制温度为400~550℃,焙烧结束后得到焙烧料送成型工序。

@#@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Cu2(OH)2CO3=2CuO+H2O+CO2↑@#@Zn2(OH)2CO3=2ZnO+H2O+CO2↑@#@物料焙烧过程会有含尘废气产生,由布袋除尘器回收粉尘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

@#@回转炉以天然气为燃料,烟气由15m烟囱排放。

@#@@#@(6)成型@#@先将焙烧好的物料放入3m3双锥混合机,再加入10kg石墨、8kg水,混合均匀后将物料送入ZP-25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成型,成型结束后得到产品甲醇合成催化剂,包装后入库存放待售。

@#@@#@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硝酸@#@水@#@锌@#@水@#@铜@#@硝酸@#@反应罐@#@板矿压滤机@#@化锌罐@#@化铜罐@#@氧化铝@#@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水@#@烘干机@#@回转炉@#@压片机@#@石墨@#@水@#@甲醇合成催化剂产品@#@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流程简图@#@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中的投料方式为:

@#@分别将投料所需重量的铜板、锌锭计量确认后分别人工投入化铜釜和化锌釜,开启纯水罐输送纯化水的管道阀门分别向化铜釜和化锌釜注入纯化水,再开启硝酸计量罐输送硝酸的管道阀门分别向化铜釜和化锌釜注入硝酸。

@#@@#@包装方式:

@#@成型甲醇合成催化剂产品经料斗下的放料口流入内衬防潮塑料膜的铁桶或纸筒,计量达到标准的重量后封口送成品库。

@#@@#@3@#@";i:

5;s:

8212:

"江苏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 @#@苏安办[2008]21号@#@ @#@ @#@关于印发《江苏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的通知@#@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现将《江苏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江苏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了建立全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制订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江苏省境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安监局)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和监管,适用本工作规范。

@#@@#@第三条本工作规范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一、二、三级)。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第四条各级安监局应当指导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

@#@@#@1、事故隐患定期排查分析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月、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按《江苏省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信息系统》(网络版)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每月10日前和下一年1月10日前向当地安监局报送统计分析资料。

@#@统计分析资料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2、重大事故隐患申报制度。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向当地县(市、区)安监局申报,由县(市、区)安监局公示并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逐级上报至省辖市安监局,由省辖市安监局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逐级上报至省安监局,由省安监局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

(1)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

@#@@#@3、重大事故隐患专家评估制度。

@#@凡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专家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确定事故隐患的等级,论证事故隐患整改方案的可行性,并制定事故隐患整改的技术措施和应急方案。

@#@@#@第五条各级安监局应当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相关制度。

@#@@#@1、重大事故隐患公示制度。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县(市、区)安监局在媒体上公示;@#@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省辖市安监局在媒体上公示;@#@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省安监局在媒体上公示。

@#@@#@2、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

@#@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各级安监局应及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治理方案,并下达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县(市、区)安监局负责挂牌督办;@#@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省辖市安监局负责挂牌督办;@#@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省安监局负责挂牌督办。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3、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各级安监局应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和发动职工积极参与排查事故隐患,并鼓励社会公众举报。

@#@各级安监局对事故隐患举报属实的相关人员应进行奖励,并在媒体上公告奖励办法。

@#@@#@4、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效果监督检查制度。

@#@对生产经营单位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效果,各级安监局应及时组织对事故隐患整改的进度及其整改效果进行评估检查和论证分析,对整改完毕的应及时摘牌销号,没有整改到位的要提出后续措施。

@#@@#@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档制度。

@#@各级安监局应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对所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和整改情况进行建档管理,县(市、区)安监局应对三级以上重大事故隐患和整改情况进行建档管理;@#@省辖市安监局应对二级以上重大事故隐患和整改情况进行建档管理;@#@省安监局应对一级重大事故隐患和整改情况进行建档管理。

@#@@#@第六条各级安监局在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制定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七条各级安监局在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第八条各级安监局应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加大执法力度。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主要新闻媒体上公示事故隐患的单位、整改的措施和责任人等内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的生产经营单位予以曝光,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

@#@@#@第九条本工作规范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i:

6;s:

7859:

"杨村矿安全管理协议书@#@建设方:

@#@国投新集公司杨村煤矿@#@监理方: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投集团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特签订本协议。

@#@@#@一、协议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杨村煤矿各工程监理。

@#@@#@二、建设方的权利及义务@#@1.与监理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2.按照煤矿安全生产及其它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对监理方进行安全方面的监督、检查与管理。

@#@@#@3.建立、健全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规程监督监理方履行职责。

@#@@#@4.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监理方的施工场所及生活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乙方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

@#@@#@5.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平衡会议,对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平衡解决。

@#@@#@6.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全矿安全生产的管理。

@#@@#@7.甲方的现场管理人员不得违章指挥,若确由甲方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导致安全事故,由此引起的后果由甲方负责。

@#@@#@8.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建设方现场管理人员有权要求监理人员督促乙方停工整顿,对于不听指挥的,应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9.需由甲方完善的安全设施或设备,甲方必须予以完善。

@#@@#@10.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相关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11.协助监理方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由甲方按规定统一上报上级安监部门,要及时上报,不得迟报、瞒报或谎报。

@#@@#@12.甲方安全质量管理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规章制度等对施工单位的作业进行监督、检查与管理。

@#@@#@三、监理方的权利及义务@#@1.按照煤矿安全生产及其它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国投新集杨村煤矿对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2.监理单位应遵守国投新集矿井安全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一井一制的安全管理规定。

@#@入井人员必须取得杨村矿的入井资格证。

@#@必须接受杨村矿的安全、质量、技术等全面管理,监理部负责人和监理人员必须服从矿方的相关管理。

@#@@#@3.总监理必须参加杨村煤矿召开的安全生产平衡会议,对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督促解决。

@#@@#@4.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服从杨村煤矿的检查、监督,对不服从管理的,杨村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停止其工作、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5.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监理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6.检查承包单位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行状况,并做好检查记录。

@#@@#@7.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

@#@@#@8.按设计图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过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对加工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9.担任旁站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

@#@@#@10.在施工过程中,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11.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报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审核同意后予以签认。

@#@@#@12.当承包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

@#@@#@13.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确认。

@#@对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应审核以下内容:

@#@@#@1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2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3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14.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

@#@@#@15.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

@#@对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员进行旁站。

@#@@#@16.监理人员发现施工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单位停工整改。

@#@整改完毕并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

@#@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令和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宜事先向建设单位报告。

@#@@#@17.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事故,总监理工程师应责令承包单位报送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经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项目监理机构应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

@#@@#@18.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总监理工程师可签发工程暂停令:

@#@@#@1建设单位要求暂停施工、且工程需要暂停施工;@#@@#@2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需要进行停工处理;@#@@#@3施工出现了安全隐患,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停工以消除隐患;@#@@#@4发生了必须暂时停止施工的紧急事件;@#@@#@5承包单位未经许可擅自施工,或拒绝项目监理机构管理。

@#@@#@19.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调解解决;@#@若经协商、调解不能解决争议的,任何一方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处罚规定@#@国投新集对安全管理的各种处罚规定适用杨村煤矿各工程监理,对违反安全质量管理规定的监理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处罚标准执行国投新集和杨村煤矿安全质量管理相关规定。

@#@@#@五、其它@#@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若一方安全责任人变更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变更或协商重新签署。

@#@@#@2、本协议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有抵触时,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执行。

@#@@#@3、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

@#@@#@建设方:

@#@(盖章) @#@ @#@ @#@ @#@ @#@ @#@ @#@ @#@ @#@ @#@ @#@ @#@ @#@ @#@ @#@ @#@ @#@ @#@监理方:

@#@(盖章)@#@@#@安全责任人(签字):

@#@安全责任人(签字):

@#@@#@ @#@@#@ @#@ @#@ @#@ @#@ @#@ @#@ @#@ @#@ @#@ @#@ @#@ @#@ @#@ @#@ @#@ @#@ @#@ @#@ @#@签订时间:

@#@ @#@ @#@ @#@ @#@年 @#@ @#@月 @#@ @#@ @#@ @#@日@#@";i:

7;s:

6274: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

@#@计算机信息管理@#@题目:

@#@交通信号灯PLC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

@#@计算机信息管理@#@学生姓名:

@#@金龙@#@学号:

@#@1017017@#@指导教师:

@#@陆晓东@#@2013年5月25日@#@一、设计题目@#@交通信号灯PLC控制系统设计@#@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三.设计要求@#@1技术要求:

@#@@#@某十字路口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各装有直行(包括右转弯)控制红、黄、绿交通信号灯和左转弯控制红、绿交通信号灯,另外还有到计时显示器。

@#@显示器用于显示相应方向直行控制当前点亮信号灯还要持续的时间(剩余时间),由另外的单片机系统构成。

@#@PLC通过串口以自由口方式输出八位二进制数据,最高位为0表示东西方向数据。

@#@1表示南北方向数据,单位为秒。

@#@系统中有两个控制开关,东西控制开关SEW和南北控制开关SSN。

@#@SEW接通SSN关断则东西方向绿灯全亮南北红灯全亮,其他全灭。

@#@接通南北方向绿灯全亮,东西方向红灯全亮,其他全灭。

@#@SEW和SSN都关断停止工作SEW和SSN都接通则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按照以下规律控制:

@#@(参考中华路与人民路交叉路口的信号灯)@#@2设计规律:

@#@:

@#@@#@

(1)系统启动后,南北红灯全亮35秒;@#@与此同时东西直行绿灯亮20秒,东西左转弯红灯亮;@#@

(2)东西灯亮20秒后开始闪烁,周期为1秒(灭0.5秒,亮0.5秒),闪亮3秒。

@#@(3)东西直行绿灯闪亮3秒后变成黄灯亮,维持2秒;@#@(4)东西直行黄灯亮2秒后变成红灯亮;@#@同时东西左转弯绿灯亮,维持10秒;@#@(5)东西左转弯绿灯亮10秒后变成红灯亮;@#@(至此东西方向全是红灯亮,维持40秒);@#@同时南北方向直行控制红灯灭,绿灯亮。

@#@维持20秒;@#@南北左转弯继续红灯亮.;@#@(6)南北直行绿亮20秒后开始闪烁,周期为1秒(灭0.5秒,亮0.5秒),闪亮3秒;@#@(7)南北直行绿灯闪亮3秒后变成黄灯亮,维持2秒;@#@(8)南北直行黄灯亮2秒后变成红灯亮;@#@同时南北左转弯绿灯亮,维持10秒;@#@(9)南北左转弯绿灯亮10秒后变成红灯亮(至此东西方向全是红灯亮);@#@同时东西方向直行控制红灯灭,绿灯亮;@#@东西左转弯继续红灯亮。

@#@(10)循环执行上述1到9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

@#@@#@四.设计系统流程图@#@南北主干道@#@东西主干道@#@启动开关@#@南北红灯亮30S@#@南北绿灯闪3S@#@南北绿灯亮20S@#@南北黄灯亮2S@#@南北左转弯绿10S@#@东西绿灯亮20S@#@东西绿灯闪3S@#@东西黄灯亮2S@#@东西左转弯绿10S@#@东西红灯亮30S@#@结束@#@五.设计线路连接@#@六信号灯控制编程元件表@#@输入@#@输出@#@元器件@#@交通灯控制开关:

@#@I0.0@#@南北红:

@#@Q0.1@#@南北红灯工作30S:

@#@T33@#@南北黄:

@#@Q0.6@#@南北绿灯工作25S:

@#@T34@#@南北绿:

@#@Q0.5@#@南北绿灯闪烁3S:

@#@T35@#@东西红:

@#@Q0.4@#@南北黄灯工作2S:

@#@T36@#@东西黄:

@#@Q0.3@#@东西红灯工作30S:

@#@T97@#@东西绿:

@#@Q0.2@#@东西绿灯工作25S:

@#@T99@#@南北左转弯红:

@#@Q1.3@#@东西绿灯闪烁3S:

@#@T100@#@南北左转弯绿:

@#@Q1.2@#@东西黄灯工作2S:

@#@T98@#@东西左转弯红:

@#@Q1.0@#@东西左转弯绿灯工作10S:

@#@T101@#@东西左转弯绿:

@#@Q1.1@#@南北左转弯绿灯工作10S:

@#@T37@#@十字路口交通灯模拟控制时序图@#@七程序梯形图@#@@#@八监控组态图@#@九文献@#@1、《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邓则名等@#@2、《可编程控制器教程》王兆义主编@#@3、《可编程控制器教程原理、应用、网络》徐世许主编@#@4、《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史国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十.心得体会@#@@#@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经过作业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而且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而且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我们由于力控知识掌握的不牢靠遇到难题,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

@#@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第10页共10页@#@";i:

8;s:

28092:

"附件1@#@江苏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A级@#@要素@#@B级@#@要素@#@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评审方法@#@评审标准@#@否决项@#@扣分项@#@1法律、法规和标准@#@(100分)@#@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50分)@#@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2.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4.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查文件:

@#@@#@1.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制度;@#@@#@2.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3.定期更新记录。

@#@@#@未明确专门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扣50分。

@#@(B级否决项)@#@1.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一项不符合扣1分;@#@@#@2.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未识别到条款,一项扣1分;@#@@#@3.未形成清单或文本数据库,扣5分;@#@@#@4.未及时更新清单或文本数据库,扣5分。

@#@@#@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查文件:

@#@@#@1.文件发放记录;@#@@#@2.培训记录、告知书、宣传材料。

@#@@#@询问:

@#@@#@相关方是否接收到企业传达的相关信息。

@#@@#@未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向相关方进行传达,一项不符合扣1分。

@#@@#@1.2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评价@#@(50分)@#@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

@#@@#@1.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2.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3.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

@#@@#@查文件:

@#@@#@1.符合性评价报告、记录;@#@@#@2.不符合项整改记录。

@#@@#@未进行符合性评价,扣50分。

@#@(B级否决项)@#@1.未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扣5分;@#@@#@2.未对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进行评价,一项扣2分;@#@@#@3.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未进行原因分析的,一项扣2分;@#@未制定整改计划或整改措施,或整改措施不落实,一项扣2分。

@#@@#@2机构和职责@#@(100分)@#@2.1方针目标@#@(20分)@#@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

@#@@#@

(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目标予以量化;@#@@#@(5)公众易于获得。

@#@@#@1.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2.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3.安全生产目标应满足:

@#@@#@

(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量化指标应包含人身伤害、责任事故,以及隐患排查、“三违”查处等内容;@#@@#@(5)应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发布安全生产目标。

@#@@#@查文件:

@#@@#@安全生产方针,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询问:

@#@@#@抽查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

@#@@#@现场检查:

@#@@#@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告知情况。

@#@@#@未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或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扣20分。

@#@@#@(B级否决项)@#@1.缺一项扣2分;@#@@#@2.安全生产目标不满足标准要求,一项不符合扣1分;@#@@#@3.从业人员不了解安全生产方针或安全生产目标,1人次扣1分;@#@@#@4.没有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指标或指标未进行量化,扣2分;@#@@#@5.发布安全生产目标的方式不符合公众易于获得的要求,扣2分。

@#@@#@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

@#@企业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

@#@@#@1.将企业年度安全目标分解到各级组织(包括各个管理部门、车间、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定期考核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3.企业及各级组织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查文件:

@#@@#@1.企业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工作计划;@#@@#@2.各级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3.各级组织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4.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考核与奖惩记录。

@#@@#@询问:

@#@@#@1.主要负责人及各级组织负责人是否了解各自安全生产目标;@#@@#@2.抽查从业人员是否了解本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

@#@@#@未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扣20分。

@#@@#@(B级否决项)。

@#@@#@1.每缺一个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扣2分;@#@@#@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内容与本组织的安全生产职责不符,扣1分;@#@@#@3.企业未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扣4分;@#@各级组织未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缺一个组织扣2分;@#@@#@4.未定期考核,扣4分;@#@考核与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内容不符,扣2分;@#@@#@5.未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扣2分;@#@@#@6.有关人员不了解本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1人次扣1分。

@#@@#@2.2负责人@#@(20分)@#@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

@#@@#@1.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2.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落实安全生产基础与基层工作;@#@@#@3.化工企业应按照规定频次,定期书面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情况。

@#@@#@4.主要负责人经现场考核合格。

@#@@#@查文件:

@#@@#@1.安全生产责任制;@#@@#@2.履职情况报告及安监部门出具的回执。

@#@@#@询问:

@#@@#@1.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2.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3.本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情况和做法。

@#@@#@4.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考核。

@#@@#@1.未明确第一责任人,或不符合规定,扣20分。

@#@@#@(B级否决项)@#@2.未向安监部门报送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情况报告,扣20分。

@#@@#@(B级否决项)@#@3.主要负责人现场考核不合格,扣100分。

@#@(A级否决项)@#@1.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对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情况不清楚,扣5分;@#@@#@2.三年内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报告,未能提供或报告不符合要求,1份扣5分。

@#@@#@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1.主要负责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时间、计划、责任部门和责任人;@#@@#@3.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或方案。

@#@@#@查文件:

@#@@#@1.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2.主要负责人组织和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记录;@#@@#@3.安全文化建设计划或方案。

@#@@#@1.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内容,一项不符合扣2分;@#@@#@2.无主要负责人组织或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记录,扣3分;@#@@#@3.未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或方案,扣2分。

@#@@#@二级企业应初步形成安全文化体系。

@#@@#@查文件:

@#@@#@安全文化体系有关文件。

@#@@#@询问:

@#@@#@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对安全文化内容掌握情况。

@#@@#@二级企业@#@未初步形成安全文化体系,扣100分。

@#@@#@(A级否决项)@#@一级企业有效运行安全文化体系。

@#@@#@查文件:

@#@@#@安全文化体系有关文件;@#@@#@询问:

@#@@#@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对安全文化内容掌握情况。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安全文化运行效果。

@#@@#@一级企业未有效运行安全文化体系,扣100分。

@#@@#@(A级否决项)@#@3.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做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

@#@@#@1.安全承诺的内容应明确、公开、文件化;@#@@#@2.主要负责人应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资金、人员、时间、设备设施等资源。

@#@@#@查文件:

@#@@#@1.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书;@#@@#@2.资源配备文件及使用记录。

@#@@#@询问:

@#@@#@1.主要负责人如何提供资源支持;@#@@#@2.从业人员是否知道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承诺。

@#@@#@现场检查:

@#@@#@安全承诺告知情况。

@#@@#@1.主要负责人未做出安全承诺,扣10分;@#@@#@2.安全承诺未明确、公开、文件化,一项不符合扣2分;@#@@#@3.资源支持、配备不充分,一项不符合扣2分;@#@@#@4.从业人员不清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承诺,1人次扣1分。

@#@@#@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议(以下简称安委会)。

@#@@#@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或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安全生产状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查文件:

@#@@#@1.查安委会会议记录或纪要;@#@@#@2.安全生产工作汇报资料。

@#@@#@询问:

@#@@#@主要负责人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的情况。

@#@@#@1.主要负责人未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或听取汇报,扣10分;@#@@#@2.未形成会议记录或纪要,扣2分;@#@@#@3.安全生产问题未及时解决,一项不符合扣2分。

@#@@#@1.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2.主要负责人要对领导干部带班负全责。

@#@@#@查文件:

@#@@#@1.领导干部带班制度;@#@@#@2.领导干部带班记录及考核记录。

@#@@#@询问:

@#@@#@主要负责人等有关负责人了解和执行带班制度的情况。

@#@@#@未实施领导干部带班,扣20分。

@#@@#@(B级否决项)@#@1.领导干部无故不参加带班,1人次扣2分;@#@@#@2.带班记录一项不符合扣1分;@#@@#@3.未按规定进行领导带班制度执行情况考核,扣2分;@#@@#@4.主要负责人不清楚领导干部带班情况,扣2分。

@#@@#@2.3职责@#@(30分)@#@1.企业应制定安委会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制定安委会和各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安全职责。

@#@@#@查文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及内容。

@#@@#@询问:

@#@@#@各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负责人是否清楚本部门安全职责。

@#@@#@1.缺少一个管理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安全职责,扣2分;@#@@#@2.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与部门安全职责不符合,一项扣2分;@#@@#@3.主要负责人不清楚安委会安全职责,扣10分;@#@@#@4.有关人员不了解本部门安全职责,1人次扣2分。

@#@@#@5.缺安委会安全职责,扣10分。

@#@@#@2.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1.明确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对《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进行细化;@#@@#@2.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一岗一责”;@#@@#@3.明确从业人员安全职责,做到“一岗一责”。

@#@@#@查文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询问:

@#@@#@1.主要负责人是否了解《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职责和细化后的安全职责内容;@#@@#@2.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对各自职责是否清楚。

@#@@#@1.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扣100分。

@#@@#@(A级否决项)@#@2.主要负责人对其安全职责不清楚,扣30分。

@#@@#@(B级否决项)@#@1.安全职责与其所在岗位职责不符合,一项扣2分;@#@@#@2.其他人员对其安全职责不清楚,1人次扣2分。

@#@@#@3.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2.对企业负责人、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查文件:

@#@@#@1.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2.考核、奖惩决定文件,及奖惩兑现情况。

@#@@#@现场检查:

@#@@#@财务记录、行政文件。

@#@@#@未建立安全责任制考核机制,扣30分。

@#@@#@(B级否决项)@#@未按考核制度对企业负责人、各级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一项不符合扣2分。

@#@@#@二级企业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并能够持续改进。

@#@@#@查文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文件。

@#@@#@不符合,扣100分。

@#@@#@(A级否决项)@#@2.4组织机构@#@(20分)@#@1.企业应设置安委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1.设置安委会;@#@@#@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具备相对独立职能。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不足50人的企业至少配备1人),要具备化工或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作2年以上经历;@#@@#@3.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且至少有一名具有3年化工安全生产经历;@#@或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机构选派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4.从业人员在100人及以上或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应当试行安全总监制度。

@#@@#@查文件:

@#@@#@1.安委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文件。

@#@@#@2.注册安全工程师配备或委托文件。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学历、工作经历。

@#@@#@4.与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中介机构签订的协议(合同)。

@#@@#@5.安全总监的任命文件。

@#@@#@1.未设置安委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扣100分。

@#@@#@(A级否决项)@#@2.未按规定施行安全总监制度或未赋予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总监的职责,扣20分。

@#@(B级否决项)@#@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符合要求,一项扣2分;@#@@#@2.未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或未按规定委托中介机构,扣2分;@#@@#@3.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具有化工安全生产经历,扣1分。

@#@@#@2.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

@#@@#@1.根据生产经营规模设置相应管理部门;@#@@#@2.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查文件:

@#@@#@1.管理部门设置文件;@#@@#@2.治安保卫部门设置及专职治安保卫人员配置文件。

@#@@#@1.机构设置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符,扣2分;@#@@#@2.未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一项扣1分。

@#@@#@3.企业应建立、健全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建立从安全生产委员会到管理部门、车间、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各级机构要配备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

@#@@#@查文件:

@#@@#@1.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管理部门、车间、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文件。

@#@@#@询问:

@#@@#@有关人员是否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构成。

@#@@#@1.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扣2分。

@#@@#@2.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中每缺1个单位或1个单位未明确安全管理人员,一项扣2分;@#@@#@3.有关人员不清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构成,1人次扣1分。

@#@@#@2.5安全生产投入(10分)@#@1.企业应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根据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需要。

@#@@#@查文件: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未按有关规定投入安全生产费用,扣10分。

@#@(B级否决项)@#@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内容不符合有关规定,一项扣1分。

@#@@#@2.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1.按照国家及地方规定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2.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载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

@#@@#@查文件:

@#@@#@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询问: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

@#@@#@现场检查: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与台帐记录是否符合。

@#@@#@1.未规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扣5分;@#@@#@2.未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扣2分;@#@@#@3.安全生产费用台帐内容与规定要求不符,一项扣1分;@#@@#@4.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与台帐记录不符,一项扣1分。

@#@@#@3.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或安全责任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全体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查文件:

@#@@#@企业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凭证。

@#@@#@未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扣5分;@#@每漏缴工伤保险费1人次扣1分。

@#@@#@按规定缴存安全风险抵押金,或参加包括雇主责任险和公众责任险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的赔偿限额标准不低于每人30万元和每次事故100万元。

@#@@#@查文件:

@#@@#@缴存风险抵押金或投保安全责任保险的相关凭证。

@#@@#@未足额缴存安全风险抵押金或未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险,扣5分。

@#@@#@3风险管理@#@(100分)@#@3.1范围与评价方法@#@(10分)@#@1.企业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

@#@@#@1.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并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2.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

@#@@#@查文件: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与任务。

@#@@#@询问:

@#@@#@1.企业负责人组织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情况;@#@@#@2.从业人员是否了解风险评价制度的有关内容。

@#@@#@1.未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或未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一项不符合扣1分;@#@@#@2.未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一项不符合扣1分;@#@@#@3.企业负责人没有组织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或不了解风险评价工作情况,一项不符合扣2分;@#@@#@4.从业人员不了解风险评价制度内容,1人次扣1分。

@#@@#@2.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风险评价范围满足标准要求。

@#@@#@查文件:

@#@@#@1.风险评价记录;@#@@#@2.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范围不符合标准要求,一项扣1分。

@#@@#@3.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危险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1.可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2.可选用HAZOP法对危险性工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3.选用其他方法对相关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查文件:

@#@@#@1.风险管理制度;@#@@#@2.风险评价记录;@#@@#@3.选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询问:

@#@@#@有关人员对风险评价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1.未规定选用何种风险评价方法,扣2分;@#@@#@2.有关人员不清楚或未掌握选定的风险评价方法,1人次扣1分。

@#@@#@4.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价准则;@#@@#@2.评价准则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定;@#@@#@3.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以及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

@#@@#@查文件: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取值标准的内容。

@#@@#@1.未根据实际制定风险评价准则,扣2分;@#@@#@2.风险评价准则不符合标准规定,一项扣1分。

@#@@#@3.风险评价涉及的事件发生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不明确,或风险等级评定标准不明确,一项扣2分。

@#@@#@3.2@#@风险评价@#@(10分)@#@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2.根据规定的频次(每月至少一次)和时机,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3.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

@#@@#@4.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每5年应开展一次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首次使用的新工艺、新配方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以及国外首次引进的新工艺且未进行过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的间歇和半间歇反应,现有的工艺路线、工艺参数或装置能力发生变更,或因反应工艺问题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查文件:

@#@@#@1.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2.风险评价记录;@#@@#@3.风险评价报告。

@#@@#@4.HAZOP分析报告。

@#@@#@现场检查:

@#@@#@从业人员参与风险评价活动的情况。

@#@@#@1.未按规定的频次和时机开展风险评价,扣10分。

@#@(B级否决项)@#@2.未按照频次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扣10分。

@#@(B级否决项)@#@3.企业中涉及国内首次使用的新工艺、新配方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以及国外首次引进的新工艺且未进行过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以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的间歇和半间歇反应,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现有的工艺路线、工艺参数或装置能力发生变更,因反应工艺问题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的,扣100分。

@#@(A级否决项)@#@1.未建立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每一项不符合扣1分;@#@@#@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不全面或不正确,一项扣1分。

@#@@#@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厂级评价组织应有企业负责人参加;@#@@#@2.车间级评价组织应有车间负责人参加;@#@@#@3.所有从业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查文件:

@#@@#@1.各级机构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有关文件;@#@@#@2.风险分析记录、风险评价报告;@#@@#@3.风险评价有关会议记录或纪要。

@#@@#@询问:

@#@@#@有关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是否参与风险评价工作。

@#@@#@1.没有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文件,一项扣2分;@#@@#@2.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未参与风险评价工作,1人次扣1分。

@#@@#@3.3@#@风险控制@#@(15分)@#@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

@#@@#@1)应考虑:

@#@@#@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2)应包括:

@#@@#@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

@#@@#@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建立重大风险清单;@#@@#@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优先顺序,制定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3.风险控制措施符合标准要求。

@#@@#@查文件:

@#@@#@1.重大风险清单;@#@@#@2.风险控制措施;@#@@#@3.风险评价记录,风险评价报告。

@#@@#@现场检查: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现场落实情况。

@#@@#@未将重大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扣15分。

@#@@#@(B级否决项)@#@1.未建立重大风险清单,扣1分;@#@@#@2.风险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一项扣1分。

@#@@#@2.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制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2.按计划开展宣传、培训。

@#@@#@3.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与其生产区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查文件:

@#@@#@1.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2.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

@#@@#@询问:

@#@@#@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现场检查:

@#@@#@生产区周边地区架空电力线路情况@#@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扣100分。

@#@(A级否决项)@#@1.没有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或培训教育记录缺少风险评价内容,一项扣2分;@#@@#@2.从业人员不了解本岗位风险及其控制措施,1人次扣2分。

@#@@#@3";i:

9;s:

1673:

"焦焦化化生生产产工工艺艺流流程程示示意意图图圆盘给料机M1皮带机贮煤场装卸桥焦油外售M2皮带机达标烟尘煤气外送焦油贮罐锤式破碎机布袋除尘器焦油泵去废水处理站M3皮带机煤粉回收单冷塔净水池熄焦粗苯回流槽粗苯中间罐泵粗苯储罐经泵外卖煤塔焦油中间槽剩余氨水槽油水分离器再生器贫富油换热器残渣槽焦油渣送煤场循环氨水泵装煤车苯冷却器15%贫油泵贫油槽洗油槽卸车槽外购洗油脱苯塔冷凝液泵冷凝液槽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循环氨水槽煤塔秤水放空一、二段贫油冷却器空气管式炉高压氨水泵空气分配缸空气储罐螺杆空压机蒸汽双冷塔焦炉:

@#@TJL80(4座)洗苯塔终冷塔电捕鼓风机初冷器气液分离器炭化室:

@#@38个由焦仓去炼铁外购硫酸燃烧室:

@#@39个电机车硫酸储槽废水池预冷塔冷却塔循环水泵低温水泵蓄热室:

@#@40个凉焦台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刮板机J1皮带机J2皮带机硫酸高置槽年产焦炭:

@#@100万吨饱和器预热器脱硫塔冷却塔深井泵原水清液槽满硫槽液封槽硫饼外售焦粉外运再生槽泡沫槽压滤机粉焦抓斗机母液槽氨冷却器反应槽熄焦塔熄焦水泵来自废水处理站压缩空气煤气预热器结晶槽分缩器放空冷凝液排放离心机蒸汽蒸氨塔换热器剩余氨水烟囱除尘器去废水处理站蒸气锅炉烟气排放大倾角皮带除尘器引风机水预膜排放原水软水处理器给水泵省煤器鼓风机干燥机硫铵贮斗装袋外卖污水池热风机冷风机引风机空气空气烟气排放煤气外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