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8750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

《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神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试题Word格式.docx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易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TD),表现舌、唇、口和躯干的异常不自主的缓慢不规则运动,或舞蹈性手足徐动症样运动。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关键在于预防、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或换用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会促进和加重TD,应避免使用。

  4、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描述是()

  A.丙米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迟滞性抑郁以及儿童遗尿

  B.氯米帕明既能改善抑郁也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药物

  C.阿米替林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较强,适用于激越性抑郁

  D.多塞平常用于治疗神经症性抑郁和慢性疼痛

  E.多数患者抑郁症状在服药后2周内缓解

E

  5、有关地西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焦虑作用时间长,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焦虑药

  B.是一种长效催眠药物

  C.可用于酒精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D.具有抗抑郁作用,伴抑郁的患者可选用此药

  E.常用剂量为5~15mg/d

苯二氮卓类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静催眠药。

地西泮半衰期长,是一种长效催眠药物,可用于酒精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苯二氮卓类中的阿普唑仑具有抗抑郁作用。

  6、躁狂急性发作期碳酸锂的治疗血浓度为()A.0.4~0.7mmol/LB.0.8~1.2mmol/LC.1.3~1.9mmol/LD.2~2.2mmol/LE.2.3~2.8mmol/L

锂盐的治疗剂量及中毒剂量较为接近,治疗中需要监测血锂浓度,一般认为治疗血锂浓度为0.6~1.2mmol/L,维持治疗浓度为0.4~0.8mmol/L,血锂浓度不宜超过1.4mmol/L。

  7、氯丙嗪临床不用于()

  A.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B.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

  C.晕动病引起呕吐

  D.加强镇痛药的作用E.人工冬眠疗法

氯丙嗪临床应用包括:

抗精神病作用,可迅速控制精神患者的兴奋躁动症状;

镇吐作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但晕动病(晕船、晕车)引起的呕吐无效。

调节体温进行人工冬眠,可用于严重感染性休克、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可加强麻醉药、镇静药、催眠药及镇痛药作用等。

  8、主要抑制5-HT和NE再摄取的是()

  A.阿立哌唑

  B.齐拉西酮

  C.度洛西汀

  D.安非他酮

  E.地西泮

  9、属于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的是()

A

  10、抗胆碱能作用及镇静作用小,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激越、失眠等()

  A.氟哌啶醇

  B.舒必利

  C.利培酮

  D.奥氮平

  E.氯氮平

氟哌啶醇注射剂常用于处理精神科的急诊问题,也适用于老年或伴有躯体疾患的兴奋躁动的精神病患者。

舒必利静脉滴注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性症状,主要副作用为引起内分泌的变化。

氯氮平推荐用于治疗难治性病例,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高,临床使用中应进行血常规监测。

利培酮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疗效均较好,锥体外系反应轻、抗胆碱能作用及镇静作用小,治疗依从性较好。

奥氮平半衰期长,可一日一次给药。

锥体外系反应少见,治疗依从性较好。

主要副作用为头晕、思睡、便秘、体重增加等。

  11、推荐用于治疗难治性病例,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临床使用中应进行血常规监测()

  12、静脉滴注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紧张症状,主要副作用为引起内分泌的变化()

  13、作用于GABA/BZ复合受体的药物中,半衰期最短的是()

  A.劳拉西泮

  B.咪达唑仑

  C.氯硝西泮

  D.阿普唑仑

半衰期排序:

眯达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

  14、以下不属于第一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是()

  A.吩噻嗪类

  B.硫杂蒽类

  C.丁酰苯类

  D.苯甲酰胺类

  E.二苯二氮卓类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等。

二苯二氮类主要包括氯氮平及奥氮平,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15、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A.主要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B.抗精神病药阻断的受体越多,治疗效果越好

  C.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又称神经阻滞剂,主要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D.不良反应的产生常是对脑内某些受体阻断作用的结果

  E.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5-HT/D受体有明显阻断作用

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都有阻断多巴胺受体作用。

传统抗精神病药又称神经阻滞剂,主要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阻断多巴胺D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主要是5-HT受体)。

抗精神病药对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

黑质纹状体通路与锥体外系副作用有关;

下丘脑至垂体的结节-漏斗通路与催乳素水平升高导致的副作用有关。

对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可产生镇静作用以及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性功能减退、射精延迟等副作用,对胆碱能受体阻断可产生多种抗胆碱能副作用,对组胺受体阻断可产生镇静作用和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16、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药前必须排除禁忌证

  B.治疗2周无效即应考虑换药

  C.首次发作、首次起病或复发、加剧的患者的治疗均可视为急性期治疗

  D.对于合作的患者,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

  E.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采用注射给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合作的患者以口服给药为主,对于兴奋躁动较严重、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先采用注射给药。

急性症状在有效剂量治疗2~4周后可开始改善,在症状获得较为彻底缓解的基础上,仍要继续以原来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数月,然后方可缓慢减量进入维持治疗期。

因此,治疗2周无效时,仍需继续观察,只有当药物足量治疗4~6周无效且经相当的临床评估后可以考虑换药。

  17、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B.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

  C.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

  D.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患者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

  E.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或类帕金森症时,可合并使用盐酸苯海索

锥体外系反应系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4种表现:

①急性肌张力障碍:

呈现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②静坐不能:

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③类帕金森症:

最为常见。

表现为:

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④迟发性运动障碍:

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特征。

抗胆碱能药物会促进和加重迟发性运动障碍,应避免使用。

由于抗胆碱能药物本身副作用较大,一般不应该作为预防性给药来预防锥体外系副作用。

  18、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不正确的是()

  A.在治疗1~2周后最为常见,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B.使用盐酸苯海索

  C.患者主观感到必须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不愉快

  D.加用苯二氮卓类药和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常有效

  E.有时需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

静坐不能在治疗1~2周后最为常见,发生率约为20%。

苯二氮卓类药和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有效,而抗胆碱能药通常无效。

有时需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或选用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19、关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观点错误的是()

  A.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后膜对5-HT的回收B.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症等

  C.应避免与MAOI等合用,否则易致5-HT过多的综合征

  D.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

  E.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较TCA小,可用于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患者

SSRI是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

其他说法均正确。

  20、关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描述是()

  A.一类称为不可逆性MAOI,以苯环丙胺为代表

  B.另一类为可逆性MAOI,以吗氯贝胺为代表

  C.MAOI作为二线药物主要用于对三环类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

  D.与许多药物及食物有相互作用可产生高血压危象

  E.常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称为不可逆性MAOI,即以肼类化合物及反苯环丙胺为代表的老一代MAOI,因副作用大,禁忌较多,临床上已基本不用;

另一类为可逆性MAOI,是以吗氯贝胺为代表的新一代MAOI。

MAOI作为二线药物主要用于三环类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促进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中枢神经毒性作用,不与MAOI合用。

  21、关于心境稳定剂,不正确的观点是()

  A.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

  B.可以治疗躁狂症及预防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C.可作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增效药物

  D.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有预防作用

  E.包括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

心境稳定剂,又称抗躁狂药物,是治疗躁狂以及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且不会诱发躁狂或抑郁发作的一类药物。

主要包括锂盐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可用于躁狂发作急性期治疗,但因可能诱发抑郁发作,不能称之为心境稳定剂。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22、关于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A.患者及监护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

  B.治疗期间禁用抗癫痫药和镇静催眠药C.治疗前8小时禁食禁水

  D.治疗前排空大小便、摘除隐形眼镜、义齿、助听器及其他装饰物

  E.治疗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

电抽搐治疗后2小时内不宜进食进水,意识完全恢复后的第一餐不宜进食固体食物。

  23、有关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头痛、恶心、呕吐

  B.谵妄

  C.记忆减退

  D.骨折、脱臼

  E.全身肌肉酸痛

电抽搐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头痛、恶心、呕吐、焦虑、可逆性的记忆减退、全身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无需处理。

骨折和骨骼肌肉损伤在足够的肌肉松弛剂作用下,已经得到预防。

  24、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可能机制是()

  A.多巴胺受体阻断

  B.多巴胺受体不敏感

  C.多巴胺受体超敏

  D.多巴胺活动能减退

  E.去甲肾上腺素受体过敏

  25、以下说法哪项正确()

  A.卡马西平可以使氯氮平血药浓度升高有助于精神症状的控制

  B.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最好多药联合治疗

  C.吸烟可以升高氯氮平血药浓度

  D.抗酸药物有利于抗精神病药的吸收

  E.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合用时,可显著加强氯丙嗪的降压作用

抗酸药影响抗精神病药物吸收。

吸烟可以降低某些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的血药浓度。

卡马西平通过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明显降低氯氮平血浆浓度而使精神症状恶化;

或增加氯氮平发生粒细胞缺乏的危险性。

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合用时,可显著加强氯丙嗪的降压作用,引起严重低血压。

抗精神病药使用原则上应尽量单一用药,避免多药联用,如要联用,则应了解这些药物间相互作用。

  26、关于电抽搐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和明显自责自罪者

  B.极度兴奋躁动及冲动伤人者

  C.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D.拒食、违拗和紧张木僵者

  E.慢性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电抽搐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主要针对急性期和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包括:

①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者,以及明显自责自罪者;

②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

③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

④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禁忌证包括:

①脑器质性疾病: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外伤;

②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主动脉瘤及心功能不全者;

③骨关节疾病,尤其新近发生者;

④出血或不稳定的动脉瘤畸形;

⑤有视网膜脱落潜在危险的疾病,如青光眼;

⑥急性的全身感染、发热;

⑦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

⑧利血平治疗者;

⑨老年人、儿童及孕妇。

  27、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

  A.视物模糊

  B.体位性低血压

  C.性功能障碍

  D.意识模糊

  E.体重增加

三环类抗抑郁药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

镇静、诱发癫痫、药源性意识模糊或谵妄、诱发睡前幻觉等。

  28、有关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治疗各类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B.起效时间为14~28天

  C.严重的肝肾疾患、粒细胞减少、青光眼等禁用

  D.超量服用或误服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死亡率高

  E.卡马西平、酒精、苯妥英钠等抑制TCA的代谢,使其血浆浓度上升

卡马西平、酒精、苯妥英钠等为肝药酶诱导剂,增加TCA的代谢,使其血浆浓度下降。

  29、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不包括()

  A.麦普替林

  B.氟西汀

  C.帕罗西汀

  D.伏氟草胺

  E.艾司西酞普兰

  30、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催眠作用机制是()

  A.与GABAA受体α亚单位结合

  B.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和突触抑制

  C.与β亚单位苯二氮卓受体结合

  D.促进GABA的释放

  E.减慢GABA的降解

苯二氮类(BZ)作用机制为增强GABA能神经的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还能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

GABA受体-BZ受体-CL-通道是一个大分子复合体。

BZ类与脑内BZ受体结合,促进了GABA与GABA受体的结合,使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Cl内流增多,细胞膜超级化,使GABA能神经的抑制功能增强。

  31、下列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用药原则正确的是()

  A.开始剂量要大,症状缓解后即停药

  B.长期使用小剂量治疗

  C.对于首次发作患者尽可能的合并两种或多种抗精神病药治疗

  D.按需要不定期给药或间断服用

  E.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治疗量,病情缓解后,继续使用维持剂量

对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通常采用逐渐加量法。

一般1~2周逐步加至有效治疗剂量,在症状获得较为彻底缓解的基础上,仍要继续以原来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数月,然后可以缓慢减量进入维持治疗。

若一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不推荐合并用药。

  32、关于精神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在肝脏代谢,导致极性增强而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在肾脏等排泄B.因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和种族差异,也受到某些合用药物的影响,故使用时应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C.精神药物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放弃哺乳

  D.精神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采用一日1~2次的给药方式即可

  E.儿童代谢旺盛,所需药物剂量应比成人高

  33、碳酸锂中毒的早期症状为()。

  A.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B.震颤、共济失调

  C.发热、定向障碍

  D.癫痫大发作

  E.下肢水肿、多尿

碳酸锂中毒症状:

可出现脑病综合征,如意识模糊、震颤、反射亢进、癫痫发作乃至昏迷、休克、肾功能损害。

当血锂浓度>

1.5mmol/L,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血锂浓度1.5~2.0mmol/L以上危及生命。

老年或易感患者,易出现中毒症状,应谨慎。

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肌无力,四肢震颤、共济失调、嗜睡、意识模糊或昏迷。

  34、注射剂常用于处理精神科的急诊问题,也适用于老年或伴有躯体疾患的兴奋躁动的精神病患者()

  35、半衰期长,可一日一次给药,主要副作用为引起头晕、思睡、便秘、体重增加等()

  36、主要抑制DA和NE再摄取的是()

  37、下述各项中并非应用锂盐禁忌的是()

  A.严重心脏疾病

  B.肾功能不全

  C.妊娠三个月内

  D.重症肌无力

  E.血锂浓度为1.0mmol/L

碳酸锂的主要适应证是躁狂症,它是目前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

  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妊娠头3个月以及缺钠或低盐饮食患者禁用。

帕金森病、癫痫、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性皮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慎用。

在治疗急性病例时,血锂浓度宜为0.8~1.2mmol/L,超过1.4mmol/L易产生中毒反应。

  38、关于心境稳定剂丙戊酸盐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是()

  A.对躁狂症的疗效与锂盐相当

  B.对混合型躁狂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