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881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崂山区近岸海域崂山政务网Word下载.docx

36.97´

06.82´

37.44´

2.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2.2.1水质环境

监测项目包括水温、盐度、pH、DO、COD、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活性磷酸盐、悬浮物、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水温、盐度、pH和DO以美国产YSI556型多参数水质监测仪进行现场测定,测定层次为表层。

其它监测项目,首先在现场采集水样,然后带回实验室分析,采样层次为表层。

样品分析按《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

海水分析》(GB17378.4-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

2.2.2沉积环境

监测项目包括石油类、硫化物和有机碳。

表层沉积物样品以柱状采泥器进行采集,样品分析按《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

沉积物分析》(GB17378.5-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

2.2.3生物环境

监测项目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叶绿素a,叶绿素a采样层次为表层。

叶绿素a:

用孔径0.45µ

m的聚脂纤维滤膜过滤水样1000ml,用丙酮萃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浮游植物:

样品的采集采用国际标准号20(孔径0.076mm)的筛绢缝制的浅水III型浮游生物网(网口直径为37cm,网全长1.5m),自海底到水面垂直拖取样品,样品用甲醛溶液固定。

浮游动物:

样品的采集采用国际标准号GG36的筛绢缝制的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网口直径为50cm,网全长2.7m),自海底到水面垂直拖取样品,样品用5-10%甲醛溶液浸泡固定保存。

实验室内进行生物量(湿重)测定、种类鉴定和个体计数。

所有样品的处理、分析鉴定和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均按《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7-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

2.3评价方法

Ø

依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类标准(适应于水产养殖区),对监测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采用营养指数(E)法,对监测海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营养指数,IN为无机氮,IP为无机磷,COD为化学需氧量。

当E≤1时,为贫营养;

当E>

1时,为富营养;

E值越高,富营养化程度越严重。

依据陈清潮等提出的生物多样性阈值评价标准,即H/>

3.5为非常丰富,2.6~3.5为丰富,1.6~2.5为较好,0.6~1.5为一般,<

0.6为差,来衡量监测海域生物群落结构状况。

生物物种多样性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1)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公式,即

式中:

——物种多样性指数

——样品中的种类总数

——第i种的个体数(

)与总个体数(

的比值(

(2)均匀度(Pielou指数)

采用Pielou的均匀度指数公式,即

——均匀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为

,表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

为样品中总种类数

(3)物种丰富度

采用Margalef指数dMa公式计算,即

——丰富度

——样品中的种类总数

——样品中的生物个体数

(4)物种单纯度

其计算公式为

——单纯度

——第i种的个体数

(5)优势度

——优势度

——样品中第一优势种的个体数

——样品中第二优势种的个体数

——样品中的总个体数

3监测与评价结果

3.1监测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3.1.1单项指标评价

水温

监测海域表层水温变化范围为17.82~18.04℃,平均值为17.91℃。

最高值出现在4号站,最低值出现在0号站(图3.1-1)。

图3.1-1监测海域水温(℃)的分布

盐度

监测海域表层盐度变化范围为31.69~32.11,平均值为31.98,最高值出现在6号站,最低值出现在0号站(图3.1-2)。

图3.1-2监测海域盐度的分布

溶解氧

监测海域表层溶解氧含量范围为5.22~9.08mg/L,平均值为7.26mg/L,最高值出现在5号站,最低值出现在3号站(图3.1-3)。

图3.1-3监测海域溶解氧(mg/L)的分布

与《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二类标准(≥5mg/L)进行比较,全部测站溶解氧含量均高于标准限值,说明监测海域溶解氧含量满足标准要求。

pH

监测海域表层pH值变化范围为8.40~8.43,平均值为8.41,最高值出现在0号站,最低值出现在6号站(图3.1-4)。

图3.1-4监测海域pH值的分布

与《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二类标准(7.8~8.5)进行比较,监测海域pH值均在标准限值范围之内,说明监测海域pH值满足标准要求。

化学需氧量(COD)

监测海域表层COD含量范围为1.11~1.36mg/L,平均值为1.25mg/L,最高值出现在4,5,6号站,最低值出现在2号站(图3.1-5)。

图3.1-5监测海域化学需氧量(mg/L)的分布

与《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二类标准(≤3mg/L)进行比较,全部测站表层COD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说明监测海域COD含量满足标准要求。

无机氮

监测海域表层无机氮含量范围为61.36~140.67µ

g/L,平均值为82.02µ

g/L,最高值出现在0号站,最低值出现在6号站(图3.1-6)。

与《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二类标准(≤300µ

g/L)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监测海域表层无机氮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说明监测海域全部测站无机氮含量满足标准要求。

图3.1-6监测海域无机氮(µ

g/L)的分布

活性磷酸盐

监测海域表层活性磷酸盐含量范围为8.81~18.61µ

g/L,平均值为12.41µ

g/L,最高值出现在4号站,最低值出现在6号站(图3.1-7)。

图3.1-7监测海域活性磷酸盐(µ

与《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二类标准(≤30µ

g/L)进行比较,监测海域全部测站表层磷酸盐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说明监测海域磷酸盐含量满足标准要求。

悬浮物

监测海域表层悬浮物含量范围为0.67~3.91mg/L,平均值为1.68mg/L,最高值出现在4号站,最低值出现在5号站(图3.1-8)。

图3.1-8监测海域悬浮物含量(mg/L)的分布

粪大肠菌群

监测海域表层海水粪大肠菌群含量范围为2.00~170.00MPN/100mL,最高值出现在0号站,最低值出现在6号站(图3.1-9)。

图3.1-9监测海域粪大肠菌群的分布

与《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二类标准(≤200MPN/100mL)进行比较,全部测站表层海水粪大肠菌群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说明监测海域粪大肠菌群含量满足标准要求。

细菌总数

监测海域表层海水细菌总数含量范围为1005.00~19250.00CFU/mL,平均值为6285.71CFU/mL,最高值出现在0号站,最低值出现在2号站(图3.1-10)。

图3.1-10监测海域细菌总数的分布

3.1.2监测海域营养状况评价

监测海域各测站海水营养指数计算结果列入表3.1-1。

表3.1-1监测海域各测站海水营养指数(E)统计

站号

平均值

E值

0.36

0.28

0.22

0.35

0.30

0.16

0.27

由表3.1-1可见,各调查站位E值均小于1,表明监测海域海水处于贫营养水平。

3.2监测海域沉积物质量评价

3.2.1硫化物

调查站位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范围为5.37~24.48mg/kg,平均值为12.52mg/kg。

其中0号站含量最高,4号站含量最低。

调查站位硫化物含量均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的要求(硫化物≤300mg/kg)(图3.2-7)。

图3.2-7监测海域沉积物硫化物含量(mg/kg)的分布

3.2.2有机碳

调查站位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范围为0.26~1.02%,平均值为0.50%。

其中4号站含量最高,3号站含量最低。

各调查站位均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的要求(有机碳≤2.0%)(图3.2-8)。

图3.2-8监测海域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分布

3.2.3石油类

调查站位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范围为10.83~20.83mg/kg,平均值为14.44mg/kg。

调查站位石油类含量均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的要求(石油类≤500mg/kg)(图3.2-9)。

图3.2-9监测海域沉积物石油类含量(mg/kg)的分布

3.3监测海域生物环境质量评价

3.3.1叶绿素a

监测海域表层海水叶绿素a含量范围为0.10~0.46mg/m3,平均值为0.31mg/m3,最高值出现在5号站,最低值出现在4号站(图3.3-1)。

图3.3-1监测海域叶绿素a(mg/m3)的分布

3.3.2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是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在水层中的单细胞植物,浮游植物虽然个体小,但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们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

由于其营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使其对栖息的生境中的各种环境因子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因此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特点和数量分布等生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域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根据2017年11月2日流清河养殖区海域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报告对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及其优势度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单纯度和丰富度等群落结构指标分析了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种类组成

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2门23属23种,其中硅藻门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共有20属20种,数量占浮游植物的86.96%;

硅藻门以圆筛藻属的种类数最多,为4种。

甲藻门有3属3种,数量占浮游植物的13.04%(表3.3-1)。

表3.3-1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种名录

种类

Species

硅藻

加拉星平藻

Asteroplanuskarianus(Grough)GarderetCrawford

派格棍形藻

Bacillariapaxillifera(Muller)Hendey

劳氏角毛藻

ChaetoceroslorenzianusGrunow

旋链角毛藻

ChaetoceroscurvisetusCleve

蛇目圆筛藻

CoscinodiscusargusEhrenberg

虹彩圆筛藻

Coscinodiscusoculus-iridisEhrenberg

威氏圆筛藻

CoscinodiscuswailesiiGran&

Angst

巨圆筛藻

CoscinodiscuscurvatulusGrunow

布氏双尾藻

Ditylumbrightwelli(West)Grunow

脆杆藻

Fragilariasp.

北方娄氏藻

LauderiaborealisGran

短楔形藻

LicmophoraabbreviataAgardh

舟形藻

Naviculasp.

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closterium(Ehr.)W.Smith

长菱形藻

Nitzschialongissima(Breb.)Ralfs

洛氏菱形藻

NitzschialorenzianaGrunow

菱形藻

Nitzschiasp.

羽纹藻

Pinnulariasp.

具翼漂流藻

Planktoniellablanda(A.Schmidt)Syvertsen&

Hasle

海洋曲舟藻

Pleurosigmapelagicum(H.Peragallo)Cleve

曲舟藻

Pleurosigmasp.

尖刺拟菱形藻

Pseudo-nitzschiapungens(Grun.exP.T.Cleve)Hasle

翼根管藻印度变形

Rhizosoleniaalataf.indica(Peragallo)Ostenfeld

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Greville)Cleve

双菱藻

Surirellasp.

针杆藻

Synedrasp.

离心列海链藻

Thalassiosiraexcentrica(Ehr.)Cleve

海链藻

Thalassiosirasp.

甲藻

梭角藻

Ceratiumfusus(Ehrenberg)Dujardin

微小原甲藻

Prorocentumminutum(Pavillard)Schiller

灰甲原多甲藻

Protoperidiniumpellucidum

数量分布

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不均。

各调查站位浮游植物的数量范围为5.83~68.33×

103cell/m3,数量密集区出现在Z6号站,Z0号站数量最低(图3.3-1)。

图3.3-2调查海域浮游植物数量(×

104cell/m3)分布

根据贾晓平提出的生物资源栖息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饵料生物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中浮游植物密度评价标准(表3.3-2),流清河养殖区7个调查站位中,浮游植物水平为低水平。

表3.3-2饵料生物(浮游植物)水平分级评价标准

浮游植物栖息密度(×

103cell/m3)

<

200

200~500

500~750

750~1000

>

1000

分级描述

较低

较丰富

丰富

最丰富

群落结构特征

浮游植物群落的各种参数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区环境变化的状况,也可以作为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

表3.3-3列出的数据显示了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d)和均匀度(J’)的区域变化特点。

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69~1.97,丰富度为1.16~3.17,均匀度为0.50~0.98。

表3.3-3调查海域各监测站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

站位

种类数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

均匀度

Z0

1.75

2.84

0.98

Z1

9

1.79

2.71

0.81

Z2

1.50

1.78

0.84

Z3

0.69

1.16

0.50

Z4

1.41

2.32

0.64

Z5

1.97

3.17

0.90

Z6

10

1.17

2.13

0.51

根据陈清潮等提出的多样性阈值评价标准(表3.3-4)及本海域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处于一般至较好水平。

表3.3-4生物多样性阈值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I

II

III

IV

V

阈值

0.6

0.6~1.5

1.6~2.5

2.6~3.5

3.5

一般

较好

非常丰富

3.3.3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作为海洋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重要环节,其动态变化控制着初级生产力的节律、规模和归宿,同时控制着鱼类资源的变动。

因此浮游动物的动态变化和生产力的高低,对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态容纳量以及生物资源补充量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浮游植物生产的产物基本上要通过浮游动物这个环节才能被其他动物所利用。

浮游动物通过摄食影响或控制初级生产力,同时其种群动态变化又可能影响许多鱼类动物资源群体的生物量。

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调查海域共鉴定各类浮游动物8种(详见表3-5)。

其中浮游动物成体分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毛颚动物门3个门类,其中:

原生动物1种、桡足类6种、毛颚类1种。

表3.3-5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中文名

拉丁名

夜光虫

NoctilucascientillansKofoidetSwezy

中华哲水蚤

CalanussinicusBrodsky

小拟哲水蚤

Paracalanusparvus(Claus)

背针胸刺水蚤

CentropagesdorsispinatusThompsonetScott

双刺唇角水蚤

LabidocerabipinnataTanaka

太平洋纺锤水蚤

AcartiapacificaSteuer

近缘大眼剑水蚤

CorycaeusaffinisMcmurrichi

强壮箭虫

SagittacrassaTokioka

桡足幼体

Copepoditelarva

长尾类幼体

Macruralarva

海胆长腕幼虫

Echinopluteuslarva

浮游动物种类数最多的是Z2号站,为8种;

种类数最少的是Z0和Z3号站,仅为3种。

丰度最高的是Z2号站,为257个/m3;

丰度最低的是Z0号站,为71个/m3(图3-5)。

图3.3-3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

生物量

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见表3-6。

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动范围为29.2~102.2mg/m3,生物量最高的是Z2号站,生物量最低的是Z0号站。

表3.3-6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

生物量(mg/m3)

z0

29.2

z1

67.8

z2

102.2

z3

38.4

z4

51.4

z5

89.2

z6

30.7

根据贾晓平提出的生物资源栖息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饵料生物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中浮游动物生物量评价标准(表3-7),本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为较低至最丰富水平。

表3.3-7生物水平(浮游动物生物量)分级评价标准

浮游动物生物量(mg/m3)

10

10~30

30~50

50~100

100

4结论

(1)2017年11月青岛市崂山区流清河湾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的要求。

(2)沉积物中各指标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的要求。

(3)调查海域水质处于贫营养水平。

(4)调查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处于低水平,多样性处于一般至较好水平。

(5)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处于较低至最丰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