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896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165 大小:1,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5页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5页
亲,该文档总共1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1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ppt

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第2章软件过程成熟度本章提纲2.1过程成熟度标准2.2能力成熟度模型概述2.3过程成熟度级别2.4软件过程的可视性2.5过程能力和效能预测2.6软件过程框架,本章提纲,2.1过程成熟度标准2.2能力成熟度模型概述2.3过程成熟度级别2.4软件过程的可视性2.5过程能力和效能预测2.6软件过程框架,软件过程成熟度,决不要叮嘱别人怎样做事,只需告诉做什么,他们的机智仍会让我们感到惊讶。

乔治帕通(GeorgeS.Patton),软件过程成熟度,软件过程成熟度是指对具体软件过程进行明确定义、管理、度量和控制的有效程度。

成熟意味着软件过程能力持续改善的过程,成熟度代表软件过程能力改善的潜力。

成熟度等级用来描述某一成熟度等级上的组织特征,每一等级都为下一等级奠定基础,过程的潜力只有在一定的成熟度基础之上才能够被充分发挥。

软件过程成熟度,成熟度级别的改善,包括管理者和软件从业者基本工作方式的改变。

组织成员依据建立的软件过程标准执行并监控软件过程,一旦来自组织和管理上的障碍被清除后,有关技术和过程的改善进程就能迅速推进。

2.1过程成熟度标准,为了清楚理解软件过程成熟度标准,首先可以从反面来看过程成熟度,也就是了解不成熟软件过程的特点。

不成熟软件过程特点的对立面,就是获得过程成熟度要求的出发点,从而最终定义出过程成熟度标准。

2.1.1软件过程不成熟的特点,软件过程能力软件过程性能软件过程成熟度,3个基本概念,在介绍不成熟软件过程的特点之前,我们必须掌握几个基本概念。

软件过程在本质上由其能力和性能决定,其能力和性能的水平决定了过程的成熟度。

2.1.1软件过程不成熟的特点,1.软件过程能力软件过程能力(softwareprocesscapability)是软件过程本身具有的按预定计划生产产品的固有能力,或者说是遵循软件过程能够实现预期结果的程度。

一个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为组织提供了预测软件项目开发的数据基础,提供一种预测该组织承担一个新软件项目时最可能出现的预期结果的方法。

2.1.1软件过程不成熟的特点,2.软件过程性能软件过程性能(softwareprocessperformance)表示遵循软件过程所得到或软件过程执行的实际结果。

所以,软件过程性能关注已得到的结果,而软件过程能力则关注预期的结果。

一个项目的软件过程性能决定于内部子过程的执行状态,只有每个子过程的性能得到改善,相应的成本,进度,功能和质量等性能目标才能得到控制。

2.1.1软件过程不成熟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一个特定项目的属性受执行该项目的环境所限,项目的实际性能并不能充分反映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

所以,评价过程的成熟度。

不能仅仅依据软件过程性能来判断,必须结合软件过程能力来进行综合评估。

2.1.1软件过程不成熟的特点,3.软件过程成熟度软件过程成熟度(softwareprocessmaturity)是指一个具体的软件过程被明确地定义、管理、评价、控制和产生实效的程度。

所谓的成熟度包含着能力的一种增长潜力,同时也表明了组织(企业)实施软件过程的实际水平。

随着组织软件过程成熟度能力的不断提高,组织内部通过对过程的规范化和对成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改进其软件过程,从而提高软件过程能力,使软件的质量、生产率和生产周期得到改善,从而达到良好的软件过程性能。

2.1.1软件过程不成熟的特点,软件过程能力低,不能按预定计划开发出客户满意的产品,项目拖延、费用大大超出预算已成惯例。

过程性能的不可预见性,对进度和预算估计、产品质量的目标缺乏历史数据和有效方法的客观基础,开发的进度、成本和产品的质量都难以预测。

过程的不可视性,软件过程缺乏定义、缺乏文档和缺乏跟踪,在整个软件过程中,不清楚每个阶段进出的标准、执行的方法和规则。

过程的不稳定性,实际的、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在一个项目开始后临时拼凑而成,每个项目都不一样。

过程的被动性、缺乏改进的主动性。

2.1.2软件过程成熟的标准,软件过程能力高,具有全组织范围的管理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的能力。

软件过程性能可预见性,对进度、预算和质量做出现实的和准确的估计和预测。

软件过程规范化,可遵循的标准、规则和指导性原则。

过程的一致性过程的丰富性过程的可视性过程的稳定性过程的不断改进,2.2能力成熟度模型概述,CMM是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cityMaturityModel,CMM)的简称,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为了满足美国联邦政府评估软件供应商能力的要求,于1986年开始研究的模型,并于1991年正式推出了CMM1.0版。

CMM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衡量软件公司软件开发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和软件过程改进领域之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2.2能力成熟度模型概述,2.2.1CMM的基本内容介绍2.2.2系统工程能力模型2.2.3集成化产品开发模型2.2.4CMMI介绍,2.2.1CMM基本内容介绍,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种描述有效软件过程的关键元素的框架。

它将软件过程、软件过程能力、软件过程性能和软件过程成熟度等概念结合在一起。

CMM建立起一个标准,对照这个标准就能以可重复的方式判断组织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并能将过程成熟度与工程实践状态作比较,组织也能采用CMM去规划其软件过程改进的路线。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CMM描述一条从无序的、混乱的过程到成熟的、有纪律的过程的改进途径,描绘出软件组织如何增加对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控制,如何向软件工程和管理的优秀文化演变等方面的指导。

CMM还包含了有关软件开发和维护的策划、工程化和管理的关键实践。

遵循这些关键实践,就能改进组织在实现有关成本、进度、功能和产品质量等目标上的能力。

CMM基本内容介绍,2.2.1基本内容节要点CMM建立的目的。

CMM的起源CMM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2.1CMM基本内容介绍,CMM建立的目的设计CMM是为了指导软件组织,通过确定当前过程的成熟度和通过识别出对软件质量和过程改进至关重要的少数问题,来选择其过程改进策略。

通过关注一组有限的活动,并为实现它们而积极工作,组织能稳步地改善其全组织的软件过程,使其软件过程能力持续不断地增长。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设计CMM,还出于下列目的考虑。

(1)基于现实的实践、反映最好的实践状态。

(2)反映从事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评估或软件能力评价的个人需要。

(3)是文档化的、公开能得到的过程标准。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2.CMM的起源基于休哈特(WalterShewhart)、戴明(EdwardDeming)和朱兰(JosephJuran)的统计质量控制原理形成了成熟度框架。

成熟度框架为软件过程定量控制建立了项目管理和项目工程的基本原则,这是过程不断改进的基础。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统计质量控制(SQC)之父:

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AndrewShewhart),2.2.1CMM基本内容介绍,沃特阿曼德休哈特生平1891年,3月18日沃特阿曼德休哈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新坎顿191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1918年-1924年,西方电气公司(WesternElectric)工程师1925年-1956年,贝尔试验室研究员,期间曾先后在伦敦大学、斯帝文理工学院、美国农业部研究生院和印度讲学,2.2.1CMM基本内容介绍,休哈特重要的著作是产品生产的质量经济控制(EconomicControlofQualityofManufacturedProduct),1931年出版后成为公认为质量基本原理的起源。

本书对质量管理做出重大贡献。

休哈特宣称“变异”存在于生产过程的每个方面,但是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统计工具如抽样和概率分析来了解变异,他的很多著作在贝尔实验室内部发行。

其中之一是1924年5月16日的有历史意义的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向上级提出了使用“控制图”(ControlChart)的建议。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1939年休哈特完成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StatisticalMethodfromtheViewpointofQualityControl)一书,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大量文章。

他关于抽样和控制图的著作吸引了质量问题领域工作人士的兴趣并对这些人产生影响。

其中有最杰出的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EdwardsDeming和约瑟夫M朱兰JosephM.Juran。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休哈特的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的观点被戴明和其他人广泛应用,进行质量改进项目的管理。

此循环包括计划你想要做的事、执行计划、研究结果、进行纠正,然后再开始新的循环。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质量管理大师:

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EdwardsDeming,1900.10-1993.12),2.2.1CMM基本内容介绍,戴明博士简介戴明博士于1921年从怀俄明大学(Univ.ofWyoming)毕业后继续前往科罗拉多大学进修,并于1925年修得数学与物理硕士,最后于1928年取得耶鲁大学的物理博士学位。

戴明博士在学期间曾经于芝加哥的西电公司霍桑工厂工作时得知当时在贝尔研究所的WA休哈特博士,并于1927年见面后就成为亦师亦友的莫逆之交。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戴明博士的贡献戴明博士的贡献可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对美国初期SQC推行的贡献戴明博士在美国政府服务期间,为了国势人口调查而开发新的抽样法,并证明统计方法不但可应用于工业而商业方面亦有用。

第二阶段对日本的质量管理贡献戴明博士从1950年到日本指导质量管理后就一直继续长达近四十年,且前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去,可以说日本的质量管理是由戴明博士带动起来都不为过。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第三阶段对美国及全世界推行TQM的贡献于1980年6月24日全国广播公司(NBC)在电视播放举世闻名的“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IfJapanCan,WhyCantWe?

),使戴明博士一夜成名。

加上戴明博士在美国及各国积极讲授他的质量经营的经典14个管理原则(Demings14Points)。

他为美国各大公司如福特或AT&T公司提供质量经营的顾问工作,并且收到了实质上的效果。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戴明博士质量管理十四法第一条要有一个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观点。

为此,要投入和挖掘各种资源。

第二条要有一个新的管理思想,不允许出现交货延迟或差错和有缺陷的产品。

第三条要有一个从一开始就把质量造进产品中的办法,而不要依靠检验去保证产品质量。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第四条要有一个最小成本的全面考虑。

在原材料、标准件和零部件的采购上不要只以价格高低来决定对象。

第五条要有一个识别体系和非体系原因的措施。

85%的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是由于体系的原因,15%的是由于岗位上的原因。

第六条要有一个更全面、更有效的岗位培训。

不只是培训现场操作者怎样干,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第七条要有一个新的领导方式,不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帮,领导自己也要有个新风格。

第八条要在组织内有一个新风气。

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心理。

第九条要在部门间有一个协作的态度。

帮助从事研制开发、销售的人员多了解制造部门的问题。

第十条要有一个激励、教导员工提高质量和蔻生产率的好办法。

不能只对他们喊口号、下指标。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第十一条要有一个随时检查工时定额和工作标准有效性的程序,并且要看它们是真正帮助员工干好工作,还是妨碍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十二条要把重大的责任从数量上转到质量上,要使员工都能感到他们的技艺和本领受到尊重。

第十三条要有一个强而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以使员工能够跟上原材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和机器设备的变化。

第十四条要在领导层内建立一种结构,推动全体员工都来参加经营管理的改革。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戴明提出PDCA循环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2.2.1CMM基本内容介绍,D(Do)-执行。

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

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或处理)。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约瑟夫M朱兰(JosephM.Juran,1904.122008.2),朱兰是举世公认的现代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生平简介1904年,12月24日约瑟夫莫西朱兰出生在罗马尼亚布勒伊拉的一个贫苦家庭。

1912年,随家庭移民美国。

1917年,加入美国国籍。

1925年,他获得电力工程专业理学士学位并任职于著名的西方电气公司芝加哥霍索恩工作室检验部。

1937年到了1937年,朱兰已经是纽约西方电气公司总部工业工程方面的主席。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1928年,他完成了一本叫生产问题的统计方法应用(StatisticalMethodsAppliedtoManufacturingProblems)的小手册。

1951年,第1版朱兰质量控制手册(JuranQualityControlHandbook)出版为他赢得了国际威望。

1954年,抵日并召开中高级管理者专题研讨会。

1979年,朱兰建立了朱兰学院,更利于广泛传播他的观点,朱兰学院如今已成为世界上领先的质量管理咨询公司。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约瑟夫M朱兰(JosephM.Juran,1904)博士是举世公认的现代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

在他所发表的20余本著作中,朱兰质量手册被誉为“质量管理领域的圣经”,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参考标准。

质量三步曲朱兰的质量策划(PlanningforQuality)一书可能是对他的思想和整个公司质量策划的构成方法的明确向导。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朱兰的质量策划是公司内部实现质量管理方法三步曲中的第一步。

三步曲中的第二步是质量控制,它评估质量绩效用已经制定的目标比较绩效,并弥合实际绩效和设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朱兰将第三步质量改进作为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建立形成质量改进循环的必要组织基础设施。

他建议使用团队合作和逐个项目运作的方式来努力保持持续改进和突破改进两种形式。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朱兰质量螺旋曲线:

为了表述产品形成的这种规律性,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提出了一个质量螺旋模型。

所谓质量螺旋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该曲线把全过程中各质量职能按照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性,通常称之为“朱兰质量螺旋。

朱兰质量螺旋反映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对于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朱兰质量曲线图如下: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Crosby),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本世纪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品质大师中的大师”、“零缺陷之父”、“一代质量宗师”。

是他开创了现代管理咨询在质量竞争力领域的新纪元。

在半个多世纪的质量管理文献中,克劳士比是这个领域内被引用得最多的作者之一。

克劳士比的著作被公认为是质量与管理科学中最好的著作。

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耶鲁大学的管理学院等专门开设了“克劳士比管理哲学”(Crosbyism)课程,由于率先提出“第一次就做对”理念,并掀起了一个时代至上而下的零缺陷运动。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Crosby),2.2.1CMM基本内容介绍,克劳士比生平1926年6月18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市。

1952年任克罗斯莱公司质量部初级技术员、质量工程师,并加入美国质量学会(ASQ)。

1957年加入马丁玛瑞埃塔公司,分别任高级工程师和质量经理。

1961年提出“零缺陷ZeroDefects”的概念。

1964年荣获美国政府“杰出公民服务勋章”。

1965年任著名的TT公司质量总监,1968年升任ITT公司副总裁,2.2.1CMM基本内容介绍,1975年担任ASQ总裁,因对质量运动的杰出贡献荣获ASQ的“爱德华奖”1979年出版惊世巨著质量免费/Qualityisfree,奠定大师的地位,标志着质量管理学的诞生。

1979年创立了PCA及克劳士比质量学院;1981年PCA设立“灯塔奖”;1984年出版质量无泪,成立“质量书苑”,启动“校友会”制度;1985年PCA在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上市,开创了全球管理咨询机构资本化运作的先河;,2.2.1CMM基本内容介绍,主要贡献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Crosby)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本世纪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品质大师中的大师”、“零缺陷之父”、“一代质量宗师”。

在半个多世纪的质量管理文献中,克劳士比是这个领域内被引用得最多的作者之一。

克劳士比的著作被公认为是质量与管理科学中最好的著作。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本世纪伟大的管理思想家”,是他开创了现代管理咨询在质量竞争力领域的新纪元。

克劳士比先生在管理领域的卓越贡献,以至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等专门开设了“克劳士比管理哲学”(Crosbyism)课程,美国多所著名机构也把克劳士比先生誉为“全美首席管理咨询大师(在品质竞争力领域)”。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美国商业周刊作为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先生将传统质量理论发展至现代管理领域。

我们完全可以用此列表来表示克劳士比先生的历史地位。

阶段I:

休哈特博士的(统计质量控制);抽样技术;阶段II:

约瑟夫朱兰博士的“质量控制”理论和“质量三步曲”;石川馨的“七个工具”;,2.2.1CMM基本内容介绍,阶段III:

戴明博士的“十四要点”及深刻知识体系;阿曼德费根堡姆博士的“全面质量控制”(TQC);田口玄一博士的“质量工程”;阶段IV:

“完整性”的克劳士比;克劳士比说他的过程是面向客户的。

“追求卓越”的汤姆彼得斯;我是他的崇拜者,虽然他自己并不这么看。

”汤姆彼得斯(管理大师、追求卓越的作者),2.2.1CMM基本内容介绍,主要著作削减质量成本:

经理人缺陷预防手册随心所欲的工作艺术质量免费:

确定质量的艺术质量无泪:

无困扰的管理艺术经营有术:

使事情发生的艺术永续成功的组织:

企业健康的艺术来谈质量:

96个你总想请教菲尔克劳士比的问题,2.2.1CMM基本内容介绍,领导:

成为一名执行官的艺术完整性:

21世纪的质量质量再免费:

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把质量确定质量反思录:

世界最著名的质量宗师的295个灵感领导法则我与质量,2.2.1CMM基本内容介绍,质量迷圈20世纪管理质量简史暨未来的解决之道创建可信赖的组织成为质量文化的执行官零缺陷:

神话与现实,2.2.1CMM基本内容介绍,克劳士比(PhilipCrosby)在其书质量是免费的(QualityisFree)中首先提出将质量原理改编为成熟度框架的思想,并首次描述了采用质量实践时的5个进化阶段不确定期觉醒期启蒙期智慧期确定期,2.2.1CMM基本内容介绍,克劳士比的5个进化阶段

(1)不确定期(昏迷状态)企业没有质量意识、无质量管理行为,为低质量所付出的成本(PONC或COPQ)非常大,时刻威胁着企业,相当于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必须尽快使其复苏。

两个常用术语PONC(PriceofNonconformance不符合要求的代价)COPQ(CostofPoorQuality不良质量成本),2.2.1CMM基本内容介绍,

(2)觉醒期(重病特护)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质量成本的高昂、开始寻找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质量、降低质量成本。

(3)启蒙期(加强护理)多数企业处在这一阶段。

不仅有一定的质量意识,而且有一定的质量管理流程和规则,质量管理状况已经明显开始好转,但是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措施。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4)智慧期(治愈)成熟的企业处在这一阶段,质量管理已处在良好状态,PONC或COPQ从最初的2025降到812。

(5)确定期(健康)优秀的企业处在这个阶段,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到达稳定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不断进行质量改进,PONC或COPQ已经大幅度降低。

仪为258。

2.2.1CMM基本内容介绍,软件过程成熟度框架是在IBM的罗瑞达斯(RonRadice)和瓦茨汉弗莱(WattsHumphrey)指导下对克劳士比的成熟度框架进一步改进以适应软件过程而产生的。

1986年,汉弗莱将此成熟度框架带到软件工程研究所加上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研制出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两个方法,使之成为当前整个软件产业界所使用过程框架的基础。

自1990年以来,在政府和工业部门许多人的帮助下,SEI基于多年来将框架运用到软件过程改进方面的经验,已经进一步扩展和精炼了CMM模型。

2.2.1CMM介绍,3.CMM的基本内容和结构CMM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如下图所示,下面着重介绍构成CMM的4项基本元素。

(1)成熟度等级(maturitylevels)是朝着实现成熟软件过程改进的、适当定义的和特定的平台。

5个成熟度等级提供了CMM的顶层结构。

(2)关键过程域(KeyProcessAreas,KPA)每个成熟度等级由若干KPA组成,每个KPA标识出一串相关的活动。

当KPA作为群体完成时,就达到一组目标,此组目标对建立相应的过程成熟度等级是至关重要的。

2.2.1CMM介绍,2.2.1CMM介绍,(3)关键实践(KeyPractices,KP)每个KPA用若干关键实践加以描述,当实施这些关键实践时,能帮助实现该KPA的目标。

关键实践描述了对KPA的有效实施和规范化贡献最大的基础设施和活动。

(4)共同特点(CommonFeatures,CF)将关键实践分别列入5类共同特点,执行约定(commitmenttoperform)、执行能力(abilitytoperform)、执行活动(activitiesperformed)、测量和分析(measurement&analysis)及验证实施(verifyingimplementation)。

2.2.1CMM介绍,共同特点是一种属性,能指示一个关键过程区域的实施和规范化是否是有效的、可重复的和持久的。

“执行活动”描述了执行KPA所需求的必要角色和步骤,是惟一与项目执行相关的属性,而其余4个共同特点涉及CMM能力基础设施的建立,描述规范化因素,使得过程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如“执行约定”要求明确制定组织层次上的政策和高层管理的责任,“执行能力”是组织实施KPA的前提条件,包括资源保证、人员培训等内容。

2.2.2系统工程能力模型,系统工程集成所有系统相关的学科,以便系统以最有效的方式满足组织和技术需求,同时努力极小化成本并最大化回报投资。

对系统工程的另一种理解就是为了解决复杂技术难题而应用一组严格的工程技术。

2.2.2系统工程能力模型,如果不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专业学科,则很难充分理解系统工程的范围。

Dr.HowardEisner(霍华德艾斯纳)在其项目和系统工程管理的本质一文中列出了3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