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9144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14测试题苏教版4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答案】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气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溶液B.新制氯水

.漂白粉D.液氯

【解析】 氯化钠溶液中只含有l-;

新制氯水含有氯气分子、水分子和次氯酸分子,以及氢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和少量的氢氧根离子;

漂白粉中含有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不含氯气分子;

液氯中只含有氯气分子。

4.“Nal+2+NH3+H2===NaH3↓+NH4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

其中不正确的是(  )

【解析】 相同温度下,NaH3的溶解度比Nal的小,但仍属于可溶性物质,A对、错;

NaH3分解可得到Na23,B对;

NH4l属于氮肥,D正确。

.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强

【解析】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2++2H-+2===a3↓+H2,a3+2+H2===a2++2H-3。

开始产生沉淀,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变弱;

继续通二氧化碳,沉淀溶解生成a2+和H-3,离子浓度增加,导电性增强。

6.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处棉花球变成橙黄色,说明l2的氧化性比Br2强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l2+2Br-===2l-+Br2

D.G装置中NaH溶液与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l2+2H-===l-+l-+H2

【解析】 F处发生的反应为l2+2I-===2l-+I2,I2遇淀粉变蓝,说明氧化性l2比I2强。

7.下列有关NaH3与Na2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别加热两种样品,没有残留物质的是NaH3

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H3

.分别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2的速率:

Na23&

lt;

NaH3

D.二者在一定条下不能相互转化

【解析】 Na23受热不分解,NaH3受热分解,最后剩余碳酸钠固体,A选项错误。

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石灰水,发生反应Na23+a(H)2===a3↓+2NaH和2NaH3+a(H)2===a3↓+Na23+2H2,都能生成白色沉淀,B选项错误;

二者在一定条下能相互转化,如2NaH3=====△Na23+2↑+H2,Na23+2+H2===2NaH3,D选项错误。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水反应:

Na+H2===Na++H-+H2↑

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H-===H2

.硫酸铜溶液与Ba(H)2溶液反应:

Ba2++S2-4===BaS4↓

D.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2-3+2H+===2↑+H2

【解析】 A项,原子个数不守恒;

项u2+与H-也能发生反应;

D项,a3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9.在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2Na+2H2===2NaH+H2↑

B.n2+4Hl(浓)=====△nl2+2H2+l2↑

.Na23+2+H2===2NaH3

D.2Na22+22===2Na23+2

【解析】 D项中Na2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 D

10.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NalB.NaH

.Na23D.Na2

【解析】 Na在空气中氧化生成Na2,Na2与空气中的H2反应生成NaH,NaH与空气中的2反应生成Na23。

【答案】 A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溴挥发

B.氯水光照后褪色

.碘升华

D.溴水加l4后溴水层褪色

【解析】 l2+H2Hl+Hl,2Hl=====光照2↑+2Hl。

【答案】 B12.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中加入水和煤油各20L,然后将一小粒金属钠放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为(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钠在煤油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水与煤油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

【解析】 本题考查钠与水的反应,解答时联系钠与水、煤油的密度。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而小于水,钠不能和煤油反应,因此将钠投入后,钠会位于水与煤油的界面处,与水接触后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钠上浮离开水,反应停止,然后在重力作用下,钠再次沉到水面上发生反应,循环往复,直到钠完全反应。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都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

D.H3H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3HH3-+H+

【解析】 由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可知,ABD项正确,项中,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14.将104gNa2和Na22的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2的质量为16g,则混合物中Na2的质量分数为(  )

A.20%B.7%

.2%D.66%

【解析】 由生成2的质量可求出Na22的质量。

2Na22+2H2===4NaH+2↑

7832

(Na22)16

得(Na22)=78g。

则混合物中(Na2)=104g-78g=26g,

(Na2)=26g104g×

100%=2%。

【答案】 1.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为淡黄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以下有关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与2能继续反应

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受热易分解

【解析】 A是金属,则B是淡黄色的金属氧化物,即B为Na22,依次可推知A为Na,为Na23,D为NaH。

由Na23+2+H2===2NaH3知,A项正确;

Na23+a(H)2===a3↓+2NaH,B项正确;

Na23+2Hl===2Nal+2↑+H2,项正确;

Na23性质稳定,受热不易分解,D项错误。

16.下列对离子方程式错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离子方程式对离子方程式错因的分析

A将Na23加入到氢氧化钡溶液中2-3+Ba(H)2===Ba3↓+2H-

强碱应拆分为离子形式

B向石灰石中加入足量稀盐酸2-3+2H+===H2+2↑盐酸应写为Hl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2-4+H++Ba2++H-===BaS4↓+H2H+、H-、H2的系数应为2

D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硫酸铜溶液2H-+u2+===u(H)2↓漏掉a2+与S2-4的反应

【解析】 石灰石难溶于水,不能拆写为离子,而H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应拆写为离子,B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2分)

17.(7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氧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已知2NaH3=====△Na23+2↑+H2):

(1)乙中Na22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写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中Na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原装置连接顺序改为:

甲→丙→丁→乙→戊,则在装置戊中能否收集到氧气?

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实验装置的作用。

甲装置用于分解NaH3,乙装置用于Na22与2、H2反应,丙装置用于吸收混合气体中的2,丁装置用于干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答案】 

(1)2H2+2Na22===4NaH+2↑

22+2Na22===2Na23+2

(2)吸收混合气体中的2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3)不能 NaH3分解产生的2、H2已分别被NaH和浓硫酸吸收

18.(7分)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碘缺乏者宜多食海带,为检测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实验人员将海带在坩埚中烧成灰渣后加水搅拌,使海带中的碘离子溶于水,然后在所得澄清溶液中通入氯气,将碘离子转变成单质碘,为进一步检验溶液中单质碘的存在,人们利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溶剂且呈紫色的特殊性进行确认,最终发现海带中含碘。

(1)在上述实验中提到的两步常见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

(2)用于物质分离的这两种方法需要的玻璃仪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得到澄清溶液需要过滤,将灰渣等杂质除去;

将碘溶于四氯化碳过程实际就是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的过程。

【答案】 

(1)过滤 萃取

(2)漏斗、玻璃棒、烧杯 分液漏斗

19.(7分)某河道两旁的甲乙两厂,甲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

乙厂的废水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另外三种。

阳离子+、Ag+、Fe3+

阴离子l-、H-、N-3

经检测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离子为________。

对于两厂的废水,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法处理。

(1)如果在某厂的废水中加一定量________(填“活性炭”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填写金属的元素符号),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写出两个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可用浇灌农田。

【解析】 由于银离子只能和N-3共存,所以二者存在于同一个工厂的废水中。

而铁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铁离子只能和Ag+、N-3存在于同一个工厂的废水中。

由于甲厂排放的废水显碱性,所以甲厂废水中含有H-、l-、+,而乙厂废水中含有Fe3+、Ag+、N-3。

(1)活性炭只能吸附,不能置换出金属,所以要置换出金属单质,应该加入铁粉,将银离子转换成金属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2Ag+Fe2+。

(2)根据两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可知,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l-===Agl↓、Fe3++3H-===Fe(H)3↓,由于AgH不稳定,且题目指明写出“两个”离子方程式,故可以不考虑Ag+与H-之间的反应。

【答案】 H-、l-、+

(1)铁粉 Ag Fe+2Ag+===2Ag+Fe2+

(2)Ag++l-===Agl↓ Fe3++3H-===Fe(H)3↓ N3

20.(8分)如图是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g的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分离出g(H)2的实验操作名称②是________,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g(H)2与盐酸反应得到g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熔融g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与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滤 烧杯、漏斗、玻璃棒

(2)g(H)2+2H+===g2++2H2

(3)gl2=====电解g+l2↑

(4)

21.(12分)A、B、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金属,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金属A与金属铝同时加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中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残留金属剩余,经测定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投入水中的金属A与金属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的单质为黑色固体,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_,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镁可在气体中燃烧,当有1l气体参与反应时,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钠、非金属碳的转化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

(1)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得到淡黄色固体氧化物,可知金属A为单质钠,进而可知B为Na2、为Na22;

Na与Al同时加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中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残留金属剩余,经测定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可知溶质一定为NaAl2,利用原子守恒知投入Na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利用(非金属氧化物)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可知是2,进而可知A、B分别为、;

利用反应:

2g+2=====点燃2g+可知,当有1l2参与反应时,有4le-发生转移。

【答案】 

(1)Na2 2Na+2=====△Na22 1:

1

(2)2 2+2=====点燃22 4l

22.(11分)二氧化锰(n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如图是制取l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

(4)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中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发现:

浓盐酸与n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n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

针对此现象,某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将稀盐酸滴入n2中,然后通入Hl气体,加热

b.将稀盐酸滴入n2中,然后加入Nal固体,加热

.将稀盐酸滴入n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将n2与Na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将浓硫酸与Nal固体、n2固体共热

实验现象:

a、、e都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解析】 

(1)由装置可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烧瓶中发生反应n2+4Hl(浓)=====△nl2+l2↑+2H2。

(2)装置A中管连接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起到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流下的作用。

(3)制得的氯气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首先通过的是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

(4)如果E中是淀粉碘化钾溶液,发生反应2I+l2===2l+I2,生成的I2遇淀粉变蓝。

()G是尾气吸收装置,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氯气。

(6)由实验现象可知,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H+)的大小。

【答案】 

(1)分液漏斗 n2+4Hl(浓)=====△nl2+l2↑+2H2

(2)连通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流下

(3)饱和食盐水 (4)溶液变蓝

()Na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吸收尾气

(6)(H+)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