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920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和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夸美纽斯:

1632《大教学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原则“教育学之父”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

卢梭:

《爱弥儿》自然主义教学

康德:

《康德论教育》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洛克:

“白板说”《教育漫话》

赫尔巴特:

1806《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裴斯泰洛奇: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与社会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6、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7、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体制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就是核心)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外铄论

内发: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外铄:

荀子洛克(孩子们就是一张白板的)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孩子)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原则)、阶段性(一刀切一锅煮)、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聋子与瞎子)、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物质基础)

2、环境(外部因素)

3、教育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内部动力)

5、成熟(格塞尔的爬梯实验)

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就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还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与发展个性的功能

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当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调控功能)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就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4、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我国的人口现状

个人本位论: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丽坦、奈特、马斯洛、萨特

社会本位论:

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泰纳、孔德、巴格莱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4、注意提高全民族素质。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与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可以考论述题)

1、学生就是教育的对象:

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2、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

具有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学生就是发展中的人:

差异性、发展的潜能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4、学生就是独特的人学生就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就是责权主体

(学生的权利——最基本的权利就是人身权学生应该享有最重要的权利就是受教育权)

教师的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与朋友知己角色

6、研究者角色与学习者角色

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与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与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与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与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修养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丰富的实践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教育与教学的能力

自我调控与反思的能力

职业的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

愉悦的情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人格

师生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就是授受关系

师生在人格就是平等关系

师生在社会道德上就是相互促进关系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是学生健康、与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教师的领导方式:

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人格因素

学生方面:

主要因素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方面:

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与课堂的组织环境。

课程的分类

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来划分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的任务划分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主体来瞧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CIPP评价模式: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教学的一般任务(基本任务)——德智体美劳+两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技巧)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5、培养社会主义品德与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6、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如何理解教学就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领导性

教学的基本特点/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

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引导与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教学的原则教学方法

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讲授法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谈话法

3、直观性原则讨论法

4、启发性原则演示法

5、循序渐进原则参观法

6、巩固性原则练习法

7、因材施教原则复习法

8、量力性原则

教学的基本程序

备课的内容

备课就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就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钻研理解教材2、分析研究学生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

(学年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5、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

上课

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标准: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并且能够发展学生个性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育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规范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高效率的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有利于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5、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检查

缺点

1、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4、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与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5、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

2、形式型策略

3、方法型策略

4、综合型策略

德育的意义

1、德育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与保证

2、德育就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与保证

3、德育就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与保障

4、德育就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条件与保证

德育的内容

选择的与内容的依据

1、德育目标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与学生思想实际

4、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我国中学的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德育内容

4、德育方法

德育的规律

1、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就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就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的原则德育的方法

1、导向性原则说服法

2、疏导原则榜样法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锻炼法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陶冶法

5、因材施教原则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与其她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劳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班主任工作

6、班会校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皮亚杰:

对偶故事法自律——她律的转变在10岁

科尔伯格:

道德两难故事法3个水平6个阶段

3水平: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6阶段:

(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2、相对功利为定向3、以好孩子为定向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5、社会契约为定向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管理的模式

常规管理

平行管理——马卡连柯

民主管理

目标管理——德鲁克

建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以学生)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如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角色)

1、班主任就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就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就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就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就是形成教

3、班主任就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与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班主任的职业素养

1、心理素质

2、道德素质

3、知识素质

4、能力素质

教育心理学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指教师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起学习过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效教学理论。

评价/反思过程这即可在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有可贯穿在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之中。

它对学习与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与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1、首先,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2、其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再次,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最后,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身心发展的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就是感知的源泉与思维的基础

2、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3、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就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4、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同化与顺应

5、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就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就是个体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她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与动作分化“客观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去自我中心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至成人)——命题运算思维发展趋于成熟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演绎推理

3、抽象逻辑思维

4、可逆与补偿

5、思维的灵活性

请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让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最近发展区

人格发展(维果斯基)

1、基本的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培养自我同一性

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自我意识的三个成分:

自我认知自我体现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的三个发展阶段:

生理自我(3岁成熟)

社会自我(青春期前后)

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

1、个别差异:

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

简述个体智力差异:

智力水平差异智力早晚差异智力方向差异

群体差异:

性别年龄种族

2、认知风格差异认知方式的差异

3、外包装差异人格差异性格差异(特征差异类型差异)

性格的特征差异:

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IQ:

MA/CA乘以100心理年龄/实际年龄乘以100

IQ=100+15Z离差智商原始值90年龄段平均为80年龄段分布标准差5

(90-80=1010/5=22就就是Z)

对学习本质的理解——怎样理解学习(选择下列哪些就是学习)

人类学习的特点

1、人类学习就是在同其她人的交往中发生的,就是通过语言中介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2、人类学习除了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代积累的社会历史经验与科学文化知识

3、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之间就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要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的特点。

学生学习的特点

1、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有组织地进行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与健康的心理

4、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加涅:

学习结果分类:

态度动作技能

学习层次分类: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我国学习的分类

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桑代克三定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准备律激发学习动机

练习律留作业就是有价值的必须要巩固练习

效果律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之后给出夸奖鼓励

巴普洛夫二定律

习得消退

泛化分化

斯金纳: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程序教学就是斯金纳提出的)

布鲁纳学习的三个过程

获得转化评价

布鲁纳学习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态度)

学习观教学观学习法

布鲁纳倡导的教学原则

动机结构程序强化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奥苏贝尔)

1、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

3、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①、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就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②、主观条件:

A、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必须有能够通话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B、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的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4、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就是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调整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

带着某种动机的有机体对某些刺激,特别对那些与动机有关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从而激发有机体去从事某种反应或活动。

例如,饥饿者对食物、干渴者对水特别敏感,因此也容易激起寻觅活动。

2、引导功能(指向功能)

动机与需要的一个根本不同就就是:

需要就是有机体因缺乏而产生的主观状态,这种主观状态就是一种无目标状态。

而动机不同,动机就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就是受目标引导的。

也就就是说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成了动机。

由于动机种类不同,人们行为活动的方向与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

例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学生的活动指向与学习有关的目标,如书本、课堂等;

而在娱乐动机支配下,其活动指向的目标则就是娱乐设施。

3、维持与调整功能(强化功能)

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与持续时间。

如果达到了目标,动机就会促使有机体终止这种活动;

如果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与加强这种活动,以达到目标。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就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与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兴趣就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

内驱力也就是一种需要,但它就是动态的。

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瞧,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即学习驱力。

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就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所指向的目标可以就是成绩、也可以就是奖品、教师的赞扬、名誉、地位等。

学习期待不等于学习目标。

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应。

诱因就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就是静态的,诱因就是动态的。

学习期待就起作用来说就就是学习的诱因。

奥苏贝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划分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

指要求了解与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就是一种重要的与稳定的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

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

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由此可见,基于学生学习本身来说,认知内驱力根源于学生个体内部,根本上属于一种内部动机;

而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则根源于外部,属于外部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就是同一的,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

2、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个性的不同等,两者关系不同

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

内部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2、根据学习的社会意义:

高尚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

3、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长短:

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4、按活动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

主导性学习辅助性学习动机

5、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动机的各种理论(5种)

1、强化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5、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动机的培养动机的激发

1、了解与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