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923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Word格式.docx

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很好的按标准、按要求准确、熟练的完成各项任务,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

90~100

优秀

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较好的完成该项任务,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

80~90

良好

能够掌握绝大部分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能完成大部分的实训任务,达到规定的主要要求,实训报告能对实训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70~80

中等

能够掌握大部分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完成了实训的主要任务,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训报告,内容基本正确。

60~70

及格

以上四个等级均需全勤,但如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以不及格论。

1、未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实训报告抄袭别人、马虎潦草内容明显错误者。

2、未参加实训时间超过全部实训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3、实训中态度不端正,有违纪行为,教育不改者。

0~60

不及格

五、时间分配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周一

上午

实验一、二

下午

完成实验一、二的实训报告,搜集实验三、四的实验材料

周二

完成实验三、四

完成实验三、四的实验报告,并进行实验五、六的资料准备,验收实验一、二、三、四

周三

完成实验五、六

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实验七、八的资收集,验收实验五、六

周四

完成实验七、八

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实验九的资收集,验收实验七、八

周五

完成实验九

完成实验报告,进行最后的验收阶段,并收集实训报告及其鉴定表

实训目录

实验一、Linux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的使用

实验二、Linux网络参数的配置

实验三、Linux的用户管理

实验四、Linux的进程管理

实验五、Linux的文件管理

实验六、利用Samba实现Windows和Linux的资源共享

实验七、LinuxWeb服务器的配置

实验八、Linux的FTP服务

试验九、shell编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不同Linux用户登录的方法。

2.掌握常用Linux命令的使用方法。

3.了解Linux命令中参数选项的用法和作用。

二、实验工具与设备

1.已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或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并通过网络与Linux服务器连接。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登录系统

以适当的用户名在Windows下远程登录Linux主机,或在装有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中登录Linux系统。

2.文件操作命令

(1)查看文件与目录ls

(2)显示文件内容命令(cat)

(3)文件复制命令(cp)

(4)文件改名命令(mv)

(5)删除文件命令(rm)

3.目录操作命令的使用

(1)改变当前目录命令(cd)和显示当前目录命令(pwd)

(2)建立子目录命令(mkdir)

在用户目录下创建如图所示的目录结构。

图创建的目录结构

(3)删除子目录命令(rmdir)

4.用户管理命令的使用

(1)登录命令(login)和注销命令(logout)

提示:

可以直接用Ctrl+d退出或注销用户。

(2)添加和更改用户命令

①添加用户

②转换用户

(3)修改用户密码命令(passwd)

(4)关机命令(shutdown,终止或重启系统的命令)

命令格式:

shutdown[-r][-h][-c][-k][[+]时间]

5.其他操作命令的使用

(1)链接命令(ln)

(2)查看用户命令

who命令:

查看当前正在登录的其他用户的命令。

whoami命令:

查看当前正在使用(登录)的用户名。

(3)查看命令帮助信息命令(man)

man命令:

联机帮助命令。

用于查询命令和程序的使用方法和参数。

四.实验要求:

1.写出实验报告

2.练习题

(1)熟悉Linux命令的功能和使用。

(2)将图1-5所示的目录结构变为图1-6所示的目录结构。

请用最少的命令完成操作,并写出所使用的命令(图中方框表示目录,圆圈表示文件)。

图1-5目录结构图

(1)图2-6目录结构图

(2)

1.掌握Linux下网络参数的查看方法并理解网络参数的含义。

2.掌握Linux下网络参数的配置。

一台带网卡的已安装好Linux的计算机。

1.用命令行配置

(1)查看网络运行情况

在命令行直接输入命令:

ifconfig

(2)为网络接口eth0配置IP地址

假设为网卡eth0配置IP地址:

192.168.1.1/24(24表示24位网络号)。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

ifconfigeth0192.168.1.1或ifconfigeth0192.168.1.1/24

注意:

各参数必须用空格隔开。

(3)激活网络接口eth0

ifconfigeth0up或ifupeth0

(4)关闭网络接口eth0

ifconfigeth0down或ifdowneth0

(5)将网络接口eth0设置为动态获取IP地址

命令:

ifconfigeth0dynamic

(6)为系统添加缺省网关192.168.1.254

routeadddefaultgw192.168.1.254

2.直接修改配置文件

通过命令可以快捷地进行网络参数的配置,但系统重新启动后,所设置的网络参数将丢失。

直接修改配置文件可以解决该问题。

所有的配置文件都在/etc目录下。

以下是几个主要配置文件。

(1)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内容如下:

NETWORKING=yes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

说明

NETWORKING:

定义在系统启动时是否启动网络,如果不希望启动则设定为no。

HOSTNAME:

定义主机的名称。

(2)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PEERDNS=no

TYPE=Ethernet

IPADDR=192.168.1.1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254

NETWORK=192.168.1.0

BROADCAST=192.168.1.255

(3)文件/etc/resolv.conf内容如下:

search

nameserver192.168.1.1

nameserver192.168.1.252

3.在图形界面下配置网络参数

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设置→网络”选项,弹出“网络配置”对话框,这里配置的参数实际上是直接对以上介绍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

四.本实验问题:

1.查看当前网络配置的参数。

2.在Linux主机中将网络参数按以下要求设置:

IP地址:

192.168.10.x(x为2~254)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网关:

192.168.10.1

3.定义系统启动时启动该网络接口。

4.定义用户是否可以启动该网络接口。

五.本实验要求:

1.写出实验报告。

2.分别用三种方法实现本实验的实验内容。

3.三种配置网络参数的方法所得的最终结果有不相同的地方吗?

如果有,区别在哪里?

1.掌握为root用户修改密码的方法。

2.掌握创建新用户的方法。

3.掌握用户组的管理方法。

4.掌握为用户授权的方法。

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1.Linux的用户管理

(1)创建新用户:

useradd。

(2)删除用户:

userdel。

2.Linux的用户组管理

(1)创建组:

groupadd。

(2)管理组成员

可以编辑/etc/group文件,将成员添加到相应的组里面。

也可以用gpasswd命令向组中添加成员。

该命令中带参数-a,后面是要添加的用户名和所属组名。

例如:

gpasswd-auser01student。

若删除组的成员,该命令带参数-d,例如:

gpasswd-duser01student。

四、实验总结

(1)在Linux下将root用户的密码修改为Linux#1。

(2)创建用户user01,user02,user03。

(3)将user01,user02划归group1组,user03划归group2组。

1.熟悉和理解进程和进程树的概念,掌握有关进程的管理机制。

2.了解进程与程序、并行与串行执行的区别。

3.掌握使用Linux命令管理和操作进程的方法。

已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

1.用ps命令观察Linux正在运行的进程

(1)ps命令:

用于观察正在运行的进程的情况。

(2)执行ps命令

(3)绘制进程树

2.用kill命令删除进程

3.设置和更改进程的优先级

方法:

nice-<

优先级>

<

命令>

renice<

PID>

4.定时执行程序

用at命令可以定时执行指定的程序。

命令格式:

at<

时间>

5.在GNOME图形用户界面下监视系统的进程

可以在图形用户界面(GNOME)下使用“系统监视器”监视进程信息。

五、实验总结

2.根据实验所用的系统的进程信息。

绘制出该系统的进程树。

3.试分析:

若删除进程号为1的进程(即初始化程序init),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并在系统中执行并观察结果。

1.熟悉和理解文件系统的概念和文件系统的类型。

2.掌握文件系统的挂载方法。

3.学会Linux中数据备份的方法。

4.了解Linux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管理机制。

1.装有Linux系统的计算机。

2.软磁盘和光盘各一张。

1.挂载文件系统

(1)手工挂载文件系统

用mount命令挂载文件系统。

mount[-fnrvw][-ttype]devicedir

(2)手工卸载文件系统

用umount命令卸载文件系统。

umount[-hV]

umount[-a][-n][-v][-ttypes]

操作:

优盘的安装与卸载。

在计算机的USB接口中插入优盘,然后用以下方法安装与卸载“优盘”。

①在/mnt目录下新建一个子目录,例如:

mkdir/mnt/usb。

②用mount命令将优盘挂在/mnt/usb目录下:

mount/dev/sda/mnt/usb。

③用umount/mnt/usb命令卸载优盘,最后才能拔出优盘。

④可以用以下命令挂载USB硬盘:

mount/dev/sda1/mnt/usb

⑤若系统不是安全安装,可能不支持即插即用,可执行命令:

modprobeusb-storage

⑥挂载第二个优盘:

mount/dev/sdb/mnt/usb。

(3)自动安装和卸载文件系统

2.监视文件系统状态

可以用df命令显示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可以用du命令显示文件系统中一个目录及所有子目录所占空间。

3.维护文件系统

对文件系统进行维护的方法如下。

(1)在文件/etc/fstab中检查选项参数设置为大于0的正整数,使系统在启动时自动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2)用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

fsck命令是一个前端命令,根据不同的文件系统类型,将调用不同的检查程序,如fsck.ext2。

4.软磁盘的使用

5.硬盘的使用

(1)创建分区

(2)创建文件系统

(3)将分区挂载到主文件系统中

(4)卸载文件系统的命令:

umount/mnt

6.数据备份和文件的压缩

操作:

使用以下命令将/etc为起点的整个目录树进行备份。

(1)用tar命令生成备份档文件:

tar-cvfetcbak.tar/etc。

(2)用gzip命令将备份文件进行压缩,生成压缩包文件etcbak.tar.gz:

gzipetcbak.atr。

上述操作也可以直接用tar命令带z参数实现,即tar-czvfetcbak.tgz/etc。

备份的文件随时可以恢复还原。

将以上操作生成的“etcbak.tar.gz”还原。

(1)用gzip命令将包文件解压缩:

gzip-detcbak.tar.gz。

包文件etcbak.tar.gz被解压为etcbak.tar。

(2)用tar命令还原etcbak.tar:

tar-xvfetcbak.tar。

上述操作也可以直接用带z参数的tar命令实现:

tar-xzvfetcbak.tar.gz。

(3)将数据备份在软磁盘上:

tar-cvf/dev/fd0/etc

或tar-czvf/dev/fd0/etc。

该方法在软磁盘上建立的备份数据不需要任何文件系统,用户也不可能通过挂载磁盘来访问磁盘上的数据。

其中,后一个命令用z参数实现带压缩备份。

7.在GNOME下管理磁盘

2.在光驱中插入一张包括msdos文件系统的光盘,然后将软驱挂载到Linux系统中,并写出挂载命令。

3.查看自己计算机Linux系统的/etc/fstab文件构成,在系统中安装优盘的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后再查看/etc/fstab文件的构成,并比较前后的不同。

4.试在硬盘中(假设为/dev/hda)创建一个新的分区,在该分区中创建dos文件系统,并必须将该文件系统挂载到主文件系统目录树下(注意:

为了能创建新的分区,在安装Linux系统创建分区时留有部分“自由(free)”的空间)

1.了解Samba配置文件的基本构成。

2.掌握在Linux中利用Samba进行资源共享的方法。

3.学会Samba配置文件的构建方法。

1.带网卡、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2.带网卡、安装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3.网线若干,交换机一台(如果只有两台计算机做实验,可用一条交叉线)。

1.实验环境的构建

将安装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与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用网线和交换机(或用交叉网线)连接起来,并配置同一网络号的IP地址。

用ping命令检查两台PC网络的互通性,如图6-1所示。

图6-1实验环境的构建

图6-2所示了Windows网上邻居列出的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其中,Gdwpt为装有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图6-3所示了在Windows系统中看到的Linux系统(Gdwpt)共享的资源。

图6-2Windows中的网上邻居

图6-3在Windows系统中看到的Linux系统共享的资源

如果已建立一个包括Windows和Linux系统的网络连接,Samba可以提供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和打印共享,就像Windows的网络邻居一样,可以方便地共享其他计算机的资源。

在Redhatlinux系统中,如果已经安装了SAMBA组件,可在“主菜单”中选择“网络服务器”选项,打开图6-4所示的窗口。

在该窗口中可以看到局域网中每一个工作组的图标,双击图标可以打开、浏览工作组中的主机。

(1)安装、配置Linux系统的网络

按实验三要求安装并配置Linux系统的网卡、设备和IP地址等,使网络能正常工作。

图6-4在“网络服务器”中浏览局域网的工作组

(2)安装、配置Windows系统的网络

若Windows系统没有安装、配置网络,可按以下步骤配置网络(以Windows98为例)。

①在计算机对应插槽中(如PCI插槽)装上网卡。

②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装好网卡后启动计算机,系统会发现新硬件,让Windows自动搜索硬件的驱动程序;

若跳过自动搜索驱动程序,可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添加新硬件”图标,在“添加新硬件向导”中让Windows自动搜索新硬件,若没有搜索到,则从列表中选择“网络适配器”选项,在“选择设备”对话框(见图6-5)中选择设备型号;

若设备列表中没有列出,则单击“从磁盘安装”按钮,选择合适位置和驱动程序进行安装。

③添加TCP/IP:

重新启动系统后,在控制面板中双击“网络”图标,在“网络”对话框的“配置”选项卡中单击“添加”按钮,选择“协议”选项,单击“添加”按钮,弹出“选择网络协议”对话框,如图6-6所示。

选择TCP/IP,并单击“确定”按钮。

图6-5Windows的“选择设备”对话框图6-6选择网络协议对话框

④设置IP地址:

在“网络”对话框“配置”选项卡的“已安装的网络组件”列表框中选择“TCP/IP”选项,单击“属性”按钮,弹出“TCP/IP属性”对话框,如图4-7所示;

在“IP地址”选项卡中选择“指定IP地址”单选按钮,在“IP地址”框中输入“192.168.0.xxx”,在“子网掩码”框中输入“255.255.255.0”。

图4-7TCP/IP属性对话框

⑤设置计算机名和工作组名:

在“网络”对话框“标识”选项卡中输入计算机名和工作组名。

⑥重新启动计算机,完成Windows的网络设置。

(3)配置Samba

Samba服务器的配置通过/etc/samba/smb.conf文件实现。

可以直接用文本编辑器配置文件smb.conf后,再用命令servicesmbrestart重新启动Samba服务,使新配置生效。

在Redhatlinux的图形环境中提供一组图形化的配置工具,这些图形工具也是通过修改文件/etc/samba/smb.conf和重启Samba服务来完成配置的,但比直接用文本编辑器配置Samba服务要直观一些。

∙用文本编辑器配置smb.conf文件后,一定要用命令servicesmbrestart重新启动Samba服务,使新配置生效。

但若用Redhatlinux图形环境中的配置工具,则不需要重新启动Samba服务。

∙图形化配置工具所能实现的控制比直接控制smb.conf要少很多。

读者在完成本实验的基础上,还应阅读本书提供的附录2,从而深入理解smb.conf的内容,并在字符环境下动手配置实验,才能更好地运用Samba服务器的功能。

用图形化配置工具配置Samba服务器的步骤如下。

①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Samba服务器”选项,打开“Samba服务器配置”窗口,如图6-8所示。

图6-8Samba服务器配置窗口

②配置Samba服务器所属的网络工作组以及在工作组中显示的名称(在Windows网上邻居中看到的名称)。

在“Samba服务器配置”窗口的菜单栏中选择“首选项→服务器设置”选项,弹出“Samba服务器配置”对话框,如图6-9所示。

其中,“工作组”指被配置Samba服务器所属的网络工作组,为方便起见,本实验最好将Windows和Linux主机都放在同一个工作组mygroup下;

“描述”指在网上邻居中看到的名称(见图6-2)。

③配置Samba服务器对来自外部访问的安全性控制。

单击“安全性”选项卡(见图6-9),弹出如图4-10所示对话框。

图6-9Samba服务器配置对话框

(1)图6-10 Samba服务器配置对话框

(2)

“验证模式”:

配置Samba服务器,保证来自网络访问安全性的验证模式,分“域”、“服务器”、“共享”、“用户”四种验证方式。

“域”方式和“服务器”方式需要在网络中存在专用的用户身份验证服务器,仅当用户通过了验证服务器的验证后,才可以访问Samba服务器;

“共享”方式类似允许来自网络的匿名访问,“用户”方式由Samba服务器自己验证用户的合法性,访问Samba服务器的用户必须是Samba用户(本实验采取该模式)。

“加密口令”:

控制来访用户是否使用经过加密的口令,由于Windows系统中的用户所传输的口令都经过加密,因而该选项必须选“是”。

∙“来宾账号”:

用户匿名访问时,系统将这些匿名用户以什么样的身份看待,缺省是“无来宾账号”。

配置Samba用户。

注意,本实验采用的验证方式是“用户”验证,添加Samba用户前,需要先在Linux系统中添加Linux系统用户,添加的方法参阅实验2。

假设添加了“ljm”、“ljm1”、“ljm2”三个系统用户,用户的工作目录分别是/home/ljm、/home/ljm1、/home/ljm2。

在“Samba服务器配置”窗口的菜单栏中选择“首选项→Samba用户”选项,弹出“Samba用户”对话框,如图6-11所示。

∙单击“添加用户”按钮,弹出“创建新Samba用户”对话框,如图4-12所示。

其中,“UNIX用户名”指Linux系统的用户,如用户“ljm”、“ljm1”、“ljm2”;

“Windows用户名”指Windows系统中通过网上邻居登录Samba服务器时所用的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