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945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7文档格式.docx

发展性原则是指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当前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个体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生涯设计要有超前性和预测性。

因此,职业生涯设计应该基于影响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和本质因素,而不是表面现象进行。

如,个体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合作与责任意识的水平可以长期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而个人的外部形象和面试技巧仅仅能够说明个体短期的职业状况。

因此,职业生涯设计要评量更核心和本质的因素,从个体长期发展的角度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三、职业生涯设计的任务

总之,职业生涯设计时,我们需要从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不同的年龄特征,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同时兼顾近期目标和未来发展的关系。

具体说来,职业生涯设计主要面临的任务包括:

1、确立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目标既代表着个体的理想追求,也指引着个体行动的方向,因此,设定具体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不仅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任务。

理想的职业发展目标不仅应该符合个体的性格、兴趣,而且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首先,我们要运用各种方法,包括测评手段,了解我们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兴趣偏好,然后要积极地思考我们的外部环境和职业发展资源,最后为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发展目标。

2、制定职业发展策略。

确定目标之后,接着就要考虑如何达成目标。

制定职业发展策略大致有这三类方式:

1)一步到位型,针对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成的职业目标,动用现有资源很快实现。

比如,希望做行政管理人员,就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一步到位。

2)多步趋近型,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实现的目标,先选择一个与目标相对接近的职业,然后逐步趋近,以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比如,想做企业老板,但目前没有足够的资本,因此先给别人打工,以积累资源。

3)从业期待型,在自己无法实现理想目标,也没有相近的职业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先选择一个职业投入工作,等待机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比如,自己想去外企发展,但没有相应的机会,而现在唯一的机会是在中学教书,因此先就业,等待机会,再寻求发展。

3、明确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

让个体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途径,是职业生涯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设计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必要条件,职业发展路径需要贯穿人的一生。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选择,我们要思考每种选择可能的发展道路,包括可能达成的目标、遇到的困难、外界的评价、所需的帮助等。

当然在生活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根据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发展路径。

4、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

确定了发展途径之后,我们还要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的设计主要考虑其可操作性,首先从个体的现实情况出发,根据细化的子目标,制定具体职业活动的时间表,并保证效果的可检查性。

当然,因为外界环境是可变的,计划制定需要考虑调整的空间。

三、职业生涯设计的程序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需要设计一套程序来保证它的顺利实施。

一般认为这个过程包括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理想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评估与反馈七个步骤。

流程图如下。

1、自我评估。

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就是要进行自我评估,即了解自我。

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估,看清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大要素——“知己”,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志向之间的差距,还要端正态度、脚踏实地、逐步前进。

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规划方案的前提。

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求规划者首先能对自己作出全面的分析,通过自我分析,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惟此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最佳的抉择。

如果忽视了自我评估,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容易中途夭折。

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也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兴趣、个性、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

即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注意,人人都有潜能。

这里的自我评估要更注重挖掘自己的潜能。

故事:

人人都有潜能

一个工人总是从下午四点值班直到午夜,下班后再走路回家。

这一晚,由于月光不错,他决定抄小路穿过坟场走回家,那样可以省去半里路程。

没想到那天有人在路上挖了一个墓穴,工人不小心一脚踩了进去。

他急着要爬出去,可是墓穴太深,他爬得筋疲力尽,仍然无济于事。

最后他决定干脆放松一下,等早上再向经过的人求助。

工人坐在墓穴的一角,半睡半醒。

忽然“通”的一声,一个醉汉也从上面掉了下来,那人没注意到坑里已经有一个人了,一心想要爬出去,双手在两旁乱抓。

工人不忍看他白费劲,就好心地伸手抓住醉汉的脚,说:

“老兄,我试过了,不可能从这里爬出去的……”谁知他的话音未落,那醉汉尖叫一声:

“鬼啊!

”然后三下两下就从坑里蹿了出去!

人总是会在紧要关头激发出全部的潜能。

潜能可以在情况危急的时刻发挥出来,也可以被你自己所建立的有挑战性的目标所激励。

不要等到哪天遇到意外或受外力刺激才发挥你的潜力,给自己建立有挑战性的目标照样可以激发你的潜能。

五克拉钻石和五克拉玻璃埋在地下是一样的。

自我评估的方法包括:

自省、测评、角色建议

需要提醒的是,自我评估不是一两次心理测评可以解决的事情,而是要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过程。

自我评估的方法很多,中国古代就有“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做法。

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了许多可供选择的职业测评工具。

关于测评,有两个建议:

认认真真做测评,别不当回事;

平平常常看结果,别太当回事。

常言道“当事者迷”。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当包括他人的意见,我们称之为“角色建议”。

这些人包括你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还有职业生涯的专业咨询人员。

这些不同人物角色的建议,会帮助你更清醒地认识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

2、环境评估。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或多或少与各种组织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也就离不开对这些环境因素的了解和分析。

具体说来,我们要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特点,发展变化的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所处的地位,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条件等。

例如,对所在单位和所属行业进行分析。

这些外部条件对寻找恰当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是至关重要的。

“知彼”更重于“知己”。

毫无疑问,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个体,我们只有顺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趋利避害,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优势,才能实现个人目标。

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的分析,即评估和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变化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自己的影响等等。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群索居,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特别是要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组织环境之中。

环境为每个人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发展的条件、成功的机遇。

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变化,科技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个人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外部环境,就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否则,就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事倍功半,难以成功。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中对自己有利与不利的因素等等。

环境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环境特别是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要、晋升发展机会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职业路线的选择。

评估内容:

社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企业环境分析

评估方法:

查阅、参观、访谈、实习

3、理想职业目标选择。

理想职业目标首先源于个人的志向。

所谓志向,就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中那些感觉最强烈的,随着自身成长不但不衰减、忘记,而且越发渴望实现的东西。

当个体明确了志向,也就有了人生的目标,个体的人生观、兴趣、知识结构等就会逐渐向着这个志向靠拢。

当然志向的明确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积累沉淀得到的。

吴小波的《穿越玉米地》里说到了一个哈佛大学的调查,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如下: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

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理想职业目标就是个体对所立志向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和对环境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具有最大实现可能性的志向。

选择理想目标要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也要能够合乎自己的性格,顺应环境的变化趋势。

至于如何具体选择这个理想目标,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和尝试,但原则上要忠于自己的志向。

职业目标选择程序见下图。

通过自我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作出选择。

在选择职业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即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

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是职业选择的前提条件。

分析自我、了解自己、分析环境、了解职业世界,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吻合。

这一点对刚步入社会、初选职业的大学毕业生非常重要。

目标的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的。

职业生涯目标是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职业生涯目标作为个人的一种发现,往往要经过一番危机才能找到。

不过以下问题能够帮助人们在陷入危机之前就发现自己的目标。

●你有何才能?

把它们全部列出来,选择三种最重要的才能,然后把每种才能用一两个词来表达。

如“我所具有的最重要的三个才能是听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你的追求是什么?

什么是你梦寐以求的?

使你希望为之付出更多的精力?

究竟为哪些事情你愿意一展才华?

在哪些主要领域你愿意投入自己的才智?

譬如,“我的追求是从事成人发展和帮助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目标。

●什么环境让你感到如鱼得水?

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适合你发挥自己的才能?

例如,“我经常在随意的学习环境或与别人一起游览自然风景时,最能展现自己的才华。

现在,把上述问题的答案列出来,将每个答案总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比如,“我的生活目标是利用我的听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帮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发现他们的生活目标。

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有多个。

如果你不断探寻,最终会发现它们当中贯穿着一条内在的主线。

因此,你要经常重复上述问题。

4、职业生涯路线选择

每个人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都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路径,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业,选定了行业还可以选择不同的企业,选定了企业还能选择不同的职位起点等。

这就是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它包含两个方面,目标分解与目标组合。

在选择好了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之后,还需要在路线上设置一些节点——阶段性目标。

这些子目标的设立既是对自己前期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自己下一阶段工作的督促。

这就是“目标分解”。

目标分解是为了使实现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对目标进行组合,目标组合是为了处理好不同分目标之间的关系。

职业目标分解

职业目标分解是根据观念、知识、能力差距,将职业生涯长期的远大目标分解为有时间规定的长、中、短期分期目标,直至将目标分解为某确定日期可以采取的具体步骤。

它帮助我们在现实环境中美好愿望之间建立起可以拾阶而上的通径。

一直分解到你知道为实现你十年以后的目标,今年干什么、明天干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你明天应该干什么,你十年以后的目标永远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变成不了现实。

案例:

分段实现大目标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

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还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

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

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

用智慧战胜对手。

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

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

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

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跑完了。

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了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

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人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你想想马拉松赛跑时,如果跑了20多公里,还望不到头,还有20多公里,那是什么感觉?

觉得我已经这么累了,可是还有那么远,一种强大的心理负担先把自己击垮了。

可是如果你用山田本一目标分解的方法,同样是跑了20多公里,又是什么感觉?

“我已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而下一个目标已经可以看到,就在几公里之外。

我被一次又一次阶段性的成功喜悦激励着!

”这就是目标分解的作用。

目标分解的方法

目标分解的方法主要是按性质分解和按时间分解

按性质分解:

外职业生涯目标,内职业生涯目标。

按时间分解:

最终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性质分解:

外职业生涯与内职业生涯

✧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如,职务目标,销售部经理、经营总监;

经济目标,30岁之前赚取二十万,40岁之前赚取一百万。

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通常是由别人给予的,也容易被别人收回。

外职业生涯因素的取得往往与自己的付出不符,尤其是职业生涯初期。

有的人一生疲于追求外职业生涯的成功,但内心极为痛苦,因为他们往往不了解,外职业生涯发展是以内职业生涯发展为基础的。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比如,工作成果目标,销售经理用一年时间建立公司的营销网络管理体制;

心理素质目标,经受得住挫折,能做到临危不惧、宠辱不惊。

内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取得,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而实现,但主要还是由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以实现。

与外职业生涯构成因素不同,内职业生涯的各构成因素内容一旦取得,别人便不能收回或剥夺。

打开你观念的抽屉

一天,报社的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

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

因此,他与松下幸之助先生谈得很愉快。

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

“小伙子,你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薪水很少,一个月才一万日元。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很好!

虽然你现在薪水只有一万日元,其实,你知道吗,你的薪水远远不止一万日元。

”松下先生微笑着对年轻人说。

年轻人听后,感到有些奇怪:

不对呀,明明我每个月的薪水只有一万日元,可松下先生为什么会说不止一万日元呢?

看到年轻人一脸的疑惑,松下先生接着道:

“小伙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也就同样能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就证明你在采访方面有一定的潜力。

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才能与经验,这就像你在银行存钱一样,钱进了银行是会生利息的,而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的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能连本带利地还给你。

松下先生的一番话,使年轻人茅塞顿开。

许多年后,已经做了报社社长的年轻人,回忆起与松下先生的谈话时,深有感慨:

对于年轻人来说,注重才能的积累远比注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厚重的生存资本。

分析:

这个年轻记者的外职业生涯表现为单位是报社,职务是记者,工资是每月一万多日元;

内职业生涯则表现为具有争取到采访名人的能力,还表现在他建立的一个新观念,那就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注重才能的积累远比注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厚重的生存资本。

这种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的结果就是这个年轻人的内职业生涯发展了,他积累了才能与经验,而这种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带动了他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后来他成为了报社社长。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的设计是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的平衡。

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内职业生涯发展带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它在人的职业生涯成功乃至人生成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因而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我们都应该重视内职业生涯的发展。

尤其是在职业生涯早期和中前期,我们一定要把对内职业生涯各因素的追求看得比外职业生涯更重要。

时间分解:

按时间分解是给按性质分解的目标做出明确的时间规定。

要区分最终目标与阶段目标。

最终目标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知识能力水平,是对环境、企业、自身条件、家庭条件做最大分析之后得到的结果。

有的人在30岁已能预见自己的最终职业目标;

但也有些人到退休时也未能搞清楚自己的最终职业目标所在。

目标的期限体现着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

找到最终目标是在确定职业锚之后,平均年龄是四十岁。

最终目标可以几十年为期限,长期目标可以十几年为期限,中期目标以几年为期限,短期目标则为一、二年,而近期目标则短至几个月。

对于短期和近期的目标,应详细规定实现的时间和明确的方法。

职业目标按时间分解可用图5-1-3表示。

最终目标:

至退休或去世

长期目标:

十年以上

职业生涯目标中期目标:

两年以上

短期目标:

一至两年

近期目标:

数月

图按时间分解职业生涯目标

目标组合

目标组合是处理不同目标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

如果只看到目标之间的排斥性,就只能在不同目标之间做出排他性选择;

如果能看到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互补性,就会积极进行不同目标的组合。

目标组合是处理不同目标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效措施。

目标组合主要着眼于各目标之间的因果、互补关系,见5-2-1。

并进

时间组合

连续

因果关系

功能组合

互补关系

职业生涯

全方位组织家庭生活

个人事物

全方位组合已超越出职业的范畴,它涵概了人生全部活动。

时间上的组合

职业生涯目标在时间上的组合可分为并进和连续两种情况。

✧并进

目标并进或者是指同时着手实现两个现行工作目标(如有的企业行政总监实际在完成人力资源经理和行政经理两项工作);

或指建立和实现与目前工作内容不相关的预备职业生涯目标,如一个秘书为了今后的发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业余学习新闻专业的硕士课程。

建立和实现本职工作外的目标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具有长远眼光的表现,需要具备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上的毅力。

比如说你现在做财务经理,实际上在你一个人身上有两个职业:

一个是财务专业人员的职业,一个是管理人员的职业。

你在这两个职业上同时学习,同时提高,要做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又要做成功的管理人员,这两个并不矛盾的职业目标同时进行就叫做目标的并进。

✧连续

目标连续指目标之间的前后连续,即实现一个再进行下一个。

一般而言,较短期目标是实现较长期目标的支持条件。

目标的期限性是相对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目标成为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成为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成为近期目标。

只有完成好每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如果你想念完MBA以后当两年财务经理,再去当人力资源部经理,这种目标组合方法就叫作连续,实现一个目标之后再实现另一个目标。

功能上的组合

职业生涯目标在功能上可以产生因果关系、互补作用。

✧因果关系

有些目标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比如能力目标实现(原因),将有利于职务目标的实现(结果);

职务目标的实现(原因),会带来经济收入目标的实现(结果)。

通常情况下,内职业生涯是原因,外职业生涯是结果。

例如经济目标设定在五年以后年薪达到70万。

要想使这一目标变成现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业绩非常优秀,一种是职务有很大的提高,就是使职务提升,或者使业绩提高。

要想职务提升或者业绩提高,必要条件是能力提升。

如果要想得到能力提升这个结果,必须更新知识、树立新的观念,然后去实践。

如果你的知识、观念更新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职务提升了,业绩突出了,那么你得到更多的报酬则是顺理成章的事。

✧互补作用

一个管理人员希望在成为一个优秀的部门经理的同时得到MBA证书,这两个目标之间存着直接的互补作用:

实际管理工作为MBA的学习提供实践的经验体会;

而MBA学习又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全方位组合

全方位的组合指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和家庭的均衡发展,相互促进。

我们说事业成功,学业有成,不等于家庭一定成功。

千万不要以为事业成功后家庭生活一定也会成功。

反之一个人管不好一个家不代表不能管好一个企业,不代表不能管好一支队伍。

这是两套知识体系,两套能力体系,相互之间不能代替,但可以相互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