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94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室用水常识》节选Word文件下载.docx

(5)反映该项SOP主题的关键词,以利计算机检索。

(6)简述该份SOP的目的、背景知识和原理等。

(7)主体内容:

具体内容简单明确,可操作性强,以能使具备专业知识和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理解和掌握为原则。

(8)列出制定该份SOP的主要参考文献。

(9)每份SOP的脚注处有负责者、制定者、审定者、批准者的签名和签署日期。

(10)标明该份SOP的生效日期。

3、中医药实验技术SOP的主体内容(不同实验可以增减):

(1)药品和试剂(名称、缩写、厂家、级别、批号、纯度或浓度等)。

(2)仪器设备与材料(名称、型号、产地、规格、生产时间、购入时间等)。

(3)实验对象(基本属性、选择标准,实验动物要写明品种、品系、遗传背景、微生物控制级别、供应单位及许可证等)。

(4)实验环境(温度、湿度、对洁净或无菌要求等)。

(5)操作步骤(溶液配制、操作流程、时间分配及具体注意事项等)。

(6)实验结果及评价(观察指标、统计方法、结果判断和表述、评价的原则等)。

4、撰写要求:

范围明确,依据充分,操作性强,文字简练。

每一个SOP都应体现作者对该项操作质量控制关键把握的真正水平。

5、SOP文件管理:

标准操作规范的正本及有关变更情况应当归入档案保存。

操作者或仪器室可保留多个复印本,以便查阅。

实验方案的制定

实验工作开展前,课题负责人应当制定书面实验方案。

基本内容(不同类型实验可以增减,如有SOP的操作,可直接引用)如下:

(一)实验方案的名称。

(二)实验目的(如系委托实验,应注明委托单位以及委托单位对实验的要求)。

(三)实验负责人姓名及拟参加本项工作人员。

(四)质量保证单位或质保督查员。

(五)实验对象的基本属性和选择标准。

(六)实验用试剂种类、规格、级别、来源及实验用溶液的配制方法。

(七)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名称、缩写名、代号、批号、给药途径、方法、剂量、频率和用药期限以及选择理由。

(八)仪器设备与材料。

(九)操作的总体安排,包括日程、人员、指标、质控及注意事项等。

(十)实验数据的采集与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十一)结果分析与评价的原则。

(十二)方案制订人或课题负责人、质量保证单位、实验室负责人分别签名。

(十三)实验资料的保存地点及保密要点。

生物类实验废物的处理

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

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

1.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

2.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废弃。

3.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

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4.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min,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

5.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大多数是有害的,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一)废气的处理

少量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风设备排出室外,被空气稀释。

毒气量大时,必须处理后再排出。

如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可燃性有机废液可于燃烧炉中通氧气完全燃烧。

(二)含酚、氰、汞、铬、砷的废液处理

低浓度含酚废液加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高浓度含酚废水用乙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酚。

含氰化物的废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3%的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

CN-含量高的废液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即在pH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分解。

含汞盐的废液先调至pH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共沉淀剂硫酸亚铁,生成的硫化铁将水中的悬浮物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沉淀,排出清液,残渣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

铬酸洗液失效,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猛后即可重新使用。

废洗液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Cr(IV)到Cr(Ⅲ),再用废碱中和成低毒的Cr(OH)3沉淀。

含砷废液加入氧化钙,调节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

或调节pH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熔、低毒的硫化物沉淀。

含铅、镉废液,用消石灰将pH调至8~10,使Pb2+、Cd2+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三)有机溶剂的回收

废乙醚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水洗一次,中和,用0.5%高锰酸钾洗至紫色不褪,再用水洗,用0.5%~1%硫酸亚铁铵溶液洗涤,除去过氧化物,再用水洗,用氯化钙干燥、过滤、分馏、收集33.5~34.5℃馏分。

乙酸乙酯废液先用水洗几次,再用硫代硫酸钠稀溶液洗几次,使之褪色,再用水洗几次,蒸馏,用无水碳酸钾脱水,放置几天,过滤后蒸馏,收集76~77℃馏分。

氯仿、乙醇、四氯化碳等废溶液都可以通过水洗废液再用试剂处理,最后通过蒸馏收集沸点左右馏分,得到可再用的溶剂。

方法可在有关资料上查到。

(四)废料销毁

实验中出现的固体废弃物不能随便乱放,以免发生事故。

如能放出有毒气体或能自燃的危险废料不能丢进废品箱内和排进废水管道中。

不溶于水的废弃化学药品禁止丢进废水管道中,必须将其在适当的地方烧掉或用化学方法处理成无害物。

碎玻璃和其他有棱角的锐利废料,不能丢进废纸篓内,要收集于特殊废品箱内处理。

收集和贮存化学废液注意事项

1.废液的浓度超过表4-1所列的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

但处理设施比较齐全时,往往把废液的处理浓度限制放宽。

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仍如表4—1所列的方法,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处理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废液时,如果有干扰成份存在,要把含有这些成份的废液另外收集。

4.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

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

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

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

④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

⑤铵盐、挥发性胺与碱。

5.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

6.对硫醇、胺等会发出臭味的废液和会发生氰、磷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废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类废液,要把它加以适当的处理,防止泄漏,并应尽快进行处理。

7.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废液,要谨慎地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8.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严防泄漏,谨慎地进行处理。

表4-1必须加以处理的废液的最低浓度、收集分类及处理方法

【注】①上表所列的浓度为金属或所标明的化合物的浓度。

②虽然是有机类废液,但也含有列于无机类废液的物质,如果无机物质的浓度超过列于无机类该项浓度时,该废液应另行收集。

③有机类废液的浓度系指含水废液的浓度。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基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

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

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

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thidiumbromide,溴化乙锭)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

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

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μ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NDA条带。

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

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

会在60-70度时蒸发(所以最好不要在胶太热的时候加,或者应该加到液体里,0.5μg/ml,染色半小时)(当EB加得过多时,也可以在室温用水将已染色的凝胶浸泡20min以降低未结合的EB引起的背景荧光)。

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

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

②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③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

②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3.DEPC

DEPC即二乙基焦碳酸酯(diethylprocarbonate),可灭活各种蛋白质,是RNA酶的强抑制剂。

DEPC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在操作中应尽量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并避免接触皮肤。

DEPC毒性并不是很强,但吸入的毒性是最强的,使用时戴口罩。

不小心占到手上注意立即冲洗,RNaseAwayTM试剂可以替代DEPC,操作简单,价格低,且无毒性。

只需将RNaseAwayTM直接倒在玻璃器皿和塑料器皿的表面,浸泡后用水冲洗去除,即可以快速去除器皿表面的RNase,并且不会残留而干扰后继实验。

4.丙烯酰胺

属中等毒性物质。

可通过皮肤吸收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因此,在搬运和使用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如防毒服,防毒口罩及防毒手套等。

丙烯酰胺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毒性,同时还有生殖、发育毒性。

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周围神经退行性变化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化,试验还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如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

累积毒性,不容易排毒。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列为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观察对象:

a.接触丙烯酰胺的局部皮肤出现多汗、湿冷、脱皮、红斑;

b.出现肢端麻木、刺痛、下肢乏力、嗜睡等症状;

c.神经-肌电图显示有可疑神经源性损害。

治疗原则:

可用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并辅以体疗、理疗及对症治疗。

重度中毒者应同时加强支持疗法。

5.NN-亚甲双丙烯酰胺

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6.DTT二硫苏糖醇

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7.TEMED

强神经毒性,防止误吸,操作时快速,存放时密封。

8.PMSF

苯甲基磺酰氟[(PMSF),C7H7FO2S或C6H5CH2SO2F]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

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9.氯仿(CHCl3)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它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和肾。

它也易挥发,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10.甲醛(HCOH)

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

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汽雾。

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11.吉姆萨(Giemsa)染料

咽下可致命或引起眼睛失明,通过吸入和皮肤吸收是有毒的。

其可能的危险是不可逆的效应。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在化学通风橱里操作,不要吸入其粉末。

12.叠氮钠(NaN3)

毒性非常大。

它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含有叠氮钠的溶液要标记清楚。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1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

不要吸入其粉末。

14.三氯乙酸(TCA)

有很强的腐蚀性。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防目镜。

15.TritonX-100

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伤。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害。

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6.过硫酸铵[(NH4)2S2O8]

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

吸入可致命。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

始终在通风橱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17.Trizol

含有毒物质苯酚,如皮肤接触Trizol,请立即用大量去垢剂和水冲洗,如仍有不适,请听取医生意见。

如果只是少量接触,并且处理后症状减轻,估计问题就不大了。

检验实验室操作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室的基本任务和工作准则

1、实验室的基本任务

实验室是组织中负责质量检验工作的专门技术机构,承担着各种检验测试任务。

它是组织质量工作、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重要的质量信息源。

其基本任务是:

(1)快速、准确的完成各项质量检验测试工作;

出具检测数据(报告)。

(2)负责对购入的原材料、元器件、协作件、配套产品等物品,依据技术标准、合同和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进货验收检验。

(3)负责对产品形成过程中,需在实验室进行检验测试的半成品、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和产成品交付前的质量把关检验。

(4)负责产品的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可靠性试验和耐久试验。

(5)承担或参与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技术验证工作。

(6)承担产品质量改进和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中的检验测试工作。

(7)及时反馈和报告产品质量信息,为纠正和预防质量问题,提出意见。

2、实验室的基本工作准则

由于实验室是生产组织进行质量把关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为质量控制、质量评价、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项工作提供技术依据的重要的技术机构,其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信誉和组织自身的发展。

只有为各项检验任务提供正确的、可靠的检测结果,才可能对质量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反之亦然。

因此,实验室最基本的工作准则,应该是坚持公正性、科学性、及时性,做好检验测试工作。

(1)公正性。

就是实验室的全体人员都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原则,认真按照检验工作程序和有关规定行事。

在检测工作中,不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影响,能独立的公正的做出判断,始终以客观的科学的检测数据说话。

(2)科学性。

就是实验室应具有同检测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配备能满足检测工作任务的需要。

检测仪器设备和试验环境条件符合检测的技术要求。

对检测全过程可能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个要素,都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3)及时性。

就是实验室的检测服务要快速及时。

为了做到及时性,就要精心安排,严格执行检测计划,做好检测过程各项准备工作,使检测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

试样的制备,仪器设备的校准,环境技术条件的监控,人员的培训以及规范操作等都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正常地进行。

检测过程不出和少出现差错、误时、仪器设备故障等影响检测顺利进行的现象,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及时性。

(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

1、明确质量形成过程

实验室是专门从事检验测试工作的实体。

实验室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就是实验室的产品,同样有一个质量形成过程。

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以确保检测报告的质量,就必须明确它的质量形成过程和过程的各个阶段可能影响检测报告质量的各项因素。

从而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使其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最终产品--检测报告的质量。

由于生产组织的性质不同,产品特性不同,实验室的工作任务不同,因而,其质量形成过程也不尽相同。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根据本实验室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明确其质量形成过程及涉及的要素。

比较典型的质量形成过程,大体上包括以下各阶段。

(1)明确检测依据。

接受某项检测任务,首先要明确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熟悉和正确掌握它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条件。

必要时,在完全理解检测依据的基础上,编制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检测程序和方法。

以防止在掌握检测依据上出现偏差,保证具体操作上的一致性,避免发生质量问题。

(2)样品的抽取。

为了使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且真实完整,应制定合理的随机抽样方案,明确抽样、封样、记录、取送方式等各项质量要求或严格按检验规程规定进行抽样工作。

(3)样品的管理和试样的制备。

为了保证样品的完好,不污染、不损坏、不变质,符合检测技术要求,应编制样品的交接、保管、使用、处置的质量控制措施。

需要制备试样时,还应制定制备程序和方法,对制样的工具、模具等也应进行质量控制。

(4)外部供应的物品。

对检测工作需用的从外部购进的材料、药品、试剂、器件等物品。

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进行验收的质量控制措施。

(5)环境条件。

应有满足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作环境,并有必要的监控环境技术参数的技术措施。

(6)检测操作。

检验人员要依据技术标准和检验规范规定的方法,正确、规范的进行检测操作,及时准确的记录和采集检测数据。

(7)计算和数据处理。

依据检验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检测数值进行正确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并经过校对验证,以确保结果正确无误。

(8)检测报告的编制和审定。

检测报告的内容应完整,填写应规范、正确、清晰、判定准确,并严格执行校核、审批程序。

分析检测质量形成过程,准确的找出可能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项因素,使其持续的处于受控状态。

这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项基本要求。

一个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应能实现纠正和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即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能及时发现,迅速予以纠正和改进。

2、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物质资源

在明确质量形成过程中应开展的质量活动的基础上,为使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的运行,应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各类人员和物质资源。

(1)配备包括管理人员、执行人员、监督人员的各类人员。

这些人员应具有同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能力、经验和技能,规定有明确的质量职责、权限和彼此的相互关系。

(2)配备物质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工作场所、环境设施、技术控制手段和其他检测装置等。

资源的配置应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和检测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

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准确度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环境条件和监控设施符合有关技术规定。

3.形成检测有关的程序文件

(1)程序文件是规定检测活动和检测过程的途径,是为控制可能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而制定的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通过贯彻实施程序文件实现的,因而制定好程序文件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2)程序文件应做到全面、适用、可操作。

其内容通常包括:

开展某项质量活动的目的和范围;

对检验要做什么;

由谁来做;

如何做;

如何控制;

使用的设备和文件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3)编制程序文件时应参照GB/T15481一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和结合本生产组织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需要而定。

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编制的程序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适用,可操作进行评审,提出意见,经修改、审核后正式批准、颁布执行。

(4)应制定的程序文件一般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