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979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知识点汇编及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各个数码本身的值与其权的乘积之和。

例如,二进制数101.01的按权展开为:

101.01B=1×

22+0×

21+1×

20+0×

2-1+1×

2-2=5.25D

任意一个具有n位整数和m位小数的R进制数的按权展开为:

(N)R=dn-1×

RN-1+dn-2×

RN-2+…+d2×

R2+d1×

R1+d0×

R0+d-1×

R-1+…+d-M×

R-M其中di为R进制的数码

考点6二、十、十六进制数的数码

(1)十进制和二进制的基数分别为10和2,即“逢十进一”和“逢二进一”。

它们分别含有10个数码(0,1,2,3,4,5,6,7,8,9)和两个数码(0,1)。

位权分别为10i和2i(i=-m-n-1,m,n为自然数)。

二进制是计算机中采用的数制,它具有简单可行、运算规则简单、适合逻辑运算的特点。

(2)十六进制基数为16,即含有16个数字符号:

0,1,2,3,4,5,6,7,8,9,A,B,C,D,E,F。

其中A,B,C,D,E,F分别表示数码10,11,12,13,14,15,权为16i(i=-m~n一1,其中m、n为自然数)。

加法运算规则为“逢十六进一”。

如表1-3所示列出了0~15这16个十进制数与其他3种数制的对应表示。

(3)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利用按权展开的方法,可以把任一数制转换成十进制数。

例如:

1010.101B=1×

23+0×

22+1×

21+0×

201×

2-1+0×

2-2+1×

2-3

只要掌握了数制的概念,那么将任一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4)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

把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其方法是采用“除二取余”法。

具体步骤是:

把十进制整数除以2得一商数和一余数;

再将所得的商除以2,又得到一个新的商数和余数;

这样不断地用2去除所得的商数,直到商等于0为止。

每次相除所得的余数便是对应的二进制整数的各位数码。

第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低有效位,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高有效位。

把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方法是“乘2取整”,其结果通常是近似表示。

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方法是“乘2取整”,其结果通常是近似表示。

上述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十进制数对十六进制数的转换,只是使用的基数不同。

(5)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间的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从个位数开始向左按每4位的组划分,不足4位的组以0补足,然后将每组4位二进制数代之以一位十六进制数字即可。

十六进制数字即可

1.3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

考点7西文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EBCDIC码和ASCII码。

IBM系列大型机采用EBCDIC码,微型机采用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化组织指定为国际标准。

它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版.国际的7位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其编码范围从0000000B一1111111B,共有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编码。

7位ASCII码表如表14所示。

表1-47位ASCII码表

考点8汉字的编码

1.汉字信息的交换码

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

规定了7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763个汉字的代码。

有一级常用字3755个,二级常用字3008个。

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

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H一7E7EH。

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

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20H

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

汉字机内码=汉字国标码+8080H

2.汉字偷入码

汉字输人码也叫外码,都是由键盘上的字符和数字组成的。

目前流行的编码方案有全拼输人法、双拼输入法、自然码输人法和五笔输人法等。

3.汉字内码

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代码,它应能满足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要求。

一个汉字输人计算机后就转换为内码。

内码需要两个字节存储,每个字节以最高位置‘1”作为内码的标识。

4.汉字字型码

汉字字型码也叫字模或汉字输出码。

在计算机中,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它是度量空间的基本单可见一个16x16点阵的字型码需要16x16/8=32字节存储空间。

汉字字型通常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两类。

5.汉字地址码

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型信息的逻辑地址码。

它与汉字内码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以简化内码到地址码的转换。

6.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输人、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

如图1-1表示了这些汉字代码在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4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

考点9计算机指令

一条指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一台计算机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指令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考点10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它。

必须先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目标程序),然后才能被执行。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要用翻译的方法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

翻译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

一个高级语言源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装配”才能成为可执行的机器语言.

1.5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考点11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如表l一5

考点12“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的概念

1944年8月,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EDVAC计算机方案,他在方案中提出了3条思想。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硬件应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人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大基本功能。

(2)采用二进制数.二进制数便于硬件的物理实现,又有简单的运算规则。

(3)存储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实现了自动计算,确定了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考点13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1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形成信息的加工厂,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由算术逻辑运算部(ALU)、累加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

它通常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及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1)指令寄存器:

存放由存储器取得的指令。

(2)译码器:

将指令中的操作码翻译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3)时序节拍发生器:

产生一定的时序脉冲和节拍电位,使得计算机有节奏、有次序地工作。

(4)操作控制部件:

将脉冲、电位和译码器的控制信号组合起来,有时间性地、有时序地控制各个部件完成相应的操作。

(5)指令计数器:

指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装置,主要用来保存数据和程序,具有存数和取数的功能。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CPU只能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外存中的数据只有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访问和处理。

4.输入设备

输人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准备好的数据、程序等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接受的电信号送人计算机。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以人们要求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考点14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二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程序)、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系统4大类别。

(1)操作系统(OS)。

一个操作系统应包括下列5大功能模块:

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通常分成以下5类。

①单用户操作系统。

微软的MS-DOS、Windows属于此类。

②批处理操作系统。

IBM的DOS/VSE属于此类。

③分时操作系统。

UNIX是国际最流行的分时操作系统。

④实时操作系统。

⑤网络操作系统。

(2)对于高级语言来说,翻译的方法有两种:

解释和编译。

对源程序进行解释和编译任务的程序,分别叫做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两类其中通用软件又分为3类。

(1)文字处理软件如Office2000中的Word.

(2)电子表格软件二如Office2000中的Excel.

(3)专家系统.

考点15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

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又称微处理器。

计算机的所有操作都受CPU控制,CPU和内存储器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是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CPU的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由它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和时钟主频。

考点16价存储器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设在主机中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程序所用的数据,属于临时存储器:

另一类是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存储器,叫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也叫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

外存中存放暂时不用的数据和程序,属于永久性存储器.当需要时应先调人内存。

内部存储器

一个二进制位(bit)是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

通常将每8位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称为一个字节(Byte),并给每个字节编上一个号码,称为地址(Address)。

1)存储容量

存储器可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

度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此外,常用的存储容量单位还有:

KB(千字节),MB(兆字节)和GB(千兆字节)它们之的关系为:

1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bits)

1KB二1024B;

1MB=1024KB;

1GB二1024MB

2)存取时间

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3)内存储器的分类

内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类.

(1)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储器也叫读写存储器.其特点是:

存储的信息既可以读出,又可以向内写入信息,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

随机存储器又可以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两种.

静态RAM的特点是只要不断电,信息就可长时间的保存.其优点是速度快,不需要刷新,工作状态稳定;

缺点是功耗大,集成度低,成本高.

动态RAM的优点是使用组件少,功耗低,集成度高:

缺点是存取速度较慢且需要刷新.

(2)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特点:

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也不丢失。

只读存储器大致可分成3类:

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和可擦写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关于RAM和ROM之间.以及动态RAM和静态RAM之间的区别如表1-6所示

2.外部存储器

目前最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等。

与内存相比,这类存储器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价格较低,而且在断电后也可以长期保存信息,所以又称为永久性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又可分为软盘、硬盘和光盘。

磁盘的有效记录区包含若干磁道,磁道由外向内分别称为0磁道、I磁道……每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扇区是磁盘存储信息的最小物理单位。

硬盘一般有多片,并密封于硬盘驱动器中,不可拆开,存储容量可观,可达几百吉字节。

软盘被封装在保护套中,插人软盘驱动器中便可以进行读写操作。

软盘可分为3.5英寸和5.25英寸两种,软盘上都带有写保护口,若处于写保护状态,则只能读出,不能写人。

光盘可分为只读型光盘(CD-ROM)、一次性写人光盘(W0RM)和可擦写型光盆。

磁盘的存储容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容量=磁道数x扇区数x扇区内字节数x面数x磁盘片数

考点17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中常用的输人设备有键盘和鼠标,其他的输人设备有扫描仪、手写输入设备、声音输入设备、触摸屏和条形码阅读器。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绘图仪等。

磁盘既可以属于输入设备,也可以属于出设备。

考点18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①字长。

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数。

字长总是8的整数倍,如16、32、34位等

②主频。

计算机中CPU的时钟周期,单位是兆赫兹(MHZ¬

)。

③运算速度。

计算机每秒所能执行加法指令的数目。

运算速度的单位是百万次/秒(MIPS)

④存储的容量。

存储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主要指内存所能存储信息的字节数。

⑤存储周期。

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存取器作所需要的时间。

1.6多媒体技术简介

考点19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数字化、集成化、交互性和实时性。

(1)多媒体计算机由PC+CD-ROM十音频卡十视频卡组成。

除了硬件配置外,还应配置相应的软件:

首先是支持多媒体的操作系统;

其次是多媒体的开发工具、压缩和解压缩软件等。

(2)多媒体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和培训,商业和服务业,家庭娱乐、休闲,影视制作,电子出版业及Internet上的应用。

1.7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考点20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这是“能够侵人计算机系统的、并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故障的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特殊程序”.

考点2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①寄生性。

②传染性。

③破坏性。

④潜伏性。

⑤隐蔽性。

考点2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几点措施如下。

①专机专用。

②利用写保护。

③固定启动方式。

④慎用网上下载的软件。

⑤分类管理数据。

⑥建立备份。

⑦采用防病毒卡或病毒预警软件。

⑧定期检查。

⑨严禁在计算机上玩电子游戏

基础1.计算机网络简介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的管理下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1)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2)计算机网络阶段。

(3)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4)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资原共享和快速通信。

1)快速通信(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快速传输信容、的手段.网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可以传送数据、交换信息(目前可以包括:

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

2)共享资源

共享资源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

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等。

所谓共享资源就是指网络中各计算机的资源可以互相通用〕比如:

在办公室里的几台计算机可以经网络共用一台激光打印机。

3)提高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相设置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网络中的后备机即可代替继续执行,保证任务正常完成,避免系统瘫痪,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

4)分担负荷

当网上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过重时,可将部分任务转交到其他较空闲的计算机上去处理,从而均衡计算机的负担,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

5)实现分布式处理

将一个复杂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由网上的计算机分别承担其中的一个任务,共同运作并完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这就是分布式处理模式。

计算机网络使分布式处理成为可能。

基础2数据通信常识

计算机通信有两种,一种是数字通信.另一种是模拟通信。

数字通信是指将数字数据通过数字信道送;

模拟通信是指将数字数据通过模拟信道传送。

1.信道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和无线电波等。

2.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信号是数据的表现形式。

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类。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常用一个脉冲表示一位二进制数。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声音就是一种典型的模拟信号。

目前,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

3.调制与解调

在发送端,将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能在模拟信道上传输的模拟信号,此过程称为调制;

在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转换还原成数字脉冲信号,这个反过程称为解调。

4.带宽与数据传偷速率

在模拟信道中,以带宽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它用传送信息信号的高频率与低频率之差表示,以Hz、kHz、MHz和GHz为单位。

在数字信道中,用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表不信道的传输能力,即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bps),单位为bps,Kbps,Mbps和Gbps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5.误码率

它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出错率,是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百万分之一)。

6.计算机通信的质量

计算机通信的质量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一个是数据传输速率,另一个是误码率。

基础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资源子网主要包括:

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网络协议及网络软件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收集、存储和处理信息,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

通信子网即把各站点互相连接起来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包括:

通信线路(即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如通信控制处理器)、网络协议和通信控制软件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连接网上各种计算机,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力口工和通信处理工作。

通信子网中几种设备的简介如下。

1.调制解调g(MODEM))

具有调制和解调两种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分外置和内置两种。

外置调制解调器是在计算机机箱之外使用的,一端用电缆连在计算机上,另一端与电话插口连接。

优点是便于从一台设备移到另一台设备上去。

内置调制解调器是一块电路板,插在计算机或终端内部,优点是价格比外置调制解调器便宜。

缺点是插人机器就不易移动。

2.网络接口卡

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属网络连接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和通信电缆连接起来,以便电缆在计算机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因此,每台连接到局域网的计算机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

通常网卡都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内。

3.路由器(Router)

用于检测数据的目的地址,对路径进行动态分配,根据不同的地址将数据分流到不同的路径中。

如果存在多条路径,则根据路径的工作状态和忙闲情况,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动态平衡通信负载。

有的路由器还具有帧分割功能路由器连接两个以上的同类型的网络,提供网络层之间的协议转换。

基础4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以下简单地介绍其中的3种如表6-1所示。

表6-I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基础5因特网概述

1.何谓因特网

因特网是通过路由器将世界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类型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Internet音译为“因特网”,也称“国际互联网”。

它的前身就是ARPANET网它是一个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1)Internet的主要特汽

(1)Internet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2)Internet使用TCP/IP协议

(3)Internet通过路由器将各个网络互联起来

(4)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给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

2)我国Internet概况

我国从1994年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大Internet主干网:

.中国科技网(CSTNET)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中国联通网(UNINET)

2.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Internet能提供丰富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的一个基本服务,是因特网上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功能。

(2)文件传输(FTP):

为因特网用户提供在网上传输各种类型的文件的功能。

FTP服务分普通FTP服务和匿名FTP服务两种。

(3)远程登录(Telnet):

远程登录是一台主机的因特网用户,使用另一台主机的登录账号和口令与该主机实现连接,作为它的一个远程终端使用该主机的资源的服务。

(4)万维网(WWW)交互式信息浏览:

WWW是因特网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是因特网上发展最快和使用最广的服务它使用超文本和链接技术,使用户能简单地浏览或查阅各自所需的信息。

基础6TCP/IP协议

因特网是通过路由器或网关将不同类型的物理网互联在一起的虚拟网络。

它采用TCP/IP协议控制各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传输数据。

凡是所有连人因特网的计算机都要使用TCP/IP协议。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而TCP和IP是这众多协议中最重要的两个核心协议。

TCP/IP由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等4个层次组成。

TCP是指传输控制协议。

IP是指互联网协议。

1.IP协议

它位于网间网层,主要将不同格式的物理地址转换成统一的IP地址,将不同格式的帧转换为“IP数据包”,向TCP协议所在的传输层提供IP数据包,实现无连接数据包传送;

IP还有数据包路由选择的功能。

2.TCP协议

它位于传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