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81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棣瞿通河拱桥满堂支架专项方案Word格式.docx

满足2013年12月15日完工总工期目标;

质量目标:

确保施工达到国家施工验收统一标准;

安全目标:

确保安全事故“0”发生;

环境目标:

全过程监控,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条例及地方相关环保的要求。

2、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满堂支架进度安排拟开始于拱座施工阶段,计划开始日期为2013年10月17日,持续时间20d。

迎恩桥施工计划完成时间为11月5日;

通衢桥施工计划完成时间为11月15日。

迎恩桥施工进度计划表(通衢桥依据开工时间类推)

工序名称

持续时间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地基处理

3

2013.10.17

2013.10.19

支架搭设

7

2013.10.20

2013.10.26

底模铺装

4

2013.10.27

2013.10.30

支架预压

6

3013.10.31

2013.11.5

3、施工准备

(1)因本工程桥梁横跨护城河,桥梁施工大部分工作在围堰内施工完成,堰外河水对满堂支架的基础产生直接威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测量观察堰外水位与围堰的稳定性,确保拱圈施工期间河面水位相对稳定,及时抽排因暴雨或其它因素引起的河水上涨,严禁河水漫溢围堰浸泡支架地基。

(2)脚手架搭设基础须推平夯实,基底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场地平整、坚实、排水措施得当。

(3)满堂支架施工拟投入桥梁现场施工管理员1人,专业施工技术员1人,安全员1人,架子工15人,木工10人,其他工人10人,25T吊车1台,ZL50装载机1台,备足碗扣式脚手架、扣件、钢管、方木、竹胶合模板等材料,以上资源配置将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再作调整。

(4)验算扣件支架钢管的稳定性和预压荷载计算。

4、施工工序

(1)总体施工工序

地基处理(推平夯实)→地基硬化→支架搭设→底模铺装→支架预压(沉降观测)→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支架拆除(砼强度100%)。

(2)满堂支架搭设工艺

场地平整、夯实、硬化----定位弹线----排放纵向扫地杆----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和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剪刀撑----扎安全网----作业层铺脚手架板。

施工时,双排架宜先立内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

每排立杆先立两头,再立中间的,应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立杆。

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3)满堂支架拆除工艺

拆除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

拆除顺序:

安全网----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最后两个扣件。

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及水平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拆端头扣件。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地基处理

(1)基础排水措施

迎恩桥设9眼降水井,通衢桥设8眼降水井,集中降水排水,基坑四周设碎石反滤槽,连接降水井,将基坑内明水排入降水井内;

严禁施工场地内积水,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支架失稳,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

(2)基底平整硬化

承台混凝土施工完后,及时回填承台四周基坑;

承台间土方推平夯实,碾压密实后再浇筑20cm厚的C20混凝土。

2、支架搭设

(1)测量放线,首先在混凝土面上测设出桥梁各跨的纵轴线和桥墩横轴线,放出设计拱圈中心线。

用墨线弹出纵向与横向交错的方格网,迎恩桥采用纵向100cm×

横向70cm布网,通衢桥采用纵向100cm×

横向80cm布网。

按支架平面布置,精确计算出每根立杆计划长度,测设支架高度,搭设支架,调节支架顶托至设计标高。

(2)扣件式满堂支架的施工,采用φ48.3(d=3.6mm)扣件脚手架,每根立杆底部设可调底托,竖向步距采用150cm,每跨横向支架搭设宽出承台50cm,满堂支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支架钢管上方用可调顶托调节高度,桥纵向采用双排钢管做拱盔,拱盔直接架在可调顶托上,弧型拱盔与可调顶托的弧形空隙中间用钢筋支撑焊接,弧型拱盔上铺5cm×

5cm的方木与φ48钢管,方木与钢管交替排放,二者间距为0.3m,用1.2mm竹胶板做底模与侧模。

模板用钉子固定在方木上。

在预压完成后,调整底模标高。

底模标高=设计拱底+支架变形量+(前期施工误差的调整量),来控制底模标高。

 

支架安装时从拱圈的纵向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水平杆由下向上进行。

支架搭设之前预先检查杆件,不得使用挖瘪、弯曲、腐蚀等以及有损伤和明显缺陷的构件,碗扣或销子必须用专用的销子。

扣件进场前必须逐件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设计要求。

扣件支架搭设前,先按测量放线及支架搭设形式布置好扣件底托,然后搭拼扣件支架。

第一层拼好之后,必须由现场技术人员抄平检查平整度,如高差太大,必须用底托调平。

拼立杆时必须用吊线锤检查其垂直度,防止立杆偏心受力。

接头部位必须用碗扣连接牢固。

支架搭拼时应挂线以控制调平和线型。

顶托和底托外露部分最大不能超过30厘米,自由端超过30厘米长的杆件要增加水平杆锁定;

底托与硬化地面之间要密贴,达到面受力,严禁形成点受力。

顶托螺扣伸出长度不大于30厘米,方木间用木楔塞紧,且用钉子钉牢。

横向钢管间若有空隙,用粗钢筋焊接或用直扣件将两钢管连成一体。

扣件支架搭拼完之后,用扣件式钢管在立杆上沿纵横向每隔3排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设置时从顶到底要连续,搭接头保证不小于60厘米,接头扣件不少于两个,与水平横杆的夹角为45°

~60°

,要求布置在立杆两侧。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支架的观测,要有详细的记录,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特别是数据有突变时,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必要时进行重新验算。

附《迎恩桥满堂支架布置图》、《通衢桥满堂支架哎布置图》。

3、支架预压

(1)预压的目的:

消除地基沉降影响、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检验支架的刚度、稳定性、安全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测出弹性数据,同时取得支架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作为支架施工预拱值设置的资料;

在待堆载跨的模板上测设三个断面的沉降观测点,于跨径的1/4、1/2、3/4处的底板布设;

同断面于底板上按每2.0m间距布设。

在堆载预压前测设断面底模标高和支架底部标高。

(2)预压施工

支架预压重量取拱圈钢筋砼结构自重的120%,全部预压材料共分三级加载完成。

用编织袋装级配碎石作预压材料,堆载的堆积高度按拱体自重分布曲线变化取值,从而使预压荷载的分布与拱体荷载的分布相吻合。

第一级加压为40%总重量,停4—6小时,观测两次。

第二级加压为40%总重量,停4—6小时,观测两次。

第三级加压为40%总重量,静压不小于60小时,每天观测两次。

加载过程中,观测支架体系没有明显的变化时方可继续进行加载,预压时要随时观测支架的变化情况。

观测时分次做好计录,即加载前、加载1/3时、加载2/3时、加载完成后直至沉降稳定。

直至最后连续三天的累计沉降值<

3mm时方可卸载。

卸载后,进行支架回弹观测,最后计算出各点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最大值。

卸载时可均值卸载按两次卸完,分别为50%。

第一次卸载后停4—6小时,观测2次

第二次卸载后48小时内进行6次观测,

模板标高调整完毕后,在底板上方无法设置观测点,故观测点设置在底模下的方木上。

预压时按照观测阶段和观测时间测设各观测点标高,采用钢尺和DS2水准仪测设各观测点标高,并记录在册。

预压时主要观测的数据有:

地基沉降、顶板沉降、支架沉降;

卸载后顶板可恢复量。

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数值。

根据各点对应的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预拱度调整模板的高程。

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基础沉降明显、基础开裂、局部位置和支架变形过大现象,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卸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3)堆载及卸载

在底模上按该点对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自重摆放袋装碎石,其顺序与混凝土浇筑顺序一致,为从两端拱座同步向跨中摆放。

每天至少两次测量各测点的标高,并做好记录,连续预压不少于72h。

根据每天测量的数据统计后,确定连续72h内下沉量小于3㎜后可认为支架下沉已稳定。

并报请监理组要求进行卸载。

采用人工配合吊车,按与加载相反的顺序撤掉袋装碎石,测得各观测点的标高。

计算各点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

根据各点的非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和梁的预设上拱度值,调整各点立杆的可调顶托达到设计要求,重新整理底模。

5、支架拆除

根据要求,待拱圈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拱圈底支架拆除,不得随意提前,以免拱圈混凝土发生开裂。

在桥台处,支架拆除前必须完成台后挡土墙的施工及台背2/3回填工作。

拆除支架时,由跨中向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先放松跨中拱圈支架,再同时向两侧放松拱圈支架直到拱脚,然后拆除。

即先拆除各跨拱顶部分支架,拆除范围为跨中1/2范围支架,并应同时均匀拆卸,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

待落架稳定后,再拆除各跨1/4范围到拱脚处支架;

落架、拆模时,要对称、均匀进行,分三次卸完,不允许某个局部突然撤架,不得使主拱局部产生过大应力。

落架时要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每次落架过程都要仔细认真地进行,以达到均衡、同步。

拆模时防止撬坏模板和碰坏混凝土面。

落架观测:

在落架前,落架到1/2及落架结束后对拱圈混凝土顶面高程、纵轴线各观测一次。

支架拆除相关技术规定:

(1)拆除前应先拆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

(4)拆下的杆件应以安全方式吊走或运出,严禁向下抛掷。

五、满堂支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1、材质及其使用安全措施

扣件的紧固程度不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

扣件上螺栓应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

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使用。

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2、安全技术措施

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经过夯实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到不积水、不沉陷。

搭设过程中应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须通知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

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班长进行检查、验收。

每两步验收一次。

3、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结构施工阶段外脚手架每搭一层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下通知对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个人,未经同意不得拆除脚手架部件。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4、支架拆除的安全措施

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

架体拆除前,必须查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低锚、缆风绳、附件、电气装备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

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六、应急预案

1、救援预案的目的

事故发生后,极时展开救援,抢救受伤人员,使受困、受伤害人员、财产得到及时抢救。

防止事故继续发展。

2、救援机构

(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高勇

  副组长:

顾建华

组员:

闫朝吉、谢勇军、苏东虎、王卫玲

(2)职责和分工

  组长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并负责调集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力。

  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代行组长的职责。

  组员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及具体落实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

  (3)应急演练

  在工程开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各人员进行演练。

  (4)应急响应

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单位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单位支援的人力、物力。

事故的各情况由单位向外向上汇报。

3、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1)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危害

  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主要造成: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2)应急救援方法

  

(1)有关人员的安排

  组长、副组长接到通知后马上到现场全程指挥救援工作,立即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单位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

组员立即进行抢救。

  

(2)人员疏散、救援方法

  人员的疏散由组长安排的组员进行具体指挥。

具体指挥人安排在危险的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

各组员和现场其他的各人员对现场受伤害、受困的人员、财物进行抢救。

人员有支架的构件或其它物件压住时,先对支架进行观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后,方进行相应的抢救,防止抢险过程中再次倒塌,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加固或观察后,确认没有进一步的危险,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3)伤员救护

  •休克、昏迷的伤员救援

  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

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卧。

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需要搬动时,动作要轻。

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

畅通或实行人工呼吸。

  •受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金阳医院。

  (4)现场保护

由具体的组员带领警卫人员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用三色纺织布或挂有彩条的绳子圈围起来,由保卫人员旁站监护,防止闲人进入。

(5)事故报告

由项目经理以书面形式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向单位质安部进行报告,单位质安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再逐级上报,事故发生要做到“四不放过”。

七、支架稳定性及预压荷载计算

(一)迎恩桥脚手架稳定性及预压荷载计算

1、荷载计算

进行支架设计时,考虑下列的各项荷载:

①模板和支架的自重;

②新浇钢筋砼的自重;

③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④风荷载

(1)荷载标准值的取定

①模板和支架自重根据模板和支架的设计图确定;

②新浇钢筋砼自重标准值采用25KN/m3;

③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采用3.0KN/m2;

④风荷载标准值采用0.6KN/m2;

(2)荷载设计值的确定

进行支架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设计值,取荷载标准值分别乘以下表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然后组合而得。

项次

荷载类别

分项系数

1

模板和支架的自重

1.2

2

新浇钢筋砼的自重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1.4

风荷载

迎恩桥满堂支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其立杆的纵横向间距按1.0*0.7m的组合形式布置,其立杆的竖向步距统一采用1.5m,其上设可调顶托,上铺钢管和方木形成模板平台,支架承载最不利情况为拱板砼浇注完毕尚未初凝前底板范围内的杆件承载。

(3)荷载组合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模板支架主要检算立杆稳定性。

支架按步距1.5m,纵距1.0m、横距0.7m验算。

设计荷载主要考虑拱圈荷载、模板荷载、支架自重荷载和施工荷载,计算如下:

1拱圈钢筋混凝土方量347.16m3,拱圈自重为:

347.16*2.5*9.8=8504.42KN

平面面积为:

16.8*24=403.2m2

拱圈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为:

8505.42/403.2=21.09KN/m2

2模板与支架自重保守估算,按大于10%结构混凝土自重考虑,即2.11KN/m2,并按均布计算。

③施工人员及机具重量1.0KN/m2;

④混凝土灌注振捣2.0KN/m2;

⑤风荷载标准值采用0.6KN/m2;

2、支架验算

支架布置:

沿桥纵向排距1m,横向间距0.7m,步距1.5m;

脚手架钢管截面特性:

外直径Φ48.3mm,壁厚3.6mm,截面积A=506mm2,惯性矩I=1271cm4,回转半径i=15.9mm,f=205MPa,立杆[δ]=210。

(1)荷载

将(1项+2项)×

1.0×

1.2+(3项+4项+5项)×

1.4简化为均布荷载:

(21.09+2.11)×

1.2+(1.0+2.0+0.6)×

1.4≈32.88KN/m²

(2)立杆稳定性计算

支架横杆步距h=1.5m,立杆计算长度Lo=kμh=1.155*2.377*1.5=412mm

长细比λ=Lo/i=412/15.9=25.91,取λ=26,查表知稳定系数φ=0.93

则立杆承载能力[N]=0.93×

506×

210=98821.8N=98.82KN

立杆根数:

25*27=675根

每杆立杆承受荷载:

N=32.88*403.2/675=19.64KN<98.82KN.

立杆承载能力远大于要求立杆承受的荷载,满足要求。

N/φA=19.64*1000/(0.93×

506)=41.74Mpa<f=205MPa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通过以上承载力计算和受力分析可知,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按此布置,支架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4、预压荷载计算

(1)预压荷载选用预压试验专用吨袋装级配碎石,计算按1000Kg/袋考虑。

预压荷载采取等效布置方式,布置顺序序由两侧拱座向跨中同步堆载。

(2)预压荷载计算

拱圈施工时总荷载为:

32.88*403.2*1000/9.8=1352777.14Kg

预压吨袋用量:

1352777.14/1000=1353个,计划1400个砂袋。

堆码高度:

1352777.14/[26.48*(16.8+2)*2200]=1.235米(碎石按2200Kg/m3考虑)。

(二)通衢桥脚手架稳定性及预压荷载计算

通衢桥满堂支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其立杆的纵横向间距按1.0*0.8m的组合形式布置,其立杆的竖向步距统一采用1.5m,其上设可调顶托,上铺钢管和方木形成模板平台,支架承载最不利情况为拱板砼浇注完毕尚未初凝前底板范围内的杆件承载。

通衢桥为2跨,仅验算1跨的支架稳定性,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模板支架主要检算立杆稳定性。

支架按步距1.5m,纵距1.0m、横距0.8m验算。

①一跨拱圈钢筋混凝土方量95.62m3,

拱圈自重为:

95.62*2.5*9.8=2342.69KN

16*14=224m2

2342.69/224=10.46KN/m2

3模板与支架自重保守估算,按大于10%结构混凝土自重考虑,即1.05KN/m2,并按均布计算。

沿桥纵向排距1m,横向间距0.8m,步距1.5m;

(10.46+1.05)×

1.4≈18.85KN/m²

15*23=345根

N=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