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982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学三原色Word文档格式.docx

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照射任何色都会产生暖和感。

相反,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

  冷色和暖色除去温度不同的感觉外,还会有其它感受,如重量感、湿度感等。

暖色偏重,冷色偏轻;

暖色密度强,冷色稀薄;

冷色透明感强,暖色透明感较弱;

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

冷色在退远感,暖色有迫近感。

  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觉。

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重,明色轻。

纯度与明度的变化还会给人色彩软硬的印象,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2)颜色的表情:

色彩的情感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的世界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剌激产生呼应时,就会在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红色:

是强有力的色彩,是热烈、冲动的色彩,高度的庄严肃穆。

在深红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

在蓝色的底上,红色就像炽烈燃烧的火焰;

在黄绿色的底上,红色变成一促冒失的、鲁莽的闯入者,激烈而又寻常;

在橙色的底上,红色似乎被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好象焦干了似的。

  橙色:

是十分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

  橙色稍稍混入黑或白色,会成为一种稳重、含蓄又明快的暖色,但混入较多黑色,就会成为一种烧焦的色;

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带有一种甜腻的味道。

橙色与蓝色搭配,构成了最响亮、最欢快的色彩。

  黄色:

是亮度最高的色,在高明度下能保持很强的纯度。

黄色的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因此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

黄色有金色的光芒,因此又象征财富和权力,是骄傲的色彩。

黑或紫色的衬托可以使黄色达到力量无限扩大的强度。

白色是吞没黄色的色彩,淡淡的粉红色也可以像美丽的少女一样将黄色这骄傲的王子征服。

  黄色最不能承受黑色或白色的侵蚀,稍微渗入,黄色即刻会失去光辉。

  绿色:

鲜艳的绿色非常美丽,优雅,很宽容、大度,无论蓝色或黄色渗入,仍旧十分美丽。

黄绿色单纯,年青;

蓝绿色青秀、豁达。

含灰的绿色也仍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

  蓝色:

是博大的色彩,是永恒的象征。

蓝色是最冷的色,在纯净的情况下并不代表感情上的冷漠,只不过表现出一种平静、理智与纯净而已。

真正令人情感冷酷悲哀的色,是被弄混浊的蓝色。

  紫色:

是非知觉的色,神秘,给人印象深刻,有时给人以压迫感,并且因对比不同,时而富有威胁性,时而又富有鼓舞性。

当紫色以色域出现时便可能明显产生恐怖感,在倾向于紫红色时更是如此。

  紫色是象征虔诚的色相,当紫色深化暗化时又是蒙昧迷信的象征。

一旦紫色被淡化,当光明与理解照亮蒙昧的虔诚之色时,优美可爱的晕色就会使我们心醉。

  用紫色表现混乱、死亡和兴奋,用蓝紫色表现孤独与献身,用红紫色表现神圣和爱和精神的统辖领域——简而言之,这就是紫色色带的一些表现价值。

   

黑、白、灰色:

无彩色在心理上与有彩色具有同样价值。

黑和白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代表色彩的阴极和阳极。

  黑白所具有的抽象表现力以及神秘感,似乎能超越任何色彩的深度。

康丁斯基认为,黑色意味空无,像太阳的毁灭,像永恒的沉默,没有未来,失去希望。

而白色的沉默不是死亡,而是有无尽的可能性。

黑白两色是极端对立的色,然而有时又令人感到它们之间有难以言状的共性。

白色和黑色都可以表达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都具有不可超越的虚幻与无限的精神。

  在色彩体系中,灰色是最被动的色彩,它是彻底的中性色,依靠邻近的色彩获得生命,灰色一旦靠近鲜艳的暖色,就会显出冷静的品格;

若靠近冷色,则变为温和的暖灰色。

3)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在于它能深刻地表达人的观念和信仰,这就是色彩的象征性意义。

4)对颜色的喜爱:

有多种动机影响着人们对颜色的喜爱。

A社会背景;

B年龄差异;

C心理的需求;

D场合的差异;

E用途的差异;

F流行色。

 

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网页设计,色彩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环。

当我们距离显示屏较远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优美的版式或者是美丽的图片,而是网页的色彩。

  

关于色彩的原理有许多,在此我们不可能一一阐述,大家可以看看相关设计书籍,有利于系统地理解。

在此我们仅仅想告诉大家一些网页配色时的小技巧。

1.用一种色彩。

这里是指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调整透明度或者饱和度,产生新的色彩,用于网页。

这样的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

2.用两种色彩。

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选择它的对比色。

3.用一个色系。

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感觉的色彩,例如淡蓝,淡黄,淡绿;

或者土黄,土灰,土蓝。

在网页配色中,还要切记一些误区:

1.不要将所有颜色都用到,尽量控制在三种色彩以内。

2.背景和前文的对比尽量要大,(绝对不要用花纹繁复的图案作背景),以便突出主要文字内容。

黑与白]:

非常对立而又有共性, 

是色彩最后的抽象.能够用来表达富有哲理性的东西.其中—— 

[黑色]:

空、无、永恒的沉默. 

[白色]:

虚无, 

有无尽的可能性. 

此二色总时通过对方的存在显示自己的力量.

[黄色]:

亮度最高, 

尤其灿烂、辉煌.象征着智慧之光, 

象征着权力、骄傲.经不起白色的冲淡.当用黑、紫、深蓝反衬时, 

能加强.淡粉色能使之变柔和. 

[绿色]:

具中性特点.和平色, 

偏向自然美.宁静、生机勃勃, 

宽容色彩.可衬托多种颜色而达到和谐. 

[蓝色]:

永恒、博大、遥远感. 

[紫色]:

大面积有恐怖感, 

紫红尤其明显.暗紫有灾难感.淡紫则是一种优美的活泼色.紫与黄共存时, 

消极性更加显著.

[红色]:

最强有力的色彩, 

能引起肌肉的兴奋.热烈、冲动. 

[橙色]:

较温和, 

是一种很活泼、辉煌的色彩.富足的、快乐的色彩.稍加黑则较稳重.蓝橙对比时较生动.

[灰色]:

是色彩中最被动的颜色.受有彩色影响极大, 

靠邻近的色彩获得自己的生命.近冷则暖, 

近暖则冷.最有平静感(中性), 

是视觉中最安静的色彩.有很强的调和对比的作用. 

室内设计色彩

作者:

微笑您提交日期:

2006-9-618:

21:

00

室内设计色彩有六种标准色:

红橙黄绿青紫这六种色中,又有细分:

(1)三原色:

红黄青

(2)间色:

橙(红加黄)绿(黄加青)紫(青加红)大家可以发现,上述六色的排列中,原色总是间隔着一个间色,因此,只需将标准色背熟,对于原色及间色我们就可以分清了。

事实上,还有一些颜色没有包括在以上色彩中。

金、银、灰、黑、白是五种中性色。

一般来说,除非染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我们的背景都采用灰、黑、白这三种颜色,因为金银太耀眼了,而灰、黑、白由于是中性色,比较容易与其它颜色搭配。

一般的颜色的明度者不同,因此产生的距离感也不同。

按明度顺序排列:

1黄、2橙、3红、4绿、5青、6紫。

我们可以发现,按照16、25、34的顺序,就可以得到对比色。

善于运用对比色,对我们的设计是很有好处的。

如:

万绿丛中一点红。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黑色背景上,黄最近。

而在白色背景上,则紫最近。

因此,距离感只是相对而言,与我们的背景的对比。

在设计中,有明度、纯度和冷暖的对比,而色彩的冷暖是设计问题的主要攻坚项目。

这时我们需要《康定斯基定律》,其主要内容:

将色彩分成角度:

红90度,橙60度,黄80度,蓝190度,紫120度。

其中钝角:

钝拙、柔弱、冷色锐角:

敏锐、强烈、暖色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的掌握了。

我们来看看怎样调和色彩。

调和色彩的基本法则是:

页面各部分色彩一定要构成适当的室内设计色彩关系。

组成统一的色调,表达某种情绪。

这才会有自己的风格。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确立主调统率室内设计的色彩关系。

当页面上有几个色块时,必须以其中一块颜色为主,而且其面积,明度,位置大于其它色块。

(2)不但要善于运用原色,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金、银、黑、白和灰这些中性色进行缓解,中和,以烘托出主题。

(3)增加共同点,会使室内设计更趋向协调。

(4)拉开距离,目的是为了主次分开,不要堆成一堆,别人看了都觉得讨厌。

可有方法:

或者从平面拉开,或者从纯度和明度削弱。

①两色一深一浅。

②同时变化原有明度

③纯度对比,使一色鲜艳而一色朦胧

④同时变化原有纯度

再来说说色彩均衡问题:

要打动别人的视知觉,色彩要均衡。

一般:

(1)比较全局

(2)不同的物体也不同。

你可以看出页面上是块铁之类的东西的话,那么,潜意识里比看到页面上的一颗小草就会觉得不同份量了。

这是我们生活上的体验。

(3)色彩不能偏于一方,否则就会失重。

如页面中心有大色,则四周一定要有一些小色,左边有一定的物体一定的明度,右边就不能完全灰暗或空白,也要有适量的明色。

(4)若说到均衡,则纯度或明度较差的大色块与面积小的鲜明色块也均衡

要表达出我们室内设计的风格,这就需要理解色调的概念。

色调,即我们页面的主色彩。

我们所要表达的性格或心情,都会在页面上表示出来。

如忧郁用冷色,热情开心用暖色等。

而如要表达出我们所观察的色调,要用夸张、提炼、强调、概括等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加强对比,表达气氛,是有必要进行夸张和调整的。

以下是具体的方法:

(1)单色调是指只用一种颜色,只在明度和纯度上作调整,间用中性色。

这种方法,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倾向。

如采用单色调,易形成一种风格。

我们要注意的是中性色必须做到非常有层次,明度系数也要拉开,才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室内设计效果。

(2)调和调:

邻近色的配合。

这种方法是采用标准色的队列中邻近的色彩作配合。

但易单调,必须注意明度和纯度,而且注意在画面的局部采用少量小块的对比色以达到协调的效果。

(3)对比调:

易造成不和谐。

必须加中性色加以调和.注意色块大小、位置,才能均衡我们的布局。

注意:

在调和色彩中要注意间用中性色。

必须明白的是:

近的纯由远的灰衬托明的纯由暗的灰衬托明的纯由暗的灰衬托主体的纯由宾体的灰衬托.

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加入时间:

2006-07-2611:

09:

42作者:

来源:

来源申明

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

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

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

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

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

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

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二、 

色立体及表色系 

1.色立体 

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 

球体的立体模型。

它的结构经了比地球仪的形状,北极为白色,南极为黑色,连接南北两极贯穿中心的轴为明度标轴,北半球是明色系,南北半球是深色系。

色相环的位置则赤道线上,球面一点到中心轴的重直线,表示纯度系列标准,越近中心,纯度越低,球中心为正灰。

色立体有多种,主要有美国蒙赛尔色立体、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日本色研色立体等。

2.蒙赛尔表色系 

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

一>

.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

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

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

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

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

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种色相对比 

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

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

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

(2)和(3)类型的优点。

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接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

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

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

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

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色彩构成 

色彩对于事物的表现能力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超强效果。

在我们生活里,色彩无所不在,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我们对每一件事物的认知,都是从色彩与形状开始的。

我们也在用色彩创造丰富的视觉空间,用色彩的语言与社会进行沟通。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颜色的反应都是有一定的规律。

为此人们把每种颜色都赋予了特殊的感情意义。

色彩构成(Interactionof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作为一个网页设计师,只有掌握色彩构成原理,熟知各色彩的相互关系及各种色彩的生理或心理作用,结合自己所具备的平面构成知识,在网页设计中正确用色,才能实现传达特定信息和渲染页面的效果的目的。

1、色彩的性质

A、光与色彩

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

光好似产生色的原因,色是光感觉的结果。

光在物理学上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其波长自700~400nm,在此范围称为可视光线。

当把光线引入三棱镜时,光线被分离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因而得出的自然光是七色光的混合。

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分解或光谱,七色光谱的颜色分布是按光的波长排列的。

B、物体色

物体本身不会发光的,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光源色经物体表面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物体在自然光照下,只反射其中一种波长的光,而其它波长的光全部吸收,这个物体则呈现反射光的颜色。

如果某一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那么我们便感觉这个物体是白色的;

如果把七色光全部吸收,那么就呈现一种黑色;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颜色是极其丰富的,各种物体不可能单纯反射一种波长的光,它只能对某一种波长的光反射得多,而对其它波长的光按不同比例反射得少,因此,物体的颜色不可能是一种绝对标准的色彩,而只能是倾向某一种颜色,同时又具有其它色光的成分。

所以说物体的色彩是受光源的色彩和该物体的选择吸收与反射能力所决定的。

C、计算机色彩显示

我们知道物体的色彩是对色光反射的结果,那么,计算机显示器的色彩如何生成的?

彩色显示器产生色彩的方式类似于大自然中的发光体。

在显示器内部有一个和电视机一样的显像管,当显像管内的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流打在荧光屏内侧的磷光片上时,磷光片就产生发光效应。

三种不同性质的磷光片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光波,计算机程序量化地控制电子束强度,由此精确控制各个磷光片的光波的波长,再经过合成叠加,就模拟出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光。

2、视觉的生理特性

A、视觉的适应

(1)明适应

光线弱的环境突然间变成一个光线强的环境(例如:

电灯骤开的瞬间),人的眼睛在片刻“失明”后适应的过程叫明适应。

这个视觉适应过程大约有0.2s

(2)暗适应

和明适应相反的过程称作暗适应(例如,夜晚从灯光明亮的大厅步到户外),暗适应过程大约需5~10min的时间。

(3)色适应

由一个色光环境到另一个色光环境,人的眼睛由感觉到差异的存在到差异消失的适应过程称作色适应。

如当我们从普通灯光(带黄橙光)的房间到点日光灯(带蓝白味光)的房间,开始觉得两房间的灯光色彩有差异,可是过不久,便会不知不觉地习惯下来,就觉得没有什么区别了。

B、色感觉恒常

当我们看物象时,常常进行着心理的调节,就不会被进入眼内的光的物理性质所欺骗,而能认识物象的真实特性。

视觉的这种自然地或无意识地对物体的色觉始终想保持原样不变和“固有”的现象,就是色感觉恒常,也叫视觉惰性。

(1)明度恒常

把一个浅色的物体放置在阳光下,一个白色的物体放置在阴影处,虽然在阳光下浅色物体对光的反射量比在阴影处是白色物体对光的反射量多,但我们仍然感到阳光下的物体是灰色的,而在阴影处的物体是白色的,这种现象称为明度恒常。

(2)大小恒常

人们面向前方,两个等大的物体,一个放置在近处,一个放置在远处,虽然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很多,但是我们认为是同样大小。

这现象称为大小恒常。

(3)色的恒常

把一张白纸照射蓝色光,把一张蓝颜色的纸照射白光(全色光),两者相比较,虽两张纸都成了蓝色,但是眼睛仍然能区分出前者是在蓝色光下的白纸,后者为蓝色纸,这种把物体的“固有色”与照明色相区别的能力,称为色的恒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