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92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纪念建党99周年党史党章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套文档格式.docx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C)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9.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D)。

(A)前提条件;

(B)主要特征;

(C)经济实质;

(D)根本任务。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

(A)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2.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13.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C)。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运动。

14.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

(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C)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D)黄浦军校的正式成立。

16.1927年,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对派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D)。

(A)中共六大;

(B)洛川会议;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7.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历史大事件是(B)。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文家市决策;

(D)井冈山会师。

18.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A)。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

19.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是在(B)。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20.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来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1.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2.“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论断最早是在(C)上提出的。

(A)广东高州的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

(B)广东顺德的企业党建工作会议;

(C)上海的党建工作座谈会;

(D)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座谈会。

23.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D)。

(A)求真务实的精神;

(B)真抓实干的精神;

(C)实事求是的原则;

(D)“三个代表”的要求。

24.“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A)的集中体现。

(A)先进性;

(B)革命性;

(C)进步性;

(D)战斗性。

2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B)在上海举行。

(A)1912年7月1日;

(B)1921年7月23日;

(C)1921年7月31日

26.第一个提出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的人是(A)。

(A)毛泽东;

(B)董必武;

(C)刘少奇

27.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是(C)。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28.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章是在(B)制定的。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29.最先在中国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的是(C)。

(A)李大钊;

(B)威经斯基;

(C)蔡和森

30.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B)。

(A)中共六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五大

3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B)武装斗争(C)群众路线

32.开辟新时期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指邓小平(C)的讲话。

(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3.“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在(B)。

(A)遵义会议(B)延安整风时期(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C)。

(A)12月15日(B)11月10日(C)12月18日

35.为了切实加强党风建设,1980年10月,(B)在中纪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尖锐地指出: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A)邓小平(B)陈云(C)邓颖超

36.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A)。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8.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C)。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实现共产主义

39.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国情是(C)。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

(A)经济建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

41.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是2000年2月在(C)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A)江苏(B)上海(C)广东

42.十六大确定的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A)。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基本实现现代化(C)学习

43.(B)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改革(B)创新(C)学习

44.(A)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发展(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5.《党章》规定:

年满(D)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加入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A)16(B)17(C)20(D)18

4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D)

(A)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B)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C)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D)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47.下面不属于党员享有的权利的是:

(A)

(A)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阴谋诡计。

(B)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C)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D)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48.《党章》规定:

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的原则。

(A)民主集中(B)个别吸收(C)上级决定(D)集体加入

49.《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C)正式党员做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A)一名(B)三名(C)两名(D)至少一名

50.《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C)。

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A)两年(B)三年(C)一年(D)半年

51.预备党员享有(D)。

(A)表决权(B)选举权(C)被选举权(D)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的权力

52.党员的年龄,从(B)算起。

(A)递交申请书之日起(B)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

(C)成为预备党员之日(D)成为预备党员一年后

53.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A)不参加当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开除出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A)六个月(B)三个月(C)一年(D)两年

54.下列不属于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的是:

(B)

(A)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B)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包括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都由选举产生。

(C)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D)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55.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下列不属于此原则范围的是:

(C)

(A)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

(B)如对重大问题发生挣执,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的情况下必须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

(C)按职务高低决定

(D)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56.《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B)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进行;

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A)四(B)五(C)六(D)三

57.下列不属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A)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B)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委员会的报告

(C)修改党的党章(D)听取和审查政府工作报告

58.下列不属于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的是:

(A)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B)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会的部分成员

(C)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D)调整和增选中央纪律委员会的部分成员

59.根据《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A),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A)每年至少举行一次(B)每年至少举行两次

(C)每年举行一次(D)每年举行两次

60.《党章》规定:

党的省、自治区、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每(D)年举行一次。

(A)三(B)两(C)四(D)五

61.《党章》规定:

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D)年举行一次。

(A)两(B)三(C)四(D)五

62.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不包括:

(A)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B)听取和审查同级纪律委员会的报告

(C)听取和审查同级政府的工作报告(D)选举同级的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纪律坚持委员会

63.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由(C)年以上党龄。

(A)三(B)四(C)五(D)六

64.《党章》规定:

党的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B)次。

(A)一(B)二(C)三(D)四

65.《党章》明确指出:

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接到、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A)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三(B)五(C)二(D)四

66.《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C)。

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A)三年至四年(B)三年(C)两年至三年(D)四年

67.《党章》规定: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D),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A)基础(B)细胞(C)核心(D)战斗堡垒

68.《党章》规定: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仁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A)。

(A)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B)又红又专

(C)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D)廉洁、精简、高效

69.《党章》规定: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C)。

党的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A)核心(B)关键(C)保证(D)基础

70.《党章》规定:

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不包括(D)。

(A)警告(B)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D)开除公职

71.《党章》规定:

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C)。

(A)撤销党内职务(B)留党察看(C)开除党籍(D)开除公职

72.《党章》规定:

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B)。

(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

73.《党章》规定:

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委员会在(D)进行工作。

(A)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下

(B)同级党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

(C)上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下

(D)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

74.根据《党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D)。

(A)后备力量(B)助手(C)后备军(D)助手和后备军

75.根据《党章》规定,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领导。

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D)领导。

(A)同级党的委员会(B)共青团上级组织

(C)共青团中央委员会(D)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共青团上级组织的双重

76.(B)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改革(B)创新(C)学习(D)发展

77.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A),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A)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B)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C)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安全

78.凡是符合(B)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A)全面人才观(B)科学发展观(C)终身学习观

79.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者是紧密相连和相互统一的,核心是(B)。

(A)讲学习(B)讲政治(C)讲正气

80.“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党章对(C)的表述。

(A)党的组织路线(B)党的政治路线(C)党的群众路线

8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A),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C)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82.民主集中制是(C)的制度。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B)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C)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83.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C)。

(A)发展社会主义文化(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发展生产力

8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A)指导新的实践。

(A)马克思主义(B)科学技术(C)思想文化

8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B)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A)依法执政(B)依法治国(C)科学执政

8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A)。

(A)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理论联系实际(C)批评与自我批评

8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A)。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与时俱进、开拓进取(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B),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批评与自我批评

89.党章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C)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A)社会组织结构(B)社会政治生活(C)社会基层组织

90.要把(C)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解决问题是否彻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

 (A)干部(B)党员(C)群众

91.________,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A1921年7月B1921年9月C1922年7月D1922年9月

92.______,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1922年9月B1922年7月C1922年7月D1921年9月

93.________,中共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

A1922年6月B1922年9月C1923年6月D1923年9月

94.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发起_______,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A广州起义B秋收起义C黄花岗起义D

95.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A遵义B西柏坡C延安D贵阳

96.1937年7月7日___________事件的爆发,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

A九.一八事变B一二.九运动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97.延安整风运动时间是:

___________

A1942年2月开始B1943年2月开始C1944年2月开始D1943年3月开始

98._________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七大B八大C三大D九大

99.三大战役是指____________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百团大战

100.党的________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题库二】

1、我国新一届领导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请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

A、全面发展B、可持续发展C、以人为本

2、党员预备期为B

A、半年B、一年C、二年

3、党章规定,C是唯一而正确的入党动机。

A、增加择业竞争砝码,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

B、具有政治资本,使自己早日成才

C、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连续A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六个月B、八个月C、十个月

5、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有两名B党员作介绍人。

A、预备B、正式C、有三年以上党龄的

6、党员的党龄从C开始计算。

A、转为预备党员B、成为入党积极分子C、转为正式党员

7、党的十六大之后不久,B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号召。

A、江泽民B、胡锦涛C、温家宝

8、当代世界的主题是C

A、竞争与掠夺B、发展与科技C、和平与发展D、战争与革命

9、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D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1.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A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

(C)解放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

13.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B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4.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C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B)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