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175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6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有的行动比较迟缓,没有轻重缓急。

在学习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辅导。

教改措施方法

⒈以激励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学风。

⒉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读题、书写、计算、分析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⒊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进度划分

第一单元6课时完成。

第二单元11课时完成。

第三单元10课时完成。

第四单元10课时完成。

第五单元9课时完成。

回顾整理14课时完成。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1.提供广泛的生活情境,由表及里,使学生充分体验圆的美的同时,学习知识。

2.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3.突出科学性,感受人类的智慧。

教具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相关的课件

课型划分

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

课时划分

圆的认识1课时

圆的周长2课时

圆的面积3课时

回顾整理1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2、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景中,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4、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5、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

百分数的应用及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优化知识结构,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2.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设计基础练习和拓展性练习巩固百分数的应用。

第二单元相关的课件

信息窗一2课时相关链接

(一)1课时

信息窗二1课时信息窗三2课时

信息窗四3课时信息窗五1课时

相关链接

(二)1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圆柱、圆锥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对比和联系

2.重视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引领,帮助学生了解研究数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升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圆柱和圆锥的自制学具,第三单元相关的课件

圆柱、圆锥认识、练习:

1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探索、基本练习:

圆柱的体积探索、基本练习:

圆锥体积探索、基本练习:

回顾整理、练习: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

比例的应用是教学的难点。

1.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2.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既能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四单元相关的课件

比例的意义、练习:

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练习:

正比例意义、正比例图像、基本练习:

反比例意义、基本练习:

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基本练习: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比例尺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培养空间观念。

3.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比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第五单元相关的课件

1.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求比例尺。

2课时

2.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课时

3.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1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1.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3.体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数据描述中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分析问题。

4.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认识众数、中位数,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是教学的重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的特征是教学的难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统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统计表及平均数知识之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有关统计知识的完成阶段,是下一学段学习有关统计知识的基础。

第六单元相关的课件

1.认识众数、中位数,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的特征。

3.认识扇形统计图。

【课时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完美的图形——圆(新授课)

信息窗1

教学内容:

课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的特征和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结合观察、分析、推理和验证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 

教学圆规。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圆规、直尺、三角板、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找到圆,导入 

新课:

1、师:

同学们,小兔、小狗、小猴今天要驾驶自己设计的汽车进行一次比赛,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

(车轮不一样形状)

生:

想。

师:

(教师课件展示)你认为谁会取得第一名?

小猴。

果真小猴胜利了,那为什么它会取得胜利呢?

谁能说说原因?

因为小猴的车轮是圆的。

我们生活中用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呢?

圆形。

(出示信息窗1图案)那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呢?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适时板书:

圆的认识。

二、操作、探究:

1、先让学生只用铅笔,不用任何工具画一个圆,看谁画得最圆。

很多学生画得不够圆,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想用的工具画一个圆。

(学生一般都会想到圆规)。

让学生都用圆规画一个圆看看(画出来的圆会大小不一),此时,教师简要介绍圆规的用法,并引导学生来解释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引出半径r。

除了圆规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画圆?

(引导学生理解一根钉一条绳的画法,并使其理解也是用了圆规的原理,为后面做羊吃草的题做好铺垫。

让学生将自己画的圆剪下来,然后多次对折,观察折痕,引出直径,并让学生明折痕(也就是直径,字母d)相交的地方就是圆心,与刚才圆规画圆时针尖的位置是一样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字母O)

通过对折,使学生知道,圆有无数条半径,也有无数条直径,但只有一个圆心。

让学生分析说明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得到d=2r或r=d÷

2

再用一个圆规画一个圆,并在上面随便画出几条半径,然后量一量,看看有什么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都相等。

或者说圆心到圆周上每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用圆形做轮子不会颠簸。

再来分析课件中小兔的车轮(正方形、正六边形)。

将正方形、正六边形也对折得到一个中心,中心和边上的任一点相联,通过测量,发现中心到边上的距离不等,所以用这样形状的轮子跑起来会颠簸。

三、巩固新知:

1、师:

圆是一种平面图形,我们以前还学过那些平面图形?

指名口答,并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鼠标,出示各种平面图形。

2、对比、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其他则是直线图形。

3、新知记忆:

(1)交流证明过程。

(2)课件演示证明过程:

用红色闪动圆心,显示“圆心”两个字,用字母o表示;

再用蓝色闪动一条从圆心到圆上的折痕,显示“半径”两个字,用字母r表示。

(3)师:

我们在一个圆中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

他们的长度怎样?

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并用字母表示。

(4)课件演示:

用黄色闪动一条折痕,显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

(5)师:

在一个圆中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6)判断哪个是直径:

4、同一个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小组合作,并写出表示他们关系的等式,看哪个小组写得多。

(2)交流并板书。

四、运用、练习:

1、完成第4页:

练一练 

1

学生操作,再在投影上评讲。

2、根据要求画圆:

(1)d=7厘米 

(2)r=2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评讲。

这两个圆谁大谁小?

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

3、做4页第4题

逐条用手势表示,交流。

4、做4页第5题

(1)尝试操作;

(2)明晰道理。

五、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谁能说说车轮上车轴应该装在哪儿?

(1)交流;

(2)课件演示车轮在各种形状下、车轴在不同的位置下汽车开动的效果。

2、学校要重建一座圆形的升旗台,要求底面直径是6米。

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画出这个圆呢?

(1) 

交流;

(2)课件演示。

3、交流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六、小结全课:

1、 

完成练习二十四 

第1题

画圆:

(1)d=4厘米;

(2)r=2.5厘米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画圆步骤:

(1) 

定点;

(2) 

定径;

(3) 

画圆。

课后反思: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了圆。

学生画圆是个难点。

本来以为,画圆应该很简单。

但真正教学的时候才发现,对于学生来说,画圆其实是个难点。

一是因为他们使用圆规不熟练,二是不够耐心,三是不能按要求标出相关的线段和用字母符号表示。

这方面还是要加强。

信息窗2(新授课)

第7~8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关于圆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

(圆心、直径、半径、表示字母、关系、特征……)

2、师: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物,如:

北京的天坛就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十分宏伟的建筑。

出示第7页情境图,简要介绍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出圆形周长问题。

二、建构圆周长的意义:

1、哪位同学上来指出圆的周长?

同桌两个人互相指指圆的周长。

2、你能描述一下什么叫圆的周长吗?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的叫做周长)大家说一次,老师把它记下来,好吗?

师板书圆周长定义。

三、动手实践,探索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1、猜想:

那么怎么计算圆的周长呢?

圆有大有小,圆的周长也就有长有短。

圆的大小又和什么有关系?

那么圆的直径或半径、圆的大小、圆的周长是怎么样的关系。

(圆的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圆的周长就越长)

2、动手实验:

(1)好的,研究直径和周长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解决开始提出的周长计算的问题了。

周长一般用什么表示?

直径一般用什么表示?

(2)选择方法,明确要求:

研究直径、周长,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可以算一算它们的比、……)选择哪种方法呢?

(比)

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的比。

出示实验报告单,师介绍表头,再问学生,现在你知道要干什么吗?

(测量直径、周长,再计算出比值,注意尽量准确。

圆的周长c 

直径d 

c/d(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24.5 

7.4 

3.31

7.8 

2.4

3.25

12.7 

3.18

10 

3.33

16 

3.2

12

3.8

3.16

(3)小组合作测量。

学生测量的物品有罐头、圆形的吹塑纸等。

(4)先反馈交流测量周长的方法:

小组1:

围起来,量一量。

用这种方法去测量的小组举手。

有不一样的,请你说。

小组2:

在直尺上*动一下,就可以测量。

师:

这样有两种方法,动画演示一下。

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师给他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化曲为直。

(5)学生汇报数据。

(6)观察这些数据,有什么发现。

(发现大多比值是3倍多一些。

这些圆一样大吗?

圆的大小不一样,周长都是直径的……。

(7)古代数学家就已经研究出了这一点,出示周髀算经,算经中就提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

周三径一。

(8)这一规律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给了人们很大的帮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数据还是不够准确,于是人们就继续研究。

3、介绍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精密值中做出的贡献。

4、介绍现代数字技术发展在计算圆周率精密值中的作用。

5、揭示圆周率的概念,及字母表示方法。

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圆的周长是直径3倍多一些这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

用式子表示就是:

圆的周长÷

直径=圆周率。

介绍π的写法.

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有关知识。

圆周率上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我们能用计算机计算出它的小数点后上亿位,但是这个数还是永远写不完,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我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取两位小数,即π≈3.14。

6、归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用公式表示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圆周率×

直径

或:

2倍的半径

字母公式:

C=πd。

给出黑板上的圆的直径,让学生求出周长。

得出公式:

C=2πr计算出天坛三层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7、回到情境图右边一幅,让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周长求直径或半径。

根据刚才所学内容,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术法。

(注意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第8页底注解。

四、巩固练习。

1、利用圆周率,你能求周长吗?

如果用半径求呢?

2、现在你知道,要求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如果知道半径呢?

一个圆的直径是37厘米,怎么计算圆的周长?

3、解决实际问题:

(1)应用题。

已知每分钟车轮转速及车轮半径,计算老师骑自行车一分钟前进多少米?

(2)神六绕地球第5周轨道是圆形的,半径是6693千米,你想提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

直径=圆周率

圆周率≈3.14(固定不变的数)

C=πd

C=2πr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不复杂,但这个公式如何得来,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来的,都是值得学生研究的问题。

因次,教学中,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因为是自己操作的所得,再加上我在课中介绍了一些相关资料及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所以学生对“π”的含义就理解得特别透彻,也学得有兴趣。

信息窗3

(一)圆的面积(新授课)

课本第12—14页红点一。

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思路;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谁能说说圆周长、直径和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新课

出示课本第12页图,引导学生提出“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有多大?

让学生说说降落范围是什么意思,引出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

圆的面积)

1.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转化成已知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的,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

我们也要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决定圆的大小的是什么?

(半径)所以,分割圆时要保留这个数据,沿半径把圆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变“直”的变化图。

2.动手操作学具,推导圆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

圆周部分近似看作线段,其

用自己的学具(等分成16份的圆)拼摆成一个你熟悉的、学过的平面图形。

思考:

(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2)所摆的图形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学生开始动手摆,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

(在幻灯前边说边摆。

①拼出长方形,学生叙述,老师板书:

②还能不能拼出其它图形?

学生可以拼出:

等等……

刚才,我们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导出圆面积的公式是:

S=πr2。

这几种思路的共同特点都是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转化后的图形与圆面积的关系推导出面积公式。

S=πr²

根据公式计算出“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

=3.14×

10²

100=314(平方千米)

想一想:

求圆面积S应知道什么?

如果给d和C,又怎样求圆面积?

(三)巩固反馈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r=2(单位:

分米)      d=6(单位:

分米)

2.选择题。

用2米长的绳子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木框上,羊吃到地上的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1)3.14×

22=12.56(米)

(2)3.14×

22=12.56(平方米)

(3)3.14×

32=28.26(平方米)

3.思考题: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求圆的面积。

(如图)

3.14×

整个推导过程占用了课的大部份时间,练习倒并不多,但正如我在课后与同事交流所说的,让学生记住S=πr2很容易,只要一上课就写出这个公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公式练习就行,也能很好的应付考试。

但对学生而言,这仅仅是记忆和模仿,只能增加负担,而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能够使学生掌握“转化”这样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而这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

信息窗3

(二)环形的面积(新授课)

教科书第14页红点.

教学目的: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