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091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学论文当归Word格式.docx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

有保肝补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

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经闭痛经、肠燥便秘、跌打损伤等病症。

当归含挥发油、亚油酸、烟酸及维生素B12等,具抗恶性贫血作用。

对子宫有“双向性”作用,既兴奋子宫,使收缩加强,又能使子宫弛缓。

另外还写了当归对人体的心血管、免疫功能、血液系统、平喘作用、利尿作用以及当归的入药补血活血进行了描述。

为我们今后研究当归的药理作用有很大帮助。

关键字当归性状化学成分补血活血药理作用

1、当归名字的由来

2、当归的形态特征

3、当归的性状

4、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

5、当归的药理作用

5.1当归的补血活血作用

5.2当归的其它药理作用

5.3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的不同点和侧重点

6、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的不同点与侧重点

[1]题目类型:

?

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

[2]题目来源:

工作任务题;

生产实际题;

模拟或虚构题;

学生自选题。

2、主要参考资料:

(1)周西瑜,等、当归的性状,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2003

(2)866

(2)高学敏,等。

当归的化学成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学(下册)2000.1752(3)彭仁秀,等、当归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中草药1981;

12(7):

33(4)赵李原当归多糖体外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

12(6):

378。

(5)柳仲勋,等、当归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

378(6)吕富华,等、当归之药理研究中华学杂志1954;

(9):

670(7)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3.(8)邵梅,陆启滨.当归治疗痛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6,24

(1):

104.

(9)闫升,乔国芳,刘志峰,等.当归油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J,.中草药,2000,31(8):

604.

(10)杨瑜,查仲玲,朱蕙,等.当归提取物的镇痛作用,J,.医药导报,2002,21(8):

481.

(11)费建平,王蕊,罗新民.川芎素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9):

981,1035

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阶段阶段内容起止时间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设计方案~书写任务书2010年11月1日—2010年11月15日第二阶段收集资料~核实资料2010年11月16日—2011年1月15日第三阶段整理及分析资料2011年1月16日—2011年2月15日第四阶段写论文及论文的修改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5日指导教师(签名)时间:

年月日系部负责人(签名)时间:

年月日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正文

6、总结

四、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综述了当归既能行血之不畅,又能补血之不足,可使气血当

有所归,各行其脉,故名当归。

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经闭痛经、肠燥便秘、跌打损伤等病症。

为我们今后研究当归的药理作用有很大帮助

当归性状化学成分补血活血药理作用关键字

为我们今后研究当归的药理作用有很大帮助。

1当归名字的由来

1.1古人娶妻为生儿育女,当归调血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要药,有想念丈夫之意,因此有当归之名,恰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的意思相同

1.2当归治疗妊娠妇女产后恶血上冲,其疗效显著;

若发生气血逆乱,服用之后即可降逆定乱,使气血各有所归,因而当归之名也由此而来。

1.3出自地名:

当归的主产地原在甘肃岷县。

唐朝时,岷县附近叫“当州”,因唐以前这一带为“烧当羌”族居住之地。

当地的特产有一种香草叫“蕲”,就是当归,

[1]古代“蕲”与“归”发音押韵相同,所以叫当归。

2当归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根粗大,圆锥形,单一或2至数个分枝,黄棕色至土黄色,根头部有细密的环纹,有特异气味。

茎直立,高1.2-2.5米,中空,常带紫色,基部径1.2-1.5厘米,有纵沟纹,光滑无毛或上部有稀疏短毛。

叶柄长5-15厘米,基部膨大成带紫色的膜质叶鞘,贴茎,光滑无毛;

叶片轮廓为长卵状三角形,长10-18厘米,宽5-12

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光滑或仅表面的主脉上有短毛,叶轴及小叶柄偶有反转或扭曲;

基生叶的末回裂片长圆形,长3-5.5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多有不等的2深裂,边缘有长短不等的深锯齿。

茎生叶的末回裂片长圆形至菱状长圆形,长1.5-2.5厘米,宽0.7-1.0厘米,边缘锯齿状,有齿尖,顶端的小叶有长尾尖。

复伞形花序直径3-6厘米,少数达8厘米,花序梗、伞辐及花柄有短糙毛,花序梗长4-7厘米,伞辐14-18(-21),长2-5厘米,开展;

无总苞片;

小伞形花序有花15-23-(27)朵;

小总苞片5-12,长钻形;

花黄绿色,无萼齿,花瓣卵圆形,顶端稍内凹,花柱长而叉开,花柱基圆柱形。

果实近圆形至阔卵形,长4-7毫米,宽3.5-6毫米,背棱隆起,线形,尖锐、侧棱翅状,厚膜质,与果体近等宽或略宽,棱槽内

(2)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

花期6-8月,果期8-11月。

3当归的性状

当归的别名:

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尤以甘肃岷县(位于兰州南方偏东)当归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城”之称。

乾归(见《神农本草经》)山薪(见《尔雅》)白薪(见《尔雅》)文无(见《本草纲目》。

[2]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药,俗有“十方九归”之称,在我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既能祛邪又可补虚的中品。

《景岳全书-本草正》曰: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对当归的性味和归经的认识,历代医家基本相同,一般认为其味辛、甘,而性微温,归心、肝、脾三经。

其理论依据正如《汤液本草》中所说:

“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

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为血家之圣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生肌健骨的功用。

4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

当归根含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成分(挥发油中的中性油成分有:

亚丁基苯酞(Butylidenephthalide)、β-蒎烯(β-Pinene)、α-蒎烯、莰烯(Camph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月桂烯(Myrcene)、别罗勒烯(Allo-ocimene)、,-正丁基-环庚二烯-,,,(,-n-butyl-cycloheptadiene-,,,)、,-甲基-十二烷-,-酮(,-Methyl-dodecane-,-one)、苯乙酮(Acetophenone)、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异菖蒲烯(Isoacroraene)、菖蒲二烯(Acoradiene)、花侧柏烯

(Chamigrene)、α-雪松烯(α-Cedrene)、藁本内酯(Ligustilide)、正丁基四氢

[2]化酜内酯(n-Butyl-tetr

5.1当归的入药补血活血作用

当归归肝、心、脾和大肠经,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医早已明确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主要功能。

正如清代《本草经百种录》所说:

“当归为血家必用之药„„。

实为养血之要品。

”若分用,当归身长于补血、润肠,当归尾长于活血止痛。

当归入药,由来已久,早在<

<

本草纲目>

>

中就将它列为了可补可攻的中品药,既可扶正补养,又可攻邪治病。

当归的首要功效,就是补血。

血虚引起的头昏、眼花、心慌、疲倦、面少血色,脉细无力,最宜使用当归。

著名的当归补血汤,就由当归和黄芷组成。

如果再加入党参、红枣,补养气血的功效更强。

当归又是妇科要药,因为当归不仅能补血而且能活血,最宜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由当归与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而成的四物汤,就是妇科调经的基本方。

经行腹痛,可加香附、延胡索;

经闭不通,可加桃仁、红花。

当归也宜于疼痛病证。

因为当归功有温通经脉、活血止痛的功效。

无论虚寒腹痛,或风温关节疼痛,或跌打损伤瘀血阻滞疼痛,都可使用当归。

当归也常用于痈疽疮疡。

因为当归活血化瘀,能起到消肿止痛、排脓生肌的功效。

治疗疮疡的名方仙方活命饮,就以当归与赤芍、金银花、炮山甲等同用。

当归还宜于血虚肠燥引起的大便秘结,因为当归有养血润肠的功效。

常与肉蓉、生首乌、火麻仁等润肠配伍同用。

许多补养气血的药膳名方,当归也是重要成分,诸如当归生姜羊内肉汤、十全大补汤、药蒸旱鸡等等。

由此可见,驰名中外的当归,确实不愧为血家圣药和妇科要药。

当归命名由來见证女性身体论述。

中研院民族研究所张珣在论文《当归?

伊人胡不歸》中指出,饮食人类学中多半研究饮食分类与饮食结构,然而学者多半分析公开社交饮食,例如茶菸酒槟榔或大麻,而忽略了较不公开的家庭饮食与女性饮食。

张珣指出,当归并非女性专用食品,当归鸭、当归羊肉都是台湾和人常见的日常补品,不分性別阶级,也非病人专属,然而查阅资料显示,宋朝之后妇科成为独立科別,妇病首重调经,当归则逐渐被建构成调经圣品,无论胎前产后各病,都常随症加减采用,从当归与女性的关系来看,可凸显汉文化中女性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体。

根据资料,当归的性质甘、辛、溫、入肝、心,可以活血、补血,可以用在月经不调、痛经、血虚„„可增加血流量、降血脂、抗氧化自由基、抗炎阵痛、有促进女性荷尔蒙作用。

5.2当归的其他药理作用

5.2.1对心血管作用:

当归煎剂对心肌缺血时的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并有改善心

[3]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

5.2.2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当归能增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单核吞噬系统的非特异吞噬能力.当归多糖有对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

当归多糖及当归补血汤对细胞免疫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

当归及其有效成分,能明显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

5.2.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阿魏酸为当归及川芎中的单体成分,阿魏酸钠可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与释放反应,并抑制血小板TXA2样物质的生成,但不影响血管壁PGI2样物质的生成。

体外可抑制人血小板聚集与TXA2样物质的生成,其作用呈浓度依赖

[5]型。

当归多糖能增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骨髓有核细胞数。

这种

[6]作用在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受到抑制时尤为明显。

5.2.4平喘作用:

当归中有平喘作用的成分为正丁烯酚和藁木内酯,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5.2.5利尿作用:

其粗制对膀胱平滑肌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肾小管病变的恢复,对肾有一定保护作用。

5.2.6外阿魏酸也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5.2.7对子宫的作用:

当归对子宫具“双向性”作用。

当归挥发油(沸点180--210摄氏度)1:

50浓度即对子宫呈抑制作用,作用迅速而持久,使子宫节律收缩减少,子宫肌弛缓,1:

25浓度可完全停止收缩,但洗去药液后,子宫收缩恢复。

对子宫无明显损害,当归挥发油0.05,0.2ml能对抗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或组胺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在用硫酸阿托品后,抑制作用仍出现,故当归挥发油对子宫肌的抑制可能为直接作用。

5.3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的不同点与侧重点

当归药理作用研究的侧重点虽然当归和川芎都能治疗经闭痛经,二者常和其它药构成复方治疗。

比如生化汤、血府逐淤汤等等。

根据近年来对当归川芎单味药的药

理作用研究发现当归在治疗痛经方面比川芎效果好,可能是对川芎在这方面的物质基础研究的不是很清楚所致。

痛经病机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对痛经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是由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

或冲任

[7]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西医学认为痛经是由于子宫肌痉挛性收缩,组织缺血而引起的。

这一观点正与中医学“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病机相吻合。

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具有抑制平滑肌收缩及镇痛的作用,临床上多以当归为君药或臣药,配以调和气血之品,随证加减;

或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及当归丸口服

[8]用于治疗痛经,取得较好疗效。

[9]闫升等研究发现当归油(含藁本内酯70%)无论对正常未孕离体子宫还是对经缩

[10]宫素处理的离体子宫,都可呈剂量依赖性地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作用。

杨瑜等.将当归根饮片水提醇沉所得总浸膏分离后得到4个部分,分别以小鼠扭体反应进行镇痛实验。

结果表明,总浸膏及其4个洗脱部位均有镇痛作用,其中水洗脱部分镇痛作用尤为突出,强于阿魏酸钠、总浸膏和另外3个洗脱部分,提示当归中起镇痛作用的主要物质除阿魏酸钠外,在极性较大的水洗脱部分仍含有镇痛活性更大的物质。

中药的作用是多靶点的,除对子宫的作用外,还具有多方面作用,而且对痛经的疗效亦是多方面作用的综合反映。

当前对当归的药理研究仅探讨了对离体子宫作用这一小部分,对于配伍前后其它方面的作用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也有不足,一是诊断标准不一致,尚待进一步规范;

二是疗程不统一;

三是缺少客观化指标等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川芎药理作用研究的侧重点头痛之症,外感内伤皆有之,但头痛日久或痛位固定,痛如针刺,均是淤血头痛之象,故活血化淤是治疗头痛的常用方法之一。

当归川芎能活血化淤,能活血通络止痛。

二者在治疗头痛经常和其它药物配伍,比如治疗淤血头痛的《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

关于二者在治疗头痛的侧重点,“头痛必用川芎”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具活血祛淤,行气,祛风之效。

性善走窜,周而复始。

故前人说它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之气

走而不守,“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内透、外达,无所不药”。

川芎其性善散,

至”(张锡纯《衷中参西录》)。

但川芎这种上下内外无所不至的功能并非川芎一味所能及,而是通过配伍所得。

近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能麻痹神经中枢,有镇痛,镇静之效。

头痛必用川芎是指无论在外感或者内伤头痛中,川芎是首选药,这与它的

[11]性味,功效分不开。

川芎素注射液能减轻偏头痛程度和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提示川芎素注射液对偏头痛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川芎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释放5-HT,阻止颅内外血管异常收缩,打断血管异常舒缩的恶性循环,达到治疗和预防目的。

另外,川芎素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能拮抗内皮素,双重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管舒缩至正常;

能减轻先兆期颅内血管收缩致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使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保护,还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因此,川芎素注射液是治疗和预防偏头痛的有效药物。

6总结

当归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药,受到了多方面关注,目前对其补血机理和增进免疫机理的研究已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

在补血机理方面,先后提出了如前文所述的两种补血模型,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两种模型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会被阐明,而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当归的补血机理,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周西瑜,等、当归,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2003

(2)866

(2)高学敏,等。

378

(6)吕富华,等、当归之药理研究中华学杂志1954;

(9)闫升,乔国芳,刘志峰,等.当归油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J,.(10)杨瑜,查仲玲,朱蕙,等.当归提取物的镇痛作用,J,.医药导报,2002,21(8):

481

9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