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13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古诗词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监狱)

  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沟通)

  15.下列古代词语后来被新词所取代,取代正确的一项是()

  社稷庠序高堂黎庶

  A.国家学校父母百姓

  B.国家书房上房人民

  C.宗庙学校殿堂平民

  D.祖国学校朝廷百姓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百姓)

  B.匹夫有重于社稷者(百姓)

  C.布衣之交尚不可欺(百姓)

  D.今王播弃黎老(百姓)

  17.下列成语与“而或长烟一空”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B.一相情愿

  C.一目了然D.一无所有

  18.下面与“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B.皆若空游无所依

  C.隶而从者D.不可知其源

  19.下列句中的“则”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非死则徙尔

  20.下列句中与“花之隐逸者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1.《曹植聪慧》评论“曹植善属文”;

  

(1)下面属于曹植所撰写的是()

  A.《短歌行》B.《燕歌行》C.《白马篇》D.《蒿里行》

  

(2)文中“太祖甚异之”应译为()

  A.曹操很奇怪他B.曹操对他非常惊讶

  C.曹操认为他很奇特D.曹操对他的才能很惊讶

  (3)下列成语与曹操有关的是()

  A.老骥伏枥B.四面楚歌C.狡兔三窟D.指鹿为马

  22.《张孝基仁爱》曰: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1)与“不复有故态”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B.故人西辞黄鹤楼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D.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2)文中“徐”解释为()

  A.从容不迫B.缓慢C.舒缓D.宽松

  (3)划线句解释正确的是()

  A.于是将自己父亲聚积的财产呈献给他B.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C.因此将父亲派给他的财产归还他D.竟然把他父亲散落的财产交还于他

  23.题金陵渡(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1)“金陵”即南京的别称。

下列不属南京别称的一项是()

  A.建康B.临安C.江宁D.白下

  

(2)对“津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过河B.渡船C.渡口D.渡过

  (3)从金陵到峨嵋,史上有诗曰: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苏洵、苏轼、苏辙B.杜甫、杜牧、杜荀鹤

  C.曹操、曹丕、曹植D.班彪、班固、班超

  24.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

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简子曰:

“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1)“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阴历的每月初一称“朔”B.阴历的每月十五称“望”

  C.阴历的“望”的前日称“既望”D.阴历的每月末一天称“晦”

  

(2)对“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中的“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同“于”,在B.因为C.认为D.拿

  (3)划线句“示有恩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指出有恩德啊B.表示(对飞禽)有恩德

  C.显示百姓有恩情D.拿给他看鸠是有情的

  25.与狐谋皮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

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

  

(1)古代祭祀用的动物叫“牢”,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牛羊猪”全备叫“太牢”B.只用猪、羊的叫“少牢”

  C.仅用一只猪的叫“牢”D.仅用一只羊的叫“一牢”

  

(2)与“言未卒”中“卒”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骑千余,卒数与人B.畜我不卒

  C.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D.卒然遇轶才之兽

  (3)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狐狸相互带着东西逃到重丘下面

  B.狐狸相互带头逃到群山下面

  C.狐狸相互沿着重丘之下逃跑

  D.狐狸互相结伴逃到群山之下

  26.海瑞清廉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

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

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王司寇凤洲评之云:

“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1)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

下面不属于“六部”的一项是()

  A.户部B.礼部C.水部D.刑部

  

(2)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宦”,做官B.“惟”,只有C.“卒”,差役D.“而已”,罢了

  (3)对“不立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结伙B,不建立党派C.没有朋友D.不参加党派

  27.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邪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将出殡近郊,R敛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范文正”即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文正”乃谥号。

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包拯,谥号“孝肃”B.岳飞谥号为“武穆”

  C.清朝纪昀,谥号为“文达”D.王安石谥号为“荆公”

  

(2)对“公怃然”理解正确的是()

  A.大家感慨的样子B.范仲淹忧伤的样子

  C.大家忧伤的样子D.范仲淹默不作声的样子

  (3)这件事可用来证明范仲淹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8.晋平公游于河

  晋平公游于河(A)而乐,曰:

“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

”船人盍胥跪(B)而对曰:

“主君亦不好士耳!

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C)而至者犹君之好也;

士有足(D)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无患乎无士也。

  

(1)对古代“河”“江”解释正确的是()

  A.河,多指黄河;

江,多指长江B.河,指河流;

江,指江水

  C.江,指江河;

河,亦指江河D.江,指海水;

河,指湖泊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耳:

罢了B.犹:

因为

  C.夫:

句首助词,无义D.盖,因为

  (3)“而”多作连词用,有承接与转折作用。

上文中四个“而”的作用,表述不确切的是()

  A.承接B.转折C.转折D.转折

  29.曾子不受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

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以:

而B.致:

奉献C.修:

修理D.奚:

什么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与“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中“全”字不同的是()

  A.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D.春风又绿江南岸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奚为不受B.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C.竖子不足与之谋D.今日之事何如

  30.项羽烧秦宫室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说者曰: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王闻之,烹说者。

  

(1)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与“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中的“以”相同的是()

  A.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由语段中项羽的言行看,对项羽性格中的弱点归纳有误的是()

  A.暴戾B.狡诈C.独断D.爱慕虚荣

  (3)读“项羽”这一历史人物,让人联想到诗歌中指代的历史人物。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所指代的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李龟年董大杜少府元二B.杜甫高适王勃王维

  C.李白岑参陆游杜牧D.王之涣王昌龄辛弃疾苏轼

  二、填空题(40分)

  31.下面这首诗,诗句都不完整,试选取恰当的内容给它补上(填写序号)(2分)

  清溪流过___________,空水澄鲜___________。

隔断红尘___________,白云红叶___________。

  A.一色秋B.两悠悠C.三十里D.碧山头

  32.下列句子,出自宋人作品的是(写序号)___________(3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i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3.下面四副对联分别写的是哪位古人,请依次写出(4?

分)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知九歌心。

  34.望岳杜甫(9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作者杜甫字为_________,其文集为_________,是以_________命名的。

其代表作有“三吏”,即《新安吏》,_________《潼关吏》,“三别”即_________、《新婚别》和《无家别》。

(5分)

  

(2)“岱宗”即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

另四岳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显

  示出他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5.承宫樵薪苦学(10分)

  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少孤___________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___________

  见而欲笞之___________遂通其经___________

  

(2)翻译“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

孔子教育学生,以《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

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

(3分)

  (4)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承宫“遂通其经”的方法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6.柳子厚风范(12分)

  其诏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

“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

士穷乃见节义。

  

(1)柳子厚,即________;

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他的一篇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与韩愈是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倡导者,文学上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当诣播州___________愿以柳易播___________

  虽重得罪,死不恨___________士穷乃见节义___________

  (3)翻译划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选文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赞扬了柳子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的美德。

  三、鉴赏题(任选一题)(10分)

  其一、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语言毫无雕饰,可谓淳朴素淡,但占人在评论这首诗时却说: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这两种说法矛盾吗?

请结合全诗从语言方面加以评述。

(200字左右)

  其二、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

请你品评一下“落”与“在”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其三、题金陵渡

  张祜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潮落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极好,请用心品析;

如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的“渔火”好不好?

  附加题(10分)

  下面三首诗都是从项羽乌江自刎写起,但诗人评价各异。

请扼要写出他们各自的看法。

  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乌江亭》)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杜牧认为:

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认为:

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认为:

  参考答案:

  1~20BCCCACBDCBACCBADDABA

  21.⑴C⑵C⑶A22.⑴D⑵B⑶B23.⑴B⑵C⑶A

  24.⑴C⑵A⑶B25.⑴C⑵C⑶D26.⑴C⑵C⑶A

  27.⑴D⑵B⑶C28.⑴A⑵D⑶B29.⑴C⑵C⑶C

  30.⑴B⑵B⑶A

  31.(2分)DACB

  32.(3分)②③⑤

  33.(4分)①杜甫②诸葛亮③文天祥④屈原

  34.(9分)

  ⑴子美《杜工部集》官职《石豪吏》《垂老别》(5分)

  ⑵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分)

  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坚忍不拔(2分)

  35.(10分)

  ⑴年幼失去父亲/精通/用竹鞭子打/于是(4分)

  ⑵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2分)

  ⑶《诗》《书》《礼》《易》/《论语》《孟子》(3分)

  ⑷苦学(1分)

  36.(12分)

  ⑴柳宗元《小石潭记》古文运动文以载道(4分)

  ⑵到;

变幻;

遗憾;

同“现”,显露。

  ⑶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老母还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2分)

  ⑷论叙议论急朋友之急(2分)

  三、鉴赏题(10分)

  其一、不矛盾。

诗歌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在辞藻上不作任何修饰,朴素自然,但“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加之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却又真切感人,可谓淳朴素淡中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是一首对母亲的颂歌。

前四句,诗人用“手中线”“身上衣”两件极普通的东西和“密密缝”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淳厚真挚而又深沉的内心情感。

最后两句用“谁言”提起反问语气,意谓对于像“三春”阳光般温暖博大的母爱,仅以“寸草”之心,是无从报答的。

这首诗捕捉的只是一个极普通的缝衣镜头,而表现的却是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

语言自然流畅,格调淳朴素淡,诗意浓郁,感人至深。

  其二、用“落”字好。

“落”字给人以动感。

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洒落人间。

“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不够形象生动。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塑造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结句的“落”字是―个动词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而“在”字虽也是一个动词,却只能写出它的客观存在,不能给人以动感,不如“落”字更有表现力、感染力。

所以,当用“落”字更妙。

  其二、“斜”字与上一句“一宿”呼应,描绘出行人那一宿羁旅愁思不能成寐的情形,突出了诗眼“愁”字。

  不好。

因为“让枫渔火”是近景,“两三星火”是远景,远景更能引入想象,也更符合本诗的意境。

  四、附加题l0分

  杜牧认为,项羽应包羞忍耻,卷土重来;

王安石认为,项羽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概豪壮,令人敬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