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1607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docx

施工现场用电没有制定安全用电措施

现场用电混乱,有发生漏电、短路,引发事故隐患,造成人员伤亡设施损坏。

现场施工用电设备5台以上(包括5台)或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按照施工用电安全规范编写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小于以上规模时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低压架空线宜采用绝缘导线,架空高度≥2.5米,跨越道路时距地面高度≥6米,不得使用裸导线,电缆线过路必须埋设并套钢管保护。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抢救人员,进行灭火,对用电方案、用电设施进行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施工现场用电接地不合格

漏电、短路,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施损坏

施工用电应采用中性点接地,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其接地、接零系统应独立设置,当施工用电与外部系统共用时,电气设备根据当地的要求做接零或接地保护,同一系统中不得部分接零、部分接地保护,接地电阻≤1Ω。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抢救人员,检查现场用电设备接地情况,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电气设备在安装时没有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或违反操作规程

设备翻倒或震动、漏电,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在搬运和安装变压器,电动机及开关柜、盘、箱等电气设备时应由专人指挥,协调一致,变压器、电动机干燥时应遵守操作方案,落实安全措施。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严格审查安装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电气设备在调试时没有安全措施或违反操作规程

设备误动或震动、漏电等,造成人员伤亡

电气设备调试应使用熟悉工艺且有经验人员,调试设备与运行设备保持一定间距,调试设备应接地良好,调试中发现不安全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

检查维修调试完,应对高压设备进行接地放电,在进行与运行系统有关的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调试时,须办理工作票,与运行人员配合,防止误动事故,调试时危险部位应挂警示标志并有专人监护。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抢救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作业的程序、环境进行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电气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

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配电室等危险部位加设防护栏杆、拉警戒线、挂警示标志牌,在配电系统作业前应办理作业许可证,佩带好劳动保护用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严禁外人误入,严禁随意拆除防护措施。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抢救人员,对现场防护、个人防护进行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2

脚手架搭设

搭设位置的地面承载强度不够、没有排水措施

脚手架整体或局部倒塌,人员伤亡

脚手架搭设前应检查搭设位置的地面强度,做好加固和排水措施。

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抢救受伤人员,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及时报告。

脚手架与输电线路间距太小

人员触电、坠落伤亡,人员伤亡

脚手架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搭设完毕后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并确定责任人、监护人,挂牌后方可使用。

迅速拉下电源开关,若离开关太远,应用绝缘性能好的电工工具把电线剪断,或用干燥木棒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将受伤人员送医院治疗,及时报告。

脚手架由非专业人员搭设

人员高处坠落或脚手架倒塌,人员伤亡

脚手架应由专业脚手架搭设队伍和取得架子工证件的专业人员搭设。

脚手架强度不够,脚手架选材不当

脚手架倒塌,人员受伤

脚手架的承载强度不小于270公斤/平方米,应选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的钢管,不得使用竹、木,搭设前应检查钢管、扣件的出厂合格证,不得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和裂纹现象。

搭设间距超标,防护措施不到位

脚手架倒塌或人员高处坠落,人员受伤

脚手架的步距、立杆间距、双排脚手架立杆间距应符合要求,基点和依附结构必须牢固可靠,有专门的上下通道和梯子,作业面脚手板必须满铺、绑扎固定,四周有不小于1m高的防护栏杆,必要时应设安全带挂设杆,并在400~600mm高处加设一道护栏,

3

脚手架的使用

作业人员攀爬脚手架到作业层

发生人员坠落,人员受伤

制定处罚措施,要求人员必须从通道、梯子到达作业面,在脚手架上从事三级以上高处作业时应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送往医院,同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雷雨、雪或6级以上大风天气时仍然进行脚手架作业

人员滑落、雷击伤亡事故,人员受伤

遇到雷雨、雪或6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雪天过后还应组织人员及时清理脚手架上的积雪。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送往医院,同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时间长或大风、暴雨后未检查、加固脚手架

脚手架松动、倾斜或倒塌事故,人员受伤

脚手架停用超过一个月、遇6级大风、大雨后必须组织进行检查,如发现扣件松动、架体倾斜、拆裂等现象应及时加固,必要时应拆除重新搭设脚手架。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对脚手架进行检查、整改,并按规定将事故及时上报。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人为拆除或损坏脚手架和脚手板

操作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人员受伤

指定使用防护责任人,不得随意拆除、损坏脚手架上的部件,使用完毕应及时拆除,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对脚手架进行修复,并按规定将事故及时上报。

4

脚手架的拆除

拆除脚手架周围未设警戒区、安全防范措施和专门的监护人

物体坠落打击伤害事故,人员受伤

脚手架拆除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必要时编写拆除方案,拆除时有专人监护,不得抛掷拆除物,并划分警戒区,拉设警示绳和警示牌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对脚手架周围设立警戒区,安排专人监护,并按规定将事故及时上报。

脚手架由非专业人员拆除

脚手架倒塌、人员坠落,人员受伤

脚手架应由专业脚手架搭设队伍和取得架子工证件的专业人员工拆除。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对脚手架进行清理,安排专业队伍进行拆除,并按规定将事故及时上报。

脚手架没有按照顺序拆除或采取整片拉倒的方式拆除脚手架

脚手架倒塌、人员坠落、打击事故,人员受伤

拆除脚手架应该按照由上到下、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的顺序进行作业,严禁上下同时作业,严禁采用整片拉倒的方式拆除脚手架。

采取向下投掷的方式传递材料

物体打击事故,人员受伤

拆除区不得有其他施工人员,拆下的架杆、连接杆、跳板等材料应采用传接或用绳索溜放的方式,不得向下投掷。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设立警戒区,并设专人负责监护,并按规定将事故及时上报。

脚手架拆除时与输电线路间距太小,或作业区内有用电设备

拆除人员触电事故,人员伤亡

脚手架拆除时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间距,警戒区不得有带电设备、设施和电缆线,如不能满足条件的必须切断电源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抢救受伤人员,清理作业区内的用电设备,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

5

基槽开挖作业

开挖时,未按规定放坡

塌方,造成人员伤亡

按照规范要求放坡。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落实处理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在坑内作业时,个人未采取防护措施

人员伤害

按照要求,佩带好安全帽、安全鞋等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基坑周围未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人员、设备跌落坑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

基坑周围要设立警示牌、防护栏等。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人员和设备,现场设立警示牌、防护栏等,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开挖时,坑中积水

人员淹溺,造成人员受伤

及时排水,清理淤泥。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人员,落实处理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基坑排水时,造成漏电

人员触电,造成人员伤亡

排水设备要有可靠的防漏电措施。

6

气焊作业

电焊机外壳、工作台、电加热焊条保温筒及被焊容器无接地保护或接地不规范

机体漏电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电焊机外壳、工作台、电加热焊条保温筒及被焊容器必须按规范要求做接地保护。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查明原因,对用电设施进行检查,落实现场整改措施,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

电焊工、打磨人员未佩带合格的劳保护用品,在水或潮湿环境中作业,或在容器内作业无特殊防护措施

发生人员触电、灼伤或矽肺病,造成人员伤害

按规定佩带合格的劳保护品,打磨工应该佩带防护面罩、防尘口罩,在水或潮湿环境中作业应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容器内作业,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身体不得和金属容器直接接触,间歇时应将电焊钳放在干燥绝缘处。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查明原因,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落实现场整改措施,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

电焊把线或把线与把钳连接处破损或焊把线与电源线、钢丝绳交织在一起

起火、漏电、钢丝绳断裂,造成人员伤亡

焊工应定期检查电焊把线或把线与把钳连接处有无破损情况,一旦有问题应及时处理,操作者应该随时注意焊把线不要与电源线、钢丝绳等缠绕。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进行灭火,查明原因,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落实现场整改措施,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

7

气焊、气割作业

电焊机存放点无防雨、防潮、防晒、措施

机房漏电起火,造成人员伤亡

电焊机集放点应搭设电焊机棚,做到防雨、防潮、防暴晒。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进行灭火,若火势很大,要及时拨119。

查明原因,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落实现场整改措施,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

氧气气瓶、乙炔气瓶、明火间距不够,气瓶放置不当,无安全措施违章操作业

气瓶起火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3米,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米,气瓶严禁倒放,乙炔气瓶必须立放且与周围设备设施绑扎固定,气瓶和焊、割具上不得沾染油脂,使用前气瓶必须安装减压阀,气压表指示应灵敏,乙炔气瓶应装回火阀。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进行灭火,若火势很大,要及时拨打119。

气瓶搬运或使用不当

气瓶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搬运气瓶时应轻抬轻放,无保护帽、防震圈的气瓶不得搬运或装车,乙炔气瓶上的易熔塞应朝无人处。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查明原因,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落实现场整改措施,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

使用或操作不当

气瓶爆炸或发生火灾,造成多人伤亡

气焊用的胶管不得鼓泡、破裂、漏气,气割时工件应用非可燃物垫起,当焊割炬回火或连续产生爆鸣时应及时切断乙炔气,气瓶不宜在太阳下暴晒。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落实现场整改措施,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

8

临边洞口作业

临边洞口附近施工,无防护措施

操作者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临边部位必须搭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并符合规范,临道路作业周边必须采取可靠的封闭措施,“四口”“五临边”部位必须有警示绳、警示牌等标识。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受伤人员,查明原因,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落实现场整改措施,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

井架与施工用的电梯、垂直运输接送料平台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

高处坠落或高处落物打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井架与施工用的电梯、垂直运输接送料平台除搭设防护栏杆外还必须设置安全门和活动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空要设防护棚。

9

车辆运输作业

车辆性能不附和安全要求

车辆失控,造成人员伤亡

车辆应定期进行检查,参加年审,必须保证发动机性能良好、运转平稳,转向系统灵活,操作轻便,制动系统有效、制动力平衡信号装置准确,同时车辆内还应配备灭火器。

立即组织抢救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驾驶员违反操作规程

撞车、翻车,造成员伤亡

驾驶员必须持双证(驾驶证、行驶证)上岗,不得驾驶与执照不符的车辆,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超载,不得在驾车过程中做有碍行车安全的活动,不得带病驾车,遵守交通规则和地方政府、业主规定。

立即组织抢救人员,对司机进行教育、培训,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夜间行车未严格执行通规则

撞车、翻车,造成人员伤亡

夜间行车灯光应符合要求,车灯有故障不得行车,不得高速行车。

立即组织抢救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车辆进行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雨、雪、雾天行车未严格执行交通规则

雨雪天行车必须保证雨刮器性能正常,减速行使,勤鸣号,防打滑,雾天行使应打开防雾灯,缓慢行使,减少制动,雨前后车保持间距,遇大雾时应停止行车。

立即组织抢救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10

库房管理

库房内没有防火设施,人员管理不到位

发生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执行监理和业主相应管理规定和《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立即停止作业,抢救人员,及时救火,若火势太大,要拨打119,对库房防火设施进行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11

卫生管理

卫生条件较差

食物中毒、传染病,对人体造成损害

执行国家有关的《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防疫法》。

抢救人员,对卫生条件进行检查,对作业人员进行查体,杜绝传染途径,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