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1677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0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东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桥涵台背回填现场观摩会汇报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拟投入的机械组合及人员配置

1、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配备表

序号

姓名

岗位

数量

备注

1

周干

路基施工负责人

2、

刘松根

试验技术负责人

3、

黄志

试验员

王宁

测量工程师

4

周星高

测量技术员

5、

汪伟才

质检工程师

6、

程礼海

安全员

7、

张志武

施工员

8、

机械操作人员

6

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性能

数量

备注

压路机

厦工20T

良好

2

推土机

3

自卸汽车

20t

挖掘机

PC220

5

铲车

龙工LG850

蛙式打夯机

HW60

三、施工工艺

1、桥涵台背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2.1、测量放样:

根据工程量及施工图纸计算出回填的尺寸,然后放样出回填开山石渣的填筑范围。

用红白油漆在墙背两侧及中间明显处按标尺刻度每隔15cm划上红白相间的竖向刻度线,长度分别为15cm,由底至顶顺序而上,并标出整米数,便于填筑时分层控制和检查。

2.2、桥台回填料为山渣土,开山石渣填筑范围:

顺路线方向的长度(规定为自台身背面起),底部距台身背部不小于3m(考虑到压路机能进入台背碾压),分界面坡率不陡于1:

2,填筑顶面长度为2H+3m(H为台背回填高度);

桥台搭板范围开山石渣填筑至搭板底部以下20cm处,便于铺筑20cm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其余范围开山石渣直接填筑至路床顶面。

2.3、在填筑前,首先应将台背填筑范围内的浮土和杂物清理干净,台后基坑挖成台阶状,并进行基底平整,然后将基底进行夯实。

基坑开挖坡面(回填料)与路基土相结合的部位,挖成高度不大于1m,顺桥向宽2米的阶梯状台阶再进行填筑。

2.4、填筑施工时,按照分层压实厚度15cm+松铺厚度5cm(即松铺20cm)将运到现场的开山石渣采用推土机结合挖掘机铺摊,辅以人工找平。

台背50cm以外范围采用厦工20t压路机碾压,横向碾压结合纵向碾压进行。

台背50cm以内范围、耳背墙边缘和转角处及大压路机无法碾压的“死角”位置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人工夯。

2.5、一层填筑完成后,应进行沉降检测。

完成一层填筑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2.6、桥台锥坡及台前护坡填筑应和台背回填一起进行,其压实度应与一般填土路基相应层位的压实度一致。

2.7、为了方便桥台台帽、支座的检修及更换支座,台前护坡顶标高比台帽低80cm,宽1.5m,并整平压实。

3、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3.1、桥台台背回填必须等桥台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才能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台前溜坡、桥台台帽、桥台锥坡范围内回填应与桥台台背同步填筑形成一个整体。

3.2、桥台背回填料为开山石渣,最大粒径不大于100mm。

在施工前应按规定做相关试验,确保合格后方能使用。

3.3、桥涵台背回填前一天必须通知监理,并由监理通知业主标段负责人。

填筑时,施工方必须有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和有关管理人员在现场负责。

监理员必须全程旁站,认真检查回填断面尺寸,回填材料及松铺厚度和压实工艺。

3.4、开山石渣填层应分层捣实,在下层捣实并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上一层施工。

3.5、台背开山石渣换填工艺检测采用沉降观测法,检测频率每层检测3个点,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检测,直至20T压路机振压沉降差不大于5mm,标准差小于3mm为止。

五、施工注意事项

1、台背回填应在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进行。

一般情况下,桥涵上部构造未安装就位前,不得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桥下溜坡,桥台台帽,桥台锥坡范围内回填应跟台背一起回填,填筑成一整体。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台背回填的速率,确保不发生结构物推移。

3、填层范围不得留有脚手眼和孔洞。

在边缘和转角处均应用人工补夯。

4、在填筑前必须先完成结构物台背基础底面清理,并将台背砼表面涂刷沥青防水层。

另外在进行台背回填之前,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验收。

验收的内容包括台背基底清理情况、基础回填底面的标高、宽度、长度、台背分层填筑标识、台背的防水处理、回填原材料是否合格等。

5、用于回填的每种材料都应进行试验,施工中所用的填料和机具应与试验中所用的填料和机具一致,不得任意更换,更换前要得到监理、总监办的批准。

6、施工单位应在结构物回填之前完成结构物回填试验的批复工作。

7、施工方案、以及结构物回填材料实验结果参数由总监办汇总并报第三方试验检测单位备案。

8、每回填一层,必须报试验监理到现场进行抽查和验收一次。

检验合格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

并且承包人必须建立相应的施工和验收档案,台背回填每层必须有验收资料(含影像资料)。

8、台背回填的验收技术标准包括:

台阶尺寸、台阶压实度、回填层厚、回填宽度、回填材料、回填层压实度及相应的汇总表,验收资料必须齐全,完整。

每个台阶在回填前、回填中、回填后必须留下影像资料,影像资料中必须反映出构造物的部位桩号,并且影像资料今后会作为计量,交工资料的一部分。

六、质量保证措施

1、台背回填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规范及总监办有关文件进行施工。

应严格控制台背回填材料,保证填料的质量。

2、台背回填前一天应通知监理,并由监理工程师通知业主标段负责人。

填筑时,施工方必须有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和有关管理人员在场负责。

必须经现场监理员检查回填断面尺寸、回填材料及松铺厚度和压实工艺合格后方可施工。

3、加强对台背回填范围、回填方量、填筑层数、松铺厚度及角落部位压实度的控制力度。

4、填料应均匀、密实,并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强度要求和96%的压实度或沉降要求。

5、台背填土不允许有压实死角,必须配备小型夯实机具,以保证基坑及死角处都达到压实度要求。

6、对于台前、后有不良地质的地段应报监理指准,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处理再进行回填。

7、施工时应从最低处分层回填压实,然后再在同一标高上铺设压实。

操作时必须分层,在下层密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8、台背回填的实际检测数据应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上,回填过程要保存工程照片,作为交验和计量的依据。

六、安全保证措施

1、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2、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3、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七、环境保护措施

1、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埃等的污染,运转中尘埃过大时要及时洒水。

2、对台背回填范围的废料,要运至指定的地点进行废弃。

3、清理施工机械、设备及机械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与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

也不得倾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

图一:

桥台台背基底清理、整平后

图二:

桥台台背涂刷沥青防水层及画出每层填筑的刻度线

图三:

桥台后开挖台阶

图四:

台背开山渣回填

图五:

台背填筑开山碴厚度检测

图六:

台背压路机振压

图七:

台背人工夯实机夯实

图八:

台背沉降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