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209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互不反应;

原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原溶剂。

6.反应2Na+2H2O=2NaOH+H2↑中,氧化剂是

A.NaB.H2OC.NaOHD.H2

考察氧化剂的概念;

为反应物,化合价下降,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7.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

A.NH3·

H2OB.NaOHC.NaClD.CH3CH2OH

考察弱电解质的概念,选项A为弱电解质,选项B、C为强电解质,选项D为非电解质。

8.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B.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MgCl2的电子式为:

D选项氯化镁电子式正确的书写为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足球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C2H4和C3H6互为同系物D.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考察同系物的概念。

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若干个CH2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乙烷和丙烯结构不相识,不是同系物。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灰石、纯碱、石英可作为制备水泥的主要原料

B.燃煤烟气的脱硫过程可以得到副产品石膏和硫酸铵

C.硫酸钡可作高档油漆、油墨、塑料、橡胶的原料及填充剂

D.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玉米、高梁为原料经水解和细菌发酵可制得乙醇

石灰石、纯碱、石英为制备玻璃的主要原料。

11.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

r(X)>

r(Z)B.元素的非金属性:

Y>

M

C.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由题意推出X、Y、Z、M分别为C、F、Si、S元素。

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选项A错误;

元素周期表右上角非金属性越强,选项B正确;

F元素没有最高正价,选项C错误;

S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iO3,是弱酸,选项D错误。

12.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碳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

CO↑+2SO2↑+2H2O

B.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5O2

4CO2+2H2O

C.氯化氢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HCl=H++Cl-

D.氯化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H4++H2O=NH3·

H2O+H+

C+2H2SO4

CO2↑+2SO2↑+2H2O,生成物为CO2,并不是CO,选项A错误。

1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A.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成黄色

B.将少量银氨溶液加入盛有淀粉和硫酸的试管中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

C.饱和食盐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湿润的KI-淀粉试纸遇b处气体变蓝色

D.将胆矾晶体悬挂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

银氨溶液会和硫酸反应,并不会得到光亮的银镜,选项B错误。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说明苯分子中碳碳原子间只存在单键

B.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可在高温下分解为炭黑和氢气

D.乙烯为不饱和烃,分子中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苯分子中存在特殊的大π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一种特殊的化学键,选项A错误。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油脂是一种营养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它可以制造肥皂和油漆等

B.饱和Na2SO4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可使蛋白质析出

C.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D.每个氨基酸分子中均只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不代表只有一个,R基团可能还会含有,选项D错误。

16.为了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同学通过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以应,绘制出收集到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0~t1、t1~t2~t3的时间间隔相等)。

A.0~t1时间段,CO2的化学反应速率u=V(m,1-,mi)

B.t1~t2与0~t1比较,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产生的CO2气体增多

C.根据(V3-V2)<

(V2-V1),推测反应速率减慢的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减小

D.在t4后,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不再增加说明碳酸钙消耗完全

,0~t1内,

,选项A错误;

t1~t2比0~t1反应速率快的原因是反应放热加快反应速率,选项B错误;

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选项C正确;

气体体积不再增加也可能是盐酸被消耗完,选项D错误。

17.氢氧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

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孔金属a作负极B.多孔金属b上,O2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OH-移向a极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O2+4e-+4H+=2H2O

考察原电池的知识,题目中所给的电解质我KOH溶液,故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中不会出现H+,选项D错误。

A.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溶液与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B.室温下,HCl溶液中c(CI-)与CH3COOH溶液中c(CH3COO-)相等,两溶液的pH相等

C.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I溶液与NH4CI溶液,pH相等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导电能力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和单种离子所带电荷有关,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同浓度下,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与氢氧化钠溶液,选项A错误;

由溶液的的电荷守恒判断,选项B正确;

NH4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选项C错误;

等浓度等体积醋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得到CH3COONa溶液,呈碱性,选项D错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晶体和二氧化硅晶体中都含共价键

B.冰和干冰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均为分子间作用力

C.硫晶体和硫酸钠晶体均属于离子晶体

D.氯气和四氯化碳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形成了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硫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硫酸钠晶体属于离子晶体,选项C错误。

20.反应N2(g)+O2(g)==2N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断开1molN2(g)中化学键需吸收946kJ能量,断开1molO2(g)中化学键需收498kJ能量。

A.N2(g)+O2(g)=2NO(g)△H=-180kJ・mol-1

B.NO(g)=1/2N2(g)+1/2O2(g)△H=+90kJ・mol-1

C.断开1molNO(g)中化学键需吸收632kJ能量

D.形成1molNO(g)中化学键可释放90kJ能量

由图像得,N2(g)+O2(g)=2NO(g)△H=+180KJ/mol,选项A、B错误;

断开1molNO(g)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98KJ-180KJ)/2=632KJ,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2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和CO的混合物共0.5mol,其中的原子数目为NA

B.1L0.5mol・L-1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5NA

C.6g石墨晶体中含有的质于数目为3NA

D.标准状况下,1.12LC2H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25NA

采用极限法,设0.5mol气体全部为CO或CO2,求得选项A错误;

氢氧化钠溶液中除了NaOH会电离出Na+和OH-之外,水还会进行微弱电离,故离子总数大于0.5NA选项B错误;

6g石墨为0.5mol,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所带纸质书也为6,故所含质子数为0.5×

6NA=3NA,选项C正确;

标况下1.12L乙烯为0.05mol,所含共用电子对为0.05×

6NA=0.3NA,选项D错误。

2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t/min

C/(mol•L-1)

C(N2)

C(H2)

C(NH3)

1.0

3.0

3

0.25

6

2.4

9

0.8

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时

t=6min

B.c(NH3)=0.4mol・L-1

C.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数N(N2):

N(H2):

N(NH3)=1:

3:

2

D.H2的正反应速率等于N2的逆反应速率

由题意知,在6min是反应已经达到平衡,但不一定是6min那一刻,可能是之前达到的,选项A错误;

计算可知,选项B正确;

容器中的分子数之比为N(N2):

N(H2):

N(NH3)=2:

3:

1,选项C错误;

(H2)=3

(N2),选项D错误。

23.配制500mL0.100mol·

L-1的NaCI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A.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

天平、250m1.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①③

C.容量瓶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オ可用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配制500mL溶液是应使用500mL容量瓶,而不是250mL容量瓶,选项A错误;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为②①④③,选项B错误;

容量瓶中残留蒸馏水可不必干燥,选项C错误;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大于理论体积,浓度偏低,选项D正确。

24.为将含有FeCl3、FeCl2、CuCl2的废液中的Cu2+还原回收,某同学在含有ag铁粉的容器中加入废液,探究了加入废液体积与完全反应后体系中固体质量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废液中c(Cu2+)=0.7mol・L;

废液体积大于0.5L,充分反应后才能检测出Cu2+,

废液体积/L

≤0.5

1

≥4

固体质量/g

a

A.当铁粉与0.25废液反应完全后,固体成分为Fe与Cu

B.当铁粉与1L废液反应完全后,再加入废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

C.废液中c(Fe3+)=0.2mol·

L-1

D.要将1L废液中的Cu全部还原,则至少需要铁粉44.8g

由题目中当废液超过0.5L时才能加测出Cu2+,可知当废液体积为0.5L时废液中Fe3+和Cu2+恰好完全反应,求得c(Fe3+)=0.2mol/L,铁粉为22.4g,选项A、C正确,1L废液中含有0.2molFe3+和0.7molCu2+,要使Cu2+反应完先要和Fe3+反应,消耗铁粉质量m=(0.1+0.7)×

56g=44.8g,选项D正确;

1L废液与铁粉反应后,铁粉无剩余,再加废液发生的反应为Fe3++Cu=2Fe2++Cu2+,选项B错误。

为确定试样xNa2CO▪yNaHCO3的组成,某同学将质量为ag的试样加水溶解后,所得试样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注:

NaHCO3溶液pH约为8.3,饱和H2CO3溶液pH约为4.0。

A.当pH=8.3时,溶液中只存在Na+、H+、HCO3-、CI-、OH-

B.溶液pH由8.3变成4.0过程中,发生反应:

CO32-+2H+=CO2↑+H2O

C.若V2=2V1,则x=y

D.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当pH=8.3时,溶质为NaHCO3,溶液中存在的粒子为Na+、H+、CO32-、HCO3-、OH-,选项A错误;

溶液pH从8.3~4.0过程中,发生反应HCO3-+H+=H2CO3,选项B错误;

1份Na2CO3变成H2CO3需要2份H+,1份NaHCO3变成H2CO3需要1份H+,根据比例计算可知,选项C正确;

试样中NaHCO3质量分数=

×

100%,选项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5小题,共20分)

26.(4分)

(1)①写出Na2O的名称

②写出葡萄糖的分子式:

写出氯气与溴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①氧化钠;

②C6H12O6;

(2)Cl2+KBr=Br2+2KCl

25.(4分)已知:

X为具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食醋中约含有3%~5%的D,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X的结构简式是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D→X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除去X中少量D杂质可用饱和Na2CO3溶液

C.A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

D.等物质的量的A、B、D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依次减小

(1)CH3COOCH2CH3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C

由题意知X为酯;

D为CH3COOH;

A为CH3CH2OH;

B为CH3CHO;

C为CH3COONa。

28.(4分)为了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3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其中X、A、B、C、D均为常见化合物。

(1)黄色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2)固体A→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是

(3)X的化学式是

(1)Fe3+(铁离子)

(2)SO3+Ba2++H2O=BaSO4+2H+

(3)FeSO4

能使KSCN生成血红色溶液的为Fe3+;

能和BaCl2产生白色沉淀的为SO3;

由质量守恒得D为0.1molFe2O3,气体C为0.1molSO2,固体A为0.1molSO3,推出固体X的化学式为FeSO4。

29.(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与氯气相关的实验

(1)装置④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结束后,取装置③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l3•6H2O晶体。

在蒸发浓缩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B.漏斗C.玻璃棒D.酒精灯

(3)装置②中出现白色沉淀,据此现象能否推测装置①中生成Cl2

请说明理由

(1)吸收Cl2

(2)B

(3)否:

浓盐酸会挥发并与硝酸银反应,也会出现白色沉淀

(1)实验生成气体后的处理,一般都是碱液吸收;

(2)蒸发浓缩的操作,需要用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故选B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会使浓盐酸挥发的更快,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有Cl2

产生。

30.(4分)为探究某铜的硫化物的组成,取一定量的硫化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的H2O2和BaCl2的混合液中,得到白色沉淀11.65g;

将灼烧后的固体(仅含铜与氧2种元素)溶于过量的H2SO4中过滤,得到1.60g红色固体,将滤液稀释至150mL,测得c(Cu2+)=0.50mo•lL-1。

CuO+H2SO4==CuSO4+Cu+H2O

请计算:

(1)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为mol

(2)该铜的硫化物中铜与硫的原子个数比N(Cu):

N(S)=

(1)0.0500

(2)2:

(1)由题意知白色固体为BaSO4,

=0.0500mol(注意有效数字)

(2)由题意知红色固体为铜单质,物质的量为0.025mol

n铜元素=n(Cu2+)+n(铜单质)=0.50×

0.15mol+0.025mol=0.100mol

n硫元素=n(BaSO4)=0.0500mol,故化合物中N(Cu):

N(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