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226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VLM型锚具张拉施工工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40(140)

90(90)

VLM15(13)-3

170(160)

110(100)

155(140)

95(95)

VLM15(13)-4

150(135)

190(180)

120(115)

170(150)

VLM15(13)-5

165(150)

210(200)

135(120)

200(175)

120(110)

VLM15(13)-6

190(165)

240(200)

155(125)

220(180)

140(115)

VLM15(13)-7

250(220)

160(135)

230(200)

145(115)

VLM15(13)-8

220(190)

260(235)

165(140)

250(210)

150(120)

VLM15(13)-9

275(245)

170(155)

260(225)

165(130)

VLM15(13)-10

230(220)

280(260)

175(155)

270(235)

170(140)

VLM15(13)-11

310(270)

180(165)

285(245)

175(145)

VLM15(13)-12

320(285)

185(180)

300(260)

180(150)

VLM15(13)-13

330(295)

190(190)

185(160)

VLM15(13)-14

275(230)

350(310)

200(195)

320(280)

VLM15(13)-15

275(250)

360(320)

330(290)

200(170)

VLM15(13)-16

300(275)

390(330)

235(205)

355(300)

VLM15(13)-18

405(340)

370(310)

210(180)

VLM15(13)-19

420(350)

400(320)

215(185)

VLM15(13)-21

335(300)

430(390)

260(230)

410(350)

VLM15(13)-22

440(400)

270(240)

420(360)

VLM15(13)-24

350(300)

470(410)

280(245)

430(370)

VLM15(13)-25

350(335)

490(420)

285(250)

440(380)

240(210)

VLM15(13)-27

380(335)

510(430)

295(260)

460(400)

245(215)

VLM15(13)-31

390(350)

540(470)

300(270)

485(430)

270(230)

VLM15(13)-37

430(380)

570(510)

520(470)

VLM15(13)-43

480(430)

630(570)

400(340)

570(520)

335(280)

VLM15(13)-55

540(460)

730(600)

440(350)

660(550)

370(290)

锚垫板

B(㎜)

混凝土等级

C(㎜)

D(㎜)

E(㎜)

F(㎜)

VLM15(13)B-2

140×

65

155(150)

80(75)

95(90)

55(50)

150(145)

75(70)

90(85)

50(45)

VLM15(13)B-3

180×

205(190)

90(75)

60(50)

200(185)

85(70)

110(105)

VLM15(13)B-4

220×

70

250(230)

100(85)

70(55)

240(225)

90(80)

135(130)

60(55)

VLM15(13)B-5

260×

110(85)

175(160)

75(60)

280(265)

95(80)

160(155)

70(65)

锚具在0°

时槽口尺寸

NotchsizesofVLManchorbundleat0°

型号及规格

Modelsandspecifications

B

C

VLM15-3,4,5

380

250

120

VLM13-3,4,5

VLM15-6,7

450

310

130

VLM13-6,7

VLM15-8.9

540

VLM13-8.9

VLM15-10,11,12,13

140

VLM13-10,11,12,13

VLM15-14,15

580

420

VLM13-14,15

500

360

VLM15-16,18,19,21,22

600

150

VLM13-16,18,19,21,22

VLM15-24,25,27

680

550

190

VLM13-24,25,27

VLM15-31

700

200

VLM13-31

640

530

170

VLM15-37

780

650

210

VLM13-37

VLM15-43

800

220

VLM13-43

VLM15-55

900

750

VLM13-55

Typeofanchor

D

E

300

230

100

340

240

390

280

110

440

320

260

2、整体对接式连接器施工工艺

1.在连续结构的第一节段与第二节段施工缝处,用工作锚板作为第一节段钢绞线的张拉端锚头。

按照VLM锚具的张拉方法把第一节段张拉后按规定灌浆。

并按规定切割钢绞线,保证钢绞线外露长度,割后钢绞线最长和最短的长度差值应<30mm。

如下图示:

2.安装第二接段的模板,绑扎钢筋,安装波纹管、张拉端锚垫板、保护罩等全部预埋件,然后穿入钢绞线束。

3.将对应孔数的VLM15LB连接器插入切割后的钢绞线上,再把第二节段的钢绞线逐根插入连接器的另一端使全部钢绞线前后连接起来。

将保护罩向前推,做好密封,装上排气管延长管,即可灌注第二节段梁的混凝土。

如下图示:

4.第二段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其另一端安装工作锚具,按程序进行张拉、压浆作业,形成下一个循环,直到连续梁的最后一段。

3、VLM环形锚具施工工艺

1.设计张拉千斤顶施工工位

a.扶壁支撑-分为外扶壁支撑和内扶壁支撑

1、6环形构件2、4锚头组件3、5钢铰线

a、外扶壁支撑b、内扶壁支撑

1、张拉千斤顶2、扶壁3、构件

b.槽口支撑

a、内槽口支撑b、外槽口支撑

1、构件2、张拉千斤顶3、预留槽口

c.环锚无混凝土支撑

a、环锚内槽口支撑b、环锚外槽口支撑

2.张拉施工

a、内槽口同步张拉b、外槽口同步张拉

a.预应力筋的变角张拉

1.工具锚2.张拉千斤顶3.延长筒4.变角块5.限位板6.张拉端工作夹片7.工作锚板8.固定端工作夹片9.钢铰线10.灌浆管11.约束圈12.构件13.波纹管

4、VLM型吊杆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备料→安装下端螺母→牵引上端锚头→张拉上锚头→拧紧螺母定位→张拉吊杆→安装减振器及防水罩→锚头防护

2.施工操作要点

2.1设置牵引机构

2.2穿吊杆

2.3调节标高

2.4张拉吊杆

2.5在拱肋的吊杆预留孔道下端和横梁的吊杆预留孔道上端安装减振块。

2.6吊杆及锚头防护

5、系杆锚具施工工艺

备料→系杆索下料→剥除系杆索两端PE护层→清洗钢绞线表面油脂→系杆索及锚具安装→拉索张拉→安装减振块→灌浆

2.系杆张拉配套千斤顶及施工操作要预留一定空间

3.施工操作要点

3.1备料

3.2系杆索下料

3.3剥除两端PE护层

3.4清洗钢绞线表面油脂

3.5系杆索及锚具安装

3.6系杆索安装

3.7锚具安装

4.永久锚固式及可换索式系杆张拉

在系杆索及锚具安装就绪以后,依次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并根据桥梁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张拉时力求两端对称,同步进行。

5.可换索式系杆调索

对可换索式系杆拉索在所有拉索安装完成以后,必要时可对拉索索力进行调整,以满足预拱度要求。

6.灌浆

对永久锚固式系杆按设计要求对整个预埋孔道进行灌浆。

可换索式系杆锚具密封筒内灌浆是系杆拉索体系的一项重要防护措施,浆体凝固后对钢绞线起到防腐保护作用,同时对拉索产生的握裹力可承受拉索的部分动载。

灌浆后封好灌浆孔和排气孔,将锚具表面的砂浆清除干净。

安装保护罩,并在保护罩内注满防腐油脂。

7.可换式系杆拉索换索工艺

系杆放张换索不能采用突然释放应力的办法进行,可换式系杆锚具其锚头部份带有螺母,可通过接长外露端钢绞进行放张。

6、VLM低应力夹片群拉索施工工艺

VLM低应力斜拉索体系采用钢绞线作为承载构件,每根拉索不需要制成成束后再安装,全部在桥上“化整为零”进行单根穿挂,逐根张拉,整体调索。

施工工艺包括

(一)施工准备;

(二)单根穿索和张拉;

(三)紧索和安装索箍、减震装置;

(四)整体张拉和调索;

(五)灌浆;

(六)外套和护管的安装。

1.准备工作

1.1设备准备:

准备施工机具

1.2下料:

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绞线下料

1.3锚具安装:

将锚头、螺母、喇叭管组装好,装在上下端预埋成型的孔口,并固定好。

2.单根穿索和张拉

2.1校正管安装

VLM拉索在预留管中另加了一个校正管,校正管外径比预留管内径要小15~40mm(可根据设计具体确定),减震装置在校正管与拉索之间。

这样索的中心偏离预留管中心30~80mm时,仍能较方便地安装减震装置。

2.2单根穿索和张拉

VLM拉索体系专门设计有专用牵引夹具,可以先穿梁端,也可以先穿塔端,其工艺流程如下:

先穿上下锚具的牵引钢丝,通过专用穿束器与牵引索(钢绞线)连接,牵引钢丝引导牵引索穿过锚头,把下端钢绞线与牵引索上的穿束器连接,通过牵引索的牵引把钢铰线穿入下端锚具,并伸出一定的长度,安装夹片并打紧,装上防松螺母。

在桥面上用专用夹具把钢铰线的另一端吊到塔外平台并与上端牵引索连接好,用带撑脚的YDQ260千斤顶张拉牵引索,引导钢绞线穿过上端锚具,安装夹片并打紧,则单根挂索完成。

取下千斤顶的撑脚,用单孔张拉千斤顶带张拉后打紧夹片,卸下张拉千斤顶再用顶压千斤顶整体顶压,挂好一根就张拉、顶压一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穿索完成。

具体操作如下:

a.在首根张拉的钢铰线上,安装单孔力传感器,并与数字应变仪A连接好,安装单孔工具锚组件,然后数字应变仪A调零。

b.用单孔前卡式千斤顶张拉首根钢绞线至设计应力后用工具打紧工具锚组件中的工具夹片。

c.在第二根钢绞线上安装安装单孔力传感器B,并与数字应变仪B连接好,并调零;

用单孔前卡式千斤顶进行张拉,使数字应变仪A与数字应变仪B的显示力值一致。

然后打紧工作夹片,卸下单孔前卡式千斤顶。

d.安装单孔穿心式千斤顶使其一端与反力架的内端面接触,另一端与工作夹片的大头端面接触,然后向其供油把工作夹片和第二根钢绞线一同顶压到规定应力,使工作夹片的牙齿完全咬入钢绞线,其外锥面与工作锚板的锥孔成面接触。

e.按对称、交错的顺序重复c~e步骤,直到最后一根钢绞线,并记录下最后一根钢绞线张拉的数字应变仪B读数。

f.再用单孔前卡式千斤顶顶张拉首根钢绞线至数字应变仪B的显示力值与张拉最后一根钢绞线时的记录读数一致,取下工具锚组件,安装上工作夹片并打紧,然后按第e步的方法进行顶压。

g.安装顶压夹片、顶压锚板和顶压千斤顶,向顶压千斤顶供油,将顶压夹片和顶压锚板顶压至规定应力,使顶压夹片与工作夹片紧贴,顶压锚板与顶压夹片紧配合。

1.顶压夹片2.顶压锚板3.顶压千斤顶

h.取下反力架、顶压千斤顶,安装六角螺钉(19),将顶压锚板与工作锚板连接成整体,则此道工艺完成。

2.3紧索、安装索箍、减震装置

2.4整体张拉及调索

用调索千斤顶根据梁的设计标高和索力要求进行整体张拉调索,每一段梁2根索张拉时应力求同步,相互呼应,分级加载,级差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整体张拉有用钢绞线整体张拉和用张拉杆整体张拉两种方法。

如果用张拉杆整体张拉法,张拉前应将多余的钢绞线割去,切除时应预留一定的长度,供今后钢绞线接长换索之用,一般200~300mm为宜。

每次整体调索完毕之后要对夹片的防松装置重新逐一紧固一次。

整体张拉要留一定的张拉空间:

3.锚头灌浆

锚头内部灌注防锈油脂(有特需要求时也可灌注环氧砂浆),灌注时按锚杯容积称量分装,用搅拌机拌匀后用油压泵压入,至排气孔溢浆,证明已灌注饱满为止。

4.外套PE护管的安装

VLM拉索的外套护管采用单层或双层中空PE护管,PE管采用分段“哈弗”扣挂式在桥面扣接,再用接管机将端面切割好,环缝自动焊接,每接长一段,通过塔上的卷杨机上拖一段,直至最后安装完毕。

5.VLM低应力夹片群锚拉索体系的换索工艺

由于斜拉索是暴露在大气中的,虽有多层保护,但保护材料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拉索钢丝产生锈蚀。

再者,斜拉索也可能因意外事故而遭到破坏。

因此VLM斜拉索是可以更换的,且不影响结构性能。

换索可采用单孔逐根进行或整束进行,整束进行时采用两套专用工具锚、一个连接套筒及一个撑脚,用千斤顶预先伸出一段行程后张拉工具锚,然后旋松锁紧螺母,千斤顶回程,锚杯、锚板及连接套筒伸入预留管,直至锚索应力完全消除。

方法如图2-1、2-2所示。

(a)换索设备安装示意图

(b)拉索放张消除应力示意图

图2-1VLM斜拉索整体换索示意图

图2-2VLM斜拉索单孔逐根换索示意图

7、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预应力筋的切割,宜采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2)钢绞线编束时,应逐根理顺,捆扎成束,不得紊乱。

钢绞线固定端的挤压型锚具或压花型锚具,应事先与承压板和螺旋筋进行组装;

(3)施加预应力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标定;

(4)预应力筋张拉前,应提供混凝土强度试压报告。

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5)预应力筋张拉前,应清理承压板面,并检查承压板后面的混凝土质量。

如该处混凝土有空洞现象,应在张拉前用环氧砂浆修补;

(6)锚具安装时,锚板应对正,夹片应打紧,且片位要均匀:

但打紧夹片时不得过重敲打,以兔把夹片敲坏;

(7)大吨位预应力筋正式张拉前,应会同专业人员进行试张拉。

确认张拉工艺合理,张拉伸长值正常,并无有害裂缝出现后,方可成批张拉。

必要时测定实际的孔道磨擦损失。

对曲线预应力束不得采用小型千斤顶单根张拉;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预应力损失。

在张拉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带,做好防护措施,注意操作人员严禁站在张拉时和张拉好的预应力筋前端;

(8)预应力筋在张拉时,应先从零加载至量测伸长值起点的初拉力,然后分级加载至所需的张拉力;

(9)预应力筋的张拉管理,采取应力控制,伸长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允许偏差为-5%~+10%。

如超过该值,应暂停张拉;

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如伸长值偏小,可采取超张拉措施,但张拉力限值不得大于0.8fptk值;

在多波曲线预应力筋中,为了提高内支座处的张拉应力,减少张拉后锚具下口的张拉应力,可采取超张拉回松技术;

(10)孔道灌浆要求密实,水泥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40。

灌浆前孔道应湿润、洁净,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

如遇孔道堵塞,必须更换灌浆口,但必须将第一次灌入的水泥浆排出,以免两次灌入的水泥浆之间有气体存在。

在灌满孔道并封闭排气孔后,宜再继续加压至0.5-0.6Mpa,稍后再封闭灌浆孔。

竖向孔道的灌浆压力应根据灌浆高度确定;

(11)用连接器连接的多跨连续预应力筋的孔道灌浆,应张拉完一跨再灌注一跨,不得在各跨全部张拉完毕后一次灌浆;

(12)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当需长期外露时,应采取防止锈蚀的措施;

当钢绞线有浮锈时,请将锚固夹持段及其外端的钢绞线浮锈和污物清除干净,以兔在安装和张拉时浮锈、污物填满夹片赤槽而造成滑丝;

(13)工具夹片为三片式,工作夹片为二片,两者不可混用。

工作锚不能当作工具锚不能重复使用;

(14)锚具要妥善保管,使用时不得有锈、有水及沾污其它杂物。

工作夹片去掉包装盒内的泡沫即可使用,但当预应力束较长,须反复张拉锚固时,建议在锚板锥孔中涂少量润滑剂(如退锚灵),既有利于工作夹片的跟进和退锚又有利于锚具的多次锚固;

工具夹片外表面和锚板锥孔内表面使用前涂上润滑剂,并经常清除夹片表面杂物,可使退锚灵活,但当夹片开裂或牙面破坏时则需更换,不得再使用;

(15)张拉时应有安全措施,张拉千斤顶后不能站人;

(16)VLM锚固体系应配套使用,不能与其它体系混用。

如要做静载试验,请用有机溶剂(如汽油)清洗夹片并将锚板孔的防锈油擦试干净,否则将对锚固性能造成影响;

(17)预应力施工应由专业施工队伍来进行,而且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