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26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宋希仁版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道德和法律都是维系和调节这种伦理关系的方式,同时又是个人应有的德性或操守。

德性是处于伦理关系中的人所应有的领悟和操守。

可见,“伦理”突出客观性和社会规定性,“道德”突出主观性和个人实践性。

三.西方伦理思想发展轨迹

1.古希腊伦理思想

(1)时代背景:

反映着进入文明时代的欧州先进民族的伦理精神

(2)主要特征:

探求善的本质、普遍的行为法则和城邦公民应有的品德,在奴隶制的范围内寻求自由和公正的城邦秩序。

(3)理论形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产生了第一部伦理学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

2.中世纪伦理思想

反映着在封建专制主义和教会神学统治下形成的伦理精神。

(2)基本任务:

解释和论证圣经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注重个人对上帝的关系和灵魂拯救,宣扬上帝是美德德体现和最高价值标准。

形成了适应封建领主和教会统治需要德神学伦理思想体系,尽管包含古

伦理所没有的人的自由平等交易,但实际上推行的是信仰主义和权威主义。

3.近代西方伦理思想(主要是近代英法伦理思想和德国古典伦理思想)

反映着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伦理精神。

比较自觉的探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关于公民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注重主体德行与客观法则的统一,力求市民的自由和社会的秩序相适应。

建立了更加完整的伦理学体系,充分表达了那个时代追求自由和礼法相统一的伦理精神,并力图按照这种精神建设理想的市民社会。

四.研究西方伦理思想史的态度和方法

1.以历史的态度看待历史人物及其思想

(1)对待历史人物要注意他一生的历史经历和思想演变,因此我们的认识评价应该分阶段分方面,分出主要和次要、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

(2)对待历史上的思想也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考其源流,别其得失,使思想史的研究给人以经验和启示。

2.宏观把握思想史的主体,描绘其概貌,发现其亮点。

(1)一方面要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和描绘该学科思想发生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概貌,

(2)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发现那些曾经引起涟漪,激起波涛,带动历史潮流的思想和理论观点。

第一章神话.自然.人文——伦理学的诞生

第一节道德思考模式的转换

一.道德思考模式之一:

神话

(一)希腊城邦:

孕育神话的地理因素

1.外因:

希腊半岛的自然条件,即本土山地多,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耕地面积,自然也就很难形成人口众多的经济共同体。

2.内因:

城邦的属性,即它是一种具有强烈氏族倾向的血缘共同体。

以祭祀共同的神祗和祖先为核心所形成的拥有共同信仰者的共同体,就是早期的城邦。

3.其他:

认同与融合,即多数城邦往往不是由一个氏族发展起来的,而是多个氏族相互认同和融合(注:

不是征服)的结果,这就造成了古希腊版图上小国寡民星罗棋布的历史奇观。

(二)荷马史诗:

展现神话的道德精神

荷马史诗是城邦公民的《圣经》,它主要突出了对阿喀琉斯、赫克塔尔和奥德修斯三位英雄的描写。

1.阿喀琉斯

未开化民族的英雄形象,突出他的英雄个人主义倾向。

他的行为完全依赖于个人的情感,并体现了他的个人存在对远征军的重大意义。

2.赫克塔尔

都市市民的英雄形象,体现了他的英雄集体主义内涵。

他的英勇无畏来自对祖国的爱,与帕里斯的卑怯懦弱的品性形成鲜明对比。

3.奥德修斯

前两者代表希腊人征服陆地的不同阶段,奥德修斯代表希腊人挑战海洋的艰难历程。

他是西方人冒险和征服的典范,揭示了希腊人把人的勇敢、忍耐、智慧看成是带来胜利的保障的最初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希腊民族征服过程中的惟我道德倾向,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倾向。

4.总结

(1)史诗讴歌奥德修斯胜过阿喀琉斯和赫克塔尔。

在前者身上,智慧胜过勇敢,谋略高于武力,表现出希腊人崇尚智慧的主智主义精神。

(2)史诗的全部内容带有强烈的宿命论色彩。

诗中英雄们的生与死、磨难与脱险,全部取决于诸神的意志。

英雄们对神的意志只有畏惧和认同,而自己的命运没有抵抗也无法抵抗。

二.道德思考模式之二:

自然

(一)批判神话:

自然哲学的起点

城邦历史走向成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以及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

神话的内容和特点

(1)神话的内容

诸神拥有与人同样的形态特征和喜怒哀乐,这种神的观念一旦渗透到人的纯洁心灵,就意味着人的行为的种种恶性将在神的行为中得到全部肯定,不可避免地将给社会带来道德混乱。

(2)神话的特点

神话是对世界起源的一种解释,只是这种解释建立在故事和想象的基础之上。

但是,当这种解释要求人们无条件地信仰而不允许人们怀疑时,它就成为了一种人为的宗教式的世界观。

它必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

(二)物性诠释:

自然哲学的特点

1.自然哲学家的世界观

(1)“一元论的世界观”:

立足于以一个原理解释变化的世界倾向于寻求“质料因”:

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无限定者”、阿那克西美尼的“空气”倾向于寻求“形式因”:

毕达哥拉斯的“数”,不仅是质料,还是一种性状和变化原则

(2)多元论的世界观:

注重对宇宙和谐秩序的探讨,用多种本原的相互关系来把握自然

变化和多样性

代表人物:

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

2.自然哲学家的道德思考

(1)自然哲学家缺少把人作为特殊存在的认识,但在解释自然变化时常常用人类社会的结构原理和人的存在原理对自然进行了拟人化阐释。

【例如】

赫拉克利特认为,斗争是万物之父,而对立表象的深处是和谐,犹如弓箭的弓与弦的关系;

作为宇宙中心的“活火”,是在由“火”向“空气”“水”“土”的生死转化过程中获得永恒不竭的能源的。

这种自然观揭示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承认他者存在的价值取向,只有相互的认同才是自我存续的根本。

(2)自然哲学家对世界合理性的解释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认为万物有灵。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灵魂是世界的理性,肉体是灵魂的坟墓,通过“轮回转生”的思想把来世意义提高到现实生活的首位;

为了净化灵魂,他们在教团生活中提倡“节制”“友爱”“诚实”的美德。

德谟克利特也有“精神生活优先”的思想。

尽管他是唯物论者,但他主张节制和适度的快乐,让肉体快乐与精神宁静相结合,使心情不会被外在之善的过分追求所迷惑,从而达到精神的“朗悦”境界。

三.道德思考模式之三:

人文

(一)自然与人为的对立:

人文思想兴起的当下语境

1.自然哲学家如何看待“人为”

(1)自然哲学家主要研究本原存在的问题,他们把人仅仅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看不到人类区别于自然物的固有特性。

因此,他们的伦理思想只是从自然存在中来理解人。

(2)自然哲学家把所有属于人的经验的存在(比如意识、意志、感情)都看成是人的臆见和错觉,剥夺了其作为真实存在的资格,其结果是使人的独立存在的因素更加受到排除。

2.《两论》时期如何看待“人为”

(1)对立概念的凸现:

公元5世纪中后期,作为政治改革的回应,“自然与人为”对立概念得以凸现,

自然属于自身客观存在着的世界,与此连接的是“自然主义立场”;

人为即人的各种规范性约定、生活中的习惯和行为准则就是属于人的主观世界的产物,与此连接的是“法的立场”。

(2)“法的立场”:

体现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反映个人或城邦的习惯和品性的特殊性

(二)奴隶制民主制的推行:

人文思想兴起的政治背景

1.民主制推行的时间

在梭伦改革之后逐渐实现,在希波战争的胜利中得到具体体现,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繁荣的顶峰。

2.民主制推行的意义

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参加战争的平民阶层的意识得到空前高扬,一般平民对自己的实力进行重新评定。

此后,权力世袭的思考方式(以门阀高低、财产多寡为价值标准)遭到排除,“优秀性”的重视(以个人的人格和实力为主)成为个人评估的价值标准。

这种“优秀性”就是一种广义的“德性”,是指称每一种自然存在的固有能力。

(三)智者学派的教育运动:

人文思想兴起的集中体现

1.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1)理论上

把人在自然中的存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承认人的自身存在的独立性,赋予了自然世界之一员的人以理性存在的特权。

(2)实际中

主要教给青年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如何体现其能力的技术性知识,即“辩论术”,以此来克服人们对他们传授的有关“德性”知识的质疑。

但也容易导致“诡辩”。

2.智者学派教育运动的启蒙意义

(1)希腊传统教育:

不会关心每一个孩子想学什么,只注重其对于城邦社会梭是否有用。

家庭式的教育,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单方面的灌输,不存在个人的选择和意志自由。

(2)智者教育特点

“求知欲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是“德性”(即优秀性)的高度体现。

个性化的教育,根据每一个青年的要求进行,并且不分门第和身份,只要教得起学费,对谁都一视同仁。

(3)智者教育具有一种人文主义觉醒得启蒙意义。

第二节伦理学的雏形——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探索

(一)批判智者的诡辩

1.本质:

相对主义价值观

智者学派对“人为性”的过分强调不可避免地走向人们价值判断的主观性追求,必然导致价值的无政府状态以及道德混乱。

2.特例:

“强权正义论”

(1)参见柏拉图的《国家篇》

(2)正义与节制等德性,本来属于人的固有本性。

但是按照“强权正义论”,这种本性隶属于人的自由意志的肆意性之下,个人或国家只要有权力或能力使国民大众屈服接受,强者就可以使自己的意志和行为正当化、合法化。

(3)这种价值观轻视自己行为本质的善恶与否,一心追求利己主义的结果,促使反道德论社会思潮的流行

3.结果:

否定“优秀性”

以反对自然主义优先为出发点、追求人之存在优秀性的人本主义面目出现的智者们,却使最能体现人之优秀性的善恶、正邪的价值判断能力,在相对主义价值体系中得到否定。

(二)重建“德性”的依据

1.起点:

“对灵魂操心”

(1)“对灵魂操心”就是要关心灵魂,关心人之为人的优秀性,即“德性”。

同样是考察人的“德性”,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不同,他企图通过逻辑必然性的演绎来追求客观普遍的道德理性。

(2)“对灵魂操心”的具体表现,就在于采取有理性的行动,遵照道德理性的原则来生活。

2.贡献:

普遍定义和归纳推理

(1)探讨德性的前提:

普遍定义的追求。

普遍定义是一种本质定义,就是说苏格拉底要探讨德性的本质。

(2)探讨德性的方法:

归纳推理的运用

归纳推理就是通过所探讨问题的各种现象形态,通过“哲学问答法”来寻求本质定义的逻辑推演过程。

(以《美诺篇》中关于德性的探讨为例。

3.命题:

“德性是知识”

(1)德性:

人的优秀性

(2)德性的具体现象形态: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虔敬等

(3)德性的内在共有本质:

人的行为中对于“善美”的追求

苏格拉底提出,“没有人是故意作恶的”,“作恶”源自于“无知”。

因此,可以给人们带来善的结果的“德性”应该是一种指导人们行动的最重要的“知识”。

二.目的论的世界观

(一)机械论与目的论:

世界观的不同理解

1.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它们相辅相成。

以建造房子为例。

(1)质料因:

是什么?

木料、石料

(2)形式因:

什么样?

房子的形状

(3)始动因:

是谁?

设计师、建筑工

(4)目的因:

为什么?

建造房子的动机

2.“机械论的世界观”——自然哲学理解世界的方式

(1)焦点:

先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物质,然后以此为根本来解释世界的秩序和变化

(2)特征:

仅仅以物质及其运动为前提条件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进一步必然要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最终陷入神秘主义的怪圈

3.“目的论的世界观”——苏格拉底理解世界的方式

形成这样世界的和谐秩序是什么?

以“坐着”为例。

关于世界及其人的行为的探索,就是立足于对其“目的”的探索。

这个“目的”就是对“善”和完美性的追求。

因此,苏格拉底的“目的论的世界观”,成为一种对“善美”知识的终极关怀。

(二)目的论世界观的道德诉求

1.“善生”的理想

(1)善生是人生最高的追求

人要追求“善”而活着,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善生”理想。

他呼吁:

“真正重要的是,不仅仅只是活着,而是要活得好(注:

指美好、正当)。

(2)幸福与人的“德性”密切相关

善生理想就是以“善”为根本的幸福观。

因此,“善人是幸福的,恶人是不幸的”。

2.“自知其无知”的反思

(1)“无知”的对象:

善的本质

从苏格拉底的知识标准来看,“善”的知识并不是相对意义的关于“善”之现象的认识,而必须是具有绝对意义的(即具有普遍客观性)的关于“善”之本质的把握。

这种知识观决定了一般情况下个人对“善”的知识的“无知”。

(2)“无知”的要求: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通过“自知其无知”的反省,认识到“无知之自觉”是人的惟一智慧。

人只有拥有这种自觉,才会追求“善”的知识,才有可能踏上幸福的道路。

三.善生的追求

(一)认识上的善生追求

1.表现:

不顾贫穷与误解,把自己生活的全部用来探索人的“德性”知识。

2.德尔斐神谕的寓意:

神不仅仅指出了“自知其无知”是人的惟一有价值的智慧,同时神要赋予苏格拉底以天职,那就是通过他让别人也达到对自己的“无知”拥有清醒的自觉。

这就产生了教育“助产术”。

(还可以结合柏拉图的“洞喻”)

3.名言:

“每天探讨德性以及相关的问题,对于人来说是一种至高之善,没有经过这种考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

(二)行动上的善生追求

在能力探索客观价值标准的同时,又把自己在言论上所宣扬的道德理念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行动中。

1.行动理念

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做不正义的事。

这具体体现在他对人(力挽狂澜、英勇作战)和对己(面对“众愚政治”而视死如归)的关系中。

2.量刑申告

(1)两难选择

起诉苏格拉底的罪行是:

“教唆青年”和“亵渎神灵”

如果申告,就意味着自己有罪。

可是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对雅典城邦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如果不申告,就意味着要违反雅典的法律,那样就是行“不正义”。

苏格拉底的做法:

按法律程序提出申告,又使自己的申告与刑罚无关,并能间接地宣告自己是有功的人。

参见苏格拉底关于在国立迎宾馆里赐予他国宴的申告。

(2)价值冲突

控辩双方都是为了城邦的利益,但价值原则截然不同,存在“时间差”。

控告的人奉行城邦民主制,尊重城邦的守护神;

苏格拉底鼓吹专家治国论,相信心灵的守护神,愿意做一只“雅典的牛虻”。

观点:

正是苏格拉底自己说服了雅典公民赐予他死刑的判决。

3.拒绝逃亡

苏格拉底先后拒绝“交付罚金”(雅典法律允许)和“越狱逃亡”(雅典习俗认可,朝拜德尔斐神庙的船只尚未返航,在此期间不执行死刑)的做法。

理由是:

(1)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他的生活受到城邦多年的保护,因此他对城邦的法律没有异议。

既然审判是以城邦法律的名义进行,他就必须坦然接受判决。

(2)“复仇禁止”的价值观

即使法律被滥用,一部分人借用法律的某名义对自己实行了不正义的审判和判决,但如果自己“越狱逃亡”就同样是以不正义的手段对付别人不正义的行为,这种复仇行为违背“行正义”的道德理念。

第三节伦理学的深化——柏拉图的伦理思想

一.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反思

(一)苏格拉底式探索的特点和结果

1.特点:

苏格拉底的知识标准是,人如果知道某一件事,就一定能够对其所知道的事物给予充分的“理论阐明”,即普适性证明。

2.结果

苏格拉底对德性的探索具有一个共同点:

探索都是无果而终。

(二)苏格拉底式探索所遭到的误解

1.弱论强辩式的诡辩

2.装疯卖傻式的嘲讽

3.逻辑不通:

如若不知,何来探索?

(三)苏格拉底式探索存在的问题

1.没有对其探索对象进行理论性的界定

苏格拉底无法明确地对共同“形相”(或称“实体”)这种存在,以及这种存在与现象诸形态的关系作出理论性的阐明。

2.缺少对第三种现象存在的足够认识

苏格拉底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正反、对立的区分。

他没有看到,在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等这些对立的现象之间,还有既非此也非彼的第三种现象存在。

3.对灵魂认识的不彻底性

虽然苏格拉底呼吁人们“对灵魂操心”,但是对灵魂怎样存在的理解不明确。

二.柏拉图的解答

(一)柏拉图对灵魂观的发展

1.柏拉图以前的灵魂观

(1)希腊人传统的灵魂观

对现世生活持肯定态度,没有灵魂单独存在的想法。

灵魂与肉体相结合,即人活着,人们可以感觉和体验;

灵魂离开了肉体,即人死后,灵魂无处可依,如一阵烟雾随风飘散。

【例】

阿喀琉斯死后灵魂在黄泉路上遇到奥德修斯的脱体之灵,说:

“奥德修斯呀,千万别想到死,即使在黄泉的国度当上死人们的国王,也不如活着做一个既没有充饥的粮食又不拥有耕耘的土地的农奴。

战死的帕多罗克洛斯的亡灵来到战友阿喀琉斯的枕边,阿喀琉斯要他靠近自己一点并向他伸出依恋之手。

但帕多罗克洛斯的亡灵却如一阵烟雾消失在地下,发出幽微的喊声。

(2)苏格拉底的灵魂观

虽然被称为“灵魂的发现者”,但对灵魂不死的认识有所保留,并没有形成坚实的灵魂观。

他认为,死亡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种是灵魂的迁居,另一种是永远的睡眠。

很明显,苏格拉底并没有完全脱离希腊人传统的灵魂观。

(3)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观

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奥尔菲教的“再生”思想传入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深受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由于肉体玷污了灵魂,是灵魂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

人在认识世界时如果使用肉体的感觉器官,就无法达到对世界的真正把握。

因此,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对灵魂进行“净化”修炼,以使灵魂在人死后能够脱离轮回,回归永生的世界。

(二)柏拉图关于灵魂的新阐释

他认为,灵魂纯粹以理性为本质,在进入人的肉体之后就成为肉体的囚徒,经常被激情特别是欲望所左右。

因此,灵魂分三个部分:

灵魂结构

冲动类型

身体部位

相关德性

三个部分服从理智指导,各自发挥优势,使灵魂全体和谐一致,这就是“正义”

理智

智慧、真理

头部

智慧

激情

名誉、权力

胸部

勇敢

欲望

生殖、营养、占有

腰部以下

节制

(二)从回忆说到善的理念论

1.回忆说

(1)中间状态:

“忘却”

与苏格拉底的“二分法”不同,柏拉图找到了其中的中间存在,即在人的“知”与“不知”之间存在着第三种认识状态:

“忘却”。

这就为人的探索提供了依据。

(2)根本前提:

“灵魂不死”

灵魂是永恒不死的,人的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获得过“纯粹”的知识。

但是,在进入肉体之后,灵魂被玷污了,知识被忘却了。

2.善的理念论

(1)理念是什么?

理念(idea),与此同义的是“形相”(eidos),是指超越我们可以感觉的、变化着的现象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存在。

它又被称为“本真存在”(ontoson=真实存在)或者“存在本身”。

它超越于人的思维、臆见和想象而存在,又在众多的现象世界里捕捉到它的存在显现,只有人的理性才能企及。

(2)善的理念

①结构:

世界分为两个层面:

“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

“善的理念”是理念世界中一种特殊的理念。

②关系:

善的理念就是理念世界存在的依据,正如理念世界是现象世界存在的依据。

善的理念(可以看作是“神”)是一种最佳状态和最高存在,是世界万物和其他理念“模仿”的典型。

③日喻:

对善的理念的说明

主宰

主宰与主体的关系

主宰与客体的关系

太阳

使眼睛拥有视力

使自然万物成为可视对象

善的理念

赋予思维存在的各种真理性与被认识的可能性

赋予被思维存在之所以存在的依据

3.小结

(1)苏格拉底的困境

苏格拉底难以用理论阐明:

①共有“形相”是存在的;

②共有“形相”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③人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把握这种共有“形相”

(2)柏拉图的深化

①“回忆说”深化了“助产术”,明确阐明了德性知识的来源。

②“善的理念论”深化了“目的论世界观”,强调“善”是一切存在的最高理想和根本依据。

三.柏拉图对城邦伦理的设计

(一)哲人王统治的理想城邦

灵魂

素质

岗位

职责

特点

目标

善于思考

领导阶层(哲人)

统治城邦

制定法律,循循善诱

三者各司其职,互不越位,就是“正义”。

“理想国”又被称为“灵魂的国家体制”

充满激情

防守阶层(军人)

防止城邦的外侵和内乱

执行法律,克尽职守

渴求欲望

生产阶层(平民)

从事工农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热衷利益,需要监督和管理

(二)“道德振邦”的不同思路: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政治理想之比较

苏格拉底

市井哲学家

没有个人之间的本质差异

自下而上的改革

自律性倾向

都是走道德兴邦之路,

都是坚持个人与城邦的“一体”关系

柏拉图

贵族哲学家

强调个人的先天性差异

自上而下的改革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注】

苏格拉底的自律性倾向,是指通过提倡个人道德行为的自我完善,从而达到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