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451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9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11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

第10周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第11

12

第五单元

12坐井观天

13寒号鸟

14我要的是葫芦

商量

语文园地五

13

14

第六单元

15大禹治水

16朱德的扁担

17难忘的泼水节

看图讲故事

语文园地六

15

16

17

第七单元

18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

敕勒歌

19雾在哪里

20雪孩子

21狐假虎威

22狐狸分奶酪

18

19周

第八单元

23纸船和风筝

24风姓姓

语文园地八

第20周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及考试

教材分析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

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一、关于识字写字: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重视写字姿势的习惯培养。

(重在学会方法和习惯)二年级学生识字、认字量较大,学生每天的书写生字量很大。

此时学生书写的多为合体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

结合课堂内的写字指导渗透一些相关的书法知识,对学生大有好处。

学生如果在写字过程中初步具有了一定的书法意识,自然会有意识的将字写好,也许开始写得慢一些,但到后来习惯、字体已经形成自然就写得又快有好。

减少一个字的书写遍数,给学生以宽松的作业时间,重在写字质量上提出要求。

舍得拿出课时进行书法教学和比赛,必然会促使班级整体书写水平的提高。

教师和学生必然从中获益匪浅。

  二、关于阅读积累:

二年级的阅读还要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的习惯,这里还包括这阅读目标里所讲的第2、3、10条: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这些方面。

目前学生已达到了近千字的识字量,已经掌握了部首、音序两中查字方法,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篇目,让他们爱上读书,形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三、关于写话:

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

在一年级基础上学生现在已经具备了写连贯的五六句话的水平。

为了和三年级的习作相衔接,经常进行练笔是很有必要的。

在一年级基础上,二年级要逐步提高写话的句子质量,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并逐步增加一定的字数要求,为学生三年级习作作好准备。

  四、关于口语交际:

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着重在三个方面:

一是口语交际时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是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努力地听,完整、简要地讲述;

三是在口语交际时要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从二年级开始,人教版的语文书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后面都增添了“展示台”和“宽带网”两个项目,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第一单元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2、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强化理解“迎”、“追”的意思。

教学准备;

1、生字卡,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2、简笔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

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

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妈妈。

【出示多媒体出示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大声地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等一下我们再来讨论这些生字,当然同学们对不认识的生字还可以怎么样认识它?

(生:

问老师、拼音认读、问同学、查字典。

你们说得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要借助各种方法去主动解决问题,那现在同学们就开始读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生开始阅读)

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huī

灰:

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

ng

迎:

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

āyí

阿姨:

连词教学

dǐng

顶:

丁+页=顶,组词(如:

头顶,顶着)

鼓:

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鼓吗,让学生看插图了解鼓的特征。

有:

反义词“无”

什么:

连词,组句(如:

我什么也没有看到)

变:

组词(如:

变化,变亮,变脸)

条:

初步让学生认识条为量词,说鱼时可以用“一条鱼”来说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披:

让学生联词。

(例:

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

学得真好!

那我们把上面的生字齐声读一遍。

(生读)

我们读生字读得不错,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现在老师让大家开小火车念,大家可要集中注意力了,其他同学要负责监督看谁读错了,你们愿意试试吗?

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

并思考问题: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妈妈?

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三、理清层次,分段

1.你们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出答案了吗?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6个)

2‘那看看大屏幕,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呀?

鲤鱼妈妈、乌龟)

3.那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也回答了老师出的问题,那你们可以回答老师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学生归纳)

4.其实大家看我们的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

对。

第一段我们讲了小蝌蚪样子,这是在讲小蝌蚪找妈妈之前的事,对不对?

那我们课文的第二段与第三段讲的是什么呢?

那最后几段呢?

5.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

要求: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

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

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

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6.学习第一部分(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1)同学们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自然段,大家先齐读第一自然段。

你们做的动作和字很像的,瞧,这竖弯钩多像一条尾巴!

我们的中国字多有趣。

写一遍好吗?

真能干!

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

(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

“快活地”的句式)

大家再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与第一自然段,并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小蝌蚪。

我们知道,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们这篇课文里的小蝌蚪找不到他们的妈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朋友们,结合你们昨天学到的知识,可以告诉我我们的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吗?

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它的妈妈是谁吗?

看来你们的课外知识积累的很好,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小蝌蚪与青蛙,青蛙长着大大的脑袋吗?

青蛙长着黑灰色的身子吗?

青蛙甩着长长的尾巴吗?

他们俩长得可真不像,难怪小蝌蚪不认识他的妈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他的妈妈的。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让我们大声的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们看,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哇游,过了几天,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对,长出了两条后腿

【多媒体出示】

1.那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第二自然段,想想,小蝌蚪找谁打听妈妈了?

(鲤鱼妈妈)

2.对,小蝌蚪游呀游呀,它们遇见了鲤鱼妈妈。

它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

(想起自己的妈妈。

3.对,他们想到自己的妈妈,小朋友们,你们能体会这时小蝌蚪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吗?

(思念、难过)

4.那,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那种思念难过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

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5.说的真好,那你们结合小蝌蚪现在的心情,我们再来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6.现在我来当鲤鱼妈妈,再请两个小朋友做小蝌蚪,你们来向我打听你们的妈妈。

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

表演的时注意小蝌蚪在看见鲤鱼妈妈时用了个什么动词?

(迎)

7.同学们觉得他们表演得好吗?

(同学们,你们刚刚看了两位同学的表演,再看看我们课文的插图,你觉得“迎”是什么意思?

(引出“迎”的意思:

面对面的走到一起)

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

同学们,我们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青蛙长什么样

(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

四条腿。

宽嘴巴】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哦,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知道了它妈妈原来有四条腿,宽嘴巴,于是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哦,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2)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他们遇见了谁呀?

(乌龟)

(3)这时小蝌蚪与乌龟发生了什么事啊?

用课本上的语言告诉我。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

“妈妈,妈妈!

”)

(4)指导朗读。

(5)这一段了的“追”是什么意思啊?

同学们结合我们课文里的插图理解。

“追”和“迎”有什么区别?

(6)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

(7)那乌龟是他们的妈妈吗?

为什么呢?

(8)师总结:

小蝌蚪的妈妈是四条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所以乌龟并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9)那乌龟说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10)那同学们再把这两段齐读一遍。

2、学习第三部分。

(1)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本篇课文的第三部分,他们对应的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啊?

(2)那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它游哇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6)这个句子可真美啊!

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

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7)这些是写青蛙身上颜色的词,你们再看,写青蛙的动作也是很有讲究的,同学们找找用了哪些词?

(8)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

但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意思就不一样了)

对,意思就和之前的句子不一样了。

我们课文可把青蛙写得真美真可爱啊,你们喜欢这样的青蛙吗?

喜欢)

(9)那你们带着对青蛙喜欢的心情再齐读这一段话。

(指导朗读)

(10)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发生了什怎么的变化呢?

【多媒体】

(11)你们可以把小蝌蚪尾巴不见了的这一段读一遍吗?

(12)已经是什么意思?

自己结合课文想一想。

(13)小蝌蚪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三、收尾,总结

1.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可算是学完了。

你们再一起朗读一下全文。

2.同学们看看我们黑板上描写青蛙的语句,把我们的青蛙写得可真美!

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又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

谁能简单地说说?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的不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

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要点:

识字、写字。

一、谈话导入:

1、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赶快来猜猜吧!

对,是水,水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水即能帮助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与水有关的课文。

2、生读课题:

我是什么(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为下面的学习蓄势。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想知道水都有哪些变化吗?

那你们就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

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出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

如:

"

躁、灾"

是平舌音;

稼"

是第四声,在"

庄稼"

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认识生字:

1、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带生字的词语。

(多媒体出示)

2、多媒体出示"

我会认"

中的11个字。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四、写字指导:

生字认会了,老师还想看看你写字的水平呢!

1、课件出示"

我会写"

中的"

冲、晒、池、浮"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

边写边强调重点。

晒"

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以及"

两点水"

和"

三点水"

在写法上的异同。

3、教师巡视,学生书写这几个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巡视,学生观察字帖,自主完成本课其它几个生字的书写,师生评议。

五、尝试运用:

同学们写字写得很认真。

你能给它展示一下你的说话能力和读课文的水平吗?

1、给生字找朋友,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

同学间进行。

2、同桌一起合作读课文,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六、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

学生在交流汇报学习成果时,巩固所学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复习旧知:

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语。

二、谜语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教师说谜面,学生猜,回答)

(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2)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3)白色花无人栽,无根无枝又无叶。

一夜北风遍地开,此花源自天上来。

(雪花)

(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啪啦从天降。

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冰雹)

2、同学们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些谜底,你发现了什么?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它们有关的课文,我们亲切的跟它打声招呼吧!

(板书:

我是什么)指名读、齐读课题。

用谜语引出课题及相关内容,然后交流课前所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调整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品读课文:

学习课文的1、2、3自然段。

1、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好,请小朋友边读边想:

我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回答。

2、出示水珠图片:

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呀!

它还会变魔术呢?

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谁来读?

汽云雨雹子雪)(指名读,回答)

3、 

水魔术师能有这么多变化,真是太神奇了!

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它是怎样变成汽的?

4、水珠哪去了,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范读,指名读,自由练读。

5、 

课件出示描写云的句子和句子对照的图,细细地品读,让学生感受云就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美读。

6、 

自由读——指名读。

(一般评价):

谁能读出这种喜欢?

(好的评价):

从你的朗读中我想你一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很得意。

谁愿意挑战他?

特别好的评价:

瞧,你读得乐滋滋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你一定很喜欢。

7、学着他们的样子,自由读──男女赛读──大家齐读。

8、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

请小朋友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9、 

练习说话:

我是云,我会变成()()和()。

10、同学们,他们从天而降的样子一样吗?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重点理解“落、打、飘”)指导读雨落得温柔,冰雹打得野蛮。

雪花飘得轻逸。

(出示课件用这几个词填空)

11、 

练习读这几句话,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12、 

表演读──挑战读──齐读

水魔术师有这么多变化,真是太神奇了。

1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出示音乐课件)师范读第三段,问:

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

)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

同学们,你们想读吗?

能带上动作读吗?

14、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看,原来雨、雪、雹子的母亲是水!

水就这样不断的循环变化着。

从部分到整体,及时梳理学生所学知识,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四、自读第四段:

小朋友们,水在自然界的变化我们弄明白了,不过,要真正认识水魔术师,了解魔术师,咱们还要到它的家里去看看,还得去熟悉它的脾气。

自读课文第四段。

1、思考:

你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交流。

3、指名说。

4、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不同性格”。

5、拓展交流

1)交流课前搜集的水对人类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2)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五、课堂检测:

1.按课文原文填空:

有时候我穿着(),有时候我穿着(),早晨和傍晚我又把()披在身上。

人们管我叫()。

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

2.用“有时候……有时候……”来说一句话。

六、作业设计:

自选: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

举例说说,再写下来。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植物妈妈有办法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

4、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5、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讨论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

6、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2、识字认读词语,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2、让学生知道丰富的知识要通过仔细观察与认真学习才能学到。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讨论法

3、朗读法

教学准备:

趣味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诱发兴趣。

1、观看有关植物的影片,把学生带到植物的世界中去。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放课件)

2、谈话:

多美的景色呀!

春去秋来,植物在我们自然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们就会有所启发。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

(配动画)

2、请你和同桌一起认真的读课文。

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儿歌共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3、检查认读字词:

(1)个别读,师问:

你认识了哪些字?

怎样记住?

(2)请小老师带读,师问:

你教同学学会了哪些字?

(3)师随意点击学生个别读词语。

去掉拼音读。

抢读赛。

4、再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喜欢的段多读几遍。

5、思考:

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

他们各自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

学生边听边画出末。

6、汇报学习情况。

三、学习第一小节。

师:

同学们,课文中第一小节提出了一个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