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79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汇编文档格式.docx

1.从学生终身发展着眼,创新德育工作途径

国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知识载体,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种不朽的教育力量。

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国学教育培养新一代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责任感,是我们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2.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经典美文的赏析诵读,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为学生大量阅读和未来写作独辟蹊径,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低年级侧重迅速增加识字量;

中年级以记忆积累为重点;

高年级着力为写作和古诗文后续学习奠基。

3.创建特色教育模式,探索学校内涵式发展道路

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学校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立足于教育的创新,将“国学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教育软实力,努力形成学校自己的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探索、完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学生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学生越是即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体素质、个人涵养越是不尽如人意,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短视近利的行为造成了许多学生缺少健康心理和良好涵养,心境浮躁,性格极端的现状屡见不鲜。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责怪学生难管理。

如何打破德育工作这一僵局,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

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

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大量的经典诵读实验结论证明诵读国学有益于儿童语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

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合作进行了《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潜能开发》的相关实验研究,结论是:

“儿童诵读国学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

”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作为我们致力研究的目标。

四、本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用国学经典文化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

2.用国学经典培养孩子优良品行。

3.对儿童进行经典诵读和国学启蒙教育,培养孩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教师能探索出国学教育的新途径,并将德育渗透到个学科中,教师之间能够协作与交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育人观。

(二)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1.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课。

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内容。

安排一至六年级每周一至两节课为国学课程,将国学精髓《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作为我校各年级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2.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与经典相伴,与书香同行”,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学校进行了精心设计,整体规划,分块布局,处处体现国学教育特色。

我们在学校教学楼的所有学生经过的墙壁、走廊上张贴了国学经典的宣传牌,有经典名句,中华德育故事,名人图像等,让经典育人“润物无声”。

3.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结合《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联系新形势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在家里学生自觉做到进家出门主动和父母打招呼,好吃的东西让长辈先尝,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等;

在学校学生自觉尊敬老师,关爱同学。

这些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学会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应该从小做起。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参考国学经典著作,提炼适合小学生使用的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

2.实践研究法:

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改边提升的方法,在实践反馈中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3.对比研究法:

此方法应用于研究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前后思想、言行等方面的变化。

六、本课题研究实施步骤(课题预计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

1.准备阶段:

(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完成课题的论证,制定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

(2015年1月——2016年8月)

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具体的研究论证,并分阶段及时总结整理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

(2016年9月——2016年10月)

全面总结研究的工作,搜集整理研究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七、预期达到的结果:

1.使校园环境更具有育人气息。

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的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校园书香盎然,国蕴飘香。

2.师生素质明显提升,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教师的一朝一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展示了明显的特点——国学经典。

学生陶冶了高雅情趣,开阔了胸襟,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了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学生的自律和行为规范能力有很大的变化。

3.能给孩子们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慰藉和启示。

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给孩子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达到正礼修身育人的目的。

经典教育深入到课内,渗透到课外,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和育人的全过程,使学生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使经典育人“生根开花”。

九龙坡区教育科学2009年专项课题

《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小学课题组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

我代表学校宣读《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

我校于2008年开始进行了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准备,经过专家评议,2009年10月21日批准立项为九龙坡区教育科研课题。

今天,我们召开开题会,我向各位领导、专家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都在经史子集里。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谈到典籍,大家至少会想到“四书五经”,“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常理常道。

“经书”,便涵蕴着常理常道,能教人做事,做人,做学问。

国学大师南怀谨把道家思想喻为药店,儒家的孔孟思想喻为粮食店。

有位研究弗洛伊德的中国学者说:

“读了《四书》的人,是永远不要看心理医生的。

”可见,“经书”是让人安身立命的典册,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传承文化、推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核心。

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讲到:

中国文学自“五四”以来,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教育普及了,知识普遍了,对世界知识的吸收力增加了,这些对于国家的进步有贡献。

但是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着古文保留着。

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因此从中国文化的立场看,就此一刀拦腰斩断了。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东方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我们中国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

只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才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纵观国内国际形式,提高国民的民族文化内涵迫在眉睫。

“以德治国”从孩子开始,用中华民族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青少年的心灵,对其实施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在下一代中培育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是当务之急

王财贵在《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中讲到: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的发展。

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心境一不平衡,便有趋下的可能。

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酝酿,一至十三岁总是缓慢上升,十三以后方有长足之进展,十八以后渐渐成熟,但依然可因为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所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诵读经典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诵读经典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小学是诵读经典的最佳阶段,古人云: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个时期若不让他多记一些对他一生都有用的东西,那他就可能去记广告词了。

通过此时的“死记硬背”为未来的“活用”作下充分的准备,这个“用”可能是今后十年,二十年,一旦体悟,一生将受用无穷。

所以,按照小学诵读,中学和高中学用结合,大学深入研究,一生反求诸己之顺序,文言经典是肯定难不倒现代人的。

如果说读不懂就不读,不读又不可能懂,那么,刚好一辈子不懂。

解经读典,担负起文化传承之重任便永远成为少数学者、大师的使命了。

近几年,国学经典教育越来越多地被我们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而且各界仁人志士倡导了许多活动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国学渐渐被世界人们所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开始关注“国学经典”。

目前,国学经典响应者已有很多,在老一辈学者的关怀下,将会成为新世纪文化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中华孔子学会成立的“国学经典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系列活动的开展,说明国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成风气。

中国文化断层重整工程得到了很多层面多方人士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全国逐渐形成一种大的趋势。

(二)研究意义

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组织儿童读经活动,首先是能较好地训练与提高儿童的记忆力提高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体输入”效果,丰富农村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途径和内容,提高教师对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理性认识,逐步确立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探索掌握国学经典教育的规律,提高我们的小学教育教学效益,为教学理论注入新的血液。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课题立足于让儿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同时,也能更好地让学校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ICI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出的背诵理论

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就是背诵。

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

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很轻松愉快地背诵,偶然稍稍带讲解一点,一辈子都忘不掉。

(二)左右脑潜能开发理论

儿童读诵经典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于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恰好运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同步。

(三)早期识字教育理论

儿童的思考过程与成人相反,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

理论研究认为,成人的分析认知犹如照相。

在第一阅读时间识字理论、运用“整体输入”的学习方式,使儿童取得最佳识字效果。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读经教育

1998年6月26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提出“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口号,确定了“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生受益”的指导方针。

目前读经教育活动盛行于全球华人世界。

(二)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

课题认同2008年3月,季羡林先生提出的“大国学”的概念。

即:

“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国学’的范围之内。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目前课题读经范围主要限于狭义国学中的“经史子集”内容。

今天我们这儿所说的主要是指适合小学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知识。

(三)国学素养

通过读经教育系列活动,儿童所形成与发展的亲近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发扬国学精髓等各层次的行为,重在学习积淀中华传统的“以德为核心”的君子行为。

四、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联合国在一份所告中提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发起。

网上资料查新表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中华孔子学会成立的“国学经典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系列活动的开展等,说明国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成风气。

农村小学结合读经活动培养学生国学素质,现在网上研究的还不多见,对国学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问题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本课题正是着力于这两个主要的方面。

我校进行儿童经典诵读教育在当前国学热的潮流下,决不是跟从,更不是盲从,而是儿童成长的需要,是人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儿童正处在成长期,面对“一棵棵小树苗”,要做的是适时给他们浇水、施肥,给他营养,让其自由地充分地吸收,让其深扎其根,壮大其本,将来才会枝繁叶茂,所以,要让经典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营养。

五、本课题研究的假设及创新点

(一)研究假设

1.研究中系统地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推动整个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期待建立一所具有古典素质的“生态”学校。

通过深入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读经教育的校本课程建设”、“读经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读经教育与各学科结合”、“读经教育评价方式”等。

以形成研究成果,指导学校实施“三个发展”的特色教育实践。

2.以德为核心的人文素养

在国学素养养成中,培养学生以德为核心的人文素养。

需要大力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新要求的研究。

(二)研究创新点

1.对小学生国学素养形成科学可行的培养教育方案

2.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具有古典素质的“生态”型特色学校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引导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学习,达到有所获,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师生的国学素养、人文精神

3.丰富完善学校校园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4.科研兴校,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小学儿童读经典活动开展的基本形式与内容的研究,重点是读启蒙读物“三百千”、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唐诗三百首》、优秀诗词、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传统经典读书活动开展的研究。

小学儿童国学素养开成与发展的主要评价标准的研究,重点在于形成促进学生有效读书,形成与发展的国学素养内容与检测的研究。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金凤小学全体学生、教师(含幼儿园)。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课题研究思路

直面经典,不断章摘句,保持完整性。

学习方法主要是读和诵,无求甚解,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基本教学方法是:

小朋友跟我念。

1.分段开展读经活动

学龄前幼儿:

诵读《唐诗三百首》、经典诗词、启蒙读物;

小学一年级:

诵读《三字经》《弟子规》;

小学二年级:

诵读《千字文》《增广贤文》;

小学三、四年级:

诵读《论语》;

小学五年级:

诵读《大学》《中庸》《孟子》;

小学六年级:

诵读《道德经》;

语文学科教学完成经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小学生必读必背优秀篇目等的教学。

2.开展系列活动

以中华古诗词读经典活动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展课题研究的系列活动。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收集读经教育及学校特色打造的相关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深入学习经典诵读的理论,特别是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教育手册》及相关讲座,引导教师率先阅读经典,提升教师功底。

2.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在研究期间同时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网络研讨等形式进行研究。

重在实践研究,即一边研究一边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检验实践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补充或改变策略,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3.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典型个案的研究,不断总结研究规律,提高研究效果。

引导师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进行专项成果展示,加强校内师生和市内相关研究单位的交流。

4.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把调查到的、体验到的,通过实践等形式积累的经验及时进行整理总结,形成我校责任教育特色。

九、研究计划及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01——2009.06)

本阶段作好课题可行性论证、项目申报、开题的准备工作。

1.成立组织机构,申请立项

2.调查学情、教情、学习相关理论、制订方案

3.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对当前儿童经典诵读进行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4.作好宣传动员,培养教师学生参与兴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9.09——2012.06)

1.进行开题报告

2.课题组设计总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

3.课题组依据计划实验

4.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5.写好研究报告与总结、论文等

(三)总结阶段(2009.06——2012.06)

1.收集汇编研究资料

2.撰写结题报告

3.成果汇编成册

4.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十、预期成果

本课题用三年时间完成,2012年6月结题。

通过研究形成一套符合乡村儿童实际并对所有乡村学校有一定借鉴价值的儿童经典诵读的策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编印一套高质量的国学校本教材以及形成一批有质量的师生文集。

成果体现形式:

校本教材;

师生文集;

校园文化建设;

结题报告。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本课题组所有成员憧憬课题研究成效,热心于课题研究工作,且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成员配备合理。

课题负责人冯建,小学高级教师,现为九龙坡区金凤小学校长兼书记。

有多次负责研究区级课题的经验,且长期致力于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有较强国学基础和一定学识。

主研人员9人,从研人员5人,小学高级教师6人,区级语文骨干教师4人,主研人员中干部4人,教师5人。

主研人员中有校级、区级课题研究经验的7人。

现9人全部从事本校区级课题《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其中8人也同时研究校级课题《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本课题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国学经典诵读研究,有丰富经验和一定国学基础。

参研人员有恒心努力进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而且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主研人员中学历较高,汉语言学士1人,其余均为大学本科。

参研人员涉及学校各主要学科(语、数、英、品德、体艺)和幼教、德育等学校各项工作。

全部参研人员为中青年教师,工作精力充沛。

年龄结构为:

40岁以上两人,30——39岁10人,30岁以下2人。

总之,参研人员集中了我校主要骨干力量,倾全力打造本校古典素质“生态”学校愿望,以实现我校办学理想。

十二、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学校已被批准为重庆市国学教育试点学校

(二)校园环境为经典诵读创设了条件,已制作论语墙、千字文石壁、走廊文化、班级文化,拟建诗歌阶梯、教学楼浮雕、学校标志、改建校门

(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已展开,具有了实施经典诵读教育的教师队伍

(四)保障经典诵读的经费,已编集了第一本校本教材、购买了各类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材料

(五)每周一节校本课,每天20分钟的诵读课,并倡导每天20分钟的亲子诵读,保证诵读时间

(六)重视语文学科教材内的古诗文教学,完善、丰富所有与古诗文有关的教学内容

(七)以班级读书会、主题班会、大型活动等组织形式,通过师生书写经典、诵读经典、故事话经典、歌谣唱经典、舞蹈演绎经典等比赛展示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展示和巩固学习成果

(八)学校定期组织检测工作进展,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本课题研究系列制度

(九)课题实施措施比较有力

加强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

重视落实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在调查研究中能及时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课题研究动态,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有专人收集本课题在国内研究的前沿状态资料。

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拟订做好个案分析,把握研究成效。

能有计划地进行课题内阶段性成果交流,在研讨中促进课题顺利开展。

已注意课题成果的收集和传播,分阶段做好师生研究成果汇编,并选择恰当时机,切实地开展区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展示课题成果。

 

《国学经典诵读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段精辟的论断,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指明了方向.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本,对学生情感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文化的积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东方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我们中国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只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