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86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洁生产和污水改造项目可研精品Word格式.docx

棉业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南区鸿运路,是以棉花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重点纺织龙头企业。

公司占地220亩,公司下辖?

织布厂、瑞盛祥纺纱厂、维力服饰厂、骏兴制衣厂及服装水洗厂等5个分厂。

公司现有环锭纺,气流纺,剑杆织机,浆染联合机,烧毛预缩机,自动络筒机,缝纫机,污水处理站等。

公司年创产值86000万元,年创利税6950万元,主要产品为特异纱、精纺纱、色织布、服装等。

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奠定了基础,“瑞盛祥”牌牛仔服装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星辰雨点桑麻牛仔布,云彩斑斓牛仔布等16个产品被评为省级新产品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公司有各类专利技术12个,公司被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超前的产品研发为市场奠定了基础。

公司分别在广州、上河、福建等地区建立办事处,公司有稳定优良的客户群,有顺畅的销售渠道,产品均定单生产,市场前景广阔,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许多厂家纷纷要求供货。

如德发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苹果牌牛仔服)、美国VF公司(生产LEE牌牛仔服)、佐丹奴服饰公司(生产佐丹奴牌牛仔服)等国际知名公司分别与本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

第二节自然条件

宿迁地处黄淮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900.6毫米。

常年主导风向为ES风,平均风速为2.9m/s,多年平均气温14.2℃。

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无霜期为230天。

一般冬季在冷空气的控制下,以干燥、寒冷、晴天天气为主,盛行偏北风;

夏季常在低气压的控制下,温度高、湿度大,会出现大暴雨,盛行东南风。

境内全年雨量充沛,每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

6-9月份称为汛期。

初夏受冷暖空气团交锋影响形成峰面雨,从而进入梅雨季节,一般6月中旬后期入梅,梅雨期持续20天左右。

盛夏季节,天气炎热,雨量相对较少。

夏末初秋,受台风影响较大,强台风侵袭时,一般伴有暴雨,造成洪涝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由于宿迁市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历史上就有“洪水走廊”之称,主要河、湖有骆马湖、中运河、古黄河、西民便河。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有较完整的降水记录算起,至2000年的48年中,宿迁出现洪涝灾害平均3.3年一次,历史上最高水位25.47米。

建国后年最大降雨1647.1毫米,最小降雨量573.9毫米,汛期(6-9月)雨量最大值1156.1毫米,最小值321.4毫米,平均570.2毫米。

秋冬季节,降水量显著减少。

因此全年6-9月份河流的相对流量较大,视为丰水期;

11-3月份降雨量较少,为枯水期;

其余月份为平水期。

第三节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1.3.1编制目的

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淮河水源是整个淮河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其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进入9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经济飞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工业污水的超标排放,导致了淮河水质急剧恶化,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制约本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利于淮河流域的工业化进程,不利于该区域城市化建设,造成淮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节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用水浪费。

淮河流域为资源性缺水地区,其节水规划工作应突出资源性节水,以减少水资源量的消耗为重点,同时应强调节水对减少污水排放量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水环境。

节水规划要密切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水供需计划的安排,贯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战略方针;

以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核心,协调开源与节流、经济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等关系,实现水资源供需总体平衡。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以及省环保厅《关于认真做好清洁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政府提出“森林式、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城市”的要求,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把环境保护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源头、综合治理”的方针。

公司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物利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水平,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减少排放,节约资源,杜绝污染。

另外,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实施,调水在即,为避免公司污水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必须对原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同时安装自动监控装置,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近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减少污水及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排放水的质量。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节约大量水资源,减少污水量,降低排放量,提高排放标准,使其达到《纺织印染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杜绝污染,美化家园。

公司将围绕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污染防治五个方面,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将紧密结合,长期并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随着该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实施,原公司排放的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满足《纺织印染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排放,而且污水处理设施部分设备已老化,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和处理水质的需要,必须对原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完善,选用技术可靠、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使其达到《纺织印染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排放,并对部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中水循环回用,直接用于生产、绿化等处。

2、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一种持续地将污染预防应用于生产全过程的战略,强调从源头抓起,着眼于生产全过程控制。

通过清洁生产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和原材料的转化率,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从而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而且可以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特别是在我国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跳跃式的环境保护发展模式,清洁生产是必由之路。

1.3.2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所提现有污水站的有关资料。

2、建设单位所提现状、改造项目污水量等有关资料。

3、国家发改委二00八年七月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备选项目的通知

1.3.3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遵守国家有关的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

2、结合当地的环境要求及企业的实际条件,使工程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协调,减少污水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

3、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尽量选用先进、高效、节能的设施和设备,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4、根据污水水质及处理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用技术可靠、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充分利用新技术,使公司的技术改造工程在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5、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中水回用。

6、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垃圾及经浓缩脱水后的剩余污泥,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减少二次污染。

1.3.4编制范围

1、污水处理厂工程

改造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使出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和DB32/670--2004)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减小尾水排放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同时对部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中水回用。

2、企业清洁生产改造。

节电系统改造;

车间用水、用汽改造;

车间除尘系统改造;

固废利用。

1.3.5采用的规范与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5、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670--2004)

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8、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9、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10、城市建设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85]城劳字第5号文)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5-93)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1、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4、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2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6、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第四节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4.1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在东经117°

56′—119°

10′、北纬32°

58′—34°

25′间。

下辖宿豫、沭阳、泗阳、泗洪四个县和宿城区,总面积8555㎞。

人口515万。

城市人口为10万人,人口密度为602人/㎞3。

京杭大运河、连云港港口和观音机场、白塔埠机场,架起了宿迁市对外联系的桥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

2、地形、地貌、地质

地形、地貌:

场地比较平坦,微有起伏。

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宿迁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3、气候、气象特征

宿迁地处黄淮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般冬季在冷空气的控制下,以干燥、寒冷、晴天天气为主,盛行偏北风;

其主要气象特征见表1-1。

表1-1主要气象气候特征

编号

项目

数值及单位

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4.2℃

年平均最高温度

26.8℃

年平均最低温度

-0.5℃

2

风速

年平均风速

2.9m/s

最大风速

7.2m/s

3

无霜期

230d

4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74%

最大平均相对湿度

89%

最小平均相对湿度

49%

5

降雨量

年平均降水量

900.6mm

最大降水量

1647.1mm

最小降水量

573.9mm

6

日照总时

多年平均数日照总时

2991.6h

4、水文

宿迁市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主要河、湖有:

(1)骆马湖:

骆马湖承泄沂河、南四湖几邳苍地区5.12万㎞面积的来水。

汛限水位22.5米,设计洪水位25.0米。

校核水位26.0米。

历史上最高位25.47米。

(2)中运河:

京杭大运河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宿迁市,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市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常年水流方向是沿西北向东南流淌,年平均流量约15.3米/秒,年经过境水资源量12.78亿立方米,历史上最高水位19.41米,最低水位17.06米。

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后,水流方向将改为由东南向西北流淌。

本市境内中运河沿线主要挡洪,泄洪控制性工程有皂河闸和宿迁闸等,皂河闸设计泄洪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历史上实际最大泄量1240立方米每秒,闸上最高水位25.46米。

宿迁闸位于市区北侧,设计流量600立方米每秒,实实际最大泄量1040立方米每秒,闸上最高水位24.88米,闸下最高水位20.05米,

(3)古黄河:

古黄河是黄河洪水泛滥冲刷而形成的,无地表径流,除降水补给外,无正常的补给方式,在宿迁市区段目前主要是接纳城区生活污水,市区排涝以及市郊区灌溉用水,其最高水位13.7米,最低水位6.07米。

从1998年起宿迁市政府就采取了疏浚、护坡、绿化等措施,已将废弃的古黄河改造成为城区一条靓丽的风光带。

宿迁市境内废黄河长94.1千米,流域面积249.7㎞。

1974年8月13日,废黄河市区段最高水位25.02米。

(4)西民便河:

西民便河穿过开发区南区,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最终入洪泽湖(成子湖),其河水常年无航运功能,除汛期外无地表径流,仅具引水、排水、灌溉功能。

西民便河全长69.35千米,流域面积326.2㎞。

因现有河道标准低,排水不流畅,特别是对市经济开发区影响大。

1.4.2生态环境

宿迁市植被以杨类占优势的温暖带落叶林为主,85%以上,其它树种有刺槐、中国槐、臭椿、柳、桑、泡桐的等;

南方亚热带树种有山杨、刺楸等;

果树有李、桃、杏、苹果、梨、枣、葡萄等;

灌木有紫穗槐、野蔷薇、山胡椒等;

长绿灌木有小叶女贞、刚竹、淡竹、紫竹等,藤本植物有木通、爬山虎、南蛇藤等;

草本有狗尾草、蒲公英、苍耳等,农田的植被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山芋、花生等作物。

全市的成片林面积不断扩大,农田林网已经基本形成,其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功能已经开始明显发挥作用。

1.4.3社会环境概括

自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6年,全市生产快速增长,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5.3%,其中一产增长5.7%,二产增长21.3%,三产增长15.4%;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增长20%,实际同口径增长45.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计划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增长7%以上。

2006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43亿元,同比增长23.9%。

累计增速已连续9个月居全省第一,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高出位居第二的南通市1.0个百分点。

国有工业、集体工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同比增长1.32倍。

国有控股工业也呈快速增长势头,实现增加值12.12亿元,同比增长52.2%。

大中型工业增长较快,累计实现增加值18.01亿元,同比增长24.5%,比全市平均水平快0.6个百分点。

宿迁市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发达。

第五节厂址建设条件

1.5.1交通运输条件

当地交通运输网较为完善,运输便利。

1.5.2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汽、生活福利)

宿迁经济开发区内水电汽等设施基本形成,可满足需要。

周边有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住宅、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及其他服务设施),完全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1.5.3防洪、排涝设施条件

本用地防洪、排涝设施完全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1.5.4施工条件

本项目属于在原址对污水处理厂改造,在现有厂区内实施,水、电等基础设施可满足施工需要。

第二章管网系统方案设计

原厂区排水管道采用雨污分流制。

生产污水和其它污、废水一起排往厂区内的污水处理厂。

原有的排水管可以满足本次污水处理厂改造的需要,因此不需要对原有排水管网进行改造。

污水处理厂改造后处理水部分回用于厂区绿化、清洁用水和部分生产中去,因此厂区需增加中水回用管网一套,将处理水送至各中水回用点。

第三章污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第一节污水水量

根据公司的生产情况,污水水量构成表3-1。

表3-1污水水量构成

污水种类

浆染废水

水洗废水

生活污水

合计

水量(m3/d)

2300

1700

50

4050

因此,该项目处理污水量约为4100m3/d。

第二节污水水质

3.2.1进水水质

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主要为工业废水,还有少量的生活污水。

本项目的污水主要产生源为浆染染色纱线的冲洗废水和服装水洗废水,其主要成份有靛蓝、硫化黑等染料,硫化碱、保险粉、烧碱等多种印染助剂和磨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泥沙。

其污水主要来自水洗、染色和退浆等工序。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染化料、硫化物、浆料和助剂。

污水的特点是碱性强、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高,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排放的污水水质在时间上非常不均衡,被认为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水质因加工工艺不同也变化很大,比如生产丝光蓝、丝光黑、特深蓝和特深黑等产品的废水污染物浓度就很高。

根据企业平时生产积累的数据,所产生的废水综合水质

见表3-2。

 

表3-2污水水质

类别

COD

(mg/l)

BOD

SS

PH

色度(倍)

综合污水

700-1000

300-500

200-300

8-11

200-600

3.2.2出水水质

1、出水水质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和DB32/670--2004),具体指标如下:

PH6~9

BOD5≤25mg/l

CODCr≤100mg/l

SS≤70mg/l

色度≤40(倍)

2、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执行(CJ3025-93)标准,要求稳定,经机械直接脱水后,即可外运至城市垃圾场卫生填埋处理。

第三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3.3.1处理要求

根据第二节确定的进出水水质,要求污水处理后各类污染物去除率,见表3-3。

表3-3污水处理水质要求一览表

污染物种类

进水(mg/l)

出水(mg/l)

处理效率(%)

BOD5

≤25

>95

CODCr

≤100

>90

≤70

>76

色度

≤40

3.3.2工艺设计原则

根据上述特点,该污水处理厂设计在满足处理能力和水质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采用以下的设计原则:

1、污水处理,必须采用先进、高效、经济合理的工艺。

2、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调节灵活。

3、力求减少能耗,以节约能源。

4、能耐水量和水质的冲击负荷。

5、污水处理厂周围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6、污泥脱水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

3.3.3工艺选择

纵观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大致经历了由全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全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厌氧生化处理+好氧化处理等四个发展阶段。

1、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综合废水→格栅→调节池→反应沉淀池→中间池→厌氧池→SBR→混疑沉淀池→排放↓

∣------------------→污泥池→脱水机

原污水处理工艺是SBR工艺。

SBR工艺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过程是按时序来运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

进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

由于SBR在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

对于SBR反应器来说,只是时序控制,无空间控制障碍,所以可以灵活控制。

但SBR处理工艺也存在有的主要缺点:

(1)SBR工艺运用于处理可生化性较好的污水,如城市污水,在工业中运用还不成熟,针对性不强。

(2)反应池的进水、曝气、排水过程变化频繁,不能采用人工管理,因此对污水厂设备仪表的要求较高,并要求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3)水量较大时会暴露出容积利用率不高,设备的闲置率较高的问题。

(4)活性污泥的良好沉降性能是保证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如果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在SBR的反应期结束后,污泥难以沉淀,污泥的压密性差,上层清液的排除就受到限制,水泥比下降,导致每个运行周期处理污水量下降。

如果污泥的絮凝性能差,则出水中的悬浮固体(SS)含量将升高,COD上升,导致处理出水水质的下降。

(5)连续进水时,对于单一SBR反应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

对于多个SBR反应器,其进水和排水的阀门自动切换频繁。

(6)无法达到大型污水处理项目之连续进水、出水的要求。

(7)污水提升水头损失较大。

(8)如果需要后处理,则需要较大容积的调节池。

SBR法是通过时间上的安排,在一个池子内完成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等一系列工艺过程。

这种工艺近年来在我国已有运用,但是,这种工艺组合多变,加之时间较短,尚未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控制方法,因此制约着SBR法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2、改造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1)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注:

多功能深化处理设备具有絮凝、吸附、过滤和固液分离为一体的功能;

深度处理净化剂为吸附剂。

经实践证明,在特制专业设备中,经过三层过滤处理,去除率可达40%~60%,处理效果好。

(2)污泥处理系统流程图:

污泥→污泥池→压滤机→外运

(3)工艺流程说明:

a、污水先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