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314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6篇Word下载.docx

在“总分馆制”管理模式下,一般都将总馆设定在历史悠久、规模较大、馆藏资源较丰富的校区,各个分馆由总馆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又概括为“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分类服务”。

这一体制下的总分馆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业务统一管理,资源共建共享[4]。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分馆制”已经表现出能最大限度适应合并高校多校区特征的优点[5]。

1.2“并列馆制”管理模式

“并列馆制”管理模式一般存在于各个分馆所处的校区距离较远、分布相对分散的高校中,并且各个分馆都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也具有相对完整的藏书体系[6]。

这种模式在各个分馆的人、财、物管理方面,坚持统一管理、集中调配的原则,业务工作则坚持在全馆统筹管理的原则下,各个分馆及时沟通、相互协调,分层次、分步骤实施分散管理。

这种模式一般适合于合并前高校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规模和相当大的面积,而合并后形成的“并列馆制”管理模式可以保持各分馆的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资源的重组和整合的困难因素。

1.3“独立馆制”管理模式

“独立馆制”管理模式一般适用于高校各校区间的地理位置分散性较大的情况,也存在各校区间融合度相对不高的情况。

这种模式一般由各分馆区对本馆区的人、财、物实施有效管理,但各馆区还要通过业务方面的交流、学习,以及通过馆际互借、工会活动等形式的沟通合作[7]。

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各分馆的特色,但更容易出现资源整合问题,导致各自为政,达不到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2总分馆制管理模式的原则―――以长安大学图书馆为例

长安大学图书馆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3所部属院校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

长安大学图书馆由校本部北院图书馆、校本部东院图书馆、校本部西院综合阅览室、渭水逸夫图书馆组成。

校本部北院图书馆为总馆,其他3个分馆分布在雁塔校区、小寨校区、渭水校区。

其中,渭水逸夫图书馆属于新建的馆区。

学校图书馆实行馆长负责制,领导班子由馆长一名、书记一名、副馆长两名、副书记一名组成。

馆长主持全馆的全面工作,负责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分管图书馆校本部北院办公室、信息部、技术部。

副馆长协助馆长承担文化建设工作,负责保密工作和校本部北院、东西院流通阅览业务工作。

另一个副馆长协助馆长承担发展与规划工作和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负责逸夫图书馆业务工作。

在坚持馆长负责制的领导下,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坚持“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行政上遵循“五统一”原则

学校图书馆由于是馆区分散且本部校区与渭水校区之间距离较远,校本部服务对象主要以教师和研究生为主,渭水校区服务对象主要以本科生为主。

由于服务对象的多样性,为实现有序管理,因此在行政管理方面遵循“五统一”原则,即:

统一的领导集体、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建设规划、统一的人事管理和经费管理。

长安大学图书馆在5个馆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在大部室主任的全力配合下,各校区馆员始终坚持一个总馆的思想,各部室履行自身工作职能,细化岗位职责,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使各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上得到协调发展。

2.2业务上遵循“以条为主”的原则

从各校区的布局、馆藏特色、服务对象等方面,全馆划分为五部一室。

五部,即:

文献资源建设部(主要负责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工作);

信息部(文献信息服务、查新工作、博硕士论文与长大文库建库工作);

校本部北院、校本部东西院、渭水校区流通阅览部(负责馆藏的流通、阅览、剔旧等工作);

技术部(负责图书馆局域网管理以及相关软硬件设备规划、招投标、维护和数据库管理和更新工作);

教材部(负责校本科生及教师教材、参考书的征订与发放工作,以及教材的招标工作、收费及结算等财务工作)。

一室则为办公室。

从形式上看,“总分馆制”管理模式下,校本部北院图书馆将信息部、技术部、咨询部、教材部等业务部门放在总馆。

各校区设有流通阅览部,具体业务工作各由一名分管流通阅览的副馆长协调。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信息部和技术部有专门的馆员在渭水校区图书馆负责长大文库建库和局域网、软硬件设备维护工作,考勤纪律则由所在校区办公室代管,具体业务工作由本部门主任负责安排。

以校本部北院图书馆为主,各校区设立办公室,负责本校区的各项决策和工作安排的落实,以及人员信息管理、馆舍维护、资产管理、对外通知公告发布、考勤和值班加班统计、环境卫生等工作。

其中,校本部北院办公室负责各类文字材料的起草和报送、人才引进、职工考核与职称评定、行政与专项经费管理、全馆临时工和勤工助学人员管理等工作。

2.3管理上遵循科学管理的效益原则

在图书馆人员管理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时掌握馆员的需求,充分调动与发挥全体馆员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

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本馆职工爱岗敬业,杜绝了各自为政的现象;

积极主动选拔接收新馆员,提升图书馆队伍素质,形成较好的人才梯队。

在图书馆物资管理方面,对图书、设备的购置和维修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文献资源建设部结合学科发展和特色对纸质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的采、编、点工作,对全馆书刊进行统采统编,合理安排采购经费,减少采购的重复率,从而加大纸质资源的覆盖率。

在设备经费以及重大项目经费的使用方面,对软硬件设备和工程等进行公开招标、择优定标、全程监督,不仅节省经费,而且大大提高效益。

在家具与设备的资产清查中,合理调配、报废纳新、整合建档。

3运行结果与评价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会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而管理模式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对人事管理、业务管理、资金管理和设备管理等进行有序和高效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图书馆采用总分制的管理模式,行政上遵循“五统一”原则、业务上遵循“以条为主”的原则、管理上遵循科学管理的效益原则。

根据现阶段工作需要,图书馆进行了机构设置调整,完成了大部室改革工作,将原有的十部一室改为五部一室。

而总分制下五部一室的组织机构,有利于统一调配,避免出现机构的冗余以及多头领导造成的管理混乱;

有利于对人员、物资等实施科学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重复分配;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职责分明,防止出现人岗不匹配和消极工作的局面。

长安大学图书馆领导深入各校区图书馆,经过广泛调研和考察,及时了解分析图书馆现存问题,认真听取图书馆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工作计划,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连续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设立了“馆长接待日”,并与研究生、本科生的学生组织分别联合成立了学生图书管理委员会,保证与读者沟通信息的通畅有效;

在充分考虑读者对自习室的需求度后,合理调整了校本部阅览室布局,延长了开放时间。

此外,图书馆对外服务部门的周开放时间达105h以上,年接待读者量和借还图书量均为历史较高水平;

现有的电子图书和网络数据库全部通过图书馆网络提供给读者使用,网上资源实现全年全天候开放。

总之,在实施对学校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长安大学图书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改革与创新,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的任务和执行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在全馆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寻求图书馆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多校区办学体制下的四大类型,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大体分为总分馆制、并列馆制、独立馆制、一馆制,长安大学图书馆按照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建设标准发展与规划,实行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以实现组织机构、馆藏布局、人员配置、物资配置等资源的全方位优化,遵循科学管理的效益原则,促进各要素、各资源之间的互补与匹配,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使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在多个校区间低成本、高效益地运作,更好地提高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宁.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模式思考:

关于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行政管理模式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0-92.

[2]张良辉.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及管理问题探讨:

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

(1):

13-15.

[3]王亚军.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5):

89-91.

[4]胡琳.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成都:

四川大学,2006:

7.

[5]张明霞.多校区大学图书馆的管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5):

59-61.

[6]陆建芳.试析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模式[J].图书馆论坛,2003(4):

135-137.

[7]沈传尧,明海.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6(12):

152-155.

作者:

杨梦瑶崔玲玲张江江单位:

长安大学图书馆

第二篇: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

【摘要】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关键所在,想要全面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就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随着我国逐渐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图书馆的馆藏种类和结构呈现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状态,各大高校已经将服务水平和信息水平作为一个提升自己的目标。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各项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主要希望通过借助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使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高校图书馆管理分析

1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分析

1.1管理机制

中国高校普遍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各大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也有统一规定的负责人进行管理。

图书馆的馆长直接接受校分管的领导,馆内设置的各个部门受馆长的领导。

但是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图书馆的关注度不高,其在校内各个部门当中的级别较低,且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较低。

1.2机构设置

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包括:

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参考文献部、技术部、办公室等。

这些部门相互关联、相互帮助,其建设主要依据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模式,并参考了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部门的发展模式。

这种综合型发展方式保持高度的统一性,能够长久的稳定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维持如今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1.3运行机制

高校图书馆运行方式有统一的准则。

在学校规定购置要求后,采购部门就会按需购买这些书籍,然后交由工作人员,将其按类别将书本归放好。

文献资源由校方领导规定数量和类型,然后各部门根据馆长的工作要求展开工作。

2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由于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是由校方直接主导的高度集中制,管理方式死板、保守。

图书馆中馆长的职权最高,可以任命各部门的主任。

但是馆长的人选并不是根据能力的大小和学历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由领导制定任命的,而在任命的过程中馆长是不受其他部门的监督。

因此,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决策的制定、建议的评判、及过程的分析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而这一带有很大局限性的管理体制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馆员工作的分配上也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很多专业素养很高的工作人员得不到重要,无法施展出自己的才能。

另外,在各部门的分配方面,虽然从上到下划分出很多部门,但是很多部门的工作受到限制,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2.2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在选拔时对工作人员的限制要求不高,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少服务意识,对读者抱着一种“爱理不理”的心态。

一般而言,高校图书馆只对本校师生人员开放,但是读者和图书管理人员交流空间较少。

一方面,图书管理人员不能将馆内的最新消息告知读者,;

另一方面,读者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及时反馈,从而引发一些读者的负面情绪。

在目前,图书馆中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图书,若仅凭着书目检索,会使很多学生无法找到自己所要的图书,因此,高校应该提供相关的平台,用以培养专业素养较高的管理人员。

然而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而,这一想法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

2.3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引进很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书本,虽然采购人员对图书的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内容把握不准。

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及时掌握某一领域的最新情况,从而提出准确的文献资料。

与高校教师相比,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单调乏味、时间较长且收入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部分工作人员不满意如今的工作但又无可奈何。

2.4馆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数据库的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另外,有些高校虽然图书种类较多,但主要是副本较多,另有一些馆内的流动座位数量较少,计算机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

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措施

3.1尊重读者的主体地位

读者是馆内工作的核心,因此,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开发馆内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图书管理员尊重每一位读者,认真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用平等的态度去面对读者。

在为人处事方面,馆内工作人员应该谈吐举止文明,尽量在图书馆内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3.2提供平台,增强读者和图书馆的沟通

很多时候,由于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缺少平台,双方不能相互了解,从而产生一些误会,因此,为双方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

推出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网上论坛;

在馆内设置意见箱等,一方面,方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图书馆的最新动态;

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像图书馆反映自己的意见,从而促进图书馆进一步完善。

3.3建立全新、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

在以往的制度中添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将其与图书馆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使人文管理有章可循。

通过设计和改造管理制度,成立专职人员负责相应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并监督馆内工作,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和义务,从而提高和规范管理模式,促进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3.4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是图书馆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各大高校能够引起重视,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阿迪雅.“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理念[J].语文学刊,2014(01):

160~161.

[2]靳铮.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管理[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04):

54~54.

[3]项纬莉,都占云.试论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J].办公室业务,2015(02):

60~60.

王占方单位:

长春大学图书馆

第三篇: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还利用传统条形码和磁条识别方式进行图书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较难拓展业务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构建了智能图书馆的总体方案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FID的读写、自助借书还书等功能模块。

物联网技术;

高校;

图书馆管理

1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物联网指的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设备,根据预先制定的相关协议,将物品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中,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传输,以及物品定位、信息识别、监控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结构。

物联网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网络模式,其构成是建立在网络协同的基础上,实现的是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

整个物联网由传感器设备、控制系统和网络系统共同构成。

2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师生图书借阅卡为IC卡模式,这种类型的图书借阅卡不能写入过多的数据信息,使用时间较短、容易消磁损坏,使用过程中给高校师生造成了很多不便。

(2)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标签自动识别采用的是一维条形码扫描模式,一维条形码存储信息量较小,而且无法修改信息,在图书标签识别过程中必须逐个扫描,很容易造成条形码损坏。

(3)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图书失窃问题的发生,高校图书馆会在门口设置识别磁条,这种方式容易受到电磁干扰造成错误报警。

(4)高校图书馆需要聘请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编目、数据识别和处理等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5)图书管理员在进行图书清点、图书上架等工作时还需要查看图书上标识的索书号,找到相对应的图书排架后才能进行扫描识别,这种工作模式很容易造成图书排架错误,同时还耗费大量时间。

(6)为了提高图书检索的准确性,学生在查找图书时必须不断修改和补充检索条件,更改图书检索路径,导致图书检索效率非常低下。

3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构建目标

(1)自助借阅归还功能。

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众多,学生经常需要排队借阅和归还图书。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射频识别读写设备和相关控制系统,学生可以自助完成图书借阅和归还。

同时,这种功能还可以与高校图书馆现有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连通,实现图书续借、逾期罚款功能,系统可以识别不同级别的图书证,广大师生可以自行办理图书借阅和归还手续。

(2)图书快速盘点功能。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具有实时数据传输功能,每次可以同时读取多个图书电子标签,使高校图书馆在图书盘点工作中真正提高效率,准确核对图书数量,确保图书所在位置正确,提高图书盘点的准确率,还可以在某一区域随时进行图书盘点,保障高校图书馆日常图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图书管理员的图书盘点工作强度。

(3)图书防盗门禁功能。

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有效确保高校图书馆图书的安全性。

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可以将图书标签信息通过物联网传输到防盗门禁系统的数据库中,当读者携带图书通过防盗门禁时,系统会将图书的UID与防盗门禁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无法找到图书信息时,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并且输出有问题的图书信息。

4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构建方案

4.1系统构建思路

文章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快速检索、准确定位、高效盘点、顺序上架等功能,采用一体化标识的方式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排架功能,并且与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连通,全面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4.2系统功能模块

(1)电子标签转换系统。

图书电子标签转换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图书电子标签转换、图书排架电子标签转换,以及图书借阅卡电子标签转换等。

(2)自助借阅和归还系统。

高校图书馆的全体师生读者都可以利用图书自助借阅和归还系统检索图书信息,再办理图书借阅或归还手续。

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这种多种借阅和归还图书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强度。

读者只需要在图书自助借阅和归还工作台上完成相关操作即可,该系统采用了RFID技术,能够实现多本图书同时借阅和归还功能。

对于已经被借阅了图书,系统会自动进行标记,按照相应程序及时通知管理员另外购置。

读者可以利用工作台上的计算机终端输入任意图书检索条件,系统会自动显示检索结果。

(3)图书盘点管理系统。

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的图书盘点管理系统负责实现图书盘点、图书查询、图书上架等功能,对于规模较大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图书管理员在进行图书盘点工作时要扫描架位上的标签,利用计算机查询到该架位上的全部馆藏图书清单,再通过手持RFID设备扫描该架位上的图书,完成图书清点工作。

将获得的清点数据与原始清单数据进行对比,可以自动得出图书差异数量和错误架位等信息。

图书盘点管理系统能够实时保证图书清点准确,将清点后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计算机终端,获得图书清点差异数据并存储于系统数据库中。

(4)借阅卡管理系统。

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的借阅卡管理系统仍然以RFID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师生读者图书借阅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导向,对不同级别的读者授予不同权限,同时控制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权限,确保师生读者可以快速借阅图书,又提高了RFID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强度。

(5)图书实时归还系统。

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的图书实时归还系统只需要学生和教师将需要归还的图书放到系统读取设备处,当系统读取成功图书上的RFID标识后,再将图书放到书架上即可。

在图书实时归还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只需要按照提示操作系统,不需要寻找图书所在架位,能够提高读者归还图书的便捷性,降低人为操作的错误率。

(6)图书安全门禁系统。

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的图书安全门禁系统可以对读者的借阅证进行验证,同时识别读者借阅图书的信息,如果判断正确则自动打开安全闸门,读者可以通过,否则关闭闸门,拒绝通过。

图书安全门禁系统还可以随时读取进入图书馆的人员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读者姓名、专业、年级等,并根据要求生成统计图表。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IC卡识别或磁条卡识别的管理模式,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工作效率也是十分低下。

文章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希望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以便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曲军.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对策的探究[J].教师,2014,(14).

[2]张红琳,叶文伟.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实践及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4).

陈泰峰单位: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

第四篇: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科研、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去适应工作上的机遇和挑战,要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研究,以此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管理人员;

读者;

管理;

服务;

创新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管理和储存文献的组织机构,肩负着教师科研教学、学生学习拓展视野的重要作用,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